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涉外经济合同清查工作告一段落
清查合同171万份处分一批违纪人员挽回大笔经济损失
绝大多数干部廉洁奉公为发展外向型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 记者舒瑜报道:历时一年的全国清查涉外经济合同工作现已基本告一段落。监察部组织、推动的这项清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共发现有疑点和问题的合同5498份,占合同总数的0.4%。对有疑点和问题的合同,监察部立案查处214件,处分了一批违法违纪人员,其中处级以上干部56人,为国家挽回了大笔经济损失。
监察部从1987年7月起,组织、协助有涉外经济合同清查任务的60个部委、局和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1984年以后签订的涉外经济合同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清理。同时,还配合林业、机电行业对引进设备情况进行了系统的专项清查。一年来,先后清查了进出口贸易和设备技术引进等方面的合同171万份,涉及金额1584.4亿美元。已经查清结案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除报刊已披露过的外,还有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如,铁道部南口工厂一位原副总工程师为让其子赴日留学,向外商提供我内部有关引进设备的技术资料,给技术引进工作造成了困难。又如,湖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与联邦德国埃克公司签订出口240多吨红碎茶合同,我方在未收到信用证的情况下就发货,对方以质量不好为由压价近30%,使我方损失9.8万英镑。沧州市无线电三厂与外商签订引进片状电阻合同,规定以美元结算,但其擅自应外商要求改为日元结算,结果损失上百万元。太原铝材厂为一个引进项目,一年之中先后派出14个考察团组,71人次出国,花费80万元人民币,其中有两个考察组在分别考察了美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后竟在日本碰头,实际上是假公济私,搞公费旅游。
清查涉外经济合同发现的问题说明,我国在涉外经济工作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涉外经济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腐败分子,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给国家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但是,从总的清查结果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涉外经济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情况是良好的,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绝大多数干部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是经得起改革开放考验的,为发展我国的外向型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
监察部组织的这次清查涉外经济合同工作,是我国各级监察机关恢复组建后接受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使广大涉外经济工作干部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法纪和政纪教育,促使涉外工作部门改进管理和加强廉政建设,而且也为监察部门今后全面开展以廉政为重点的行政监察工作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举行仪式宴会欢迎拉·甘地 两国总理会谈商讨改善中印关系
双方认为应互谅互让互利互惠解决边界问题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 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上午10点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主持隆重仪式,热烈欢迎应邀来访的印度共和国总理拉吉夫·甘地和夫人以及其他印度贵宾。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外交部长钱其琛、中方陪同团长、冶金工业部部长戚元靖等出席了欢迎仪式。
拉吉夫·甘地总理和夫人一行是今天上午8点乘专机抵达北京的。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 记者安国章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及夫人一行。
李鹏在祝酒辞中说,时隔34年,我们很高兴在北京欢迎伟大邻邦印度的总理来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次来访无疑是中印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
李鹏说,历史上我们两国曾经有过十分友好的关系,给中印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50年代,中印两国领导人共同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已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他说,中印两国既是近邻,又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的艰巨任务。发展中印睦邻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李鹏指出,近几年来中印双边关系在许多领域已有改善。我们一贯主张,并真诚地希望,两国间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能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友好协商,获得合情合理的解决。
在谈到国际形势问题时,李鹏指出,近来国际局势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和平的前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光明。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邻国,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而努力。
拉吉夫·甘地总理在致答辞中说,历史上,我们两国曾友好相处,但由于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两国关系史上曾出现过彼此疏远的时期。现在是向前看,把目光转向未来,恢复两国关系的时候了。与你们一样,我们也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佳办法。我们希望在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时遵守这些原则。边界问题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必须在相互理解对方观点的基础上,就这一问题找到一个持久的解决办法,这符合双方的利益。
在讲话中,拉吉夫·甘地高度评价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他说,贵国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在寻求革新的道路上,取得了许多突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出席宴会作陪的有:国务院总理李鹏的夫人朱琳,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政协副主席周培源等。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 记者刘水明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进行了正式会谈。李总理指出,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印两国高级领导人在中断了长达30多年的相互交往之后,今天拉·甘地总理率团访华,这个举动本身就值得称赞。
