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新浪潮冲击下的妇女
——访托夫勒夫人海迪
木雅
额头上高高架着现代派的大眼镜,足蹬乳白色高跟拖鞋,合体的白衬衫齐腰束在长裤内,我面前这位59岁的女士显露出一种西方妇女的浪漫风姿。她就是海迪·托夫勒女士。讲话时她用力挥动手臂,又令人感到她是个坚定、自信、果敢的女人。海迪不仅是托夫勒先生的夫人,而且是他事业上最密切的合作者。每当托夫勒进行新的构思,提出新的见解时,海迪总是“出谋划策”,甚至同丈夫展开激烈的辩论。《第三次浪潮》、《未来的震荡》等著作都融合了他们共同的智慧和汗水。
我一边观察海迪,一边提起妇女问题,她一发不可收地滔滔谈了几个小时,阐述了种种看法。
有人担心,随着电子计算机等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就业机会将相应减少,失业率会增高,而且,受到失业威胁最大的是妇女。
对此,海迪有不同的见解。她认为,在信息时代,电脑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办公室,许多公司经理可以自己操作电脑。当然,这不需要打字工作的女秘书,但她们不是被解雇,而是其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许多人被提升到管理层,进行综合管理工作。
现代经济的发展,更加依赖于信息业,而这个行业往往为妇女所占有。
此时,一直坐在旁边认真听她讲述的托夫勒先生也忍不住,寻找空隙挤进谈话圈。于是谈话就更加热闹起来。
这两位惯于从第三次浪潮来观察社会的夫妇,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业化转入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对工作的需求从数量变为质量。因此,失业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工业化时期,大多数工人没有特别的技能。某一工人做的工作可以由不同的人来替代。比方,有1000万个工人,就需要1000万个就业机会。假如其中出现了100万个失业者,就需要解决100万个工作机会。这就意味着失业只是数量问题。
进入信息时代,就业机会再不是数量上的增减。这时,如有100万个失业者,可能有500万个工作机会,但关键问题在于那100万失业者没有适合从事这500万个工作的技能。
当社会进入高技术、多样化的时代,它对就业者的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对妇女来说,提高教育水平以及进行技能培训和再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海迪女士又将话题转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上。工业化时期,男子走出家门,进入工厂。而妇女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长此以往,在妇女中形成了缺乏竞争意识的状况。诸如此类的差异现在开始受到了新浪潮的冲击。
目前,在美国,参加工作的妇女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妇女进入企业界,也可以说是闯入了传统上男人的世界。她们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理解企业界,要懂得如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种新的浪潮改变了家庭结构,家庭正在摆脱父权制,照料家庭已成为夫妻双方的责任。
但是,虽然许多妇女取得工商业管理硕士、哲学博士等学位,成为工程师,甚至是企业总裁,其中的不少人甚至推迟生育,以致不婚,但当她们达到一定级别后发现,头顶上是“玻璃天花板”,更高的职位对她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有人称,这是一种隐蔽的歧视妇女。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托夫勒夫人海迪笑着耸耸肩:“我们带来的只是问题,没有答案。但是,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胜过10个不确切的答案。”
海迪带来的问题值得人们去思索,去探讨。


第7版(国际)
专栏:

