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抒写心灵的历史
——访《皖南事变》作者黎汝清
高宁
黎汝清,60岁,部队专业作家。他和他的《海岛女民兵》、《万山红遍》……似乎都已属于过去的年代了。蓦然间,他推出长篇《皖南事变》,似乎也推出了一个新的自己。
记者:《皖南事变》于去年8月在《小说界》发表以来,在文坛引起很大反响,尽管褒贬不一……
黎: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都是我所期待的。一部作品没有反响,对于作者是最大的悲哀。
记者:有人称赞这部作品展现了中国革命历史舞台上的一幕大悲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黎:我历来认为,灾难是文学之母。在灾难中,各种社会力量,各种文化意识、思想、性格、心态激烈地冲撞,凸现了人的复杂心灵,演示了生活的善恶美丑,提供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我写这部书,不过是力图展现皖南事变这场大灾难的深刻悲剧性罢了。
记者:然而过去反映革命战争的文艺作品,只写胜利,不写失败,战争悲剧几乎成了禁区。1986年乔良的中篇小说《灵旗》描写了长征路上几乎陷红军于灭顶之灾的湘江一役,如今又有了你的《皖南事变》,应该说,这个禁区已被突破。
黎:突破禁区是很艰难的——这归功于政治的清明和文学的复兴——但艰难之后是莫大的喜悦。一旦进入人们很少涉足的禁区,事件真相的扑朔迷离、跌宕起伏,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令人兴奋不已。
记者:我从小说的《代后记》中看到,为了使多年来众说纷纭的皖南事变真相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你作出了史家探幽抉微般的努力。这无疑为小说提供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黎:没有现在这样开明的政治环境,发掘革命历史悲剧的真相谈何容易。有谁愿意把自己的疮疤裸露给别人看呢?但是,搞清皖南事变的真相,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披露一个新版本,更重要的是,它逼迫我打破了多年来在革命战争小说创作上形成的某种思维定势。
记者:你是指多年形成的仅仅把历史看成是政治斗争的历史,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化的认知方式吧。
黎:是这样。然而,当我切近皖南事变的真相时,我发现,面对如此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历史,那僵死的,非黑即白,非敌即友,非善即恶的两极化的思维方式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譬如,为什么久经考验的共产党领袖人物项英,会拒不执行中央要求新四军北撤的命令,并在部队危难之际离队出走?为什么骁勇刚烈的革命将领叶挺,会在部队陷于重围时,向蒋介石请罪求援?为什么对项英愚忠的卫士,却偏偏成了杀死首长的凶手?……
记者:人是历史的主体,而不应是演绎政治斗争的工具、符号。人不仅受制于外部世界,他还有一个宽广的内宇宙。
黎:我不得不转向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在研究他们的外部冲突的同时,探索他们心灵的隐秘。于是,我发现了一部鲜活而又丰满,玄妙而又真实的历史。它不仅交织着人的社会关系,还交织着人的情感、个性、欲望、潜意识、文化心理……它不仅仅是政治斗争史,还是一曲生命、人性、人生乐章的交响。
记者:新时期文学早已向人的本体回归,注重揭示人的精神世界的各个层面,唯有革命战争题材在这方面仍裹足不前,可能因为这是一个政治敏感区,涉及到革命领袖人物。
黎:“为尊者讳”的传统文化心理也起了一定的束缚作用。中国读者历来习惯于那种道德完善、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贤者以及革命领袖的形象。
记者:《皖南事变》打破了这个模式。书中的主人公:项英、叶挺、周子昆……他们身上既闪烁着英雄品格的光辉,又带有普通人的性格弱点。评论界有人认为,小说塑造的党的高级人物的形象已经不是神,而是人,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黎:这正是我所追求的。而要作到这一点,必须进入历史人物的心态,抒写人的心灵的历史。
记者:莫言的《红高粱》问世后,人们曾把突破革命战争文学的希望寄托在中青年作家身上;没想到,你这位年届花甲的老作家,却率先打破了这个题材领域的沉寂。
黎:这部书调动了我一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我大半生在部队度过,熟悉战争生活。然而,旧的思维定势也一直在束缚我的创作思想。
记者:看来,你的《皖南事变》能获得成功,不仅由于你突破了某种创作模式,更由于你突破了自己。(附图片)
