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首届中国戏剧节献辞
曹禺
戏剧的生命力在民间,在人民中,这并不是我们今天早晨醒来才突然发现的真理。可我们只是常常这么说,却时常未能很好地这么去做。
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重要而艰难的转折时期。戏剧事业面临新的形势,它在社会总格局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戏剧发展观念的作用下,我们感受到了困难和危机、压力和痛苦。但是,对那些矢志不渝地追随戏剧事业、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的人们,困难和压力只能磨砺他们的意志,开启他们的智慧。我们开始探寻戏剧生存和发展的新的途径,我们重新咀嚼这条并不陌生的真理——让戏剧走向社会、走向民间、走向人民群众,还戏于民,人民才是戏剧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的真正的沃土。
于是,我们举办了这个戏剧节。这是我国第一次不是由政府举办,而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及各省、市、自治区分会这些民间机构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举办的全国性的戏剧节。我们力图忠实地反映我国戏剧艺术的现实风貌,反映广大人民对戏剧的真正的审美需求。我们将真诚地与社会各界对话,努力建立起戏剧艺术与普通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我曾经说过,我们是阳光下的孩子,我愿再补上一句:我们是泥土里的孩子,是人民的孩子。
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传统深厚、姿态万千的民族戏曲与各种外来戏剧样式一起,构造了我国戏剧艺术的百花园。建国近四十年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戏剧艺术又有了飞跃的发展。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对待这眼前转折期的阵痛。当戏剧重新走向人民、扎根泥土的时候,我们现在称之为困境和危机的情形会不会有所改观呢?
朋友们,让我们在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上重新聚会时,再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第8版(副刊)
专栏:燕舞散文征文

听课
郭红佳
造物主给了人们耳朵,让人一生下来就可以听到妈妈的歌声、爸爸的笑声,继而听到风声雨响、鸟啼虫鸣。再长大,就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了。
听课使我们增长知识,长大成人。但十来年的听课生活不免使人厌倦。毕业时,我们快乐地向课堂告别。
失去的显得格外珍贵。许多成年人在纷繁的事务和忙乱的家庭生活中,又留恋起他们的学生生涯。人们大都不满足现有的生活状态,因而感到知识的贫乏。据报载,美国一家继续教育学院优秀生人数从往年的6600人增至17850人!的确,若所有的人都只顾眼前的利益享受,这个社会的繁荣将不会持久。当今,尽管经商的风潮冲击各个角落,知识就是力量这话也决不过时。许多人把再去听课的愿望揣在怀中。这愿望似头不安分的小鹿,时时撞击心扉。
但成年人的这种愿望并非很易实现。单位派你去学习,不但要付出昂贵的学费,还得腾出一双手,就如别人都在加班而要给你放假一样!许多人便自费或半自费进了夜校。
下班后,在自行车的潮水中搏弄一番,到家匆匆填饱肚子,安顿好孩子,扔下碗筷和一盆脏衣服,又匆匆投入夜色。夜校大都设在小学,矮小的课桌使你过长的腿难受得不知往哪儿搁,但终归是坐下了!停电是常有的事。一只蜡烛竖在讲台上,老师的声音飘浮在暗淡的烛光中,显得更加清晰明亮。学生们在暗处静静地听着,一切是那么神圣!
这神圣也有中断的时候。后排突然传来争吵声,执勤人查到一个没有听讲证的人。那人咬定是来找人的,争执不下,眼看要动起手来。有人站起来向没交学费的人走去:“是你来了。什么事?出去讲。”尽管他并不认识那人,却以他的机智为那人解围,使众人的听课得以继续。听课使人更美好!
能在白天听课是更幸运的。不用如此辛劳,也不用担心停电。终于我也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外出进修。同班中有爸爸学生、妈妈学生和快要做爷爷奶奶的学生。天南海北聚一起却无闲聊的工夫。人人都是听课迷,白天听课兴犹未足,争着要老师夜晚加课,直上到夜里十点。但个个乐此不疲,哪里有讲座哪里就有这些老学生的身影,从经济系到哲学系,从艺术系到地理系。大家都不否认这劲头远胜于学生时代。道理很简单:手中有成捆纸钞,可以十元百元地花;袋里仅有几枚硬币,便要一分分算计。
虽说听课很辛苦,炎夏挤进西窗,热烈地将你拥抱,叫你汗如雨注;冬寒猫儿般咬住你的双脚,叫你想跺又不敢跺。可听一节好课犹如夏日的凉风、冬天的太阳,叫你忘却辛苦。
听课是充电、是输血,也是享受。我们坐在课堂全神贯注地聆听,教师的声音在我们眼前绘出一张大图。我们的思维循图进展,有时会暂时抛开这声音独自前行,或许还会突破图框。但面临歧路不知所从时,这声音又飘然而至,给我们选择的参照,叫我们不再犹疑。我们的心底时常会泛出无声的“回声”,通过表情传递给老师,使老师的声音产生一种新的能量。只有教师与学生紧密配合,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听境”。
在这种“听境”中,我们还能听见声音中孕含的情感:忧虑或同情、鄙视或憎恨。我们随着这声音笑,随着它忧郁或快乐。这声音为我们在科学天地和艺术海洋中导游。或许十年、二十年过去,在生活的某一关头,我们会突然回想起这些声音,于是我们改变了草率的决定。
(作者单位:江西工业大学)


