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约巴埃首脑高度评价亚喀巴会晤
  为约巴新关系奠定基础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综合本社驻开罗和安曼记者报道,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约旦国王侯赛因对他们在亚喀巴三方首脑会晤给予高度评价。
阿拉法特23日在巴格达接见埃及记者时说,亚喀巴会晤集中讨论了约巴关系,以及约旦宣布断绝同约旦河西岸的法律和行政关系后,促进约巴关系的重要性。
他说,亚喀巴三方首脑会晤为新的约巴关系奠定了基础。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3日回到开罗时对记者说,他对亚喀巴会谈的结果表示满意。他说,巴勒斯坦人和约旦人同意组成邦联。
他说,阿拉法特和侯赛因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对话。
他说,三方领导人在会谈中彼此取得了谅解。
约旦国王侯赛因23日接见约旦通讯社记者时说,巴解组织决心担负起实现巴勒斯坦人民恢复他们的合法民族权利的愿望的责任。
他说,他对同其他两位领导人的会谈感到非常满意。他说,这将有助于阿拉伯国家采取联合行动,以使巴勒斯坦人民实现自己的民族目标。
他还强调加强约旦和巴勒斯坦人民之间的团结的重要性。他说,在和平进程中,特别是约旦决定断绝同约旦河西岸的法律和行政关系后,巴解组织起着关键作用。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抵苏访问
  两国领导人将讨论双边关系和欧洲安全等问题
本报波恩10月24日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联邦德国总理科尔今天上午离开波恩前往莫斯科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
科尔率领的正式代表团由大约60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外长根舍、国防部长朔尔茨、环保部长特普费尔、研技部长里森胡贝尔和农业部长基希勒。随同前往的还有一个与正式代表团人数相近的特别代表团。
据透露,科尔访苏期间将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举行3轮会谈,主要讨论两国在经济和科技等领域中的合作、欧洲安全及裁军等问题。此外,双方还将就柏林、德国政策和人权等敏感问题交换意见。在为期4天的访问中,两国还将签署环保和核设施安全、宇航和反应堆研究、文化、海上事故救援及食品等7个合作协议。西德经济界还将与苏联方面签署30亿马克贷款协议和包括建立合资企业在内的大约30项合同。
但这里的分析家们也指出,科尔此行虽有助于促进西德和苏联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但双方在柏林和德国政策等问题上的立场分歧却很难得到根本消除。
据新华社莫斯科10月24日电(记者竺承军)联邦德国总理科尔今天抵达莫斯科,在机场受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和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迎接。这是科尔自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首次正式访苏。双方都希望这次访问将把两国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苏联是西德在东方的最大贸易伙伴,西德是苏联在西方的最大贸易伙伴,1987年双方贸易额达49.6亿卢布(约合71亿美元),今年的贸易额将有所扩大。最近西德一些财团决定向苏联提供30亿西德马克贷款以帮助苏联发展消费品和食品工业,这给两国经济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裁军问题上,波恩政府欢迎美苏签署中导条约,并在原则上支持削减50%战略武器的思想,但同时反对在欧洲建立无核区,也不赞同从欧洲撤走核武器。因为联邦德国认为华约拥有强大的常规力量,担心无核区会瓦解自己的防卫信心。


第6版(国际)
专栏:

  战友喜重逢
  赵勇田
金秋的平壤,气候宜人。去年这个时候,中朝友好协会参观团在访问平壤期间,出现的一幕十分动人的场面又浮现在眼前。
一天,参观团成员驱车来到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朝鲜翻译金善用向等候在门口台阶上的人民军大校、解说员朴东浩介绍中国客人时,说:“这位是孙凤巨同志。”朴大校听后,猛然一愣,自言自语地说:“孙凤巨……孙凤巨。”61岁的朴东浩是纪念馆的宣传部长,在祖国解放战争中是位屡建战功的英雄坦克手,他听说中国代表团里有五位志愿军老战士和一名志愿军烈士家属,带着炽烈的感情引导中国同志参观这里展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历史照片、文件、实物和油画。
