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拉伯文坛的骄傲
——记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
  李琛
10月13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纳吉布·马哈福兹。埃及举国为之欢呼,总统穆巴拉克亲自打电话给他表示祝贺。人们把这视作国家的荣誉,决定11月1日为全国庆祝日。马哈福兹本人也十分激动。他是继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之后,第三位获得此项荣誉的东方作家。
消息传来令人惊喜、兴奋。惊喜的是此奖落入阿拉伯作家之手,出乎人们意外;兴奋的是皇家学院渐渐改正过去评奖的某些偏颇,把眼光又转向东方,肯定并赞扬此位文学大师,这对阿拉伯文学界无疑是一个巨大鼓舞。
马哈福兹是阿拉伯公认的杰出的小说家,被誉为阿拉伯小说史上的一座“金字塔”。他的创作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阿拉伯小说发展的进程。至今他已写出27部中长篇、17部短篇,总发行量突破百万册。他的名字及作品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在阿拉伯世界几乎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他的一些重要作品已译成英、德、法、俄等多种文字出版,在我国出版的中译本也有近10种。国内外文学界重视对他的研究,用阿拉伯语写作的有关论著已不下四五十种。
他最初使我产生兴趣不是因为他的名气,而是他描绘20世纪上半叶埃及社会生活的三部曲引起我的共鸣。多年来,我追踪他的笔迹,踏进他的艺术天地。那是一个广阔深远、神秘而富于变化的多彩世界。通过阅读和研究他的作品,我感受到了时代的脚步,看到了作家焦灼、深虑的眼睛,听到了他的叹息、他的疾呼、他的警告以及他与历史的对白。东方民族共同命运的相互同情与理解将他的心与读者的心沟通。我为他的赤子之心和高瞻远瞩、不断进取的精神所感动。
1911年12月11日,他出生于开罗一个中等家庭,自幼性格内向。他在家庭和所在街区的宗教和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中学时代就爱好文学,1929年开始写短篇,1934年毕业于开罗大学哲学系。在他醉心哲学、憧憬作思想家的同时,文学对他的诱惑也与日俱增。在徘徊多年后,1936年他终于放弃了哲学教授的坦途,选择了“狡猾的艺术”,开始在文学的小路上跋涉。他也曾长期在政府部门任职,从宗教基金部职员擢升到文学部顾问。1971年退休,进入《金字塔报》编委会,成为专职作家。
马哈福兹把他全部的爱奉献给了文学,45岁才结婚。他拒绝过高稿酬写短篇的邀请,潜心长篇创作,有计划地阅读文学名著,利用一切机会汲取知识,了解社会,以弥补自己文学准备的不足。他忍受了十年无人评论备受冷落的窘状,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文学目标。早年,他为拟定40部历史小说计划曾去大学考古系旁听,但写完三部后感到历史小说难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便转向创作反映现实的社会小说。1952年完成他划时代的巨著三部曲,但因出版受阻而使他近乎绝望。面对埃及独立后的新形势,他既喜又忧,无心继续原有计划,搁笔达六年之久。中间虽写作过一些电影故事,但只能看作是一种心理补偿。待他重新拿起笔来,便迫不急待地把几年中对人生社会的静观思考倾注笔端。1957年写成《我们街区的孩子们》,1959年发表时却引起轩然大波,遭受到爱资哈尔神学家的指控,并被列为禁书。80年代又因中篇《王座前》的政治观点受人攻击,被迫公开为己辩护。
他在艺术上的探索也成为人们经常议论的中心。为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他大量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派的文学观念和手法,创作了《小偷与狗》( 1961)、《尼罗河上的絮语》(1966)、《米拉玛尔公寓》(1967)等一批作品,形成自己创作的又一高峰。当时他可算功成名就,两度获得国家文学奖和一级国家勋章。但他并不满足,70年代又向民族遗产发掘,探索具有民族特点的小说形式。得意之作《平民史诗》和《千夜之夜》最具特色。
不论是荣是辱,是褒是贬,马哈福兹总是温文尔雅,谦虚谨慎。1984年底我有幸在开罗见到他。他没某些大作家的傲慢矜持,保持着普通人的本色。他朴实平易,亲切少语,言谈间不时发出爽朗笑声。听他讲话如读其书,清香淡雅而余味无穷。
马哈福兹的代表作是《官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三部曲。这部自传体小说叙述了一个埃及商人家庭三代人的不同命运,从中反映出埃及现代历史的风云变幻,不失为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一部难得的“人情风俗史”。它达到了阿拉伯现实主义小说的顶峰,从而奠定了他在阿拉伯文坛上的泰斗地位。小说中第一代主人公阿·杰瓦德代表守旧的一代,他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又在反帝爱国斗争中表露出起码的爱国心。儿辈是在1919年反英革命后成长的一代,在进步思潮冲击下失去心理平衡,成为困惑迷惘的一代,小儿子凯马勒是这代人的缩影。孙辈们是具有坚定信仰的现代人,他们虽然政治倾向各异,但都在为各自的理想而奋斗。结尾处,信仰共产主义的和成为穆斯林兄弟会中坚的两兄弟双双被捕,作者想以此预示埃及的前途。这部1500多页的巨著出版时因篇幅过长而分为三部,每部恰到好处地侧重于展示一代人,并以所在街区命名。一部作品拦腰截为三段且前后呼应,足见其布局谋篇之精细。
马哈福兹在古稀之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也来之不易。他是阿拉伯文学界的骄傲。


