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研究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做好纪检工作
中纪委第二次全会开幕
与会同志将讨论乔石的工作报告和纪检体制改革方案
本报北京3月20日讯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本报记者陈维伟报道: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如何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做好纪律检查工作,并作出相应的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乔石在会上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努力做好纪律检查工作》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着重讲了以下四个问题:增强全党的纪律观念;集中力量管好党纪;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党风建设;以改革精神加强纪检队伍建设。
这次会议将进行3天,与会同志将讨论乔石同志的工作报告和纪检体制改革的方案。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有关纪检机关的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赵紫阳在十三届二中全会上作工作报告
谈中央政治局四个多月来的主要工作及今后进一步贯彻十三大精神的思路和布局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3月1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在党的十三届二中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谈了中央政治局四个多月来的主要工作和今后进一步贯彻十三大精神的思路和布局。他着重指出,党的十三大以后,全党的中心任务是,以改革总揽全局,组织实施十三大的决议。
赵紫阳的报告分六个部分,即:一、关于人大和政协的换届;二、关于经济形势;三、关于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四、关于《企业法》的制定和实施;五、关于党的建设;六、关于社会协商对话。
国家主要领导人选推荐名单适当
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是转变职能
在谈到人大和政协的换届时,赵紫阳说,政治局经过充分酝酿,并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协商,提出了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国家军委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的拟推荐人选名单;对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国务委员的人选,也提出了推荐名单。政治局认为,上述人选是适当的,请全会审议。
十三大对人事的安排,党内党外反映都很好,认为这个安排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全面实现十三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提供了组织保证;国际上反映也很好,认为这个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局的稳定和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国家主要领导人选的推荐名单,是安排十三大人事时经过长期酝酿、统盘考虑提出来的,实际上是十三大人事安排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政治局认为有必要提请全会讨论通过。政治局要求,参加这两个大会的全体党员同志正确审慎地行使民主权力,积极发挥党员的作用和影响,同党外的代表或政协委员一道,把这两个大会开好。
这次人代会将审议批准国务院机构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已经政治局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李鹏同志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作出说明。机构改革是十三大确定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次改革仍然带有过渡性质,重点不是撤减机构,而是转变政府机构的职能。无论是新组建的机构,还是继续保留的机构,都要着重解决好转变职能、权力下放、精简机构和人员、克服官僚主义、提高效率的问题。政治局要求在国务院工作的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认真做好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努力创造政府工作的新气象。
经济保持较快持续增长具备条件
要运用价值规律来促进经济发展
关于经济形势,赵紫阳说,去年我国的经济形势是好的。建设和改革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增长速度比较高,也比较正常健康。过去在传统体制下,往往是要稳定就只好减低速度,要速度就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出现不稳定。去年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开始出现了增长与稳定相统一的新情况,这是坚持改革的结果,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和继续应用。最宝贵的经验是:以改革总揽全局,整个经济生活就会出现微观搞活与宏观控制相互促进,速度与效益相互统一,改革、发展与稳定相互推动的局面。
今后的趋势如何?今年以至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经济有没有可能在注重效益、稳定协调的前提下,保持一种较快的、持续增长的势头?政治局认为,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因为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将继续推动经济的顺利发展。特别是企业承包制的推行,使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有了较好的基础。第二,我国正处在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渡期,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大批农业劳动力陆续向工业转移,有条件出现工业生产以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势头。第三,当前国际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又一次大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劳动力素质较好而费用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对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有利,给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第四,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使我们有可能利用国际市场,互通有无,调剂长短,来平衡经济,有利于改善过去那种受某些短线产品的制约而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第五,尽管我们遭受了“文革”十年破坏,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近十年的准备,为今后十年的持续发展创造了一些好的条件。“六·五”期间完成的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项目和技术引进项目,开始发挥效益。近几年来在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经验,也增强了我们工作的预见性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总之,今后我们应该而且有可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稳定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使我国的生产力获得更大的解放。