当中国客人走进“志愿军英雄榜”展览室,视线便集中在展板上排列整齐的上百名志愿军英雄们的放大照片上。朴大校手举引导棒说:“这四位是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罗盛教、孙……”没等朴东浩说完,中国代表团的孙凤巨背过脸去,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是因为朴大校即将介绍的孙凤巨,就是他1952年26岁时获得志愿军一级模范、特等功臣时拍摄的照片,他万万没有想到时隔35年之后再重访朝鲜时能看到它。
老英雄孙凤巨猛地一回头,抓住朴东浩的手,激动地说:“我感谢朝鲜劳动党,感谢朝鲜人民,至今在展览板上还挂着这么多志愿军英雄、模范的照片,这是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的象征。”
朴大校仔细地盯着孙凤巨的脸庞,又看了看墙上的照片,瞬间他若有所悟地握着孙凤巨的手,眼睛湿润了。片刻之后,他高兴地笑了,大声说:“孙凤巨同志!英雄啊回来了!”顿时,宾主之间的气氛变得欢乐了。
孙凤巨,当年在朝鲜战场东线被中朝两国军队官兵誉为“神医”。1950年11月,他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在担任手术队长期间,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下抢救大批伤员。几年间,在前线救护所经过孙凤巨手术治疗的伤员到底有多少,他自己也无法说清楚。
使孙凤巨永生难忘的是,1952年夏天,在平壤以东阳德郡温泉面麻田洞抢救过一名朝鲜青年的生命。19岁的农村青年李明南因腹痛在地上打滚,生命垂危。他的母亲听说志愿军里有一名“神医”,便请几个人抬着儿子辗转数十里来找孙凤巨。已经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孙凤巨二话没说,立即躬身细心察看,确诊病人得的是肠梗阻,征得家属同意,立即作剖腹手术,将梗阻坏死的肠子切去。手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李明南很快转危为安,当他离开部队时,特意来到手术队队部门口,扑通跪在孙队长面前,连声说:“志愿军叔叔好!”由于他功绩卓著,1952年9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特决定给他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称号。同年12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朴东浩大校在担任解说员的几年间,这是使他最感动的事情。战友重逢的喜悦,溢于言表。在场的朝鲜记者抓住这动人的场面,有的拍照,有的拿出话筒录音。
朝鲜中央广播电台的记者金东哲说,他今天发稿的题目就叫《英雄回来了》。告别时,朴东浩和孙凤巨两人的眼圈又红了,滚动着惜别的泪珠。朴东浩一手挽住代表团团长柴成文将军的胳臂,一手拉着英雄孙凤巨的手,一起合影留念。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立陶宛加盟共和国成立一群众组织
《真理报》发表评论抨击民族主义
新华社莫斯科10月22日电 在苏联立陶宛加盟共和国首都维尔纽斯,今天举行了群众性组织“立陶宛采取改革运动”的成立大会。
据塔斯社报道,有1000多名代表出席的这次大会宣布,这个组织的宗旨是,支持正在苏联进行的全面革新。
立陶宛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布拉藻斯卡斯在会上发言说,立陶宛共产党认为这一群众性组织是支持改革的积极力量,因为它的目标是公开性、活跃社会思想、克服停滞时期的严重后果、根本改善经济、关怀保护自然环境问题等。他指出,必须进一步巩固苏联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制止挑拨民族矛盾的企图。
本月上旬,在苏联波罗的海沿岸的另外两个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也成立了类似的群众性组织“人民阵线”。
10月21日《真理报》就一些共和国成立“人民阵线”发表了评论,指出“不能闭目无视改革的沃土不仅给予谷物以生命,而且也会使莠草丛生。这些莠草尤其愿意寄生在民族问题上”。评论强调,“不能允许不久前存在的民族虚无主义由民族主义来取代”。《新时代》杂志和《共青团真理报》近日也就这一问题发表文章,对波罗的海沿岸3个加盟共和国成立“人民阵线”组织持保留态度。《新时代》写道,“这些共和国的部分居民在‘人民阵线’的纲领中发现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和分立主义的倾向”“产生了这些共和国按民族特征分裂的危险”。该杂志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人民阵线”的纲领完全实现,“会不会破坏波罗的海沿岸共和国同苏联事实上的全部联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缅甸民族团结党发布新纲领