第7版(国际)
专栏:

  佩德罗皇帝与巴西摄影史
  吴志华
巴西佩德罗二世不仅做了48年的巴西皇帝,而且还是巴西最早的摄影爱好者。1840年,年仅14岁的佩德罗已经有了一架银板照相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照相机。佩德罗十分爱好摄影,外出旅行时经常携带相机,随时拍摄。他还喜交朋友,共同切磋摄影技艺。当时巴西的一些著名摄影师如马尔科·弗莱兹、卡尔内依·卡斯巴尔、恩舍·本克、若阿金·因斯莱等经常出入于皇宫,还被佩德罗皇帝授予“皇家摄影师”称号。
1889年,巴西共和国建立后,佩德罗逃亡欧洲。后来,他把收集的照片、孤本书、地质图、乐谱、杂志等捐赠给了巴西国家图书馆。
佩德罗二世留下的照片共有2.5万多张。摄影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有不少上乘作品。除了大量的皇家生活照和人物照外,还有巴西各地风光和民俗照片,其中较重要的有1887年—1888年佩德罗皇帝第三次出访欧洲和里约热内卢、黑金城风光以及南方德国移民村和东北部民间歌舞等几组照片。它们是研究巴西帝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的珍贵资料。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幅1870年中国戏剧团访问巴西时的照片,它为研究中巴两国交往的历史提供了新的佐证。


第7版(国际)
专栏:

  袖珍人造卫星
美国航天专家最近宣布已成功地制造了一种袖珍型的人造卫星。这种
“小不点”卫星大小犹如一只罐头,全重不足500克,但内安装有至少两种考察仪器。袖珍型卫星主要作考察太阳系行星之用,一般借助已在轨道上飞行的大型人造卫星“抛”出。
·朝霞·


第7版(国际)
专栏:域外散记

  大象情思
  熊善吾
四年前一个初冬的清晨,我们冒着纷纷瑞雪,告别了祖国的首都,飞向西非一个陌生的国家——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位于非洲西部,靠近西经零度线,离赤道不远。有意思的是,当我们离京时正寒气逼人,而来到阿比让,则是骄阳似火,汗流浃背。小小寰球,各地气候差异可真大!
科特迪瓦是法文“象牙海岸”的中文音译。顾名思义是个盛产大象的地方。这里高温多雨,有大片原始森林,植被稠密,适合大象这类皮肤很厚的动物生殖繁衍。早在公元十一世纪,这里的沿海地区就逐渐形成了象牙市场。随后,欧洲殖民主义者乘隙而入,用廉价的枪支、弹药和酒精等工业品换取贵重的象牙。于是,这里成群结队的大象便成了人们捕猎谋财的对象。象牙买卖也日益兴旺。象牙海岸因而得名。它深深地刻下了殖民者掠夺西非财富的烙印。
我们身居象牙之国,跟“大象”可谓抬头不见低头见:国徽上有“大象”;大街上许多商品和广告上有“大象”;邮票上也有“大象”;体育场内那头几米高的“大象”更是个庞然大物,翘鼻矗立一旁,威风凛凛;国家足球队也以“大象”命名;电影院、电视、报刊上,几乎处处有“大象”;至于木刻和美术工艺品上的“大象”更是不计其数;有时走进阿比让上层人家,说不定客厅一角还会有头“大象”在看家呢……如果谁要统计科特迪瓦这类“大象”的“存栏头数”,那真是一大难题。
天天见“大象”,就是看不到真正的大象。我们曾经下过乡,去过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但遗憾的是一头大象也没有见到。最后还是回到阿比让动物园才算看到了“象牙海岸”的大象。
动物园的大象果然证实非洲大象跟亚洲大象在形态上略有不同。它比亚洲大象更高大,颜色更深,无论雌雄都有一对突出嘴外的长牙。我们模仿其他游人,进门也买了包“象食”炒花生米。靠近“象园”时将“象食”往手心一放,然后手往前一伸,便把那长长的象鼻子引过来了。鼻尖一直伸到你手心,然后张开它的小圆鼻孔,“哧”的一下便把花生米全部吸走。头一回经历这种事还真有点害怕,有谁不知道这象鼻子的厉害呢!不过,次数多了,发现这象鼻子总是这样“照章办事”,对我们这些客人也“一视同仁”,这样,不仅不害怕,反而觉得它还怪可爱哩!
在动物园看到真象之后,心想前人看象要比我们容易得多。因为在这茫茫林海深处,当年大象数以十万计,可能比人还多。据说早年有个探险家在中西部的达鲁瓦地区发现过一座特大的“象墓”(大山洞),葬有象骨成千副,象牙有成倍之多,此人因而发了大财。令人难解的是,这“象墓”是由何人所修?这么多的大象又是由何人所葬呢?原来,大象乃高寿动物,可活到一百五十岁,且对死期有“自知之明”,临死前便自掘自进“坟墓”,在那里“寿终正寝”。
由此可见,昔日科特迪瓦的大象何其多也!可惜的是,如今它正处危急存亡之秋。随着原始森林的开发,加上滥捕滥杀,大象数目正急剧减少。据说目前的野生大象只剩三千来头了。科特迪瓦保护自然资源协会一九八五年发出紧急呼吁:“立即行动起来,保护大象!”呼吁书说:“如果按目前大象减少的速度计算,到一九九五年,科特迪瓦的大象行将灭绝。”果真如此,那“象牙海岸”就不会再有象牙了!
想到这里,该寄语给临行时曾嘱托我们“带支象牙回来”的那位朋友——请在遥远的东方,也和我们一起,还是先为大象的生存祝福吧!