恐怖的“水晶之夜”
鲍世绍
提起“水晶之夜”,亲身经历那场惨祸的犹太老人,无不悲愤万分!
“那是11月间一个寒冷的清晨,父亲早就离家去基彭海姆镇的教堂做礼拜。突然,石块纷纷从窗外飞进屋内,把我家的窗户砸得稀巴烂。就在此刻,纳粹党徒开始在街头洗劫犹太人商店。嘈杂的声音和暴徒的狂吼,令人毛骨悚然。接着,警察包围了犹太人的住所,挨门挨户地把犹太男性公民赶到镇上的礼堂里,然后强行押往达豪……”
上述这段往事,就是犹太老人雷金娜·奥尔巴契对50年前发生的惨景的简短回忆,也是“水晶之夜”一连串恐怖镜头的小小片断。
“水晶之夜”,留下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惨痛记忆:1938年11月7日,德国外交官拉特在巴黎被波兰籍犹太人大学生格伦什潘枪杀,希特勒和戈培尔以此为借口,9日夜在整个德国和奥地利发动了一场对犹太人的突袭“报复”行动。《新苏黎世报》驻柏林记者1938年11月10日在该报上发表了自己目睹的现场:“暴徒们放火烧毁犹太人教堂,警察和消防队员袖手旁观,既不去救火,也不去制止……暴徒满街狂奔,厉声喧嚣,到处袭击犹太人商店,砸烂门窗,抢劫财物。一家无线电商店的收音机被手持棍棒的狂徒砸个粉碎……”。据统计仅在9日一天里,91名犹太人被杀害,数百人受重伤,数千人饱受凌辱,约7500家犹太人商店被洗劫一空,近200座犹太教堂被焚烧或拆毁,3万名犹太人被逮捕。暴行以后,到处是破碎的玻璃。人们仇恨法西斯,讥讽这一暴行为“水晶之夜”。
奥尔巴契老人今年已83岁了。就在那天她失去了父亲和丈夫。每当谈起这段往事,她总要连声叹息:“痛苦的回忆!”“无法想象,也永远忘不了!”
今年11月9日恰逢这一惨案发生50周年。世界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悼念50年前惨遭迫害的犹太人。许多教堂举行了大规模集会,有的犹太人在家里点燃蜡烛,以各种形式默默悼念自己的亲人。美国电视台还播放了两部新摄制的有关“水晶之夜”的历史纪录片。
69岁的老人洛得·马歇尔接受记者采访时,痛苦地回忆了她父亲鲁斯·威史特米尔博士50年前被盖世太保逮捕的情景。从那以后她再也见不到慈祥的父亲了。她是这样描述“水晶之夜”的惨状:“犹太教的经书、祈祷书,犹太人戴的头巾都被掷在大街上,犹太人的商店、住宅无一幸免浩劫。许多美丽的教堂一夜之间成了堆堆废墟。”马歇尔被驱逐出境后,她辗转来到了美国。50年的时间过去了,她对纳粹党徒暴行的愤恨并未减弱。
68岁的老人欧恩斯特·汉谈起他表姐卡罗琳娜惨遭迫害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卡罗琳娜已66岁,有3个儿子。听到纳粹党徒迫害犹太人的风声,她离家躲了起来。暴徒们却没有放过这位老妈妈,百般对她进行折磨,硬要她说出儿子的去向。当遭到拒绝后,暴徒们抓住她的头发,边打边把她拖上街,一直到教堂前的广场。可怜老人全身鲜血淋淋,惨叫声震荡寒冬夜空。后来,卡罗琳娜惨死在法西斯集中营。
汉纳·茨旺今年61岁,回忆50年前的往事,莫斯巴赫的惨景仍历历在目。她说,当时到处是尖叫、狂吼,“把犹太人统统杀死”的叫嚣震耳欲聋,这悲惨的一幕永远也忘不掉。去年,茨旺和她的丈夫回到家乡莫斯巴赫,参加了悼念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的活动,当她看到该市的旧教堂,眼前景物把她的记忆带回到半个世纪前的大屠杀之夜,她痛苦万分。对过去的回忆折磨着她,简直无法忍受……


第7版(国际)
专栏:

献身阿富汗战场的记者
任毓骏
不久前,一位年轻的美国女电视记者在阿富汗帕克蒂亚省不幸身亡,她成为丧生于阿富汗报道的第十一个新闻记者。
这位女记者名叫柯林·奥贝克,随同一个美国电视摄制组进入阿富汗境内。由于旅途艰辛和生活条件恶劣,她的肝炎和癫痫病复发,因心脏衰竭而死在崇山峻岭之中。
1979年以来,为报道阿富汗战况而牺牲的新闻记者中美国人最多,柯林·奥贝克是他们之中的第四位。查尔斯·桑顿死于1985年。电影摄影师夏皮罗和录音员林道夫一起丧生于1987年10月。他们俩深入阿富汗境内5个多月,拍摄了一部有关阿富汗战争的纪录片。
其他7名丧生的新闻记者中有两位是挪威人,一名澳大利亚人,一名英国人,一名苏联人,一名巴基斯坦人,还有一名日本人。
第一个死于阿富汗战场的新闻记者是挪威的斯塔尔·盖敦斯,他于1982年6月牺牲于枪林弹雨之中。
1988年5月5日,苏联摄影师谢克雷塔里夫乘坐苏军的装甲车进行战地摄影,遭到游击队的伏击,当场身亡。他成为死于阿富汗战场的第一个苏联新闻记者,与他同车的另一位苏联摄影师身受重伤。
今年10月2日,日本一名女摄影师在阿富汗境内踩上一枚地雷。在阿富汗战争的第九年,她成为第一个牺牲在阿富汗的女记者。
11名新闻记者为报道阿富汗战争而献出了生命。总部设在纽约的“保护记者安全委员会”最近呼吁:只有结束战争,记者才能不上战场。


第7版(国际)
专栏:

代客聊天公司
在美国,有相当多的老人无子女,或与子女生活习惯相异而单独居住,无人关心和照顾。针对此种情况,一位叫杰克·蓬皮杜的人创办了一家“代客聊天”公司,为这些孤独老人提供服务。公司招雇的“代客聊天”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而且要懂得天文地理,民俗风情,还要会外语。聊天时要富有表情,给人一种和谐的艺术感染力,能使老人心理产生共鸣,激发老人的情感,使老人忘却孤独感。有时,“代客聊天”者还要陪伴老人到外面散步聊天,欣赏野外风景,这样,代客服务员还要负担其安全。尽管“代客聊天”公司的收费比较高,但还是颇受欢迎的。
·刘正宁·


第7版(国际)
专栏:

神秘的“巴统”
刘迪
提起“巴统”,许多人并不陌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和机构,它被称为“暗中的非正式国际组织”。
“巴统”,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它控制着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尽管它有着巨大的权力,但它本身却掩盖在一层神秘的面纱后面。有人说它的总部在巴黎协和广场附近的美国大使馆内,也有人说它在距马德莱纳教堂500米处。究竟谁能证实它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巴统”成立于1949年,现在的参加国有美、英、日等15个国家。各国代表秘密集会,缔结“绅士协定”,然后向各国提交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产品种类的“巴统清单”。
巴统的高级机构由咨询小组、调整委员会和事务局构成。其中,咨询小组会每年春秋各开会一次,调整委员会每周二开会。今年秋天的咨询小组会于10月25日召开,会期3天。据说,这次会议重新审查了“巴统清单”。
调整委员会也是秘密的。参加的人员是各参加国一秘级的人物。调整委员会负责审议各出口国家不能判断是否可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物资品种,以及作为特例,希望巴统准其出口的产品。
事务局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机构。据说它有20名成员,然而谁也无法知道它的真相。
据说,巴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相互不询问姓名及身份。即使出席咨询小组和调整委员会会议,也只是相互介绍代表本国的外交身份。假如他们中有人在其他国际会议中早已相识,在巴统内部也不允许称呼名字和交换名片。
尽管巴统笼罩着神秘面纱,但据透露它包括美国国防部、商务部,英国贸易工业部、外交部和日本外务省的一些官员。


第7版(国际)
专栏:

受欢迎的谜语手纸
最近日本生产了一种印有字谜的卫生纸,在世界各国极为抢手,一有露面,立即被抢购一空。还有不少人要求当地商店大量购入以满足群众所需。
这种卫生纸设计极科学。既柔韧,又干净,特别在手纸上印有字谜。可供入厕者片刻消遣,增长知识,提供高层的“精神享受”。这是它普遍备受垂青的缘故。尤其受大众欢迎的是,这种印有谜语的卫生纸在设计中颇有心计:它一面印有谜面,而谜底印在“反面”不显眼的地方。有的几个谜面交错着印出谜底。这十分有益于“读者”思考,思之不及,则可“检阅”背面的谜底,会心而笑。
对惯于“厕上”阅读的人,消除了“厕中”寂寞之感。
这种印谜手纸首先在美国畅销,虽每卷价标5美元(黑市有售10多美元),但远远不能满足美国国民的“渴求”。步美之后尘,欧、非各地也在设法弄到货源。
·柯宝成·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副刊

