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周恩来尊重戏曲界人士
上海刚解放,夏衍首任市委宣传部长兼文化局长,他亲自上门拜访盖叫天,向他请教如何动员戏曲界投入革命建设事业中来。夏衍从北京动身南下时,周恩来再三对他说:“你是老上海,对当地文化界熟悉,但是现在你身份不同,地位变了,仍要保持我党过去文化统战工作的传统。你要登门去拜访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和袁雪芬,而不是在办公室接见他们。”因此,夏衍对当时住在上海的文艺界代表人物的尊重,也使他们十分感动。盖叫天说:“老戏里说的‘良禽择木而栖’,‘明珠见光则亮’。”
盖叫天70寿辰和舞台生活60年时举行了纪念活动,盖叫天激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共产党。”
(摘自《人物》第2期 沈祖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农村土地经营规模问题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不到5亩,一些人口稠密地区,每个劳动力仅耕种2.2亩。许多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已不再是种植业;务工、经商的收入远远高于从事种植业生产的收入。留在责任田和口粮田上耕种的是一些妇女和老弱。其中,文盲、半文盲占25.2%,86%是“科盲”。
狭小的经营规模必然导致狭隘的思想观念。兼业的农民感到不用花费太大的力气,收获些粮食够吃就行了。因此,他们缺乏对农业实现机械化的需求,大多数人把资金投向盖房子、买彩电。土地分割零散,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的实施,不利于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大型植保机械因分户经营无法利用而闲置。适用的小农机又因条件限制,添置甚少。浇地也很困难,有的户浇一次水需抬着柴油机转十几个井台。
实践使广大农民懂得:有许多事情单靠一家一户是难以办到的。各地创造了几种较好的经营规模形式:
调整承包地。按机井坐落合并地块,然后根据在册人口分包。地块减少了,理顺了一些关系,不致引起太大的波动,农民拥护。
种粮大户。以一家一户为主体,辅以集体提供的社会化服务。缺点是机农分离。
机械化家庭农场。这是当今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一种模式,但对社会化服务程度要求高。
机械化集体农场。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但只有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地方,才有推广的条件。
农工一体化。组织种田能手成立专业队,务工务农人员同等待遇,这是非常有前途的一种形式。(摘自《现代化》第1期 太央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农村少年退学现象值得重视
最近,我们在湖南省益阳县一些乡村调查时发现,少年退学的现象相当严重。调查的八个村,近两年退学的达二百五十二人,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三。兰溪乡某小学,一个年级一次就退学二十三人,占原有总数的百分之十五。退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富裕户”和“贫困户”的子女,女性多于男性。
造成农村少年退学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基层领导对基础教育认识不足,投资少。我们调查的八个村,一九八六年总收入达八百五十四万元,而用于教育的只有二万一千元,其中有五个村,一九八五年以来没有为教育投资一分钱。这里的学校危房面积达八百四十平方米。一些乡村领导不知道有“教师节”,教师地位低。
二、一些家长目光短浅,只顾发家致富,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天成垸乡有一对夫妇,长期在外做生意,家务负担全落到两个不到十四岁的孩子身上,原来学习成绩好的两个孩子成了劣等生。还有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考大学,考不上大学,回家劳动认识几个字就行了。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得力,因而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的认为考大学是人生唯一奋斗目标,有的则认为不读书也能“挣大钱”。
四、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影响,学习差的学生被劝退回家。
我国青少年一代的文化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希望有关部门迅速解决农村少年退学严重的问题。
(摘自三月八日《中国教育报》 罗勇科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绿色环境与人类生存
绿色植物与人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绿色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城市中人口稠密,直接和间接地消耗着大量的动植物和矿物资源,以满足其衣食住行之需,同时产生大量的生活、工业、交通三废和噪音。园林绿化能够给空气污浊、噪音喧哗、建筑密集的城市,带来新鲜、清洁而富有生命力的环境。特别是有林地段的温度较低和建筑群的高温形成了城市中的气流交换。建筑群上空的污浊暖空气上升,绿地中的清洁冷空气流向建筑群,改善了城市大气的清洁度。因此,园林绿化是改善居住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人们工作一天以后,回到住宅,希望能获得一个安静、清洁的绿色环境,来缓解生理和心理上的压抑感。据天津园林绿化研究所对三种不同类型居住区的绿地进行环境效益的测定分析:居住区绿地内比不绿化的空旷对照点在夏季降低1.3—8℃,可减尘4.24—27.2%,可减菌为29—65%。绿地空气中的阴离子积累较多,它可以调解体内血清素的浓度,有效缓解“血清素激惹综合症”引起的弱视、关节痛、恶心呕吐、烦躁郁闷,能改善神经功能,调整代谢过程,提高人的免疫力。经常处在优美、安静的绿色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2℃,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呼吸慢而均匀,血流减慢,心脏负担减轻。因此,绿色环境有利于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脏病人恢复健康。
(摘自《道德与文明》第1期 贺振 徐金祥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音乐与体育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极其低下,所以体育和音乐是融混在一起的。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它们才渐渐趋向独立。但它们之间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如西周的“舞象”、唐朝的“秦王破阵舞”等。