苗地画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使者

诗情洋溢的五彩画面
——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演出观后
王宁一
新春佳节刚过,北京就迎来了肖邦故乡的音乐使者——波兰国家交响乐团。3月3日晚上,经验丰富、质朴内向的指挥家卡基密什·科尔德在演出后虽一再谢幕,但盛情的听众却不肯罢休,终于以加演刚健欢腾、振奋人心的波洛乃兹舞曲把晚会推向了热烈的高潮。
波兰国家交响乐团历史悠久,训练有素。乐手们技艺娴熟,配合默契。三首曲目的音乐内涵都得到了准确的揭示。《女武神》(选自瓦格纳连续歌剧《尼贝龙根的戒指》第二部)的场景音乐,被演奏得干脆利落,诗情洋溢;而肖邦的《e小调钢琴协奏曲》则被演奏得更为出色。钢琴家彼得·帕莱奇内的确才华横溢,他的音色清脆明亮、玉润珠圆,极富颗粒性的指能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肖邦的这部协奏曲既不是独奏与协奏的对抗,也不是钢琴与乐队的交响,而更像一部室内性——技巧性的作品。帕莱内奇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他的演奏把抒情与典雅、古典与浪漫、肖邦与莫扎特融为一炉。聆听他那光彩夺目、练习曲般精确的经过句,刹那间竟会觉得那是莫扎特占有了肖邦。亲切温柔的歌唱、激动热烈的狂欢、平静安宁的梦幻、专业化的高贵气度、民族的特有个性,这一切组成了一幅瞬息万变的五彩画面。乐队的配合清澈细腻,把乐曲的浪漫诗情衬托得备加鲜明。
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是莫索尔斯基根据他在故友维克多—哈特曼的遗作展览会上的印象而写的作品,图画似乎被人忘却了,而莫索尔斯基的音乐却名扬天下。80年代初卡拉扬亲率柏林交响乐团来华演奏了这部由拉威尔配器的交响组曲。这次再度欣赏波兰交响乐团的演奏,仍然感到十分精采。如果说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精确严谨、层次分明的演奏令人叹服;那么我要说,波兰人由于更能体验作品浓郁的独特风格而令人感到亲切。作品所固有的造型性、标题性的特点,得到了相当生动的体现。科尔德仿佛引领我们步入画廊,令人流连忘返:灰暗的《古堡》、笨重的《牛车》、悲凉的《墓穴》,还有《两个犹太人》鲜明的性格对比以及妖冶怪诞、风驰电掣般的《女巫的小屋》,都活灵活现地浮现于眼前。但也许是北京人的耳朵变得格外挑剔吧!我觉得《基辅的大门》作为套曲的终曲,气魄宏大,当是全曲的高潮。应像翻山越岭,千回百转,终于登上顶峰那样,令人胸襟开阔,感到风光无限。这需要总体的预见性。然而,可能由于《女巫的小屋》一段有欠控制?可能由于齐鸣的号角的进入略嫌突兀?可能由于声部间的协调与均衡尚不足以产生最佳的音响共振?也可能是由于乐队的编制和乐器的质量限制了合奏的力量?骤听之下难以判断。总之,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这座雄伟“建筑”傲然耸立的巍峨感。当然,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无疑是世界上优秀的交响乐队之一,弦乐器组是它的强项,整个乐队在演奏那些深情细腻、富于力度变化的段落时堪称得心应手。就一般水平而言,也比我国的交响乐队艺高一筹。
中国人对于向世界奉献了肖邦、席曼诺夫斯基等一流大师的音乐国度,素来怀着敬佩之情。中国音乐界对于早已闻名于世的波兰国家交响乐团也并不陌生,今日终于一睹风采,令人难忘。(附图片)
指挥家卡基密什·科尔德正在指挥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演奏。
肖引章摄


第8版(副刊)
专栏:文苑拾穗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近年来,随着改革和开放的逐步深入,大量的西方思潮涌进中国,传统的文化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然而,正当人们以期待的心情吸取西方文化中符合中国国情的部分时,西方学者却从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摄取大量的成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正是许多学者在猎取西方思潮之际所不断触发的共同感受。有鉴于此,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新近编辑出版了一套名为《蓦然回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的大型系列丛书。该丛书尽可能地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将某种文化现象放到世界文化或东方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宗教形态、思维模式等进行分析,肯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探讨发扬光大的途径,摒弃其中糟粕并指出它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阻碍作用。