第8版(副刊)
专栏:

国际旅游电影随想
姚荣铨
“88中国无锡国际旅游电影节”11月初揭幕,笔者在闭幕前夕才赶到太湖之滨的水秀园,仍受益非浅。
过去我国旅游宣传仅靠印制“导游图”等老三件向海外,效果欠佳。国外常常是拍旅游电影来扩大宣传的,因为这种样式具有三个最:最生动、最形象、最有感染力。旅游片与风光片是不同的,风光片是给人“神游”或叫做“卧游”的,就是说你不必辛辛苦苦出远门也能津津有味地欣赏到名胜风光。可是,旅游片目的在于“招徕旅游者”,它不是让你“饱餐”,而是使你“开胃”,如说书先生说到精采地方落回,卖足关子来引诱你非来不可。所以此次电影节评委打分,首先看影片“招徕性”如何。其次是看“信息量”,这就是指五项内容:食、宿、行、买、游是否能兼顾统“拍”进去,因为旅游者对这些无不关注。其它方面,主要考虑片子能否让人理解,还有艺术和技术的水平怎样。
中国从没有专门拍旅游电影的行家,所以这次电影节只好广播种子,让全国各电影厂、各片种的导演都有机会来试一试,这便引进了竞争机制,使中国旅游电影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发展。自1982年开始到今天,曾有21部片子送到国外参加国际电影节,有19部片子得奖,其中金奖4部、银奖2部、公众奖3部,最近拍成的《唯中国独有》在法国得银奖,在捷克斯洛伐克得大奖。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除新建的海南省外,29个省市都拍好了本省市的旅游片,还有华东、西北、东北等大区也拍了。旅游专线诸如长江、长城、古运河、丝绸之路等均已拍成。还向世界各地提供50多部中国旅游片、3000部电影拷贝和5000部电视录像。
参加这次国际旅游电影节的有24个国家和地区,共34部片子(电影22部、录像12部)。如此规模,从亚洲来说算迄今最大的。评出的三个大奖片:《丹麦交响曲》、《众人向往之地》、《迷人的摩纳哥》,都是杰出的作品。然而像《维也纳风情》在别的国际电影节上声誉甚隆,此次却只获编导单项奖,就有些遗憾了。中国作为东道主没有让最高水平的作品参赛,这不是一种“礼让”,而是为了让国际评委这些影坛权威来帮助我们找出片子中的短处、弱点,从而找到自己向未来发展的突破口。中国得到公众奖的《中国黄山》和摄影奖的《丝路情》,都暴露了剪接方面的不足,即在“蒙太奇”上面欠功力。另外在音乐、音响、编导方面也不如人意。
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拍十部旅游片,日本每年只拍一部,我们今后是不是也应该“数量降下来,质量升上去”呢?另外,目前国际旅游市场出现散客增多、旅游者由“参观”转化为“参与”,我国旅游电影是否也要适应这种变化,就是说旅游电影结构要更加市场化,拿一盒录像一放,就一目了然地知道花多少钱能旅点啥?游点啥?所有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第8版(副刊)
专栏:

“我何尝没有表现自我!”
——访画家何孔德
麦辛 陈大鹏
在卢沟桥畔宛平城内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里,参观了我国刚竣工的第一幅半景画《七·七事变》之后,我们便前往军事博物馆,找到了主持创作这幅巨画的画家何孔德。
何孔德以浓重的四川乡音给我们摆开了龙门阵。他从法国拿破仑手下的画家画的拿破仑指挥的主要战役,谈到英国画家使女王看得像晕了船似的《无敌号战舰》,还讲起了俄国最早的全景画《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和《波诺金诺战役》的作者。他说:“现代史上有诸多重大的战役,只有半景画、全景画这种宏大的规模才能表现这种宏大的场景。”他和毛文彪、杨克山、崔开西、高泉、尚丁、孙向阳等人,齐心协力,让《七·七事变》这幅画面高17米、宽50米、呈180度弧形的巨型油画,成了去年落成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精华部分。坐在参观席上的人,一眼就能看到从1937年7月7日深夜到次日清晨之间,我抗日官兵英勇抗击侵华日军的壮烈场面。画家罗工柳称赞这幅画:“它可以把观众带到现场,使观众亲临其境,以历史的真实性和艺术的魅力去感动观众。”何孔德对我们讲:“如果经常见到的单幅油画是珍珠的话,那么半景画和全景画便是用珍珠做成的皇冠。但是艺术品规模的大小并不说明其艺术价值的高低。这幅《七·七事变》还能成功,首先是因为忠实于历史真实。我们根据历史记载、双方参战人员的回忆录、当地老人的见闻,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兵员、规模、地区、过程,都从翔实的资料中筛选出符合同一时间、同一些人在同一矛盾中的状态,做合情合理的组合。虽然篇幅大,视野广,中心焦点不断变化,但由于视平线不变,所以始终遵守焦点和透视的规律,构图时还考虑到观众视觉转移的路线,使观众有置身画中之感。”
看着何孔德有棱有角的脸庞,我们觉得那仿佛是用斧子在岩石上砍出来的雕塑,却没想到他心中竟然蕴藏着岩浆般炽热的激情。他早年在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过,解放后近四十载一直从事油画创作。他曾经参加抗美援朝,有过战争的体验。更可贵的是他的创作有着丰富而浓郁的情感。说到这一点,何孔德说:“我一直都离不开生活的形象,但又何尝没有表现自我!我的战争观,我的价值观,我的爱憎,……都是很清楚,也是很强烈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新时期十年金曲和一九八八年金星评选注意事项
“新时期十年金曲和一九八八年金星评选”活动开始以来,来票甚多,但其中也出现一些问题,现提请投票者注意:(一)填票时请尽量按曲目和人名的顺序号依次填写;(二)投票者姓名、地址务请详细写清,以便中奖时通知中奖者;(三)选票右下角虚线处为统计时标号所用,请勿写入字迹;(四)为避免手续繁复,请用平信投寄选票。 ——编者


第8版(副刊)
专栏:

刻瓷艺术源于中国清代,是集金石、篆刻、书画诸艺术精萃而产生的“年轻艺术”,近年崛起,鲜为人知。
每一件刻瓷艺术品,都要由艺术家经审瓷、设计、手绘、手刻、设色等若干程序反复创作而成,故能再现中国书画和东方陶瓷两种艺术美的魅力,是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也是馈赠友人的珍贵礼品。
左图系青年刻瓷艺术家刘栋的作品。作者刻苦学习,认真总结刻、凿、擦、划等技法,将书法和绘画再现于刻瓷之中,使其富有金石味和书卷气。 (津梅)


第8版(副刊)
专栏:

赵树理雕像新近在太原落成  池茂花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