会谈开始时,李鹏总理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伟大邻邦印度的总理拉·甘地访华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李总理希望在中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拉·甘地总理这次访华能够获得圆满成功。
在谈到国际形势时,李总理说,当前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种缓和的趋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这种形势对世界人民、对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和印度都是有利的。
李总理强调,中印两国领导人过去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论社会制度相同与否,在处理国家关系时,只能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两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应成为执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典范。50年代时,中印关系曾非常友好。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印关系恶化,甚至发生冲突,这是不幸的。我们希望这种事今后不再发生。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潮流,我们应顺应这个潮流。中印改善关系不仅对两国有利,也有利于亚洲和平。中印两国有许多地方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在谈到双边关系时,李总理说,妨碍两国关系改善的问题是中印边界问题,只要双方有诚意,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寻求解决边界问题的途径,经过不懈努力,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李总理还说,中国政府注意到历届印度政府的原则立场是: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印度不干涉中国的内政;印度不允许西藏的分裂主义分子在印度进行分裂中国的政治活动。我们赞赏印度政府这一原则立场。
拉·甘地总理在会谈时说,当前国际形势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也存在着一些“陷阱”。就国际形势而言,最基本的问题是要消除紧张的根本因素,因此,他同意李鹏总理所说的要在世界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要用和平共处来取代扼制的概念。他说,中印之间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是边界问题,我们应以和平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印度方面有决心通过互利互惠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在这个问题解决前,在维持边界的和平与安宁的同时,两国可在双边关系中的其他领域增加来往与合作。
在会谈中,拉·甘地总理还重申,印度政府关于西藏问题的政策没有变。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印度政府不允许任何政治势力在印度进行有害于中国、被视为干涉中国内政的政治活动。
拉·甘地总理感谢中国政府对他的邀请和友好接待。他说,毫无疑问,我这次访华将是一次难忘的访问。他希望这次访问能给印中关系带来一个新的友好的开端。
会谈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随同拉·甘地总理访华的印度外交部长纳拉西姆哈·拉奥、商业部长迪内希·辛格、司法兼水利资源部长B·尚卡阿南德参加了会谈。中方参加会谈的有:外交部长钱其琛、中方陪同团团长、冶金工业部长戚元靖、对外经贸部长郑拓彬等。
正式会谈结束后,李鹏总理还与拉·甘地总理举行了单独会谈。
(附图片)
李鹏总理主持仪式欢迎印度总理拉·甘地。     本报记者 沈进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停缓建万余项目压缩资金334亿元
全国清理固定资产投资初见成效
国务院检查组近期将再赴各地工作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 记者鲁牧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姚依林最近连续听取了国务院清理投资项目各检查组的汇报,强调全面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深入进行下去。检查组的工作要继续加强。10个检查组将于本月20日左右再度分赴各地,督促协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进一步清理在建项目,切实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国务院派出的清理项目10个检查组是在12月4日回到北京的。在一个多月时间内,除西藏、海南外,他们协同当地政府对40个省(区)、市、计划单列城市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并到一些市、县和工程现场调查研究,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促使一些行动慢和行动不力的地方重新部署清理工作。
10个检查组的汇报情况表明,各地清理项目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初步统计,到11月底,全国已停缓建项目10220个,压缩投资规模334亿元。
这些成绩应当说还是初步的。迄今尚有少数地区对全民所有制的投资项目情况还未真正搞清,对集体,个体投资项目情况不明的更多。在已确定停缓建的项目中,未开工的多,在建项目所占比重小。楼堂馆所虽已砍掉一批,但还不是该停缓建的全部已停缓建了,清理工作尚在进行。这次10个检查组再次分赴各地继续进行督促、检查的同时,还将协助地方消除有些干部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使清理工作变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并严格按照全国计划会议确定的“笼子”,协助地方安排好明年的投资计划。检查组还将结合实际工作,研究一些政策性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供宏观决策参考。


第1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受权发表谈话指出
台当局推行“弹性外交”图谋不正
希望以民族利益为重停止不利祖国统一的活动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在这里指出,台湾当局推行所谓“弹性外交”,就是在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种图谋是“难以得逞的”。
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就台湾当局推行所谓“弹性外交”问题发表了谈话,全文如下:
最近一个时期,台湾当局一些人士接连发表讲话,表示要加强推行所谓“弹性外交”,公然声称要同一些与我建交的国家发展“官方关系”,包括设立所谓“中华民国商务办事处”,把一些民间机构升格为“总领事馆”,甚至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还力图重返政府间国际组织,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台湾当局的上述动向,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受权发表如下谈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早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在国际交往中,中国政府历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反对与我建交的国家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具有官方性质的来往。对完全属于民间性质的经济贸易和文化来往我们向来不持异议。我们的上述立场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我们同各国的友好关系正在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恪守双方建交时在台湾问题上达成的协议或谅解,拒绝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具有官方性质的来往,我们深表赞赏。我们相信,台湾当局所推行的“弹性外交”的图谋是难以得逞的。
