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人代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据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在1983年3月到1988年3月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有关方面在分析过去五年的情况时认为,六届全国人大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认真行使职权,积极开展工作,五年来在以下一些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加强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五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以宪法为准则,采取积极、慎重和负责的方针,注意借鉴古今中外的有益经验,特别重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集体的经验和智慧,制定了35个法律,作出了28个修改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了常委会。这是地方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有利于人民经过自己的代表、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同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权力。
加强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织机构建设。六届全国人大设立了民族、法律、财经、教科文卫、外事、华侨6个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大也普遍设立了专门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加强了人大常委会的日常工作。
为了加强调查研究、新闻宣传、选举指导、代表联系、来信来访、人事和行政管理,全国人大建立和充实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也同时得到了充实和加强。
认真审议、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宪法赋予的职权,审议和决定了国家的许多重大事项。
按照宪法赋予的职权加强了监督工作。新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新宪法公布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有关部门就新宪法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对一些不符合宪法的规定和作法,进行了必要的检查和纠正。这对维护宪法的尊严和保证宪法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5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高法、高检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了国家财政年度预决算;审议了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农业生产、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和改进措施的报告;审议了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物价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报告、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情况的报告、关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和处理情况的汇报并作出了撤销杨钟林业部部长职务的决定,认真履行了对“一府两院”的工作实行监督的职权。
改革了选举制度。1979年以来,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六届全国人大期间,全国各级人大常委会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了对选举工作的指导,选举的民主程度不断提高。5年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都实行了差额选举,选举政府、人大常委会、法院、检察院领导人员一般也坚持了差额选举的原则。选举方式上,将基层选举中的举手投票方式一律改为无记名投票方式。这些做法,有利于选民或代表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较大范围内挑选候选人,选出自己比较满意的人民代表和国家机构的领导人员。
大大提高了人民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素质。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减少了“荣誉职务”照顾的数量,知识结构有所改善,高文化程度成员多于以前任何一届,年龄方面初步形成了梯形结构。代表和委员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议政能力都有所提高,为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有利条件。
各级人大代表都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在各级人代会上认真讨论和决定各项议案,并积极提出各种议案和建议。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有关部门对这些议案和建议进行了认真处理,采纳了其中许多重要意见,推动了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改进。
为了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了与全国人大代表联系的工作,地方各级人大也在加强与代表联系方面采取了措施。
六届全国人大5年间,议会外交已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加强了对世界各国议会的了解,增进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此外,5年来,各级人大常委会都加强了自身的组织制度建设,提高了常委会的议事效率,完善了常委会的工作职能。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寄语两会

“老北京”的心愿
北京,正喜气洋洋地迎接两会的召开。
北京市的普通居民,对两会有什么希望?他们关心什么,议论什么?3月21日上午,记者冒着小雨蹬车沿途走访了几个胡同。
“居民们还是欢心鼓舞的。”在一栋楼房的地下室,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接待了我。他叫刘亚光,是位离休干部。“据我了解,居民们对当前的生活基本是满意的,对改革开放寄予希望。但对物价有看法,特别是副食品。例如,由于政策上的原因,农民养猪没有积极性,引起一时性的猪肉紧张,这可以理解。如果一直紧张下去,就令人担忧了。希望两会关注市场。”
退休工人王淑清在一旁插话说:“我1951年开始做工,1985年退休,工资只60多元。平时我们凑一堆议论,大伙感到吃亏了。辛辛苦苦几十年,我还是生产骨干,遇到‘文革’工资一直未动,退休了才这点钱,物价又这么贵。听说明年房租上涨,还不知咋办?”
离开关东店北街居委会,我到了一个叫李韵华的居民家。她是童装厂的一名厂外工,在家绣花。她得知我的来意,高兴地说:“我想大会要议论改革开放,这对国家的发展有好处,我打心眼里拥护。”作为主妇,这位大妈说:“要问有什么意见?我的意见是工资长得慢,物价上得快。过去鱼肉提价,一般居民可以少吃一点,多买些蔬菜。现在不行了。就说香菜,一斤还要两元五。我知道国家财力有限,工资提高不了,总要有点办法。”
向军南里一巷是个低矮的平房区,这里拥挤不堪。住这儿的王大妈退休多年了,她一边端着凳子让坐,一边对我说:“我解放初进3501厂就住这一间半,现在老少三代,孙子上二年级了,还住这18平方米,女儿常为房子闹意见。”王大妈告诉我,这个巷子8户人家,95%是这样的情况。老人说着说着,气上心头:“谁来管我们……”
这些普通的居民对两会虽然没有直接发表什么,但是他们所反映的意见和要求,他们的承受能力,在两会商定国家大事时,是否值得注意呢? 
