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欣迎春节话春联
——访刘叶秋
常立
刘叶秋,我国辞书学与笔记小说研究家。现任商务印书馆编审、中国楹联学会顾问、《辞源》主编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的字典》、《类书简说》、《古典小说论丛》、《历代笔记概述》、《魏晋南北朝小说》、《孔尚任诗与〈桃花扇〉》等十余种。
记者:春节到了,当人们辞旧迎新之际,春联给新春增添了喜庆的文化气氛。对联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据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请您先谈谈对联的历史好吗?
刘:好的。在对联中,春联属于门帖的一种,它的渊源,应该远溯到“桃符”。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音伸舒、郁律)二神,能镇鬼驱邪。所以,古人在元日,在桃木板上书画此二神的名字或形象,置门旁以避邪祟。题对联于“桃符”,据宋人笔记说,始于五代的后蜀:孟昶初命学士执笔,以其辞不工,乃自题曰:“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至宋,过春节贴联语,渐成一种民间习俗,王安石的《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足以证明这一点。
记者:随着对联的日益发展完善,做为一种成熟的文艺形式,对联的用途逐渐广泛,名山胜境,园林宫殿,楹联与祖国风光相映生辉;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也各有适合自己需要、情趣各异的对联。您可否就对联的作用和特点来谈一谈。
刘:以对联为人祝寿或自述,宋已有之。如朱熹即曾自书对联,传说赵孟頫过扬州迎月楼,题联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大喜,送他紫金壶答谢。友朋投赠,园林题署,厅堂点缀以及店肆开张等等,都可用对联来表情达意,各适其宜,不拘一格。像旧时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联,就合于商人的口吻,为各种店铺所通用。
对联是贴于楹柱或悬于厅堂的,因此很讲究书法艺术,要求文学与艺术的统一。而其产生则得益于诗。我国单音节的方块字,对偶形式的诗是对联形成的条件和基础。《诗经》中已有许多对偶句,如“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为偶句,而上下文还不避重字。由汉魏以来的五、七言古诗和六朝的骈俪文演进而成的唐代律诗与四六文,对偶形式愈趋整齐,音韵平仄越发协调,更于对联的出现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如唐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音节铿锵,意境悠远,对仗之工,已全如后来的对联。
记者:诗文作品,特别是诗,的确是对联的源头活水。无论形式或表达的思想、情感,对联都是与诗一脉相承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联妙对,或雅或俗,都体现了我们民族生活的智慧和审美情趣,进入了诗的境界。
刘:撰写对联虽似小道,却是一个人学问、胸襟、见识、文学造诣的集中体现。作好对联不只是研究平仄、推敲对仗的问题,而要有全面的文史修养和高见卓识。见识超卓,则不求工而文自工。像昆明大观楼长联之气势雄伟、吐嘱不凡,许多自述、悼亡和名胜联语,至今为人所称道,也都在于能见真才和真情。而那些皇室宫殿的应制颂圣之作,能有几人记住它们?倒还不如那流传众口的小铁匠铺联:“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对比鲜明,形象生动,给人以寓雅于俗的突出感受,胜过一篇千字的文章。
记者:对待传统文化,确实有如何扬弃的问题。从198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一年一度春节征联活动,起了继往开来的倡导作用。您是历届评委,认为佳联标准应有哪些:
刘:近几年来,对联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确实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倡导有密切关系。中国楹联学会的成立,许多有关楹联书籍的出版,山西《对联》杂志的创刊,以及历次征联得到群众广泛而热烈的支持,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北京大学几位老师编了一部达400万字的《中国楹联大典》,已在近期发排,也可见编者和出版社的魄力。楹联之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即在于它能使人增长知识,提高文化修养,丰富文化生活。我认为,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应该并重。继承传统主要是继承具有民族特色的形式,掌握固有的文字技巧,使作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推陈出新,是要反映时代风貌,表现新的思想内容,不是降低对联的艺术水平。所以标准只有两个:第一是要讲究平仄、对仗,注重文采,否则就成了分两行的标题,而非对联;第二是要内容新颖,主题鲜明。历次春节征联中都有合于这两个标准的佳作。如第三届迎春长城主题征联中的一联:“崇山西越,沧海东临,明月雄关,犹想当年鼙鼓;晓色晴开,春风漫度,柳枝轻笛,还听今日笙歌。”概括性、形象性、音乐性,可谓兼而有之,堪称压卷之作。
记者:新春佳节,请您为读者题一副春联,好吗?