我们是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稳定,都是必需的。经济不稳定,无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安定;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许多矛盾会更尖锐。总之,经济要稳定,又要增长;要有较好的效益,又要有较好的速度。两者要统筹考虑,适当安排。要允许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和掌握这两者的最佳结合。要运用价值规律来稳定经济,也要运用价值规律来促进经济发展,按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来分析和处理经济生活中的新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上好价值规律这个大学校。在传统体制下,想学也无从学起。现在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中,必须向全党特别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党员负责干部,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在商品经济的海洋中游泳,学会我们过去最不熟悉的东西。
当前经济形势中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物价的焦点是食品价格。这是城市居民最关心的大问题。去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7.2%,其中65%是农副产品涨价引起的。解决食品价格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供应。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单纯依靠国家投资来发展农业是行不通的。最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价值规律来同农民打交道,把可以动员的人力、物力、财力广泛地吸引到农业生产上来。农村正在走上商品经济的道路,价格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最有效的信息。对扭曲的价格,该调的不调,该放的不放,或者忽而抬价抢购,忽而杀价停收,就会给农民以错误的信息,导致某些农产品生产和供应的忽上忽下,造成结构性的供需失调和价格失控。所以,必须消除把稳定物价等同于冻结物价的误解。我们在价格改革和物价工作上要采取这样的方针:一是对那些阻碍生产发展的不合理价格,要自觉地有步骤地加以调整,使物价的起伏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同时坚决制止乱涨价的行为。二是在主要食品价格上涨时,给职工以适当的补偿,以免使群众生活受到大的影响。如何做到既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我们的经验还不足,要积极在实践中探索。把食品价格问题解决好,可以为整个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创造条件。
加快沿海经济发展是全国性战略
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报告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赵紫阳说,最近政治局提出的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不只是地区性战略,而且是全国性战略。实施这一战略,能够促进沿海的发展和带动内地的发展,并将有力地推动外贸、科技、财政、金融、价格等方面体制的改革和企业内部的改革,是我们落实十三大提出的建设和改革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两个多月来,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布置落实,一些部门和地方也已行动起来,围绕这个战略的实施,主动提出本部门、本地区的改革方案和改进工作的措施。
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我们有利条件很多,但难度也很大。特别是做到销售在外,进入国际市场,要进行多方面的巨大努力。现行外贸体制、企业管理水平、劳动者素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等方面存在的严重不相适应的状况,必须加以改变。实施这一战略,关键在改革。
外贸体制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海关、进出口和外汇管理等方面,都要主动创造条件,改进工作作风,为大进大出、随时进出服务,以适应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的剧烈竞争。不适应这个要求的规章制度和工作作风都要抓紧改。这次外贸体制改革,要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从根本上解决吃“大锅饭”的问题。能够做到在自负盈亏的基础上放开经营,工贸结合和推行代理制就都好办了。同时,宏观的统筹协调不可忽视。
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科技力量较强是我国的一大优势。问题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没有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太长。科学技术一经与乡镇企业灵活的机制相结合,情况就迅速改观。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应该把乡镇企业作为推广运用已有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基地,鼓励科技人员直接到生产第一线,通过科研成果的有偿转让,技术入股,以及经营承包等多种形式,大力创办一批高素质的外向型乡镇企业。毫无疑问,大中型企业应当在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中起骨干作用。在大中型企业进一步搞活和科技体制进一步改革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将会解决得好一些。
从目前实际条件出发,沿海地区要大力发展高质量的、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产品出口;从长远看,必须积极发展技术先进的产业,力争有较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沿海发展战略的成功,归根到底寄希望于科技。我国的科技力量应为此多作贡献。
我们欢迎更多的外商到中国来投资。要更多地鼓励外商来兴办独资企业,也要更多地以中外合资来改造老企业,把先进的技术、管理和销售网“嫁接”过来,从几年来的实践看,按照国际惯例,外资独资企业由外商直接管理,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由外商来管理或以外商为主管理,好处很多。认为让外商依法管理我们的企业就是“丧失主权”,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转变。现在我国的不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硬要将这些落后的管理方法引入“三资企业”,势必把这些企业搞得非驴非马,不死不活,外商赚不了钱,对我们自己也毫无好处。真要振兴我国经济,就应该把“三资企业”办成培养管理人才的学校。把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真正学到手,我们自己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可以提高。现在,我们的企业不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都有很大潜力。管理搞好了,劳动力素质和工作效率都会提高,经济效益就能较快地增长。