第7版(国际)
专栏:域外拾零

  魂落斜塔
  叶进
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奇迹”的比萨斜塔,建成于1350年,是意大利著名古代文化遗产之一。站在一片绒毡似的草地上,翘首望去,竟使我觉得这个庞然大物似乎顷刻之间就要崩塌。然而它却巍然屹立了600多年。这座塔不仅建筑风格奇特,而且从建成之日起,塔顶中心就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并一直缓慢地向南倾斜,至今顶部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已达4.4米。“斜而不倾”,是使比萨斜塔闻名于世的原因。而传说 300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塔上做过自由落体实验,更使它充满神奇的魅力,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纷至沓来,争相一睹斜塔风采。因此,外表看来岌岌可危的比萨斜塔,每天总是游人如织。当局在一块大牌子上警告说,塔顶有些地方没有围栏,发生生命危险概由游人自己负责。但是,许多游客仍然不畏艰险,拾级直上。
我一生难得到此一游,自然也要往上攀登而后快。与我同上塔顶的,有一对年轻的意大利情侣。他俩肩并肩地站在塔顶,恳请我给他俩拍一张照片,并希望我保存。我高兴地答应了。岂料当我揿过快门,一件始料不及的事发生了:我眼前这对表情复杂的恋人(见照片)竟一齐跳下50多米高的斜塔!这不是因为塔顶没有围栏的缘故,而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去见上帝的途径。
目睹这一人间惨剧,我被惊呆了,刚了却一桩宿愿的快慰顿时消失,心里充满莫名的苦味,下塔时我感到两腿不听使唤。等我下得塔来,警察已将两具尸体收走。在这世界旅游胜地,警方不希望让更多游人看到这样难堪的场面。尽管在意大利的5700万人当中,平均每年自杀者达3422人,但选择跳斜塔的,毕竟罕见。
有人说,西方人不仅爱夸自己的所长,有时连自己的某些隐情也愿暴露。这对自杀者,据后来赶到的他们的朋友透露,就是一对艾滋病患者。其实,他们都是早期患者,尚无什么症状。若不是自己说了出来,别人暂时也不会知晓。岂料,由于自己的坦诚,昔日的好友见了他们却形同陌路人,他们的汽车玻璃被人砸碎,甚至还有人朝他们吐唾沫。
这对恋人失悔于当初不该注射毒品。在意大利发现的500名艾滋病患者中,很少有人是同性恋引起的,而几乎都是吸毒者。这些吸毒者有时由于合用针头,所以只要其中一人是艾滋病患者,其他人都有被传染的危险。这对情侣搞不清是谁传染给谁,因为他们常共用一根针头注射毒品……
他们更失悔于做人太坦诚,竟把自己的病情公诸于众。他们原以为,既然大家都懂得一般性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所以将自己的隐情告诉朋友,希望朋友为他们分忧。但没料及人们“谈艾色变”,他俩一夜之间成了“社会弃儿”。
他们懊丧之极,曾在酒后驾车夜游。因时速超过规定被警察以“酒后驾车罪”拘捕。而当警察得知他们是艾滋病患者时,竟吓得魂不附体,甚至再也不敢碰他们了。他们本可逃之夭夭,但深感人格受到侮辱。于是,这对恋人只好选择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作为结束自己短暂人生旅途的终点。
他们把自己作为比萨斜塔的“自由落体”,看来也许是想以此唤起更多的世人对艾滋病患者产生理解和同情。(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梦与现实
  ——美国人的住房问题
  鲍世绍
人对生活各有追求,也可以说有自己的美梦。据说一般美国人现在想要得到的是:环境优美舒适的住宅,新型的小汽车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女。50年代以来,不少美国人包括蓝领工人在内,经过一二十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这个梦,跨进了中产阶级的行列。鲍勃·福雷斯特先生就是典型的一例。