丛书作者均为近年来在中国文化史研究方面有建树的青年学者。王朝闻、萧乾、阴法鲁等出任丛书顾问。
第一批与读者见面的有重点分析中国古代改革家悲剧命运,剖析传统文化中惰性沉积的历史基因的作品《凄壮的祭坛——从中国古代改革家的悲剧看传统文化中锐气与惰性的对垒及其终结》等十种。
(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对多梦年华的深深理解
——电视剧《中学生变奏曲》观后
路易
目前,直接反映中学生生活的文艺作品可以说是寥若晨星。即便出现了几部影视作品,也大都是从社会学角度表现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早恋”、“犯罪”等现象,因而对中学生来说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学生生活”。最近,重庆电视台拍摄了一部直接反映中学生生活,比较深刻地表现中学生心理的电视剧《中学生变奏曲》。
中学时代是最富幻想最多梦的,因而中学生的生活总是充满各种奇美色彩,中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方式也与成年人大不相同,有时甚至是超常的。要表现中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就应该注意到这种“多梦”的特点,通过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去发现奇美色彩后面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学生问题。《中学生变奏曲》表现了中学生生活的多侧面,学习、友谊、情操;学校、家庭、社会;周围环境、个人心理,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忧郁与困惑,又有对理想与幻想的憧憬与追寻。在这些平常而又带有“梦”味的表现中,编导者发现了另一种“倾斜”。比如,剧中的黄翔是一个学习相当好的学生,他从心里喜欢同班女生李燕,他在日记本里给她写了充满友谊的诗和信,可是李燕却瞧不起他,说他是书呆子。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书呆子,他有意考低分,他甚至悄悄离家出走,去寻找李燕想象中的西双版纳蝴蝶。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中学生早恋吧。但该剧编导却从中引发出另一种思考:美好个性与情感的自然生成人皆有之,不要把正常的人类情感当作精神垃圾来对待,否则才是我们的悲哀。剧中以黄翔的父亲为代表的那些成年人好心办了错事,他们只知道一味强迫孩子追高分,无视个性与情感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结果孩子虽然考上了大学,但与家长之间的情感距离却变得越来越远。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忧虑:对于中学生,“情感的失落”远比“早恋”更为严重,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则需要克服人们在观念上、心理上、感情上的各种障碍,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该剧编导选择“朦胧感情”作为沟通与中学生心灵交流的契机,这无疑是该剧区别于同类题材作品的独特之处。
《中学生变奏曲》另一个较独特的地方是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的和谐统一。编导者以诗的韵律、变奏曲的节奏为中学生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形式基调,因而使作品的整体风格呈现诗意性、跳跃性、流动性的特点。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影视艺术的特殊语汇,使编导者的思想意图得到具体、形象、丰富、生动的艺术体现。全剧大量运用回忆、倒叙、闪回的叙述方法,尽管稍显零乱,但对体现诗意风格的跳跃、流动特点还是起到重要作用的。
该剧的缺憾恰如优点一样明显:黄翔的父亲简单了,缺乏代表性;许玲和那位男教师是多余人,图解导演意图;老教师的形象不尽如人意,倘若再复杂些就好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乐海渔歌(幽默画) 方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