我们国家,总的来说,必须立足于广大的国内市场,但沿海地区确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决不意味着内地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无所作为。沿海搞“两头在外”也不是绝对的,而且有个发展过程,内地能够提供的资源仍然要用,沿海与内地应继续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系,积极开发内地资源。内地许多“三线”企业,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这些问题,都要全面地看,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处理。
最近,邓小平同志指出,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要放胆地干,加快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他在谈到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时,再一次指出:时机有利时,要坚决些。这是小平同志近几年来一贯的、正确的主张,他总是鼓励我们要勇于改革,勇于开拓,不要怕担风险。他担心的是我们犹犹豫豫,过于谨慎,贻误时机。小平同志这些考虑,是建立在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科学分析基础上的。当着经济振兴的重大机遇到来的时候,很需要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胆识和勇气,很需要紧迫感。在今后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这个精神。
颁布和实施企业法时机已成熟
搞好企业党政分开是核心问题
关于《企业法》的制定和实施,赵紫阳说,今年1月中旬,政治局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把这个草案交付全民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并作了修改,即将提请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
为什么现在要制定《企业法》?因为我们面临这样的情况:近几年企业改革的实践有了很大发展,十三大报告从理论上阐明了许多问题,各方面的认识已趋一致。这是一。二是已有的企业改革成果,需要得到法律保护;企业改革要再上一个新台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也需要法律提供依据。三是几年来在改革企业内部领导体制方面虽有一定进展,但各种关系并未完全理顺。企业扩权以后,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在这种情况下,厂长(经理)的法人代表地位就非确立不可了。因此,颁布和实施《企业法》的时机已经成熟。
《企业法》的灵魂,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第一,不改变所有权,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全民,但经营权必须交给经营者掌握。第二,下放给企业的应当是广义的经营权,即对企业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分权。企业如何经营,如何发展,企业资产如何依法转移,包括相互参股,相互投资,相互组合,相互转让,都可以而且应该由企业依法自行决定。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只要不违背《企业法》及有关的法律,都是合法的。这应当成为检验是否认真执行《企业法》的一个标准。
贯彻《企业法》,必须紧紧抓住企业承包制的配套、完善、深化和发展。企业承包制是我国现阶段实行两权分离的普遍可行的有效形式。这是经过反复实践得出的经验。当前要把引入竞争机制作为推行企业承包的一个重点,抓紧落实。通过竞争和承包,将造就一批又一批精明强干、具有开创精神而又善于依靠广大职工的优秀企业家,这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所在。企业承包企业,是最近企业承包的又一具有深刻意义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多年来提倡的“优胜劣汰”和“扬长避短、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原则,有利于用经济办法打破地区封锁、条块分割。企业要以实行承包制为契机,大力推行“满负荷工作法”和企业内部的各种经济责任制,使责、权、利层层落实到全体职工,把蕴藏在企业中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潜能发挥出来。
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贯彻《企业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三大已经明确指出,无论企业实行哪种经营责任制,都要着眼于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重点要放到改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改进企业工会的工作上来。既要保证企业经营者能够独立行使经营权,具有管理权威;又要保证工人能够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这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厂长、职代会和工会的共同任务。关于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等,中央正在研究并制定文件,待实践中完善后再提请立法机关形成有关法律。
搞好企业的党政分开,是贯彻《企业法》的一个核心问题。《企业法》规定,厂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企业法》体现了现阶段党对企业改革的主张。企业党组织贯彻《企业法》,首先必须保证监督落实厂长负责制。企业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十三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办事,也就是说,不再像过去那样起统一领导的作用,而是行使保证监督职能,通过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党的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带动全体职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令、计划的贯彻执行,保证企业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党政干部要廉洁奉公
对腐败分子必须清除
关于党的建设,赵紫阳说,政治局在作出若干加速改革开放重要决策的同时,把加强党的建设问题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政治局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书记处的工作规则。中央领导机构新的工作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加强集体领导和实行党政分开的原则。
