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高尚全
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目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新旧体制转换和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当前改革的形势,深入研究这个时期的特点和应当采取的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十年改革开放,已经使我国经济体制的格局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
——全民所有制企业开始由过去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向拥有法人地位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转变;
——所有制结构开始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转变;
——经济运行机制开始由过去通过指令性调拨分配逐步向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方向转变;
——经济决策方式开始由过去政企不分的集中决策向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分层次决策转变;
——社会分配方式开始由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供给式分配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转变;
——经济联系方式开始由过去条块分割的纵向联系为主向横向经济联合转变;
——经济管理方式开始由过去进行直接管理向逐步实行间接管理为主转变;
——企业劳动人事制度开始由过去的固定工制和干部职务终身制向引入竞争机制和优化劳动组合的方向转变;
——对外经济关系开始由过去长期封闭半封闭型经济向积极参与国际交换与合作的开放型经济转变,等等。
总之,我国整个经济体制开始由过去产品经济的旧体制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体制过渡。
尽管十年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深化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旧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新旧两种体制摩擦增多,由于新旧两种体制并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和管理上的真空,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增多,从而增加了深化改革的难度。
第二,改革由单项突破进入全面展开阶段,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更高。从改革的推进方式来看,前些年的改革主要靠单项突破、自下而上地逐步推开,现在需要综合配套、自上而下地全面展开,配套改革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难度更大了。
第三,改革由浅层次转入深层次阶段,深化改革的难度加大。从改革的难易程度来看,由于我们的改革走的是一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路子,浅层次的改革,如实行扩权、减税、让利等措施给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带来一些看得见的实际利益,而深层的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全面调整,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某些局部利益,难度和风险都比过去大。
第四,改革已进入了由破到立的重要阶段,建立商品经济秩序的任务很重。从改革中破与立的关系来看,改革不仅要破,更重要的是立。在改革的初始阶段,需要大胆冲破旧体制的束缚,而要在深化改革中建立起商品经济的新秩序,则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只有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必需的一整套法律、规章和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才能顺利实现新
旧体制的转换,牢固地确立新体制的主导地位。
第五,在当前明显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推进改革,需要花大气力治理经济环境。当前改革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必须坚决把近年积累起来的过大需求压下来,把过热的增长速度降下
来,把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势头遏制住,把群众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心理消除掉,逐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为改革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经济环境。
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解决一些复杂
的新问题,主要是: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防止经济
增长过热;既要积极稳妥地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又要防止
出现超过国家、企业和群众承受能力的物价上涨;既要改革平
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和工资制度,又要防止出现新的
社会分配不公正;既要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又要保
持国家法制政令的统一和拥有总揽经济全局的实力;既要在微
观上放开搞活,又要在宏观上加强管理和监督;既要坚持对外
开放,又要防止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袭,保持党
政机关的廉洁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等等。我们只有既坚定
不移,又慎重稳妥地把改革进行到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
难点和问题,才能完成“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伟业。
在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中
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定,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
(1)治理经济环境。重点是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压缩过大的社会需求,制止通货膨胀,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逐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为此,要坚决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除了保住必要的重点建设以外,要下最大的决心把各种楼、堂、馆、所等非生产性建设、过分的城市建设和盲目发展的加工工业建设压下来,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应地缩减钢材等重要生产资料的需求,缓解社会供求矛盾;采取严厉措施大力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制止奢侈浪费现象;严格控制消费基金增长,并采取多种办法,疏导消费方向,转移和推迟消费;千方百计稳定金融,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通过开办保值储蓄、有奖储蓄、预购实物储蓄和住房储蓄等形式,鼓励城乡居民增加储蓄,并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和兴办各类保险事业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切实稳定城乡居民储蓄和货币;深入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持财政收支和外汇收支基本平衡。
(2)整顿经济秩序。重点是整顿流通环节和市场秩序,清理和整顿各种公司。坚决取缔和制止哄抬物价、中间盘剥、层层抽头,撤销非法倒买倒卖、牟取暴利的行政性公司,严惩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和违法乱纪行为,逐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法规,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粮食市场、钢材市场和有色金属市场等重要市场的管理。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搞好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加强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市场交易要公开化、票据化、货币化、规则化、法制化,对违反财政纪律和市场交易管理法规的要严加处理。
(3)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主要是:完善和发展承包经营责任制;积极推动企业兼并和联合,发展企业集团,积极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试点;实行优化劳动组合,调整就业政策;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全面深化改革还必须同时有步骤地搞好计划、投资、物资、金融、财政、商业、外贸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结合起来,必须同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长期目标。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中长期目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讨论,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家认为,我们需要建立的新体制,就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运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宏观经济实现间接管理和间接调控为主,逐步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经济运行机制。