体育和音乐,分别能对身体和精神产生直接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教育的著作中指出:“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决定的。”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要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由于生产的社会化、自动化和劳动制度日趋严密,人们的生活不断紧张,这就要求人们在工作、学习之后,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精神上需要轻快,借以消除疲劳,进行积极的休息。正因为体育和音乐具有这种性能,所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同时,由于生产向现代化、自动化发展,工作时间逐步缩短,加上物质条件的改善,为体育和音乐在新的阶段上的结合,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性。
体育虽然能增进人们的健康,但它所采用的手段和形式还是比较单调的,而音乐正因为有它特有的艺术魅力——能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音乐对消除乳酸、培养动作的节奏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方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要求体育和音乐将在更高的基础上结合,形成一门新兴学科——音乐体育学。
(摘自3月7日《体育报》 江正茂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新的催化技术——
声化学技术
英国科学家正在试验一种用高频声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的技术——声化学技术。
把超声波(16千赫以上)打入化学反应液中,可以使反应速度提高100倍以上。其主要原因是超声波的成空作用——反应液中微泡的形成与消失。当微泡消失时,消失点的温度和压力陡然上升,压力可达到300个大气压。
超声波催化作用的另一个原因是超混合效应。众所周知,化学反应的速率通常和参加反应的化学剂接触面积成正比。这就是人们常用搅拌的方法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基本道理。高强度超声波能起到同样或者更大的作用。
机械搅拌每秒钟最快的只有几百次,而超声波的搅拌作用相当于每秒钟两万次左右。
这项研究的主攻方向是如何把实验室的反应扩大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摘自3月2日《世界科技译报》孙爱军 张娓译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森林病虫害一年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1987年大兴安岭一场大火所付出的代价,难怪人们称它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我国常见的森林病虫害有100多种。近几年遭松毛虫侵袭的松林每年即达4000万亩,无形中减少林木生长量370万立方米,经济损失1.85亿元。
河南、山东一带的泡桐丛枝病已传播到四川、云南等省。美国白蛾、松突圆蚧等害虫也已从国外“偷渡”入境,在我国局部地区蔓延为害。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搞好造林和经营工作。“树壮少生病”。坚持选用不带病虫的良种壮苗,做到适地适树、针叶树与阔叶树、乔木和灌木的搭配种植。幼林生长郁闭后要及时抚育管理,保留适当密度,去劣留优。定期封山育林,并严防火灾,制止乱砍滥伐。
加强森林植物检疫。经批准从国外进口的种子、苗木和木材等到达口岸时,检疫机关要严格把关,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消毒处理,严重的要加以销毁。国内调运林产品时,也要进行检查。
开展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要健全测报网络,分析测算一定时期内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趋势,及时发布森林病虫害预报,指导防治工作。
采用科学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指用多菌灵等农药直接杀死病菌或害虫。现在已较普遍应用一种叫做“灭幼脲”的杀虫剂,害虫取食后,药剂在体内逐渐发生作用,影响害虫不能蜕皮或化蛹而死。也有试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白杨透翅蛾、杨大透翅蛾的。
在生物防治方面,主要是在林内喷撒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制剂,使害虫发生“瘟病”而死。培育一些寄生害虫的天敌,如赤眼蜂、肿腿蜂、矛茧蜂等,也可抑制害虫的大量发生。当然,保护林内食虫鸟类,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摘自3月12日《经济日报》 邱守思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从“瑞雪”说到“冷”能源
寒冬腊月,人们都埋怨“冷”,其实“冷”也是一种能源。最近,日本科学家正式对冷能源加以开发:以雪作冷端介质,与热端介质接触,推动发电。
“冷能”早已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农谚曰:“瑞雪兆丰年”。这除了雪水浇灌和寒冷杀虫之外,还因为冷冻把空气中的氮凝聚在雨水中,化成雪花落下,这无异于给农田施了氮肥,来年必有好收成。
科学家预测,“冷能”将在未来世界中大显身手。因为随着森林逐渐破坏,地球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气温可能会升高。应用类似“热核反应”原理的“冷核反应”,在大气层引爆一些冷核装置,给地球表面降温,人类可望“化险为夷”。
近年,有些国家计划开采南极的冰雪,也是冷能的利用。
(摘自3月12日《羊城晚报》 郑德胜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重婚现象在暗暗滋生
在我国,重婚是法律所禁止的犯罪行为,但有些人却在暗地里干着重婚纳妾的勾当。这一情况主要出现在下面这些人中间:
一、顶替进城者。前些年有很多人顶替父母到城市工作。这些人有的在农村已有妻室,有的进城初期履行婚约,与农村的恋爱对象成婚。有的虽然没与乡下老婆离婚,但在城市找了个相好同枕共寝。有的隐瞒婚事,与城市姑娘谈恋爱,进而发展到再次当新郎。
二、基建民工。以上海为例,现有江、浙一带的基建民工数十万人。其中有些在上海干了好多年、发了财的,悄悄借了私房,娶了小老婆。
三、个体户和外地的生意人。有些个体户腰缠万贯,虽然还没有更新老婆,但已在外面娶了年轻美貌的“秘密夫人”,每周幽会两三次。有的个体户干脆与妻子分居,投向新欢的怀抱。有的金屋藏娇不止一处。还有些外地乡镇企业派驻上海等大城市的供销员,或借私房,或借公房,过着重婚的生活,美其名曰“临时夫妻”。
重婚者除了上述这些人外,还有些因夫妻感情不睦而与第三者在外借房子过夫妻生活的。
重婚纳妾的情况除在上海等大都市外,在其它一些经济富饶的地区更加严重。
重婚纳妾是违法行为,必须予以制裁和防止。
(摘自3月10日《解放日报》 方恒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人的牙齿正在缩小
据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人类学家考察,在过去10万年中,人类牙齿的面积缩小了45%。
布鲁斯等人测量了现代人与史前人的牙齿,发现人牙面积明显缩小:第三臼齿的面积从平均260毫米2缩小到200毫米2,门齿平均面积从144毫米2缩小到80毫米2。从旧冰河期开始以来(约10万年前),人类牙齿面积每2000年缩小1%,一直进行到旧冰河期结束(约1万年前)。从那时起到今天,人类牙齿缩小速度成倍增加,即约每2000年缩小2%。
(摘自《上海译报》第245期 任少华译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