1988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三论睁眼看自己
谢云
任何一个人,大概都会有两个“我”。一个是客观实际的“我”,一个是自己心目中的“我”。所谓“睁眼看自己”,就是要看清那客观实际存在的“我”,或者说,使自己心目中的“我”基本吻合或接近于客观实际的“我”。这是件不容易的事。
杜牧之诗句:“睫在眼前长不见”。其实,人的眼睛岂但看不到自己的睫毛,连整个脸部和身影也是看不见的。所以服装店、裁缝铺、美容店总要备一片大镜子,好让人们看看自己的模样。说明人要看清自己的面目,除了须得睁开双眼外,还得借助于镜子。
但镜子只能帮人看到自己的外貌,如果要看清自己的品德、能力、行为的是非得失,镜子就帮不上忙了。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把别人当作镜子,从别人的反映中,看出自己的尊容,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于是“人镜”之说,传之千百年,几乎不朽。我们强调要听取群众的意见,与此说也是相通的。
但看看历史,所谓“人镜”似乎也并不那么绝对可靠,这往往取决于充当此种镜子的是何等样人:正直之士还是阿谀之徒。《吕氏春秋》:“齐宣王好射,说(悦)人之谓已能用彊(强)弓也。其尝(常)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
‘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于是宣王“终身自以为用九石”。齐宣王本来只是个气力不大的人,但在“左右”这面“人镜”里,却照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大力士,而且迷糊一世,故《吕氏春秋》叹曰:“岂不悲哉!”不过,他没有与人比赛对射,白白送了性命,总还算幸运。
然而如果只是责怪“左右”这面人镜歪曲了宣王的形象,也欠公允。在这之前,宣王早就喜欢人们说他“能用彊弓”了,“左右”之所以敢于当面扯谎,不过是摸透了他的脾气,逢其欲而已。而宣王听了“左右”的话,不加审察,坚信不疑,也是因为那话儿正投合了自己的心思。要说可悲,其源盖在于此。
陆贽《上皇帝书》:“中古以降,其臣尚谀,其君亦自圣。”是否“中古以降”才如此,且不管它,但此话确是说尽了千古君臣的心态。而这“自圣”与“尚谀”,又往往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反正臣越“尚谀”,则君越“自圣”;君愈“自圣”,则臣愈益“尚谀”,大体是个规律。“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其结果是这些帝王自己心目中的“朕”,与客观存在的“朕”,相距越来越远。
人之难于看清自己,即使在今天,即使是普通人,也在所难免,所以说:自知之谓明。但有了地位、权力、功业、声望的人,要获得自知之明,比普通人更难些,也是事实。因为地位、权力、功业、声望,确实既易于诱发别人的“尚谀”,也易于导致自己的
“自圣”。许多英雄失色,豪杰蒙尘,先进模范人物终于落伍沉沦的悲剧,已提供了证明。
自然,能够永远睁眼看自己并看得比较清楚的也大有人在。第一,他们有自信却不“自圣”;其次,他们不只以少数“左右”、亲爱者为人镜,而同时以广大的普通人为镜;再次,他们如果从某面人镜里看到自己的尊容并不那么端庄姣好,决不轻易断定是那镜子在故意捉弄自己,更不随便把它摔碎。