去年12月间,中央书记处开了两次座谈会,专门讨论了当前党风建设问题。总的看法是,正确认识党风问题,离不开改革开放;正确解决党风问题,也离不开改革开放。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能从根本上减少产生不正之风的土壤。这是治本的办法。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制度改革同从严治党结合起来。要从群众意见最多、制度改革的条件又比较成熟的问题入手,逐项认真解决。要抓紧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给人们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这样人事方面的不正之风就会减少。要配合《企业法》的实施,把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搞好。要坚持实行差额选举制度,使干部在生动的民主生活中受到教育和监督。要结合机构改革,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尽可能地开放政府各部门的办事制度,便于群众监督。住房商品化的改革,也应加快步伐,以减少住房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何使党政机关干部继续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廉洁奉公的作风,是个必须认真解决的新问题。经济要繁荣,党政机关要廉洁。为此,必须加强对党政机关干部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健全相应的规章和法制,加强经济监督部门的建设和对公职人员的监督;随着生产的发展、国家财力的增加,还要逐步改善公职人员的待遇。制度建设要抓紧,但总要有一个过程。一切共产党员,都必须起共产党员的作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于弄权勒索、贪污盗窃、出卖国家利益等严重违法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法纪、政纪查办。对党内的腐败分子,必须清除出党。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在繁荣经济和保持廉洁奉公优良传统这两件事情上,沿海开放地区都应当走在前面,为全国创造经验。这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严厉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狠刹奢侈浪费之风的问题,这里还要再强调一下。现在不少机关、企事业单位奢侈浪费、摆阔气成风,群众很不满意,不狠刹不得了。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节约资金,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变风气,联系群众,振奋人心,艰苦创业。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所有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要发扬勤俭建国、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在这方面做出显著成效。
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十三大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7个方面的经常工作,即“经常地进行教育,经常地加强监督,经常地开展批评自我批评,经常地整顿纪律,经常地清除腐败分子和妥善地处置不合格分子,经常地吸收优秀分子,经常地发扬正气和抵制歪风”,这对加强党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较长时期以来,不少基层党组织忙于行政事务,无暇顾及这些极其重要的经常工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基层党组织职能发生很大变化,应当把主要精力用于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当前要着重抓好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领导机关有责任指导基层组织转变职能,做好党的各项经常工作。
应该以党的建设来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改革和开放,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繁荣理论研究、文艺创作和其它精神产品的生产,使整个社会保持一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良好风气。近几个月来,政治局和书记处已经作了若干部署,包括拓展和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筹备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的理论讨论会和第五次全国文代会,积极而审慎地推动新闻、出版、文艺领域的改革,以及加强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和指导。所有这些工作,都要扎扎实实抓出成效来。
政治局建议,各级党委把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党纪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切实抓好,并深入调查研究,作好准备,以便在适当的时候由中央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这些问题。
协商对话为改革顺利实施服务
重大事件向全国人民说明真相
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社会协商对话。赵紫阳说,十三大以来,许多地方、部门和单位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协商对话活动,一般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协商对话的总题目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仍然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正确的方针,不是激化矛盾,也不是回避矛盾,而是及时地恰当地处理矛盾或缓解矛盾。许多社会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得到解决;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新的利益调整和摩擦。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协商对话要为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服务,为协调社会矛盾服务,为巩固安定团结服务。
社会协商对话应分层次进行。
全国性的协商对话不宜过多。重点应放在重大改革问题上。前面提到《企业法(草案)》的全民讨论,可以说是一次全国性的对话。今后,这一类涉及重大改革的法律草案,以及重大改革的方案,如物价的调整、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等,也应在事前或事后与群众协商,认真听取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共同分析利弊,商议对策。关系到社会安定的重大事件,要及时向全国人民说明真相,解释政策,通过广泛的对话,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合作。有关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对话,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工会、妇联、共青团的作用。
地方性的协商对话目前可主要以城市为单位进行。着重讨论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的市政问题,如公共交通,住宅建设,国民教育,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商业服务,环境卫生等,推动这些社会问题顺利解决。