刘:好,我这里不揣浅薄,试作一副,以俚语表示祝颂的意思,请大家指正;并标上平仄,以供初学撰联的同志参考:
丽日当空,喜玉免先驰,小康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初步;春风送暖,值金龙继舞,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伟业方兴。
仄仄平平。
(附图片)
苗地画
钱君匋书: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龙年迪斯科遐想
王晋堂
现代事物的变化,每令人目不暇给;观念的更新,又常使人感觉迅不可及。让我们看看迪斯科是怎样袭入我们生活的吧!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无不在喜庆丰收的日子里,于兴高采烈之际,手舞足蹈,以人体造型为基本手段表达情感的舞蹈艺术,成为人类社会一种绚丽多彩的文化形式。
舞蹈随时代演化,随社会发展。曾几何时,还被我们视若异端祸水的迪斯科,竟在我们身边泛滥起来——仅仅是两三年的光景。
两年前我写了一篇文章《牛年与迪斯科》,述及牛的耐劳勤作却慢条斯理的品格,牛的精神当发扬光大而牛的节奏却亟须变革。后来知道并不尽然。固然有踱着方步拉破车的老牛,也还有斗牛士面前猛奔暴跳的公牛,我于牛的认识并不全面。但这篇文字没有发表,却是因为有友人说,迪斯科不宜提倡。
转眼到了兔年。电视台播放的为国人瞩目的春节联欢会上,幼儿园小朋友跳起了小白兔舞。那动作的奔放跳跃,那节奏的激进亢奋,那情趣的欢腾烂漫,纯纯然的迪斯科!其引起观众的激动乃至振奋足以显示它的活力。其时,迪斯科已多方渗透融化到我们的文化生活中。且不说营业性舞厅的开放,几乎独尊迪斯科;以迪斯科动作节奏为基调的韵律操,也已经到处兴起而取代30几年一贯制的广播体操。
及至今年元旦前夕,电视荧屏上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老年迪斯科。现实生活中,鬓发斑白的老年人跳迪斯科更不在少数,真是令人耳目一新!那些遛早儿的老人们本来不是天经地义地和柔中有刚静中有动的太极有着不可撼动的缘份吗?沉稳凝着的太极和热烈奔放的迪斯科,竟然交织于我们这个老龄化社会之一身了!倘说这是古今中西的联璧,倘说这是广义的南腔北调的汇唱,大概不算不恰切吧?
老年人接受了迪斯科,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形体活动本身。倘说这是观念的一场革命,倘说这是现代化节奏对传统意识的侵袭,大概也不为过份吧!