第8版(副刊)
专栏:书简

·曹靖华致阎纯德·
切实学习鲁迅出版工作精神
纯德同志:您好!关于辞书装订事,我本不愿多言,惹你心烦。但工具书不同于一般书者,因它是“工具”,常常不离手,所以不但要中看(不令人望而生厌),而尤要耐久。因天天要用也。不少人都晓得一件琐事,尤其出版工作者大可思考,甚至应该学习的琐事:崇敬鲁迅的韦素园,将自译《外套》手装本,亲自步行(当年无公共交通工具,又无钱坐人力车)到装订间,恳求半天,才为他装订了一册精本(而且极不高明),送给他所最崇敬的
“师长”,以表心意。而受者得后,不但深深体会到这种恳挚的心意,并极为珍视,不但文章中一再述及,而且将该书一直保存到逝世,现在珍存到鲁迅藏书室,归国家作为文物保管了。
你是出版研究工作的“里手”,是爱此道的名家。将由您主持的辞典,尽管有千难万难,是否可“灵活”一点,体会爱书人的“下意”,排除那些所谓
“万难”,体会“下民”所请,装订它十部、八部,至于成本,则加千万倍,爱书者均不计较了。封面字烫金,选不易变色的尽可能得到的耐久材料。为了鲁迅所谓“耐久”计。鲁迅出版工作精神,大可切实学习,这于党的出版事业,大大有益。万望费神代我装订十来部,则感戴不尽了。我对此业,毫无门路,否则,绝不一再恳求您了。倘真有不可克服之难,那就作罢了。这是最后一次恳求。
祝好。
丹。
十·八。
附记
彭龄 章谊
这是父亲曹靖华生前写给阎纯德同志的一封信。在用过的旧信封翻改的信皮上,写着收信人的姓名、地址,是父亲用毛笔写的。背面,却用圆珠笔写着“望复、原函邮还”几个字,也是父亲的笔迹。邮戳上的投邮日期是1984年10月8日,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两页信,全写在《人民文学》、《诗刊》和《人民日报》文艺部关于组织部分作家、诗人分赴大庆、鞍钢及华北油田参观访问的油印通知的背面。父亲历来节俭,一片纸、一段绳,都从不肯随意丢弃,而把它们放好,缠好,以备再用。
“亚丹”是父亲早年用过的笔名,后来仅用于与熟人通信,有时更略作一个“丹”字。信中所谈“辞书”、“辞典”,指的是阎纯德同志和北京语言学院部分同事,共同编撰并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家辞典》这部工具书。父亲对这项繁琐、细致、耗时、费事的工作,热情赞扬。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么节衣缩食也应该购买的。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以知道。”这辞典,当然也正是“有关本业”的
“盒子炮”。因此,不但要“中看”,还应当结实,“耐久”。所以父亲在信中希望能在印平装本的同时,也印一部分封面“烫金”的精装本。以利“爱此道者”保存。
我们还想起鲁迅先生当年收到增田涉先生从日本寄赠的《中国小说史略》的日文版时,回信说:“《中国小说史略》装帧之豪华,是我有生以来的著作第一次穿上漂亮的服装。我喜欢豪华版……”“豪华版”,自是不言而喻的。诚如父亲信中所说:“鲁迅出版工作精神,大可切实学习,这于党的出版事业,大大有益。”


第8版(副刊)
专栏:

月亮诗人——
致一位台湾诗人
梁平
月亮
自大洋彼岸摇渡而来
把你的喜悦你的不安你的优美思念
停泊于月之故乡
赭色桔园和泥色的大江
很感性地忆起
你的名字在水里
在天上
乡情诱人
最是低头亦见抬头亦望
总有满月高悬
一樽美酒
饮醉沉沉之夜
沾巾的岂止儿女愁肠
任少女演唱你心之流泉
夜半银铃叮当
山是睡了水是睡了
只月亮在床前分外明亮
微风依然
有洞箫点点滴滴
一曲终了
一曲又唱……


第8版(副刊)
专栏:

崇阳酒幌
刘斌夫
四川省崇庆县古称崇阳、
蜀州,与邛崃毗邻并称古酒城。
这一带民风淳良,景色优美;
而今已有大小酒厂酒店数百
家。
岁岁重阳,又过崇阳
九龙沟的秀瀑
白塔湖的画舫
罨画池唐朝的黄鹂鸣啼幽绿
陆游祠忧郁的放翁洋溢墨香
不见酒幌,却是遍染芳醇的酒城
不见诗人,却是温文敦厚的诗乡
芳邻文君轻轻呼唤
亲爱的司马先生哟
你的诗是写给未来人看的吗
《子虚》《上林》就是而今的崇阳
又过崇阳,不见酒幌
崇阳酒是崇阳人心地透明的旗帜
撩拨得人心旌摇荡


第8版(副刊)
专栏:

笔林广告 八八年二月 华君作


第8版(副刊)
专栏:

蝴蝶泉
杜志民
在大理,有一个美丽的去处,叫蝴蝶泉。泉以蝴蝶命名,想必韵致十足。泉的流动与蝶的翔舞相映成趣,真该是天下绝无仅有的了。
我到得泉边,却原来是一处静地。
一片林荫之中有一个潭。林中树并不高拔,株株高伏低就,繁枝密叶,如专置的凉棚,又如张开的巨伞。即使酷日当空,也会清爽宜人,凉凉爽爽里浮着一片安谧。再观那潭,终日有泉水上涌,轻轻地漾着,无波无纹,水平如镜,仿佛凝固的玉液。
然而,静地只属于4月之外。
4月间这里则是另一番情景。是月十五,正是万千蝴蝶来此聚欢之际。蝶来了,人也凑趣,红男绿女相邀结伴,蜂拥而至,热热烈烈,便将一个泉边静地闹成一个蝴蝶会了。蝴蝶会上,蝶们自在地翔,高者挂于枝丫,低者舞于水面,彼时盛景,郭沫若的诗道得真切:“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相联如串珠,四月中旬逢一度。”世间蝶是见得多了,但如此地万千蝶类的聚会却为罕见。试想,万方彩蝶聚于一地,首尾衔接,环舞于绿树花丛之间,那景象必定令人骇绝喜绝的。蝶有蝶类的欢腾,人有人间的狂热。也是4月15日这天,白族青年灵性勃发,观蝶弄舞,心随流泉,一齐唱和对歌,翩然起舞,与蝶类竞技。一时间,蝴蝶泉边成了色彩绚丽的纯情世界。
难怪友人告诉我,蝴蝶泉是一眼爱泉哩!
可惜,我们是7月到来的,所见只是静地。
静地也好,毕竟包含了那么多美丽的故事;于我这久居京都闹市之人,它乃是寻遍千度而觅得的圣土。生活匆匆,也就很累,借这一静土稍歇安神,便心满意足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李锐与《厚土》
于立霄
走进山西青年作家李锐的房里,只见他正伏案工作,见我们进来,忙起身笑迎。他个子不高,穿一身浅色的西服,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显得精神爽朗。
李锐生长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文革中家破人亡,他只身来到山西吕梁山区插队6年,又当了两年工人,以后调到《山西文学》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近年来,他先后发表短篇小说系列《厚土——吕梁山印象》多篇,在文坛上引起较大反响。
问到《厚土》创作时,他说:“我当时插队的吕梁山区是相当贫困落后的地区,我们把青春和爱憎感情都维系在那块贫瘠的山地里,和农民建立了戚戚相关的感情联系,也开始了我对农民命运的观察和思索;对他们的生存状态及其文化风貌的特殊关注。调回城市后,我又几次回到插队地方,老乡们也不把我当外人,还跟以前一样随便聊家常。1985年我曾沿着当年走西口的路线,从山西走到内蒙古,走访沿途许多村庄,所见所闻都加深了我对中国农民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思考的深入,《厚土》中许多创作意图慢慢酝酿成熟,人生心境与创作心境相互融洽,写作时比较顺手。”
《厚土》着力刻画山区农民苦苦挣扎的众生相,流露出农民因走不出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局限小天地而表达的惶惑、不安而又随遇而安的情绪,语言有意用力重而呈力度,使作品具有一种拙朴、苦涩、沉重的味道。作品的副标题是吕梁山印象,李锐在写作时力图使作品有一种强烈的直观效果,像美术作品那样的质感,至于潜在的东西如何发现,引起什么样联想,那就由读者去完成了。
李锐说:“写作《厚土》的过程,也是自我清醒、自我批判的过程,同自己感情深处旧的观念一一告别的过程。作家作为民族的一员,本身就渗透几千年传统的文化基因,打上深刻的历史印记。我老提醒自己要冲破内在封闭心理机制,对传统的陈旧东西要有清醒的反省,勇于看到自己认识上的局限和不足。”
山西同行都说李锐好读书,涉及面广,对理论有很浓的兴趣,这无疑对他追求作品立意深广、穿透力强有很大的帮助。去年下半年,他又继续完成《厚土》系列。问他下一步的写作打算,他笑着说:“下一步如何写还没确定下来,可能要写插队生活,或者写我们家族变迁的《红土》系列。不管如何,我给自己的勉励是:“活得认真,写得认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