中国政府一贯反对在国际组织中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严正立场是十分明确的,也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早在1971年联合国就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据此,联合国已把台湾从其所有机构中驱逐出去,联合国系统的机构绝不能与台湾发生任何联系。这一原则也应适用于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个别政府间国际组织,例如亚洲开发银行,在我国政府与有关国际组织协商同意后,允许台湾当局以“中国台北”的名义参加。这只是一种特殊安排,决不能被认为是可以普遍适用于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模式。
应当指出,台湾当局竭力推行所谓的“弹性外交”,就是在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不仅违背了它一再声称“中国只有一个”的立场;也与海内外关心祖国统一的中国人的心愿相悖。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能认清形势,顺应潮流和民心,以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大局为重,停止不利于祖国统一的活动;并进而与我们一起,为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做出努力。只有这样,台湾才能与大陆一起共享我们伟大祖国的尊严和地位。


第1版(要闻)
专栏:

海南发射场成功发射探空火箭
“织女一号”工作正常发回信息被接收
第一次直接测得赤道带中层大气参数
新华社海口12月19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希光、科学报记者刘茂胜)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今天上午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探空火箭的发射。
上午9时8分43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织女一号”火箭从海南岛西海岸的发射场腾空而起,乳白色的火箭喷着红色的火焰冲上蓝天。
2分10秒后,火箭上升到预定高度,箭头与箭体自动分离,5分钟后,箭体溅落在北部湾预定的海域之内。装在箭头内的探测仪器脱离头锥后,在大气层中漂移二个半小时后在距发射场64公里处着陆。
设在海南岛儋县富克地区的发射场总指挥部报告说,参试的火箭、探空仪器、发控系统、雷达跟踪系统和遥测系统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工作良好。探空仪在高空漂移期间发回所有信息被地面系统接收。
在场专家们指出,这次探空实验使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直接获得了赤道区域中层大气参数,对发展中国的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以及促进中外空间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由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研制的“织女一号”火箭系统是中国探空火箭系列的一种新型号,这次是首次正式投入使用。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就中印关系、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及柬埔寨等问题作答
本报北京12月19日讯 记者安国章报道:今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李鹏总理在回答关于中印关系的改善是否会影响中国同南亚国家的关系问题时强调,中国同南亚各国有着非常友好的合作关系。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不会影响中国和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南亚国家之间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分歧。这些分歧我们希望能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加以解决。
有记者问,中国提出建立新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其含义是什么?印度应起什么作用?
李鹏总理说,新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就是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一原则是中印两国领导人共同倡导的,因此,中印都应为建立这一新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拉吉夫·甘地总理来华访问就是实行这一原则的具体行动。对此,我表示赞赏。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中印边界问题时,李鹏总理说,边界问题确实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重大问题。甘地总理来访为解决这一问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是一个好的开端。今天两国总理就这个问题作了长时间的会谈,而且会谈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为了给继续会谈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我不宜作具体的回答,请原谅。
关于柬埔寨问题,李鹏说,我们主张柬埔寨成立一个以西哈努克为首的四方联合政府,缺任何一方都不行。中国同意进行国际监督,而且同意派国际维持和平部队。如果越南撤军的话,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面都应停止对柬各方的军事支持,为了使国际社会放心,随着越南撤军的进行,我们将逐渐减少对柬埔寨的军事援助。中国在柬埔寨不谋求自己的任何利益。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纺织品市场空前繁荣
今年衣着商品零售额将破千亿
本报讯 据中国纺织报报道:改革10年来,我国纺织品市场有了巨大发展,预计今年衣着商品零售额将突破一千亿元,比10年前增长2.6倍。
纺织品市场的繁荣,对于稳定经济、安定民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城乡市场对于纺织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今年各种布的预计零售量将达130亿米左右,约比1978年增加80%,而同期化纤混纺布增加近4倍,呢绒、绸缎增长约3倍,毛线增长近5倍。这说明10年来消费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变,中高档穿着用品的消费比重有了很大的提高。服装不仅在销售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品种、款式、色泽等方面向多样化、流行化发展,商业网点遍布城乡,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今年以来,国内纺织品市场全面畅销,并且出现过几次购货热,纺织工业系统把搞好国内市场供应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部分原材料和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开源节流,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努力提高加工深度和精度,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适销产品,增加有效供给。
各地纺织工业部门还狠抓企业内部挖潜,消化原材料涨价等增本减利因素,力求稳定纺织品的价格。
当前纺织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销白布、棉毛衫裤、纺织小商品等供应偏紧,规格不全。有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组织增产,搞好供应。


第1版(要闻)
专栏:

静海人说十年
本报记者 赖仁琼
10年改革,步履维艰。当我们面对改革的成就和出现的困难时,该怎样认识形势、看待改革呢?