女书记之死
许宏治
一位年仅40岁的女区委书记,竟因横遭诽谤而得不到周围人的丝毫同情,在悲愤和失望中走上绝路。诽谤者却受到包庇,逍遥法外。这是苏联《真理报》最近揭露的一件真人真事。
绍尔潘·伊斯马古洛夫娜·奥拉兹格利季诺娃是哈萨克共和国图尔盖州扎克申区党委第二书记,平时工作积极,原则性强,因此也得罪了一些人。
今年初,区农工综合体工会主席塔纳斯科夫在区党委工作总结会上攻击她指使别人写匿名信,对批评过她的人搞打击报复。塔纳斯科夫的发言在报纸上发表后,闹得满城风雨。
不久,上面派来一个调查组。但是,这个调查组却于第二天就在区委常委会上报告“调查”结果说,塔纳斯科夫的“批评”是有根据的。对此,奥拉兹格利季诺娃不服,再次要求塔纳斯科夫公开向她赔礼道歉,但是区委会的同事中无人对她表示同情和支持,却有人建议她好好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月下旬一个晴朗的早晨,奥拉兹格利季诺娃像往常一样去区委会上班。在参加区委第一书记主持召开的会议时,她再次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可是,一些人却异口同声地嚷嚷:“又是这一套,够了!”这使她在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喻的。她在绝望中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一口气喝下一瓶醋精自尽了。
这一不幸事件发生后,图尔盖州检察院立即立案侦查,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塔纳斯科夫过去曾在奥拉兹格利季诺娃直接领导下工作,后因不称职被调到工会。1984—1986年期间,州委和区委曾收到过一些矛头指向区领导干部的匿名信。此事本来已经过去。不料几年后的现在,塔纳斯科夫又把它端了出来,并指责是区委第二书记策划、指使别人写了这些匿名信。
在对塔纳斯科夫进行讯问时,他承认只是根据猜测而指责奥拉兹格利季诺娃。州检察院指出,根据刑法他这是诽谤行为,因而决定提出起诉。
但是区执委会却谎称塔纳斯科夫已受到记大过及解除职务处分,不同意追究其刑事责任。其实塔纳斯科夫根本没有被解职。
于是,检察院只好去找州执委会。但此时正好扎克申区被划归切尔沃诺格勒州,而该州检察院竟认为塔纳斯科夫是好心办错事,不构成犯罪。结果,奥拉兹格利季诺娃的家属有冤难伸,塔纳斯科夫照样当官。
更难理解的是区委第一书记多卡洛夫认为奥拉兹格利季诺娃的自杀说明她“不善于在民主化和公开性条件下正确地对待批评”。对于这种说法,《真理报》记者反驳说:“批评和诽谤是两回事,是绝对不同的两回事!”
奥拉兹格利季诺娃本来不该轻生。但是,遭诽谤的人得不到同情,诽谤者却可以不受惩罚,这也许就是《真理报》在推行“公开性”和民主化时刊登此文的用意所在吧。


第7版(国际)
专栏:

救火新招——飞机救飞机
每个国家的机场都有消防设备。飞机在陆地着火时,最有效的新方法是飞机救飞机。这是苏联研究人员最近摸索出的一种新招:一旦停机坪上突然着火,马上就会有一架飞机向失火处滑行过来,调转机身,尔后打开机尾喷口,顿时一股强大的气流喷射出来,瞬间喷灭了火焰。
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由于飞机发动机的喷管向着火焰范围射入非燃的气体成份,里面只有14%的氧气,其余全是惰性气体成份,在这种缺氧气体里,燃烧反应已经不能进行。此外,强大的气流可将燃烧液体与机场的硬路面隔开,随后喷灭火;废气气流还能把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和物吹到机场边缘,并且形成一种严密的不燃屏障,将火源与周围隔离开来。因此,飞机发动机喷口一排出废气就能立即灭火。
·鲍跃·


第7版(国际)
专栏:

惊飞 〔美国铜雕〕


第7版(国际)
专栏:

急救 〔外国幽默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