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智利群众集会庆祝反对派胜利
政府和反对派表示尊重宪法进行对话
据新华社圣地亚哥10月7日电 智利数十万人今天在首都圣地亚哥市区的奥希金斯公园举行集会,庆祝反对派在前天举行的全国公民投票中否决皮诺切特连任总统的胜利。
这次由16个主要反对党组织的名为“民主与和解”的庆祝大会是事先得到政府批准后举行的。
欢乐的人群在鼓乐声中载歌载舞,并不断高呼“民主万岁”的口号。大会主持人宣读的一份声明说,多数智利人在公民投票中反对皮诺切特再连任8年总统的胜利“并不能解释为武装力量的失败”。声明表示反对派愿与武装力量和解并共同使智利恢复民主。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庆祝大会结束时,发生了一些冲突,有数十人受伤。
据新华社圣地亚哥10月7日电 在智利进行全国公民投票之后,智利军政府和反对派都表示尊重宪法和进行对话的愿望。
智利16个反对党组成的否定派委员会的发言人、智利第一大反对党——基督教民主党主席帕特里西奥·埃尔文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反对派在公民投票中获胜后,不曾提出过共和国总统辞职的要求,但是所有反对派都希望尽快同武装部队谈判,以便向民主过渡,从而通过直接选举的办法选出新的共和国总统和议会。
智利军政府前内政部长——全国革新党主席塞尔希奥·奥·哈尔帕6日说,尊重宪法的有效性是全国公民为和平和有秩序地实现民主体制的唯一保证。
军政府首席部长——内政部长塞尔希奥·费尔南德斯今天在总统府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宣布,政府准备同反对派对话,但是由于政府目前有其它许多事情要做,所以目前还没有邀请反对派对话的计划。
首都圣地亚哥7日已恢复正常,早晨工人和职员去上班,商店照常开门营业。


第6版(国际)
专栏:

许多代表在联大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日趋严重
呼吁国际社会迅速采取缓解措施
新华社联合国10月7日电 (记者洪允息)10天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代表在第43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强调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日趋严重,呼吁国际社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这些国家的经济困难。
拉美国家代表们提供的数字说明,拉丁美洲的经济危机几乎已有10年的历史,它的物质生产出现了持续10年的“零增长”。8年来,拉美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下降了10%。目前这个大陆大约有1.1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其中有3500万人处于赤贫境地。现在失业和半失业人数各达4000万。
造成拉丁美洲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债负担日益加重。拉丁美洲的外债总额目前已达420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地区年产值的45%。支付这些债务需要耗费年外贸总收入的40%。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每年向债权国支付的各种款项要比它们从这些国家获得的款项多20亿美元。从1982年到1987年,拉丁美洲由于还债向发达国家支付了1900亿美元,而在这期间它从外国得到的新投资却只有400亿美元。
非洲的经济状况更令代表们担忧。许多非洲国家的代表指出,目前非洲每年因出口商品价格过低而在外贸中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非洲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达2180亿美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相当于整个非洲大陆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0%。1987年为这笔债务而支付的利息合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撒哈拉以南的负债国欠债约1200亿美元。
迄今已有5个非洲国家因长期拖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而被取消使用该组织的款项的资格。
全世界50亿人口中至少有10亿人生活在赤贫之中,他们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过去10年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危机加深的时期。大约有50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去年进一步下降。预计发展中国家今年只有4%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这意味着有许多国家的生活水平在进一步下降。
第三世界的债务总额已经达到1.2万亿美元,6年来债务总额共增加了50%。在过去几年中,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净资金流动量达1000多亿美元。1987年,共有200亿美元的净资金以利息、红利和游资形式从负债国向债权国流动。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智利公民投票结果显影
本报记者 李志明 新华社记者 孙国维
智利公民投票揭晓了,反对派以54.68%的选票(395万张)否定了下届唯一总统候选人皮诺切特(获票310万张,占43.04%)继续执政八年的企图。反对派力量赢得了如此广泛的胜利,这与投票前官方的乐观估计大相径庭。
在公民投票这场重大政治较量中,官方推举皮诺切特作为唯一候选人参加竞选本来有不少优势,他处于执政地位,有诸多便利条件。近年来经济发展比较景气,这是政府认为可争取民心的一大王牌。另外还有一个有利的国际因素就是,一向催促智利“通过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向民主政体和平过渡”的美国目前正处在民主、共和两党驴象角逐的紧要关头,无暇顾及其他。这无疑使军政府减少了外来的压力。加上皮诺切特本人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南来北往竞选奔走。由此,本来信心十足,满以为可以稳操胜券。
原来亲政府舆论一直认为,在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和康塞普西翁等大城市以及贫民区和青年学生中否定派居多。而在中小城市、农牧区、军队、工商界和妇女界则赞成派占优势。早些时候估计,赞成票可能达到60%左右,后来形势有变,但至少也能险胜。选举揭晓,大出所料。除了第九大区赞成票52.71%,反对票44.83%,官方略占上风之外,其余11个大区全部都是反对派获胜。首都地区反对票高达57.74%,赞成票只占40.25%。
剖析官方败北原因,首先是现政权在智利统治已达15年之久。在军事体制下,人们渴望民主和自由的气氛。政变初期的镇压、流放,人们至今记忆犹新,智利人民具有民主的历史传统,对军政府的铁腕统治他们早已厌倦,不能容忍这样的政体再延长到1997年。
前不久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仅圣地亚哥地区就有63%的市民要求更换总统。这次有300万青年首次参加投票,他们要求变革的心情更为迫切。
其次,虽然近年来智利在控制通货膨胀、增加出口贸易方面成绩显著,经济连年增长,但总的经济情况尚未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而且实行严厉的调整政策,也付出了种种高昂的代价。处于金字塔下层的广大低收入阶层、部分中产阶级和自由职业者并未享受到经济景气的好处,他们的生活水准反而下降。投票结果反映出多数人对经济现状并不满意。
第三,官方的竞选面临强大的对手。反对派克服了相互的分歧和矛盾,在反对皮诺切特继续执政的旗帜下实现了联合,基民党、社会党和激进党等16个政党组成了联合指挥部。他发动宣传攻势,并深入基层进行挨门逐户的动员。投票前夕的全国“希望大进军”和首都的百万人集会显示了反对派强大的组织力量,为夺取公民投票的胜利起了动员作用。政府企图分化反对派的策略没有奏效。
最后,国际上对智利反对派的支持和声援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西欧、北美诸国每每向智利当局施加影响,要求其开放民主。处于民主化潮流中的拉美邻国的呼声则更是强烈。这次公民投票,来智利的国际观察员之多也很说明问题。广大的国际议员代表和世界知名文艺界人士则多次来这里同反对派人士站在一起,表示对他们的支持。
智利公民投票的结果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这只是第一回合的胜利。种种迹象表明,军政府准备按既定方针退守第二道防线,恢复元气,积蓄力量,在继续执政1年之后,在未来的大选中作最后较量。日前,皮诺切特拒绝了内阁的集体辞呈。他仍然控制着军队和政权。国际部长表示,武装部队继续忠于现行宪制。将军团也表示继续支持现政权。这都说明,反对派虽然赢得了公民投票的胜利,却仍面对着强劲的对手。
在胜利和欢乐中反对派中的有识之士表现了极大的克制。他们谨慎从事,力争通过谈判同军方实行和解,并使全民达到大团结。然而,它与官方的主要矛盾在于如何对待1980年政治宪法的问题:官方要坚持,反对派要修改,其要害是:皮诺切特是否及时引退?军政府愿不愿真正还政于民?看来,在通向民主的航道上,还将会遇到不少急流和暗礁,但无论如何,10月5日公民投票的结果在智利历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本报圣地亚哥10月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昂纳克在国庆招待会上说
民德将继续建设发达社会主义
新华社柏林10月7日电 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今晚在这里为庆祝共和国成立39周年而举行的招待会(6日误为未举行)上的讲话中说,他上月底访问苏联期间,同戈尔巴乔夫着重讨论了民主德国按照德国统一社会党十一大决议继续推行其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政策的问题。他指出,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主德国将本着对自己人民彻底负责的精神,寻求那种真正符合本国具体情况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他强调,民主德国和苏联在外交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重大原则问题上,观点是一致的。
昂纳克在讲话中再次提出,华约和北约都应把自己的军事力量裁减到只可防御自己、无力进攻他人的水平上。