秋末冬初,记者来到天津市静海县。10年前,静海年年吃救济,穷得出了名。短短10年,静海工农业产值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速度增长。文质彬彬的县委书记张克俊说,改革虽然使静海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通货膨胀、腐败现象、生产资料调价等又使不少人对形势产生了困惑,对前途缺乏信心。于是,今年8月,农忙季节刚过,县委便抓了以“我说10年”为题的形势教育,让每个亲历改革的静海人都来说10年。讲成绩,摆问题,找差距。通过个人、家庭、单位的变化,群众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既消了气,又鼓了劲。
“如今可不兴越穷越光荣啰!”
“要说农村的变化,数这几年最大。”50岁的农民田吉春家9口人,过去每年都得往生产队倒贴几百块钱。实行责任制后,田吉春承包了45亩地,5个孩子在乡镇企业上班,挣的钱都各自攒着。他和老伴种地,每年收入好几千元。“今年能收入上万元。”说起他家孩子的衣着打扮,田吉春又一番感慨:“我老伴做的衣服鞋子,孩子们都不爱穿了,买的都是运动服、防寒服、球鞋、皮鞋。”我看田吉春仍是一副标准的老农打扮,便打趣地问:“你怎么还穿这老棉袄啊?”
“嗨!下地穿这随便呗。不过出门得穿件好的,现在农村人也变啰!过去出门穿件好衣服怕人说,现在穿破了怕人笑。知道你家穷,儿子说媳妇都受影响,如今可不兴越穷越光荣啰!”田吉春这句大实话引来周围人一阵开心的大笑。
“不改革哪有今天?”
双塘乡党委书记领我闯进农民何瑞强家。
这是个殷实的农家小院,门外晾晒着出口的红辣椒,院子里堆放着粮食、化肥。裤腿上沾着泥巴却足蹬一双铮亮皮鞋的何瑞强正要出门,见我们几个不速之客来访,十分热情:“请屋里坐,孩子们都上班去了,家里没人拾掇,够乱的。”
“听书记说,你是种田能手。”
“没搞责任制那会儿也不行,全家5口人都在地里干,一年分红300元还算村里最高的户。实行了责任制,我和老伴种地,3个孩子在企业上班,他们的工资不算,每年也得收入7000元。除了种粮食,我还种西瓜、蔬菜,每年西瓜卖4000元,黄瓜卖2000元,白菜卖1000元,一年收的麦子够吃两年,再种点玉米喂牲口,柴禾还能卖500元呢!”
何瑞强并不是村里的首富,然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同样是种地,年收入却从300元增加到7000元,实属不易。何瑞强发自内心地说:“不改革哪有今天?”
最先受惠于改革的农民确实真心拥护改革,这是静海人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让我们回到10年前,谁乐意?”
静海变化虽大,但困难也不少。杨家园大成五金厂厂长张树权说,我们投资80万元,仅80天就建成了电镀厂,不到一年全部收回投资。但是,最近因钢材涨价,我们不得已停产了。乡镇企业虽然灵活性大,有它的优势,但随着城市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我们的优势也能变劣势。乡镇企业毕竟技术素质差、管理差,怎样与大城市大企业竞争?怎样求生存、求发展?现实的难题深深地困扰着乡镇企业的经理、厂长们。
谈起物价上涨对生活的影响,张树权却自有他的看法:“过去猪肉、鸡蛋便宜,但村里有几家买得起?现在东西贵、涨得快,但家家都不少买。如果让我们回到10年前,谁乐意?”
张树权的话不无道理。不愿回到10年前,就得继续往前走。虽然我们在10年中经受了不少曲折和痛苦,虽然深化改革的步履将更加艰难,但我们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楚: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
农民应当为改革分忧解难
奶牛养殖专业户张玉池黑红脸膛,性格豪爽,3年前举家从黑龙江来到静海县双塘乡。
张玉池的养牛经历颇为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是黑龙江省第一个奶牛专业户,但因他当时任良种场书记,故为家庭养牛停职反省3个月。为了了解国家政策,他自费订了7种报纸,每天多忙也要留心读报。他先后到河北、河南的农村养过几十头奶牛,但都因牛奶卖不出去或麦收季节停电不能生产奶粉而将牛奶白白倒掉,为此他负债几万元。正当他走投无路时,从报上看到静海发展奶牛养殖业的消息,便找到这里。短短3年,他家已挣下20万家底。“明年就能还清贷款。”张玉池欣喜地说:“我们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啊!现在养奶牛53头,全家人都乐意在双塘乡落户。”
张玉池为城市提供鲜奶,但至今全家吃的是议价粮:“集市上玉米卖到3角5分一斤,而交售一斤牛奶才3角2分钱。”张玉池对物价上涨、农副产品售价低等问题直抒己见。“不过,”他话锋一转,“农民在改革中得到了实惠,就应当为改革分忧解难。我是个老党员,相信党中央会逐步解决那些改革中的难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