基层单位的协商对话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围绕本单位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本单位的改革问题,制度建设和劳动纪律问题,安全生产问题,以及其他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基层单位的领导必须同群众认真协商。基层单位福利基金的使用,住房分配,以及生活设施(如食堂、小卖部、浴室、托儿所等)的管理,应该由群众自己讨论,按照群众认可的程序进行管理。基层的民主生活,干群关系,对干部的监督,应成为基层对话的重要内容。总之,基层协商对话应该成为群众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和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如何使协商对话生动有效地开展起来和坚持下去,如何逐步形成一定的规范和制度,也应该同群众一起商量决定。各基层单位的领导应该学会通过协商对话,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心协力解决本单位的矛盾,推动和改进本单位的工作,切不可使矛盾积累起来,波及社会。
协商对话不仅是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是各社会集团之间的沟通方式,这对在人民内部形成自我调节和约束的机制,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十分重要。上面讲的几个层次的协商对话,都要注意吸收各群众团体和各方面代表参加。行业间、单位间的协商对话,现在还很不普遍,要认真加以提倡。
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党务和政务活动的开放程度。这是开展协商对话活动的前提。建议尽快地把人大、国务院及其各部的发言人制度健全起来,定期举行有实质性内容的新闻发布会。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社会协商对话的内容和形式肯定会有许多新的发展。要使各级领导和各方面的群众都懂得:一切协商对话活动,必须有利于维护而不得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都应当提倡顾全大局,平等协商,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谅解,找出解决矛盾的途径,而不应扩大和激化矛盾;都必须有充分准备,讲实话,办实事,办不到的事情不能开空头支票,办得到的事情务必抓紧落实,不能敷衍搪塞。应当牢牢掌握党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牢牢掌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宗旨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向,爱护群众参加社会协商对话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提高实效,总结经验,逐步使社会协商对话形成制度。(附图片)
赵紫阳在十三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政协会议会务准备工作就绪
首都新闻界将对两会作充分报道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詹湘、李年贵)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的会务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首都正喜气洋洋地准备迎接两会的召开。两会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代表和委员们将于23日前分别向两会报到。两会工作人员在精简节约的总原则下,将热情周到地为代表和委员们服务。除少数地区外,今年一般不准专机接运前来参加会议的代表和委员,铁路、民航等部门为保证代表、委员按时抵京作了妥善安排。这次共有地方和部队的19家宾馆、招待所接待代表和委员,各宾馆、招待所都为做好接待工作作了充分准备。会议期间,两会将同过去一样,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市场供应之外的紧缺商品;正在北京举行的一些展销会也不为两会开辟专场。目前,为两会服务的部分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人代会各地代表团的部分工作人员,已经到各宾馆、招待所为代表、委员们的到来做好安排。
全国各族人民非常关注这两个重要会议。从3月15日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信访局就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群众来信,这些来信殷切盼望七届全国人大更加发扬民主求实的精神,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把大会开成民主的大会,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大会,团结胜利的大会。
首都新闻界正为充分报道好两会作准备。会议期间,《人民日报》将开辟专栏《寄语两会》和《两会手记》,发表人民群众和代表、委员对两会的希望以及参加会议的感受。各报还将以比往年更多的篇幅登载代表、委员们的发言摘编,让人民群众更充分地了解大会的情况。中央电视台将向全国现场直播人代会的开幕式实况,对会议期间的重要记者招待会也将作现场直播,并将录像播出人代会一部分分组会的审议情况;对政协会议也将作充分报道。电视台的一位副台长说,这两次会议将是中央电视台规模最大的一次采访活动。《经济日报》于16日公布了两会期间这家报纸为方便读者参政议政所设的专线电话。首都和外地的一些读者已经通过这个专线电话表达了对两会的关注。


第1版(要闻)
专栏:

宋健强调只要坚持抓好技术进步
乡镇企业可继续保持发展好势头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卓培荣、张继民)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日前预见,只要坚持不懈地使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5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里,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就可能接近或超过全国工业总产值,成为决定国家实力的一大支柱。
几年来,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总产值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去年达到4500亿元,已经超过全国农业总产值。广大农村已经开始走上工业化商品生产的道路,正在改变古老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宋健认为,为了保证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必须把依靠科技进步摆在首位,引导农村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这几年,以振兴农村经济,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商品经济为目标的“星火计划”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今后继续实施“星火计划”要同振兴农村经济的“丰收计划”以及各地的各种科技计划结合起来,同科技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把“星火计划”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宋健强调,我国农村地域广大,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很不平衡。在执行“星火计划”和其他类似计划时,要充分注意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逐步提高星火示范项目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建成一批“星火”技术密集区,重点扶持外向型乡镇企业,开发出口创汇产品,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成为沿海外向型经济的依托。还要抓好一批山区、滩涂的综合开发示范点,以扩大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深度。工业部门要系统开发一批适用的成套技术装备,以提高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工业化、现代化程度。各地要进一步以优惠的政策吸引科技人才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致电声援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