人们的观念曾是那样顽强地固守着传统的领地,记得交谊舞初起(或说在几起几落之后重返群众生活时),也有一个曲折的过程。有人说是“四部曲”。先是大部分人“看不惯”;继而是一部分人“旁边站”;旋即有少数人“试试看”;后来就是相当可观的人们“团团转”了。由于时代造成的交谊舞传衍的断层,遂有许多年轻人交了可观的学费去入社会上各种交谊舞学习班,似乎当作一门功课去补。人们不仅把它看做是一种休息、娱乐、交际手段,而且看做一种文化素养、精神生活了——而这,正是舞蹈的本义吧。
迪斯科能否成为龙年的旋律特征,我不敢贸然断言。然而龙的传人在改革之年不失龙腾虎跃的气势,不乏龙飞凤舞的神韵,与迪斯科的风格绝不矛盾则是肯定的。一个民族喜歌善舞,焕发着物质文明的华彩,也播洒着精神文明的馨息——唯冲破各种传统的陈规陋习和形形色色的精神桎梏,才会有群芳吐艳五彩纷呈的文化风情!迪斯科节奏的奔涌,迪斯科风格的渐盛,或将以其铿锵有声的律动汇入深化改革的大潮。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牵牛花蔓之四
过时政治词语早该淘汰
严秀
“文革”灾难中,有一些特别的语言词汇,大多怪诞不通,现在听到它们还叫人不寒而栗。可是有人至今喜欢使用它,我看这主要是由于习惯使然,但有极少数人看来则是由于喜欢之故,并不是那么“下意识”的。
像“补台”一词,纯属生造,专指各个“造反派”均应一致支持的“革委会”之类所谓“新生”政权,否则便是“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之“台”。这种语言的无谓程度,其实已超过瘪三,你还津津有味地咀嚼它干什么呢?现在还要“补”什么“台”呢?又如,“头头”,也是“文革”怪词之一,现在竟强加于外国人,人家的基层领导人在电视、电影中也被称为“头头”或“头儿”了。
又如,“文革”中所谓“一碗水端平”之说,专指要平等地对待各个爪牙相向的“造反派”。实际上,这也是自欺欺人之谈。因为发轫指使者从来就没有“端平”过,而总是专门支持各地打砸抢中最凶残的那一派。北京、上海、武汉特别明显。这种已经定型化了的荒谬的政治语言,现在你还用它干什么呢?
其实,“文革”前某些已有特定政话含义的语言,今天也完全不宜再用了,可是有些人还是视同圣经,照用不误。例如,对于“大跃进”造成的几年的特大饥馑年代,多年来曾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其谁欺,欺天乎?”天不能言,只好被欺。可是现在还有人老是这么用,恐怕就只能自欺了。我相信几十年后,总会有人出来替“天”平反的: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从黑龙江到西藏,从新疆到广东,接连几年毫无例外的大“天灾”的。我也问过江南水旱保收地区的好些老农,他们说他们那里,那几年风调雨顺,并无“天灾”。可是仍然饥馑遍地,钦定“天灾”。过去这么讲,是用来掩盖错误;现在还有什么必要这么说?
又如,“香花毒草”,现在也还有人抱着此说不放,时常使用。试问:天下说话、作文、写诗、画画,以至夫妻对话、朋友聊天,哪能都可以把它们分成“香花”、“毒草”两大类呢?此种理论到“文革”时期发展到了顶点,有的人从生出娘胎来的一切言行都是“大毒草”;反之,有的人从生下娘胎来就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放“香花”。无聊至此,还有什么话好说呢?可是你现在还开口香花,闭口毒草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又如,“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之说,从发明到以后的长期应用,往往是用来掩饰错误的。这是无科学性可言,为什么现在还要挂在嘴边使之绵延呢?
我这几年读了别人不少文章,令人拍案叫绝者固然不少,但也常常遇到上述这类莫名其妙的“宝贝”语言,总觉得对某些人好像地球并未转动似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赶集的老人
房泽田
阳光穿起叮咚的车铃
摇响田野的空间
摇响通向集镇的路
小小集镇总是在张贴诱惑
广告很大海报很大
背面剥蚀的墙被断然掩住
一次次走出小村
腰间的酒葫芦晃动
酒馆的炊烟扬起的邀请的手
小毛驴的蹄子嘚嘚
敲响又一个拿定的主意
抽响鞭子
越过那道很高的沙丘
爱瞅大姑娘新换的服装
目光不老
这次,要买下那盆栽石榴
路旁的土地向他走来又走去
他点着一锅儿旱烟
对着一条故乡河在抽


第8版(副刊)
专栏:诗画配

高空作业
天呈画
罗庆朴诗
两代三口一间房,
横竖七点五平方,
白天锁门存家当,
夜晚归来费思量。
妈妈修改作业本,
爸爸忙着写文章,
孩子正在长知识,
不能亏了读书郎。
见缝插针插不进,
只好借鉴双层床,
“顶天立地”爷儿俩,
演罢“杂技”入梦乡。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