鲍勃今年60岁。他23岁结婚,有3个孩子。1957年,他到洛杉矶工作,年薪5512美元。不久,他买了一座价值9750美元的3居室住宅,付定金750美元,仅占他年薪的14%,加上每月分期付款175美元,生活还过得去。1973年,他卖掉旧房,又从银行贷款,自建一座新住宅,目前估价为30万美元。他现在在工会工作,年薪4万美元,早就跨进了中产阶级的行列。他自豪地说,他的生活比曾在化工厂当工程师的父亲好多了。
然而,鲍勃的儿女们光景就不同了。以他的女儿佩洁为例,1985年,她买一辆小汽车,价格为8500美元,先付定金1000美元,占她年薪1.8万美元的6%,每月分期付款230美元。佩洁受过高等教育,现已当了一家服装店的经理。她的家庭经济状况比两个弟弟好得多,但每月除房租、汽车交通费等几项支出外,没有什么节余。买一座住宅是她连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因为在洛杉矶,买一座中等水平的住宅至少需要18.8万美元。鲍勃说,“我的孩子们实在买不起房子,除非他们侥幸中了彩票”,这决非信口开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人引为自豪的一项成就是把多数人租房住变成了有自己的房子住。然而在里根当政的8年里,35—39岁这一年龄层次的公民中,拥有房产的从过去占61%降到53%。房价的飞涨使得光凭工资去购买房产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如今买房子付定金至少要占年薪的50%以上,而1978年只占1/3。年轻一代买房子只得求助于父母,或等着继承遗产。
目前在美国,大、中学毕业生的收入差距在拉大。70年代初,前者一般比后者只高出15%,到了1980年已扩大到49%。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青年人的发展前途。一张大学文凭被视为通向中产阶级的“通行证”,否则在中产阶级家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就有可能被挤出这个阶层。为此,许多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去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近年来美国教育费用的上涨十分惊人。私立学校一年学习费用高达1.3万美元,相当于中产阶级家庭平均年收入的40%。到公立学校学习可省一些,相当于年收入的20%。一个家庭如有两个孩子上大学,其负担之重是不言而喻的。
在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两党候选人都在教育经费问题上大做文章,许下了种种诺言。杜卡基斯说,他若竞选获胜,将放宽对大学生贷款限制,让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偿还贷款。布什则宣称,为了保证父母有钱偿付孩子的教育经费,允许他们每年到银行存1000美元,并可免付这笔钱的所得税。总之,不管杜、布怎么说,他们都想让中产阶级相信,他们的政策是符合中产阶级利益的。
鲍勃的女儿佩洁说:“我们会好起来的,这完全是可能的。”看来,美国青年人对实现自己的梦还是有信心的。不过,他们得作出比父辈更艰苦的努力。


第7版(国际)
专栏:

“电子出纳员”
苏联加里宁格勒一家工厂研制成功了一种点钞机。该机的点钞速度每分钟可达千张并按每包100张的标准对钞票进行包封。在点钞过程中,点钞机还能够把那些用坏了的钞票分拣出来。·卯月·


第7版(国际)
专栏:

  物价货币银行
最近去巴黎,发现那里的物价比半年前高了不少。好在法国是高收入、高消费的国家,工资和物价活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所以对巴黎人的生活不但没有影响,相反,生活水平还在逐年提高。
有意思的是,法国流通的货币量正在减少。过去,法国人总带好多法郎出门。现在,上饭店、住旅馆、买飞机票、去超级市场……都可以用信用卡付款,不用找零,方便多了。
法国银行的作用越来越大,信誉越来越好。法国银行有国立的、财团经营的、个体的,还有夫妻银行,五花八门,但却联着千家万户。法国人领工资不见现钞,而是由银行的计算机输入每个人的户头,作为存款,利息也随之增长。如果你要用现钱,可凭信用卡在街头取款机前取钱,24小时服务,十分方便。这样,不但减少了货币流通量,而且职工感到更方便、安全。·李国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