本报记者 颜世贵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寄语两会

企业家盼通过《企业法》
首都企业家俱乐部主任、北京印染厂厂长徐孝纯从广播中收听到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届二中全会作的工作报告,听到《企业法(草案)》即将提请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消息,显得格外兴奋。
徐孝纯说,尽管《企业法(草案)》尚在讨论修改中,北京印染厂这几年的改革成绩,都是贯彻《企业法》精神而取得的。我们企业家盼望《企业法(草案)》在七届人大会议上审议通过。
记者问:作为首都企业家俱乐部主任,你认为《企业法
(草案)》还有哪些内容需要修改补充?徐厂长稍加思索后说,应该说《企业法(草案)》内容是成熟的。当然,用“成熟”二字,并不是说已经完美无缺,既然是“草案”,当然需要修改、补充,即使在人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比如,实行厂长负责制,是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但是,《企业法(草案)》中提得比较笼统。首都企业家俱乐部组织学习讨论时,不少厂长反映,个别职工因达不到个人的某种要求,动辄无理取闹,甚至殴打厂长。《企业法(草案)》,既然是法,建议增添保护厂长权益的法律条款,让厂长充分运用赋予的权利,促进企业自我开发、改造,扩大出口产品,发挥更大经济效益,《企业法(草案)》的一些条款,也应作补充规定。
本报记者 赵兴林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寄语两会

她期望更加重视基础教育
她是一名归侨。39年前,当她16岁踏上祖国土地时,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能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中的一员。
“选我当全国人大代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在北京市二里沟中心小学办公室,该校副校长符兰一面给记者倒茶,一面笑着说,“原来的候选人名单上并没有我。后来市一些人大代表联名推荐我,想不到居然选上了。”
符兰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不仅她本人高兴,全家人高兴,而且在海淀区小学教师队伍里也激起一阵热浪。
“您当代表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第一次当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我这样一个小学教师当代表,说明社会各界对小学教育的重视。我担心的是,长期在小学工作,对全国的情况了解不多,怕参政议政的能力有限。不过既然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切实履行代表的职责和权利。”
据悉,为准备参加全国人大,符兰和市其他代表一道视察了北京市文教单位,重点考察了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情况。
她说,她想就小学教育问题在会议上提出一些建议,以引起与会代表对基础教育的进一步重视。
本报记者 王谨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寄语两会

玉素甫·艾沙的建议
3月18日,我去访问玉素甫·艾沙的当天,他当选为乌鲁木齐市市长。“您就要赴京参加七届全国人代会了,作为新当选的少数民族全国人大代表,您此次进京开会有何打算?”“我准备向大会提交三点建议:第一,希望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再放宽一些政策,特别是能不能将乌鲁木齐市作为边疆少数民族省区政策开放的试点城市之一,先行一步,取得经验,然后铺开,允许直接同区外国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第二,鉴于政策开放已使全国56个民族的交往不仅仅限于少数民族省区,而且逐渐变成全国范围的频繁交往。所以,加强民族团结,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已关系到整个国家安定团结,希望中央能将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这件大事,提高到和计划生育一样的国策地位上来,把加强民族团结、贯彻党的民族教育推向全国去。第三,希望中央进一步重视少数民族省区教育事业。”
本报记者 曾坤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胡启立同捷共代表会谈时说
中共正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今天说,我们党现正经受着两个考验:一是执政党的考验,二是改革开放的考验。
胡启立是在今天下午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央书记瓦西尔·比拉克举行会谈时说这番话的。比拉克应中共中央的邀请于今天下午抵京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
胡启立说,比拉克的这次访问将进一步推动中捷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胡启立向比拉克通报了中共十三届二中全会的情况。他说,十三大以后,我们全党的中心任务是,以改革总揽全局,组织实施十三大的决议。
他说,十三大提出在改革开放中要加强党的建设。经济要繁荣,党政机关要廉洁。要根本减少产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各级干部都要受群众和舆论监督。
