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万世师表叶圣陶
萧乾
在我一生接触的师长中,有几位是圣人型的。就是说,不仅学问好,文笔好,而且作人十足正派,表里一致,不投机,不看风向,对人一腔热忱,对国家事业抱献身精神。在屈指可数的这样师表中,叶老是我极为敬重的一位。
运动整人不好,可运动也最能表露人的本质。1957年以后,许多张笑脸变成横眉竖眼,许多好友变为路人。可无论我被糟践成垃圾也罢,渣滓也罢,他见面或写信,始终称我作“乾兄”——30年代我还是个小伙子时,他就一直这么称呼我。我自然担当不起,然而这里表现着叶老以平等对待年纪比他轻、成就比他差、地位比他低的人的那种精神。敬重之外,我对叶老还有满腔感激之情。
30年代初期,在他为开明书店编《中学生》时,我就同他建立了联系。他还在刊物上评论过我的短篇小说《邓山东》,给了我不少鼓励。我们是1936年在苏州初次见面。那回,他邀请沈从文先生、张兆和、张充和女士和我一道坐船由苏州城里去游天平山,那是我平生唯一的一次吃苏州有名的船菜。我们足足玩了一整天,归途,还在暮色中去苏州郊外一座小镇吃了鱼肺。
30年代我在天津、上海、香港编《大公报》文艺副刊时,始终得到叶老的大力支持。他真是有求必应啊。那阵子我常就某个问题举行作家笔谈,每次他都参加。举办“大公报文艺奖金”时,他也慨然担任评委。
1946年我回到上海,由于不了解国情,写文开罪了权威,一时成为问题人物。但叶老对我爱护如常,甚至还到江湾复旦来看过我。这在他遗下的几本日记中均有记载。我认为未来的史家将会由他的日记中寻觅到翔实可靠、不掩饰也不捏造的客观史料。
1948年,我们同在香港,同是地下党的客人。因而,见面次数不少。
50年代我在《译文》工作时,在翻译问题上遇到了困难。我认为任何外国作品,既然译成中文,就得合乎中国语言习惯。我这观点同单位里一位领导产生了矛盾。一向以维护祖国语言纯洁性为己任的叶老,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每期的刊物寄去,不几天就收到他用毛笔密密麻麻写来的意见,总是某页某行某句“似应如何如何”,既认真仔细,而又谦虚,从不武断。那时他是教育部副部长。我一直珍藏着那包信,准备有朝一日
(比如当前)拿出来展览,不但可以看出这位老前辈对祖国语言的剖毫析芒,更可显示这位杰出的作家对文化事业的热切关怀。可惜那包信已在1966年随同我个人的一切文稿化为灰烬了。
爱护祖国语言可以说是叶老的毕生职志,其重要性肯定不亚于《倪焕之》的创作。听说《斯大林全集》印出后,他曾夜以继日地把那多卷集逐字看了,并呕心沥血提出几千条意见。然而意见送去后,却石沉大海。叶老去信催问——他想知道意见是否被采纳了,负责人误会了,竟送来一张支票——这,象许多项其他收入一样,他都捐公了。他一生过的是极其简朴的生活。
这位五四文学大师溘然长逝了。他留下的丰富遗产,有关于文艺、关于教育、关于语言的,但我们首先应继承并学习的,是他那耿直不阿、真诚待人的风范,以及那不求名、不图利、为民族兴旺和社会主义事业奋不顾身的精神。
1988年2月16日
(附图片)
叶圣陶像 丁 聪画


第8版(副刊)
专栏:

“奶妈现象”
牧惠
科学发达到了今天,“出租子宫”、“代人生儿”已不成问题。据说,在“塑料子宫”中培育人,培育包括能在水中生活的“鱼人”也将要成为研究项目。当母亲的免除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之苦,看来日子不远了。
然而,也就是因此,到底谁是孩子的父亲特别是母亲,也就可能而且已经成为问题——前些时有报道说,美国发生了一桩替人怀孕的母亲同委托者为争夺孩子而打官司的事情。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孩子应当是提供精子和卵子的委托人的;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十月怀胎者才是孩子的母亲。科学的发达,生产力的发展,无疑将对人们的道德、伦理等等观念有所冲击。
同这种现象接近的,要算奶妈。在封建社会,贵族之家的孩子大都靠奶妈的奶水养大。李嬷嬷之于宝玉,赵嬷嬷之于贾琏,虽然仍是奴才,但分明比一般奴才连副小姐袭人在内也要略高一筹。虽然是卖嘴乖,凤姐在赵嬷嬷面前竟是“妈妈、儿子”地叫着,赵嬷嬷有着在脚踏上坐下“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的光荣。
当然,一般来说,这半个“妈妈”同那一位妈妈的身价是天壤之别;因此,也才有我这里所需要谈到的“奶妈现象”和“奶妈”们的牢骚。按文件规定,只有正、副研究员才有资格带研究生;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些正、副研究员要不是“奶水”不足,就是忙得无暇喂“奶”,那结果,是一些助理研究员实际上担负起带研究生的职责。他们自嘲为“研究生的奶妈”。他们的实际地位,也确实与赵嬷嬷们有类似之处。这种情况,恐怕不仅带研究生才有。一些颇有名气的教授,既是这份科学研究成果的牵头作者,又是那份研究课题的牵头参与人,那位“奶妈”,往往屈居名单中最后一位甚至变成一大串名字之后的那个“等”字。《文艺报》载:某知名人士经常参加一些高规格的艺术活动和会议,事前得有人给他准备文稿,事后得在报刊发表;“奶妈”代劳,不在话下,问题是,这些“奶妈”不仅无资格署名,连稿费也拿不到一文钱。至于官场中的秘书奶妈,则更是众所周知,用不着饶舌。
正如生活中的奶妈不可或缺,在某种情况下,“奶妈”代劳不能绝对排斥。事情怕的是过犹不及。即如秘书起稿,首长照念,自有一定必要;但是,如果级级如此,事事如此,那么,这位到底是“奶妈”还是“妈妈”,可就发生了问题:这位代喂婴儿的“奶妈”,同时还兼了十月怀胎,甚至那“精子、卵子”到底是谁的也待考,你这位“妈妈”同那位产儿还有什么(或还有多少)血缘关系?
在封建社会,奶妈是体面的奴才而称不上主子,在这一点上看,她们是值得同情的;可是,有没有值得警惕的奶妈?有。明朝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凭着奶妈身分,本人被封为奉圣夫人,儿子国兴当上了锦衣指挥。她同太监魏忠贤合伙专权,清除了异己分子太监王安后,“益骄横,设内操万人,衷甲出入”,把反对他们的选侍赵氏、裕妃张氏、冯贵人和成妃李氏、胡贵人等一批皇帝的宠儿先后矫旨赐死,最后连怀孕中的张皇后也被他们弄死。左副都御史杨涟列举魏忠贤、客氏二十四大罪,一大批人响应;但是,他们早已擅窃国柄,大权在握,那结果是杨涟等人被削职,最后是一大批大臣被他们严刑拷打死于狱中。明朝的灭亡,这位奶妈是出了力的。可见,“奶妈现象”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区区小事。


第8版(副刊)
专栏:

叶圣陶书简
致姜德明
1963年德明同志:
昨日读大作《清泉流向千万家》*,欣快之至,钦佩之至。写报道文章,走此途殊为正道,设计好,语言不采学生腔,使读者感觉有余味。望足下赓续为之,我以读者身分引领而俟。前日接电话,嘱我作文,电话中回答恐说不清楚,今书于此。我身体无病,而头脑似渐衰退,不任集中想一篇文章,哪怕为数百字之短篇。勉强为之,则不得好睡,不舒服者累日。以故各处索文,均无以应。人或以我为贪懒,不知其诚有不得已也。恐劳盼念,敢以实告,并希谅之。 即请撰安。
叶圣陶
九月廿二日晨
*载于1963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副刊。
1973年德明同志惠鉴:
闻知鲁翁致增田涉之书简已印出,敢恳贶以一册。又,前承赐《门外文谈》*一册,为友人携去,久假不归,亦望再以见贶。为索书而作书,可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或将笑之。 即请著安。
叶圣陶上
二月十三日下午
*鲁迅致增田涉书简及《门外文谈》为人民日报内部印行的书。前者由林林译注,后者由唐弢注释。
1981年德明同志:
丽白楼诗*书名确是我所书,惟已完全忘却。足下既别有一本,此本乞赐我,不胜感谢。
祖光书**在开明印行,接头多由徐调孚兄,我则与徐商量而已。调孚是一位善与作者接洽之人才。匆复, 即请著安。
叶圣陶
十一月卅日
*林庚白著《丽白楼自选诗》,1946年开明书店出版。
**“祖光书”指吴祖光在开明书店出版的戏剧集《风雪夜归人》等数种。
致 舒 芜
(一)舒芜同志赐鉴:昨天接到《读书》第12期,封面上标出您的《谈〈榆下说书〉》,立即叫孙媳念给我听。我深爱黄裳同志的文章,他那本《榆下说书》差不多篇篇都听了。我佩服他知道得多,体会得深,思索得周密,因而说出来的话决不随声附和,自有独到之处。但是我抓不住总的精神,说不出一句最扼要的话。您可指出来了,说黄裳同志善于知人心。我决非钞通常说烂了的话,您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好像得了一把金钥匙。您与黄裳同志一个样,也善于知人心,这篇大作就是证据。其他谈论黄裳同志的各点我都赞成,不多说了。 
敬请著安。
叶圣陶〔1982〕12月14日上午
舒芜案:叶圣陶先生是我自幼尊敬的前辈,一
直无缘拜识,也没有通信请教。这封信是他看
了我的文章后写来的,信中的鼓励使我奋发,
老前辈的谦光盛德,尤使我感动。
(二)舒芜先生惠鉴:承再寄尊著《说梦录》,于昨日接到,感谢不尽。在舍间与至善及孙辈常常谈及有关讨论红楼之文篇。以我目不能自阅,所知皆听彼辈举要相告,恒觉尊作时有创见,异于他作,心向往之。今得此编,将令彼辈先读,然后随时告我。如此间接观书殊不方便,不得已而思其次,视对书兴叹差胜矣。云将惠临,请俟春暖晴和之日,庶与贵体相宜。 即请著安。
叶圣陶〔1983年〕2月9日上午
(附图片)
叶圣陶致姜德明书信手迹


第8版(副刊)
专栏:反馈短波

反馈短波编者同志:
拙作《现代史难于宇宙史》十八日刊出当天,就接到于浩成同志电话,说《中共党史大事年表》所刊八届一中全会选举的新的中央机构名单无误,林彪是八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我在行文时仅凭“九大”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为“毛刘周朱陈林邓”的印象,未经核查(其实书中关于八届一中全会的纪事后面只隔六页就是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八届五中全会的纪事),误以为林彪的副主席一职也是一中全会上选出的,并据以立论,致违史实,谨向《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编者和广大读者致歉,并向指出这一错误者致谢。乞借一角予以更正。  史存信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归雁
陈广斌湿润的白云驮来北飞的雁阵故乡风情缱绻俯首万里河山风流岁月适逢花香雨润归乡旅人与春天同行一帆清风浅浪两袖杏雨桃云朝雾暮霭濯一路仆仆风尘岁岁雁群回翘首碧空云野听声声雁鸣情思缕缕牵挂远游人更何时 新酿米酒一盅梧桐树下 与春风絮语黄昏今春如愿雁群归时人亦归两行喜泪淡淡乡愁化作泪雨纷纷朱颜虽改壮心犹存望悠悠山河春意情动五岳飞瀑拳拳游子心春泥濯足丛丛绿柳拂面望乡亲父老用浓厚乡音轻轻呼唤故乡哟 母亲 母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