去年10月,国家体改委委托并组织一些经济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地方体改部门,对今后8年(1988—1995)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分别进行了综合设计和专项设计。经过各方面共同反复研究初步确认,经济体制改革的有限
目标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基本结束两种体制、两种机制对峙的状况,使新经济体制逐步占主导地位,在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开始按照新经济体制运行。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较长的时间。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企业机制、市场竞争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和整个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上。具体的实施步骤不搞“一刀切”,根据国家统一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领导、有秩序地逐步推进。主要内容是:
(1)逐步建立新型企业制度。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完善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企业承包企业,企业租赁企业,企业兼并企业,企业联合等形式,使企业放开经营,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改变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少数重
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通过市场形成的价格体系,建立起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符合商品经济规
律的价格管理制度。
(3)不断完善市场体系。进一步放开、搞活消费品市场;改革计划调拨分配物资制度,使生产资料以不同形式进入市场流通;进一步发展短期资金市场,逐步开放长期资金市场,扩大外汇调剂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育,开放区域性劳务市场,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使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流动,实现合理配置。
(4)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与财产所有者的职能分离;使宏观经济管理从直接管理企业转向主要调控市场,以及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以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为主要目标,以法制化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主要手段的间接调控体系。
(5)逐步进行所有制形式和结构的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中外合资、合营以及外商独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并积极探索建立股份制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形式。
(6)调整社会分配关系。在国家统一政策下,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由企业自行决定,相应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国家公务员逐步实行养廉工资制度,提高其收入来源的透明度;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对居民的过高收入,运用税收杠杆进行调节;允许存在一定限度的劳动后备军,建立相应的待业、失业和社会保险、保障制度。
(7)深化农村改革。在进一步巩固、发展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土地所有权制度以及土地承包和经营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逐步发展农村规模经营。改变乡镇企业对乡镇政府的依附地位,实现自主经营,积极发展农村股份制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秩序。
全面深化改革,不但要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代替传统的产品经济体制,而且要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代替产品经济的旧秩序。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主要包括经济活动新规则的建立,经济法制的健全和完善,等等。概括起来说:(1)有关企业本身和企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和制度。包括企业的组建,企业的法人地位,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的财产权力关系,企业的合法经济活动等。(2)有关市场建立和运行的规则和制度。保护和发展公平的竞争,形成统一的、开放的市场,既要反对非法竞争,又要反对垄断和封锁,防止利用非经济手段取得市场优势。(3)有关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则和制度。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都要用法律加以规范,既要制约各自的行为,也要保护各自的权益。
新的经济秩序必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因此需要制订大量的法律和条例,树立法律的权威,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各种经济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并相应建立、健全经济监察部门,监督、规范各种经济行为,包括监督部门自己的行为,使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全体公民都逐渐适应新秩序、遵守新秩序。
在改革中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
十年来,我们在改革的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以来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诸如关于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政企分开和两权分离的理论等,已成为指导和推进我们这场伟大变革的理论支柱。
当前,改革在深化,理论在发展。为了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我们要不断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理论。除了上面已经谈到的价格改革、工资改革等问题迫切需要认真研究以外,当前还要深入研究以下几个重大的新课题:
1、关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经济发展过热或过冷,都会阻碍或延缓改革的进程;同样,改革的措施和步骤如果脱离了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实践证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容易出现增长过热的现象。如何防止经济过热,压缩过大的需求,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如何抑制通货膨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和贷款规模?如何使改革与发展协调一致,互相促进,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2、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对于大多数全民所有制企业来说,除了其中一部分对国计民生影响不大的小型企业可以把产权有偿转让给非国有经济成份外,还必须解决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也就是要塑造一种新的公有制企业的组织形式,使企业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正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难点。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来,在解决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上,各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对企业的承包和租赁,企业产权的拍卖和转移,企业间的兼并,特别是各种所有制企业间的相互渗透、联合,以及企业股份制的试验等。对于这些朝着竞争性和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产权制度改革的性质、意义及其机制,对于今后公有制企业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等等,还有待我们深入进行研究和探索。