第6版(国际)
专栏:

罗高寿谈苏中关系
新华社莫斯科10月7日电 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罗高寿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阐述苏联的亚太政策时谈到了中苏关系。
有西方记者问罗高寿:“苏联同中国接近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苏联认为中苏之间的理想关系应是怎样的?”他回答说:“苏联和中国都认为双方的目的是建立稳固的睦邻关系。中苏是邻邦,应该生活在和平与友谊之中。”中国坚持和平共处原则,我们完全赞赏这种立场。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中国和苏联都不止一次申明两国关系不再回到50年代,我们希望这种关系是友好和睦邻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尔及尔宵禁后发生流血事件
局势趋缓但尚未恢复正常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阿尔及尔消息:阿尔及利亚首都自6日下午宣布紧急状态、实行军事管制之后,发生了几起流血事件,造成人员伤亡。
由阿尔及利亚通讯社公布的一份军事指挥部的公报证实,6日白天和夜晚,治安部队和示威者之间发生冲突,双方均有伤亡。但是,公报没有提供死亡的人数和发生冲突的地点。
据报道,军队、宪兵和警察严格控制着阿尔及尔的主要街道,一架直升机在城市上空盘旋。市中心的民族解放阵线党(执政党)总部大楼四周停放着坦克和装甲车。今天上午,在市内几个曾发生骚乱的地区没有发生新的冲突事件。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购买食品,警察在一旁维护秩序。
阿尔及利亚航空公司宣布无限期地取消国内、国际航班,但是外国航空公司飞往阿尔及尔的航班并未中断。
新华社阿尔及尔10月7日电 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经过3天的骚乱后,在武装军警的保护下,现在局势稍有缓和,但尚未恢复正常。
警车和装甲车仍在首都主要公路上行驶,军用直升机一直在首都上空巡逻。反政府的不满分子同警方之间的冲突还未完全停止,夜间在主要公路上仍可听到枪声。据非官方消息,在这场骚乱中已有10余人丧生,近千人被捕。


第6版(国际)
专栏:

汉城三千多学生集会要求逮捕全斗焕
本报平壤10月8日电 记者徐宝康报道:据此间报纸报道,南朝鲜汉城30多所大学约3500多名学生7日在汉城大学举行集会,强烈要求当局在11月3日前逮捕前总统全斗焕,如果当局不答应,他们将自己动手惩处全斗焕。学生们发表声明指控前总统全斗焕在光州大屠杀事件中负有主要责任,必须交法庭严惩。会后,学生们走上街头示威,并同警察发生了冲突。


第6版(国际)
专栏:

外国记者参观苏联导弹基地
据新华社莫斯科10月6日电 (记者唐修哲)位于莫斯科以北250公里的一个苏联战略导弹基地今天首次对外国记者开放。包括本社记者在内的13个国家常驻莫斯科的记者应苏联国防部的邀请参观了在伊凡诺沃州境内的两个SS—11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SS—11洲际弹道导弹长约19米、直径为2米、重50吨,用两级火箭推动,射程可达1万公里。
今天记者们参观的两个发射井一个处于战备状态,乳白色的核弹头指向蓝天,随时都可以射向目的地;另一个发射井空着,该井深20米,直径为2米。两个发射井的四周都被层层铁丝网包围着。发射场负责人说,甚至有些火箭部队的士兵都没有见过这里的导弹。
(附图片)
图为记者参观导弹基地。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西德政府6日宣布,外交国务秘书赫尔穆特·舍费尔将在10月14日至25日的东南亚之行中访问越南和老挝。
△尼加拉瓜《街垒报》7日揭露洪都拉斯军队6日袭击桑地诺军队阵地。
△玻利维亚外长7日宣布,政府已将其同古巴和埃及的领事级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以加强同这两个国家的双边关系。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德为施特劳斯举行隆重葬礼
姚依林副总理参加葬礼
本报波恩10月8日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著名政治家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国家葬礼,昨天下午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隆重举行。西德总统魏茨泽克、政府总理科尔以及政界、军界、经济界、文化界其他知名人士共1600人出席了国葬仪式。正在此间访问的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参加了葬礼。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土耳其总理厄扎尔、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将军、尼日尔主席阿里·赛义布、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吉拉耶夫、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副主席米塔格以及英国、法国等国贵宾,140多个国家的驻西德使节也参加了葬礼。
西德总统魏茨泽克在讲话中说,施特劳斯从战后以来在不同的岗位上一直为西德服务,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一个热情的欧洲人。全体德国人都痛感失去了一位战后时代历史的一位伟大人物。科尔总理说,施特劳斯是一位无可争辩的民主主义者。他为失去了一位多年来为共同理想奋斗的伙伴深感惋惜。
葬礼进行中,无数人在街道上向施特劳斯致哀。施特劳斯的灵柩穿过大街时,3600多人组成的仪仗队,分列大街两侧向他致敬。
昨天傍晚,在慕尼黑的暮色中,这个来自巴伐利亚的政治家走完了他最后的一段路程。在他曾经就学的路德维希大街两旁,巴伐利亚各群众组织身穿民族服装,组成仪仗队,向他致最后的敬意。联邦国防军士兵迈着沉稳的步伐担任前导,6匹身披黑色丧服的骏马牵引着施特劳斯的灵柩缓缓前进。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他终生热爱的巴伐利亚蓝白两色州旗、一捧白色的鲜花放置在灵柩中央。在灯火照耀的胜利门下,一阵军鼓冬冬作响,如骤雨初下,灵柩马车驶进胜利门。
他的灵柩已于晚晚运抵他的家乡因河畔的罗特镇,今天将正式安葬在他4年前因车祸故去的夫人马丽安娜的墓旁。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伊朗准备同伊拉克恢复谈判
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十月六日在联合国说,伊朗准备同伊拉克恢复上周六中断的直接谈判。
韦提亚提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伊朗同伊拉克面对面的谈判没有“破裂”,两国将继续举行大使级的谈判。
伊拉克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人士说,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建议十月二十七日为恢复陷于僵局的日内瓦谈判的日期。但是,韦拉亚提六日说,伊朗至今没有收到秘书长的这一建议。
美苏计划就雷达站问题谈判
美国和苏联计划就拆毁苏联在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雅尔斯克雷达站问题举行新的一轮谈判。
据《纽约时报》十月七日的报道,谈判的建议是由苏联外交部裁军和军备控制局局长维·卡尔波夫同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署长威廉·勃恩斯举行会谈后提出的。
据苏联官员透露,双方的技术专家将研究苏联计划中关于拆毁或者改装雷达站的计划,使之符合一九七二年美苏签署的限制反弹道导弹协议。
美希基地谈判仍未取得进展
希腊和美国第十轮军事基地谈判十月六日在雅典结束。同前几轮谈判一样,这次谈判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希腊政府发言人在七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希美两国谈判代表就基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再次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自去年十一月以来,希美关于这些军事基地命运问题的谈判已举行了十次。由于双方分歧较大,谈判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意法讨论反对国际恐怖主义
意大利内政部长加瓦十月七日在罗马会见了来访的法国内政部长若克斯,并同他就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举行了会谈。
两国内政部长一致认为,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有增无减。他们决定,根据两国一九八六年签署有关文件精神,意、法双边合作委员会将于最近举行会议,切实研究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问题,并制订具体方案。
洪要求联合国派驻和平部队
洪都拉斯外长孔特雷拉斯十月五日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正式请求联合国向洪都拉斯派驻国际维持和平部队,以保证它的领土完整。
孔特雷拉斯建议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驻扎在洪都拉斯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的边境地区。
洪都拉斯最早是在去年十一月提出这一设想的。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五日在会见递交信件的洪都拉斯大使时表示,他没有组建这样一支部队的权力,能够就此作出决定的机构是安理会。
布总统呼吁促进部族间和解
布隆迪总统布约亚十月六日在首都布琼布拉召开的全国协商委员会会议开幕式上提出布隆迪走和平的道路来解决部族问题。
布约亚说,他相信布隆迪人民渴望共同生活和兄弟般地同欢乐共患难。
布隆迪全国协商委员会是九月二十九日成立的,以便研究八月发生部族流血冲突后出现的民族团结问题。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