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写在中美建交十周年之际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章文晋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翻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中美建交不仅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往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且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很高兴地看到,由于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10年来中美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回顾中美关系10年历程,我想谈几点体会:
一、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顺乎历史潮流。从20多年的相互隔绝走出来,恢复民间交往,两国高级领导人直接对话,随后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是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的抉择。人心所向又汇成巨大的潮流,推动着中美关系不断前进。与此同时,中美建交和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对当前国际局势走向缓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各国人民对此普遍表示欢迎并希望中美关系继续稳定发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美建交的基础,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指导原则。中美间的三个联合公报都贯穿着这些基本原则。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及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很大的差别。只有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取得信任,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强加于人或干预别国内部事务是行不通的。10年来,中美关系的实践充分说明什么时候双方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政治上相互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经济上实行平等互利,什么时候中美关系就得到平稳发展。反之,两国关系就受到不良影响和损害。同时,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也表明,国与国关系的好坏并不取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也不取决于国家大小及其发展程度,而是取决于双方能否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前国际局势出现了缓和的新潮流,霸权主义已遭到唾弃,集团政治也不时兴了,国际间需要建立新型的国际政治秩序。这种新秩序只能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中美已有建交10年的经验,今后的友好合作领域将更宽广、中美关系的发展必将对创建国际政治新秩序作出积极贡献。
三、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中国同任何国家建交和发展友好关系的前提。根据这个前提,建交时美国政府作出了与台湾断交、终止共同防御条约、撤出美军的决定。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在里根政府第一任期内,双方又谈判并达成“8·17联合公报”,体现了中美两国政府努力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的愿望,为近几年双边关系平稳和较快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勿庸讳言,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是笼罩在中美关系上的阴云。我相信妥善处理好台湾问题,按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和精神办事,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今天,我们庆贺中美关系过去10年的成就时,也迎来了下一个前景更加广阔的10年。整个世界都在经历着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如何促进国际局势进一步缓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我相信,中美两国在已有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必将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合作的渠道,特别是加强经济、贸易和科技领域的合作,以对中美两国和世界人民作出新的贡献。
两国建交第二个10年开始之际,正是美国新一届总统即将就任之时。布什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充满机会与挑战的未来岁月中,我深信中国政府和以布什总统为首的美国新政府,将在中美关系业已创立的业绩上,共同努力,为发展稳定的中美关系而取得更大成就。


第7版(国际)
专栏: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发表讲话强调
东盟需加强合作以应付世界变革
新华社新加坡12月15日电(记者李永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指出:目前,世界正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并出现了中国、苏联、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五大王国”推行现代化计划的挑战。东南亚联盟国家(东盟)和其它国家必须进行调整,加强合作,以对目前世界的变革和挑战作出迅速和灵活的反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马哈蒂尔是应邀于昨天晚上在此间新加坡大会堂举行的本年度“新加坡讲座”上发表演讲时说这番话的。
马哈蒂尔说,中国、苏联进行的改革、日本的崛起、西欧于1992年建成统一大市场和美国经济进行内部调整,是东盟国家面临的新的经济挑战。为了应付这些挑战,“东盟国家必须认识到相辅相成的重要性,而不是竞争,”“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具有单一的共同战略的更加团结的东盟,将比实行各自战略的一个国家要安全得多。”
他说,东盟已经被证明在政治方面效果明显,但在经济合作方面并不成功。
他呼吁东盟国家在本世纪结束前的11年里,抓紧一切机会,加强同其它地区集团的合作,争取一个美好的前景。


第7版(国际)
专栏:

西德著名世界经济研究所认为
明年西方经济增长势头减弱
新华社波恩十二月十四日电 西德著名的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最近认为,明年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增长势头将明显减弱,通货膨胀率将有显著上升。
研究所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货币政策的作用将有所减弱,提高间接税和石油价格上升的压力将影响经济增长。
该研究所认为,一九八九年西方工业国家的社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将从今年的百分之四下降到百分之三,其中西欧的社会总产值将由今年的百分之三点五下降到百分之二点五。而通货膨胀率将由今年的百分之三上升为百分之四。其中西欧的通货膨胀率将由今年的百分之三点五上升到百分之四点五。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石油市场油价上升
八月以来首次突破每桶16美元
本报纽约12月14日电 记者刘开宸报道:3天来,在纽约商品交易所里,美国标准原油—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明年一月期货每桶价格上涨至16美元以上。这是自今年8月以来每桶油价首次突破16美元。
12日,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明年1月期货每桶价从15.84美元涨至16.05美元。13日为16.00美元,14日为16.35美元。
今天油价上涨较多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挪威宣布在明年上半年将减产石油7.5%,即每天约减产10万桶,以配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减产促价”政策。
据这里的石油界人士说,这几天石油价格的回升也和天气寒冷、需求增多以及欧佩克决定继续执行“减产促价”政策的积极影响有关。
另据美国联邦银行的两名经济专家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在今后的10年中,由于世界经济继续增长,对原油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因而油价的总趋势是上升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一些产油国支持欧佩克协议
伊拉克日产原油将削减90万桶
新华社维也纳12月13日电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长苏布罗托今天在这里说,非欧佩克产油国对欧佩克上月达成的产量协议的反应是“积极的和十分令人鼓舞的”。
苏布罗托在对欧佩克通讯社的一次谈话中说,多数产油国认识到争取石油市场稳定的一致努力是对整个国际经济有好处的。
这位秘书长透露,他一直同非欧佩克产油国保持“密切的接触”,特别是墨西哥、埃及、阿曼、马来西亚、中国和哥伦比亚。
他说,这些国家计划召开一次专家级会议,以协调它们对欧佩克立场的支持。
新华社维也纳12月14日电伊拉克石油部长沙拉比今天在一份声明中宣布,为了确保严格遵守欧佩克石油部长会议规定的产量配额,伊拉克从明年1月1日起每天将通过约旦和土耳其出口的石油减少90万桶。
按照11月份确定的欧佩克新限产协议,伊拉克的产量配额为每天264万桶。
沙拉比在声明中还呼吁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尽最大努力严格遵守它们的配额。
他说,这有助于实现欧佩克的目标,也符合所有成员国的利益。