3、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内在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一种商品经济,就不可能脱离市场机制的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促进企业效益和整个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相比,不仅在所有制问题上有本质的不同,而且在资源的宏观配置方面,国家必须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控,以防止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经济生活的剧烈波动。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找到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最优结合点。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转换时期,旧的由国家实行直接计划管理的体制已经开始打破,新的以间接管理为主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我国和外国的经验,学会善于运用计划和市场这两种调节手段的本领,有步骤地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体制。
4、关于社会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现在分配领域中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平均主义的倾向,企业之间、个人之间对收入高低的不正当攀比成风,吃“大锅饭”的现象还很严重,必须继续加以克服。同时,也确实出现了新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显然,对收入分配要进行必要的调节。首先,对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行为,必须坚决取缔和制裁。其次,要健全税收制度,对高收入者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鼓励私人经营者将其收入的绝大部分投入扩大再生产。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和救济制度,对于低收入者,给予适当的补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正确地调节收入分配,做到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既要促进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这也是当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5、关于劳动就业的市场化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的流动,越来越与市场相联系。职工作为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迫切要求通过劳务市场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意愿的就业岗位。近年来,随着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其他改革,企业劳动制度的改革也在深入发展。不少企业在内部搞层层承包,优化劳动组合,把冗员从工作岗位上裁减下来,从而使原来处于隐蔽形态的富余人员成为企业内部的待业者,这些待业人员完全由企业本身来安置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迫切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来调节劳动力,形成新的劳动就业制度。因此,一些同志主张,通过建立劳务市场,使劳动就业市场化,形成一种能促使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就业竞争机制,把就业保障变为失业保障,并相应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个问题,也需要我们深入进行研究。
6、关于建立全国大市场的问题。
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必须是全国范围内的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大市场,它反对各种形式的地区封锁和分割。但是,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交通很不发达,信息很不灵通,价格关系又不可能很快理顺,因此,全国大市场的形成,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全国各地在社会、文化特别是在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很大,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地区利益。因此,在建立全国大市场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反对狭隘的地方观念,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又要适当考虑地区的合理利益,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设想一种过渡的办法,即在一定时期内设置两种市场,一种是全国性的大市场,绝大多数商品在全国自由流通,不准搞地区封锁;一种是区域性的共同市场,由地区之间采取合同的形式进行互利互补的联合和交流,使地区之间通过商品等价交换来维护各自的合法利益。这个建立全国大市场和区域性共同市场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7、关于政府机关责权结构的改革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在政府机构改革中,着重转变政府的职能。一是实行党政分开,防止以党代政,充分发挥政府在行政事务管理方面的作用。二是实行政企分开,政府不以直接控制的方式来管理企业,使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三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保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使企业拥有充分的经营权。四是实行政府双重职能的分离,即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职能与作为一般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分开,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五是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权利和责任,明确各自的责权范围。总的是通过政府机构改革,使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全行业管理,由单纯行政管理转向进行监督和提供服务。
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职能的转换,实质上是一种责权结构的再造过程,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是这两大改革的一个结合部。在改革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有关社会主义社会责权结构的理论,推动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责权结构的形成,特别是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结构合理、富有效率的政府管理体系。
(原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第11期,本报有删节)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简介
林洪
由陈君聪同志撰写、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对刘少奇的思想理论、革命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刘少奇的主要思想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把刘少奇的思想理论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考察,既充分地肯定了刘少奇的思想理论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与地位,又正视其思想在不断提高过程中的某些发展阶段的曲折经历。这将有助于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演变过程。
党的建设的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中国工人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白区工作策略思想,是刘少奇的思想理论中最丰富和最有特色的部分。作者用了较多的篇幅,详细和具体地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党的建设的理论》这一章中,作者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党内斗争、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党风等五个方面,概括了刘少奇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特别是在《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和《论党风》两节里,作者既分析了刘少奇对执政党的建设和执政党党风问题的深层思索和关注,又实事求是地回顾了建国以来执政党在自身建设上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作者正是这样采用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刘少奇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内容跃然纸上。
建国后,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第一次对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论述作了系统的探讨。同时,作者还着重探讨了刘少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理论宣传的任务、原则和方法问题。
当然,《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并非尽善尽美。诚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刘少奇是怎样实现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这是本书需要着力探讨的一个问题。但是,由于资料的空白,不能不很遗憾地使研究工作也留下空白”。还有,在《刘少奇生平活动简表》中,个别史实也有待于进一步查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