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轻工业部提出明年工作主题
  实行倾斜政策增加有效供给
  对生活必需品开“绿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亮“红灯”
本报讯 记者李茜、刘桂莲报道:轻工业系统1989年将实行轻工产业倾斜政策,即以增加轻工市场有效供给为目标,适当集中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培育和扶持市场缺口较大的重点行业和产品,抑制长线产品的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这是轻工业部负责人在全国轻工业厅局长会议上提出的。
轻工业部负责人说,明年全国抑制经济发展速度,轻工业发展速度也要“砍一刀”,由今年增长16%降到明年增长10%。这一刀要砍在无效供给、长线产品和超前消费品上。安排明年生产建设,要有取有舍,有保有压,优胜劣汰,截有余而补不足。轻工行业倾斜政策的内容包括:
——对有些产业和产品,要开“绿灯”,使其通行无阻。其中包括:城乡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市场短线产品,如纸、糖、盐等;轻工原材料产品;高回笼货币的轻工消费品,如名优电冰箱、自行车、高档卷烟;对国内市场供给影响不大的轻工出口创汇产品,如地毯、高档玩具等。
——对有些产业和产品开“黄灯”,限制生产。包括市场需求疲软的产品;加工能力超过原材料供应、短期内又难以缓和的产品;高耗能、高耗粮产品;不符合当前国情及消费水平的产品。
——凡达不到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不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条例规定的产品,特别是损害消费者健康的食品、饮料等则要亮“红灯”,禁止生产。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伟大的十年
十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是一个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时期,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新时期,是一个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回顾十年来的历程,我们迈出了多么大的步子啊!长期束缚着我们的“左”的精神枷锁解脱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引导我们正确地分析中国国情,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个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指导方针、政策。亿万人民以巨大的热情投身到遍及城乡的改革大潮中去,把一项项改革设想变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实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十亿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跨入新的天地,民族精神获得巨大的解放。中国正以充满活力的、开放的形象,崛起在世界的东方,这是举世公认的。当年即使是思想很解放的同志,也未必敢于设想会有今天这样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十年的成就是巨大的,十年的道路是难忘的,十年的经验是可贵的。十年创造的物质成果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十年积累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可靠参照。
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能够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巨大利益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既不来自其他国家的现成模式,也不来自某个圣贤的先知先觉,而只能来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使祖国富强,人民富裕,靠“阶级斗争为纲”,根本不灵,讲大话、唱高调,也无实效,最可靠的是扎扎实实、专心致志地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必须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一些封闭、僵化的体制,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社会主义的活力。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总方针,决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是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
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民主、开放的政治气氛,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建设四化、克服困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十年的经验还告诉我们,执政党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不谋私利,为政清廉,才能大大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号召力,使正确的方针、政策得到顺利实施。必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大力加强党的建设。
这些最主要的经验,已经概括成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既是十年巨变的由来,也是今后继续胜利前进的正确指针。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牢记这条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贯彻这条基本路线。
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同时,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遇到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当前突出的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为此,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国务院为贯彻这个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规定,雷厉风行地付诸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还仅仅是开始,任务还很繁重。
对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管广大干部和群众有这样那样的议论,甚至发发牢骚,但是,他们仍然坚信,从总体上讲,改革的方向是对的,成绩是主要的。改革已经使全国绝大多数人得到好处。今天,谁也不可能想象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回到大一统的计划经济去,从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再回到单一的公有制去,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回到“一大二公”的大锅饭去,也没有人提出这样的主张。历史前进到这一步,是不可能倒退的,也不允许倒退。
改革是历史的潮流,是人民的选择,这就是我们对改革毫不动摇的缘故。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上传达了邓小平同志讲过的一段话:这几年我们走的路子是对的,现在是总结经验的时候。据此,赵紫阳同志提出:改革的方向必须坚定不移,步骤和方法应当审时度势,力求稳妥。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不容易,但是只要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团结广大群众,大家齐心来干,并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群众是改革的受益者、支持者,也是改革的参预者。在参预改革中,群众对改革的认识和承受力也在提高。重要的是四千多万共产党员,特别是在各级领导岗位上的党员干部,要振奋精神,模范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并且在为政清廉的问题上作出表率,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这样才能使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收到更切实的效果。
十年改革,我们取得了不曾料到的巨大成就,也遇到了不曾料到的严峻问题。改革的确是极为艰巨复杂的伟大事业。我们自己的经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都昭示了这一点。我们持有清醒的认识,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完全可以预期,再过十年,到本世纪末,当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自豪地说,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这一代中国人,没有辜负历史的重托!