在谈到国际共运时,胡启立说,总的情况还是好的。一个可喜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共产党力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寻找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同时,越来越多的共产党谋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真正独立平等的、新型的党与党的关系。
胡启立说,中捷两党在维护和平方面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我们高度评价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在为维护和平、促进欧洲局势缓和和裁军等方面所作的努力。
在3个半小时的会谈中,胡启立还同比拉克就当前国际形势、党的工作经验和两党来往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比拉克介绍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捷共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作的努力。
他说,捷克斯洛伐克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来进行建设和改革的。这如同盖房子一样,必须根据土地情况和材料多少来建造。不能照搬别国经验,但要学习所有国家的长处。
比拉克还谈到了党在改革中的任务和捷克斯洛伐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的外交政策。
参加会谈的有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长朱良和捷克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兹登科·赫本等。
会谈后,胡启立设宴招待比拉克一行。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温家宝也参加了宴请。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中英土地委员会在港举行第十五次会议
新华社香港3月22日电 中英土地委员会昨天在香港举行第15次会议。会后发表了新闻公报。
公报说,中英土地委员会第15次会议,双方商定1988—1989财政年度的批地计划为94.5公顷。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途为22公顷;居者有其屋、私人机构参与居屋计划、香港房屋协会出租房屋、乡村屋22公顷;公用事业、教育、福利、宗教、康乐和其他用途19公顷;第七号集装箱码头31.5公顷。此外,土地委员会也商定年内另可额外批地5公顷土地作商业、住宅、工业用途,以应需求。
公报说,土地委员会认为有需要在1988—1989年度为第三所大学提供土地,并同意在确定该大学的土地需求后,再考虑批地。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李先念会见四国新任驻华大使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国家主席李先念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赤道几内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四国新任驻华大使。这四位大使是:赤道几内亚大使欧洛希奥·奥约、加拿大大使狄鄂、澳大利亚大使沙德伟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诺埃尔·利瓦伊。
李先念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他说,世界各国人民、政府和议会,都希望和平,不需要战争,厌恶战争。现在世界上还存在着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它们毁灭性很大。美苏应率先裁减武器库,尤其是核武器,常规武器应裁减到最低限度。在裁军问题上,国家不论大小都应有发言权。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贾亦斌等同大学生谈话
本报北京3月22日讯 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民革中央委员韦大卫、王锡爵今晚在北京经济学院作了“台湾现状及两岸关系”的报告。
贾亦斌首先向与会的1000多名师生介绍了台湾当前的政治经济情况,并就海峡两岸关系新近取得的进展及发展状况谈了自己的看法。此后,他和韦大卫、王锡爵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
(王宏波)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李鹏会见韩素音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国务院代总理李鹏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著名作家韩素音。
李鹏就教育和旅游业等方面的问题同韩素音进行了交谈。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用身躯堵敌人枪口保护战友
朝鲜族班长孙永范荣立一等功
据新华社昆明3月22日电 (通讯员周崇棠、彭修玉)朝鲜族班长孙永范,在随小分队巡逻与入侵的越军遭遇时,用身体扑向敌人的枪口,保护了战友,自己身负重伤。部队领导机关最近为他记一等功。
3月的一天清晨,云雾笼罩。排长原荣祥、班长孙永范带领5名战士巡逻在边界线上。他们发现了3名越军趁大雾向我境内一村寨摸去,便简单做了战斗部署,准备一举歼灭敌人。当原荣祥、孙永范等7人来到村寨旁一幢独立茅草屋前时,发现有两名越军已进了边民的屋子,另一名越军在院内放哨。为了不误伤群众,他们徒手擒敌。战士赵文凯等3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放哨的越军打倒在地。与此同时,原荣祥、孙永范等人依次向屋内冲去。原荣祥首先将1名大个子越军打倒。他正欲反扭其胳膊擒获时,躲在木板床后边的越军突然端起冲锋枪对准了原荣祥的脑袋,枪口离头部不到3尺远。孙永范为保护排长,闪电般扑了上去,用身体将枪连同越军一起压在底下,枪口正好顶住他的右脚,子弹击穿了他的踝关节。孙永范一边压住枪一边用拳头向越军头部猛击,在战友们的配合下击毙了顽抗的越军。