第7版(国际)
专栏:

波明年将试行取消肉票
新华社华沙电 (记者王京臣)波兰政府新闻发言人乌尔班12月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将首先在一个省取消肉类凭票供应制,半年后将根据市场供应情况考虑在全国取消肉票。
波兰自1981年起由于经济状况恶化,米、面、糖、油和肉类等食品开始凭票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米、面、糖、油在1985年陆续实行开放供应。但肉类仍限量平价供应。一般每人每月2.5公斤,对妇幼还有某些照顾。矿工定量最高每月7公斤。
从1986年2月起,在华沙等3省开设了肉类自由市场试点,居民可以不用肉票自由选购。同年9月全国开放了肉类自由市场,而国营肉店仍继续凭票平价供应肉类。目前自由市场上肉源充足,价格略高于国营肉店。


第7版(国际)
专栏:

为庆祝两国建交10周年
中美在京举行学术讨论会
本报北京12月15日讯 记者张亮报道:由昨天成立的中华美国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美建交10年来学术讨论会今天下午在北京开幕,150多位中国学者和美国驻华使馆官员以及在京美国知名学者参加了开幕式。
在为期两天半的学术讨论会上,与会学者将就外交与军事战略、经济贸易和社会文化3个专题进行讨论。
今天的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美国学会会长李慎之主持并致开幕词。美国驻华大使洛德在会上发表讲话,美国研究所所长资中筠作了学术报告。李慎之指出,中国和美国建交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总的说来,10年来中美两国是在合作不断发展、友谊继续增进的道路上前进的。洛德大使对10年前的今天美中两国宣布建立外交关系表示祝贺。


第7版(国际)
专栏:

12月14日,在中美建交10周年前夕,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会见了中国驻美大使韩叙。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庆祝两国科技合作十周年
中国和西德科技界在波恩集会
本报波恩12月15日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联邦德国与任何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技术合作,都没有像同中国的合作这样发展迅速、富有活力和卓有成效”,“对于中国来说,联邦德国是最生气勃勃,最具成效的科技合作伙伴之一”。昨天,在庆祝中国和联邦德国正式开展科技合作10周年之际,西德研究与技术部国务秘书普洛布斯特和我国家科委副主任阮崇武在波恩用这样的语言盛赞了两国的科技合作。
隆重的庆祝会在波恩的科学中心举行。西德研技部长里森胡贝尔和我国家科委副主任阮崇武等双方负责官员,以及两国科技界人士共320人出席了庆祝会及讨论会。我国驻西德大使梅兆荣也出席了集会。与此同时,中国和西德科技合作10周年展览会在科学中心开幕。
西德研技部国务秘书兼双边科技合作政府委员会德方主席普洛布斯特首先发言,全面回顾了两国科技合作的历程及取得的成果。他说,1976年,西德研技部仅以区区8万马克开始资助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与中国的合作。今年,这项拨款增加了10倍。31个研究项目已经圆满结束,目前,双方各有数百名科学家在对方从事研究工作。10年来,研技部资助合作研究项目的款额已达6500万马克,总计83个项目。他认为,两国的科技合作“已经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下一个10年,这种合作将会成功地继续下去。”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英法三公司联合成功铺设
首条穿越大西洋底光纤电缆
新华社纽约12月14日电(记者薛力敏)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英国电讯公司和法国电讯公司今天宣布,穿越大西洋的第一条光导纤维海底电缆已经铺设成功,明年春天将投入商业使用。
这三家公司今天通过这条联合铺设的电缆在纽约、伦敦和巴黎同时召开了一次电视会议。
这条长达6000多公里的电缆可以使8万人在大西洋两岸同时打电话。它可以用来传递电脑资料、声音和图象。电缆的核心部分16根像头发丝一样细的光导纤维,两对传递信息,第三对是备用的。高速激光脉冲把信息、声音和图象传递到另一方。在海底下,每隔70公里设置一个激光增强装置,以便使讯号保持清楚有力。
这条名为TAT—8的光纤电缆从美国新泽西州的塔克顿铺设到英国康沃尔郡北部的韦德茅斯和法国布列塔尼的庞马尔。在水深1000米以内的区段,电缆埋入地下1米深;在水深1000至2600米的地段,电缆用一层钢皮保护起来。
美国和欧洲之间的第一条海底电话电缆于1956年投入使用,只能容纳36对话路。在22年的使用寿命中,总共通话次数为1000万。如今,TAT—8电缆两天之内就可以通过1000万次电话。


第7版(国际)
专栏:

苏用电子束改进造纸原料性能
据新华社莫斯科电 苏联拉脱维亚共和国科学院木材化学研究所,最近用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束处理造纸原料,大大地改进了原料及产品的性能。
报道说,若在原料中加入某些化合物,使它们在电子束的作用下转化成聚合物,则可生产出不受微生物侵蚀的防水纸。
此外,在用电子束处理原料过程中,还会产生臭氧,后者可用来净化造纸厂的污水。


第7版(国际)
专栏:

图为横跨巴拿马运河的美洲大桥。
本报记者 郭伟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