谴责南非种族歧视和隔离制度
新华社北京三月二十一日电 李鹏代总理今天就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致电联合国反对种族隔离特别委员会主席加尔巴,强烈谴责南非当局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并对以加尔巴为主席的特委会为动员国际社会支持南非人民的正义斗争而进行的不懈努力表示赞赏。
电报指出,南非当局顽固坚持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践踏和剥夺广大黑人的基本权利,肆无忌惮地违反联合国通过的决议,禁止南非国内反种族隔离群众组织和南非工会大会进行任何政治活动。南非当局的上述倒行逆施是“对非洲人民和整个国际社会的严重挑战”。电报强调:“坚决彻底根除罪恶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是广大南非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迫切任务。”
电报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强烈谴责南非当局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坚定不移地支持南非人民争取基本人权和种族平等、纳米比亚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以及非洲各国人民反对南非种族主义、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正义斗争。”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阿盟七方委员会代表团
中国努力推动关于中东问题国际会议早日召开
新华社北京三月二十日电 国务院代总理李鹏今天在会见阿拉伯国家联盟七方委员会代表团时说,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反对以色列侵略扩张的正义斗争。
他说,中国对以色列当局镇压其占领区的巴勒斯坦居民的野蛮行径表示非常愤慨。中国支持召开联合国主持下的有关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希望中东问题尽快地得到全面、公正的解决。
李鹏说,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继续尽自己的努力,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反对以色列侵略扩张政策和争取自己合法的民族权利的斗争,推动关于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的早日召开。
代表团团长、叙利亚外交部长法鲁克·沙雷向李鹏通报了巴勒斯坦人民反对以色列的斗争情况,谴责以色列当局执行侵略扩张政策和无视巴勒斯坦人民合法的民族权利的顽固立场。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进入世界技术出口国行列
去年技术出口额达一亿五千多万美元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李年贵)对外经贸部提供的消息表明:我国技术已出口到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技术出口国之一。
建国以来,我国的技术贸易基本上是只进不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技术出口开始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项目。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至1985年我国出口技术39项,合同金额为7000万美元;1986年技术出口项目达20个,合同金额2000万美元;1987年出口技术项目比上年翻了一番,合同金额增加到8500万美元。加上在香港举办的工业技术出口交易会成交的7000万美元,全年技术出口金额达1.55亿美元。
在这些出口技术中,既有成熟的工业技术,也有技术服务项目;还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工业企业的新工艺、新方法;既有独特的新技术,也有专利技术转让;既有中国的传统技术,也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技术。我国的杂交水稻、淡水鱼养殖、高炉喷煤粉、维生素C两步发酵法、计算机软件、医疗卫生保健、印染法彩色电影制造等技术,就已向一些发达国家出口。为其他国家提供发射卫星服务,标志我国的高技术服务也已进入国际市场。


第1版(要闻)
专栏:每周论坛

风险与社会主义
沈迎选
随着改革大业在各个领域展开,“风险”这个字眼,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到了。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不仅使像《咱们的牛百岁》中田福那样的懒汉难以混日,即使勤劳的人,不论务农、经商、做工,也都或轻或重地感到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风险压力。
——在城市,改革使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开始挂起钩来。经营不善的企业会受到黄牌警告,长期亏损还会破产。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的企业家和工人也有“丢饭碗”的风险了。
——干部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使滥竽充数和屡“战”屡败之辈,越来越难于栖身。搬走了终身制的“铁交椅”之后,当干部也有风险了。
——连上大学都有了风险,一些学校实行了留级需补交培养费的办法,并且几年以后,大学毕业生将自己求职,国家不包分配。
风险,日渐其广地面临到更多人的头上。好事?坏事?人们在风险面前疑惑、彷徨、警醒、奋起。
多少年来,形成了一种观念,社会主义就应该“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饭吃”,哪怕是一个人的事五个人做,效率奇低也不打紧,反正社会主义不能饿死人。好像毫无风险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殊不知,这种观念,包括形成这种观念的旧体制,正是使人变懒、缺乏创造力,缺乏竞争意识,使社会凝滞的症结所在。
猴子为什么变不成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没有经历猿进化为人所面临的残酷的自然环境变化的风险和在压力下的不断进化。进化之树每萌发出一条新枝,都是经过磨难,适应环境之后才能向上伸展的。实际上,人类社会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类似的法则。过去,我们长期不敢承认这一点。然而事实是,社会的进步需要有一个存在压力、危机感和风险的社会内部机制。至少直到现在,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不必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而作出努力,这个社会就一定毫无生气和活力,它的发展绝不会快。
我们的社会主义搞了30多年,成就世人公认。但也不容否认,我们前进的速度太慢。这里有人为造成的社会动荡的原因,也有社会中缺乏一种逼人奋进、拚搏的机制的原因。
风险,这是人类社会同样也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是保证每个人都各尽所能的外部压力,也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内部动力。
伴随改革的发展,风险对每个人来说都会越来越明显。我们在观念上附加给社会主义的错误的东西必须抛弃,厌恶、害怕风险、不敢勇敢面对挑战的?琐、保守心态必须改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