孙永范入伍4年来,刻苦学习军事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他曾3次被树为训练标兵,还被评为优秀党员。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北回归线上的哈尼人
本报记者 向兵
密林苍苍,云海茫茫。汽车在“急弯”、“急弯”、“连续拐弯”路牌的警示下,凭临一线红河,小心翼翼地盘桓在哀牢山上。翻过山顶,钻出云雾缭绕的丛林,一个十来间茅舍组成的寨子出现在眼前。寨子里人头攒动,市声嘈嘈。在上百里但闻鸟语不见人烟的山路上颠簸了半天的我们,耐不住寂寞,走下车来。寨子的路两旁架满蓬蓬香蕉,堆着袋袋木薯片。我问一个城里人打扮的姑娘是从哪里来的,她告诉我,她是从个旧市来这儿收购香蕉的个体户。“这几年,这里的农民都种香蕉,才能卖四毛钱一公斤。”这时我发现,对面山上的林莽中,有一方方绿油油的香蕉地,还有一片片茂盛的橡胶林。
这儿是云南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这时候北方正是隆冬时节,而此刻我们在这里身上的一件薄毛衣似乎也显得多余了。红河州跨骑在北回归线两侧。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天气浑如三月里,花枝不断四时春”。丰沛的雨量,充足的阳光把这个亚热带地区造就成了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生长的天然乐园。然而,直到70年代末,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橡胶、香蕉、菠萝、茶叶等,还寥若晨星。大片肥沃的山岭惩罚了“以粮为纲”,只能年复一年地生长着野草杂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只好年复一年地喘息在贫困的阴影中。
提起当年的日子,元阳县黄草岭村的马普河直叹气。那时他一家4口人一年到头只有600多斤谷子,80来元钱。一天只能煮一杯米糊住孩子的口,大人大半年时间靠木薯、野山果填肚子。要吃盐、辣子,只好把家里的老母鸡偷偷抱到街上卖几元钱。这个脸上过早布满皱纹的中年哈尼汉子,指着妻子脚上的中跟皮鞋告诉记者,“全家人前两年才第一次穿上鞋。”5年前马普河在县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开出5亩荒山,种上菠萝,这几年每年能收入三四千元。这个现在赶一次街就要买上十来斤肉的哈尼山民,得知同行的李晓义同志是州上管广播电视的局长时,他请求李局长早点在黄草岭上建电视接收站,如果州上差钱,村里的人愿意拿出来。
哈尼族人大多居住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区,历史上没有种香蕉的习惯。然而当我们的汽车行驶在低山河谷地带时,看见莽莽丛林边时有三五茅草窝棚出现,下车一问,住在里面的却多是家在山上的哈尼人。他们勇敢地从祖祖辈辈对低山“瘴气”的畏惧中走了出来,来到山下,筑起窝棚、开垦荒地、播下致富的希望。在濒临中越边境的金水河谷一窝棚里,金平县的普自米告诉记者,他1981年便从60里外的永平乡来到这里,种下上百亩香蕉,1984年仅这一项的收入就有1.4万元。去年他又种下了42亩橡胶。他告诉记者,附近这样的临时窝棚有100多个。
开垦荒山,大面积栽种亚热带经济植物,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是记者所到的哈尼人聚居的金平县、元阳县、绿春县共同的脱贫致富之路。东南部与越南接壤的绿春县,是三县中底子最差的县份。县长李先犹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到去年底,全县种植的橡胶、草果已是1978年的7倍和18倍,虫胶产量达到12倍。1987年人均收入145元,尽管这仍在150元的贫困线以下,但和1978年的49元相比,已翻了近两番。这个60年代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的哈尼族大学生,对哈尼山乡的未来充满挚爱,也充满信心。他告诉我,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县政府规定开一亩种植经济作物的荒地,必须造一亩封山林。他沉稳地对记者说,这样,他们就可以大胆地抓住橡胶、虫胶这些不愁市场的拳头产品不放,绿春县人民就能很快摆脱贫困,站在山区经济腾飞的另一起跑线上了。
经济作物发展起来了,给地方经济以后劲的工业、乡镇企业,也破天荒地在哈尼山乡出现了。元阳县1982年投产的罐头厂,年加工菠萝等水果3000吨,一半出口东欧、东南亚,一年能为地方财政增加30万元收入。绿春县牛洪乡1986年和外贸部门联营,办起茶叶加工厂,1987年产值达230万元,这年2月,全厂50个从未出过乡的哈尼族农民,集体到西双版纳、石林、昆明等地去旅游,大开了眼界。
在哈尼山乡如今能到千里之外的省城走走的,并非唯有牛洪乡人。元阳县堕碑乡刚满20岁的哈尼丫头杨秀华已去过省城多少回了。她父亲杨克沙几年前就成了运销香蕉、木薯片的专业户,她经常要去个旧、昆明收钱,联系购销的。像杨克沙这样“不安分”的农民,近些年在哈尼山乡正一天天多起来。在红河州的公路沿线上,记者不时看到山上下来的哈尼人搭起的收购香蕉、木薯、菠萝的窝棚从车窗外闪过。元阳县哈播村一个村子里就有40多台手扶拖拉机在跑运销。
开放、搞活的政策使成千上万的哈尼人投入商品生产的时代大潮,他们一天天富足起来,一天天聪明起来。当然,这其中难免也有一两声叹息。金平县的种植专业户陈有亮就向记者诉苦道,1985年收香蕉时,个旧市一个叫苏翔的人从他那里分文未交就运走了一卡车香蕉,哈尼山民轻于相信他人的忠厚秉性,使得他至今未收回4000元香蕉钱,而陷入了濒于破产的窘境。在同情之余,记者以为不妨把陈有亮的遭遇看作是初次弄潮必然会碰到的呛水。而只要敢于投身大潮,击浪中流,哈尼人民世世代代盼望的美好生活之岸,就不会远了。(附图片)
图为哈尼族姑娘正在采摘香蕉。 潘小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