第1版(要闻)
专栏:

  广西重视发展民族教育
  已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
本报南宁电 记者潘帝都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民族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据广西区教委统计,现在全区专为少数民族独立设置的中小学有百余所,中等师范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0多所,教师进修学校32所,高等院校3所。此外,专为少数民族地区举办民族预科班的高等院校有11所。目前,在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共有281.34万人,占全区学生总数的41%,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
广西11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散居在49个老少边穷山区县。为适应改革开放、加速山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广西在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专设了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每年还从支援不发达地区经费及其他社会发展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款项,用于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从1983年至今年,全区共已拨出1.32亿元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校舍维修。少数民族的大中专学校的教学设施已初具规模,办学条件明显有了改善,正向办学条件标准化发展。
广西在发展民族教育中特别注意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全区20多所师范学校,每年都着重招收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其他各类中、高等学校也采用举办师资培训班、预科班、进修班等形式,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师资力量。
广西还积极开展壮文教学试点工作。从1985年开始,区政府批准了在广西民族学院举办壮文大专班,广西壮校举办壮文中专班,4所民族师范开设壮文必修课。


第1版(要闻)
专栏:

  邓小平会见拉·甘地时指出
  中印关系一切着眼于未来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刘水明报道: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说,中印两国人口加在一起超过18亿,占世界人口1/3还多,我们两国对人类负有共同的责任,我们应该利用现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人们都在议论说下一个世纪是“亚太世纪”,好像这个世纪已经来到,其实,真正的“亚太世纪”要等中国、印度和这个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后才能到来。
邓小平对拉·甘地提到1954年他的母亲陪同他的外祖父尼赫鲁总理到中国来访问,他说,那时候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中间相当一段时间的情况是彼此不愉快的,忘掉它!一切着眼于未来。”拉·甘地对此表示同意。他说,希望两国关系能恢复到以前那样。
邓小平还回忆说:“我1978年访问尼泊尔时,曾见到了你们的外长,我请他带信给你母亲:我们应该改善关系,我们没有理由不友好,没有理由不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这以后,两国之间就有了一些接触。但真正开始改善关系的,是你这次来访,所以要谢谢你。”
邓小平说,我们两国共同倡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起考验的原则,它非常明确、干脆、清清楚楚,我们向国际社会推荐这个原则来指导国际关系,首先我们两个倡导国要实行起来,我们同各自的邻国也应该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说,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拉·甘地总理说,现在世界上的紧张局势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存有霸权主义、集团政治。国际政治新秩序应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除此之外,我们认为,现在的经济秩序是附属关系,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秩序,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领域里,我们也可以共同努力。
拉·甘地说,印中之间多年的分歧并没有减少我们之间的共同纽带,我们两国曾进行了争取政治独立的斗争,现在又正在进行争取经济独立的斗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外交部长钱其琛、冶金工业部长戚元靖以及拉·甘地的主要随行人员会见时在座。(附图片)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印度总理拉·甘地。图为宾主热烈握手。 本报记者 沈进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赵紫阳会见拉·甘地时说
  中印可以互相借鉴友好合作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刘水明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今晚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说,近3年来,中印两国关系有了不少改善,贸易在发展,民间的交往也在增多,我们对这一切感到非常高兴。
会见开始时,赵紫阳愉快地回忆说,1985年10月,我们在纽约进行了会晤,相信阁下这次访问对改善中印两国关系,会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赵紫阳说,中印既是邻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根本问题上,我们大体上有一致的立场和共同的利益,我们两国可以互相借鉴,应该友好相处,发展我们的合作。
拉·甘地总理说,在这次访问中,我们进行了很好的会谈,特别是同李鹏总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会谈,同邓小平主席的会晤也非常好。会谈中我们涉及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气氛是坦诚的。他认为,态度比“用词”更重要。
在谈到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时,拉·甘地总理说,邓主席的基本思想与我们的想法没有多大差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印中两国共同倡导的,应该用它来取代现存的国际政治秩序。
赵紫阳说,当前国际上出现缓和趋势,为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提供了良好机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启立与理论讨论会代表座谈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胡启立、芮杏文今天晚上来到京郊大兴县大兴宾馆,和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讨论会的部分代表座谈,听取大家关于繁荣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
座谈会上,大家坦率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回顾总结了10年来党对发展理论研究工作所做出的努力和经验,对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党对理论研究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建议;同时也探讨了理论工作者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现实责任感,以进一步适应改革和建设的需要。
胡启立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并不时插话、提问,和大家一起讨论。他最后表示非常感谢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他希望理论工作者能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共同努力,同心同德,推动历史车轮前进。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明天召开
  审议听取有关法律草案和报告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言人张虎生今天宣布,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于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会期大约一周。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建议,本次会议将继续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还将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草案。
据介绍,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司法部部长蔡诚、外交部部长钱其琛等将分别就当前经济情况和明年的计划安排,普及法律常识工作情况,李鹏总理访问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情况向本次会议作报告。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建成10万门程控电话
  总投资5亿多元已放号近6万户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张国荣报道: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北京10万门程控电话工程,经过4年的紧张建设及试运行,12月21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该工程是我国目前建设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市内电话工程。它包括市话交换机10万门、汇接设备45270线、国内长途电话交换机2000路及与其配套的一系列设备。它们分别安装在市区16个电话局、3个模块点和26个传输室。其容量超过了北京市前30年建设的电话交换机容量的总和。它的建成投产,从根本上改造了北京市原有的电话网络,标志着首都电话传输网进入了以光系统为主要传输手段的数字传输网的新阶段,对缓解当前北京电话紧张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首都乃至全国现代化电信网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10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是从法国阿尔卡林公司引进的。工程总投资5.26亿元。到今年9月10日全系统开通时,已放号5.8万多户,但仍远不能满足各方面需要。据了解,目前首都申请等待装电话的还有7万多户。(本报今天第二版通讯《一场没有硝烟的鏖战》,详细报道了工程建设情况。)


第1版(要闻)
专栏:

  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储量喜人
本报乌鲁木齐电 记者曾坤报道:为世界石油地质专家所注目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勘探,近期连续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7月27日,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台县南约50公里的沙14井,在井深5000多米的古生界中奥陶纪白云岩中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无阻喷,日产油190立方米,气1万立方米。这是继1984年在该盆地北部打的第一口井——沙参2井喷油气之后,在新地区、新构造上的又一次新的重要突破。紧接着,从8月到11月份,这一地区连续又有4口新油井喜获高产工业油气流。这6口井都是在不同的构造、不同的层位上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的,足以证明它是多层组合的复合型的大油气田。


第1版(要闻)
专栏:

  流水何日复浪漫
  ——江南水污染的警报
  本报记者 李仁臣
一位阔别故里三十载的无锡人,面对穿市而过的京杭大运河,不见往昔的碧波清浪,摇首感慨:“想不到儿时游泳捉鱼的河浜,竟成了敞着盖的下水道。”
当地有一首顺口溜,生动描绘了河水演变的过程:“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不洗马桶盖。”
最近,记者随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一个视察组,作了一点实地考察,始信无锡那首顺口溜并非夸大之词。
行舟河上,只见左右驳岸一只只黑漆漆的排水孔,倾吐着一股股黑漆漆的城市污水,汇流于同样黑漆漆的河水中。据无锡市环保局长介绍,这段河水的含氧量等于零,连生命力极强的老鳖也难以存活;枕河而居的人家已无近水之利,夏天不敢开窗,发病率倒比别处高出10%。运河泛舟,本应在脑海里搜寻古诗词咏叹江南秀色的浪漫情趣,但却与扑鼻而来的浊臭河风相冲撞。面对古老大运河水污染的警报,不由生发出人类愧对大自然的感慨。
无锡,这颗太湖平原的明珠,历史上的四大米市之一,从明代起就有“丝都”、“布码头”之称。当今无锡,乃江苏首富,居全国前茅,今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已逾300亿元。这是个“小巨人”,他日长夜大,新陈代谢旺盛,排泄物自然也是惊人的。
当那位回乡客津津乐道于往昔河上风光时,未必知道:他的故乡已膨胀为百万之众的都市,数倍增长的人口,每日产生十几万吨的生活污水,排向大运河;他的农民乡亲已对使用城区粪便失去兴趣,全市十万只马桶和无数抽水马桶最终都倾入大运河。
许多无锡人未必知道:当他们以无锡产的各种名牌产品行销全国以至全球而自豪时,镀铬业、制硫酸、印染业正在把他们终日相伴的一河清水变成“黑龙江”、“多恼河”。
通过《无锡日报》了解最新信息的热心读者,也未必知道:作为精神食粮的《无锡日报》和《新华日报》得以出版,端赖这里一家年产十几万吨新闻纸的造纸厂,而城市付出的环境代价是十公里的河面上泛起造纸污水的泡沫。……
经济要繁荣,人民生活要现代化,天经地义。但是,人们打扮了自己,却弄脏了环境。以掠夺环境去发展生产、满足自己,不是我们的目的,更不是我们对子孙后代应有的态度。当我们赞赏泰晤士河游鱼重现的变化时,却不能重蹈“先发展工业,后治理环境”的覆辙。
对于这一点,作为无锡市主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薛成志,是有清醒认识的。他认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保护,同样是人类自己的事情。他不无义愤地批评有的单位“有钱盖大楼,无钱治污染”,把治理污染看成软任务。一个没有环境意识的厂长、经理,是不称职的。有的厂长、经理整天想的是完成几个亿的产值,缴多少利税,然后全厂才有多少奖金。这不能说不对。但治理环境污染他不管,不管也往往罚不着他。
应该说,无锡市委、市政府还是把治理污染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的。这不光是把环境保护问题列为常务会议经常的议题之一,不光是相继颁发了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办法和决定,尤其是花力气抓“污染大户”的治理,具体到每个污染源、每项工程怎样治,钱从哪里来。钱,确实是个大问题。为了治污,有时只能拐着弯弄钱。说句公道话,作为当地的“父母官”,他们确有为难之处。譬如,造成严重水污染的硫酸厂,治污需要投入600万元,这个厂经济效益并不好,“杀它没血,剥它没皮”,拿不出钱来治污。市长办公会议专门讨论关闭硫酸厂的问题,但是,全市一千多家工厂要用它的原料,三个县要磷肥,也离不开它。这就是当地领导者决策中的“两难”。
工业发展快,治理污染慢。这种“剪刀差”不光国营大企业密集的无锡市有,雨后春笋般勃兴的乡镇企业更其严重。污染老账年年在还,但是年年还不清,有时还欠新账。着急的,不光是受污染之害的老百姓,像薛成志他们更着急。
水污染的警报,不只来自无锡,鱼米之乡的江苏,除了长江中泓和太湖主体之外,其余被监测的水域有98%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地方水质还在继续恶化。这是我们面对的现实。
流水何日复浪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