提出两项目标和四项原则
据新华社仰光10月23日电 据缅甸官方电台今晚广播说,缅甸民族团结党(即原执政的社会主义纲领党)制订了新的政治纲领,以取代原来的政治纲领。
民族团结党新的政治纲领是由缅甸多党民主大选委员会在一项新闻公报中发布的。
新纲领包括2项目标和4项基本原则。
2项目标是: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实现国家的和平、稳定和现代化。
4项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统一;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基本权利;调动企业积极性,发展生产;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制度,为人民造福。
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是于今年9月24日改名为民族团结党的。
缅甸现政府已决定,数月之后,待全国政治形势安定时,将举行多党的民主大选。


第6版(国际)
专栏:

  意大利总理和英国首相举行会谈
本报罗马10月22日电 记者史克栋报道:10月21日,意大利总理德米塔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意大利北部马雷湖畔的达兰托别墅进行了双边会晤。他们一致认为,在1992年建立欧洲统一市场是双方的“共同义务”。
据报道,他们还谈到了东西方关系、反对贩毒和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
德米塔总理向撒切尔夫人介绍了他最近结束的莫斯科之行,谈了他对苏联改革形势的印象及看法。双方一致认为,要“发展与苏联的关系”,但要“持慎重态度”。德米塔还强调说,“西方在苏联的投资要在互利的原则下进行”。
会晤结束时,双方还就取消进出口双重征税和反对贩毒和国际恐怖主义达成两项协议。撒切尔夫人一行结束访问后于当天返回英国。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国各界人士发表讲话
  呼吁反对暴力维护社会秩序
  新华社巴黎10月23日电 (记者吴葆璋)法国各界人士今天纷纷发表讲话,反对暴力行为,呼吁维护社会秩序。
这些讲话是在今天凌晨巴黎圣米歇尔影院因上演影片《基督最后的诱惑》而发生纵火案后发表的。
圣米歇尔影院纵火案使13人受伤。这是自9月28日法国放映《基督最后的诱惑》所引起的一系列暴力行为之一。
法国国民议会议长法比尤斯今天下午发表公报指出:“法国民主人士,无论他们有什么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无论他们对斯柯塞的影片看法如何,都不能不对这种暴力行为及其所包含的威胁表示愤慨。”
法国前财政部长巴拉迪尔对报界说,圣米歇尔影院纵火案“只能使人感到可耻”。
巴黎红衣大主教吕斯蒂杰在电台发表讲话认为,暴力行为“不能容忍”。他说:“从基督教的观点看,我们不能用武器捍卫基督,耶稣本人就不这样作。”
由马丁·斯柯塞导演的美国影片《基督最后的诱惑》两个多月来从美国到西欧引起阵阵波澜。这个影片中的耶稣在十字架上殉难前,魔鬼诱他作梦,梦见他与罪女玛大肋纳结婚并生了一个小孩。斯柯塞认为,他这种对基督的处理是要表现“上帝的人的一面与神的一面”的内心冲突。影片上映以来,一直受到宗教界人士的强烈非难。
为了防止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法国当局今天加强了影院的治安工作。香榭丽舍高蒙影院门前贴了一张告示:“鉴于某些观众不择手段闹事,公众入场前要接受搜身检查。”这是法国电影史上罕见的事。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伊朗官员23日说,各政党可以自由活动,只要它们致力于伊斯兰制度并付诸行动。
△葡萄牙报纸23日说,葡萄牙和西班牙政府已同意参加联合国纳米比亚维持和平部队。
△西德经济合作部长西格弗里德·伦格20日至23日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访问,并同东道主签订了两国政府间第一个技术合作协定。
△瑞典外交大臣安德松24日结束了对越南的访问,离开河内前往泰国。
△印度报纸24日报道,近几天,印度治安部队向旁遮普邦西北部的锡克教武装分子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共联盟中央公布十七中全会政治决议
  号召加强团结克服危机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0月23日电 今天此间公布的南共联盟17中全会通过的政治决议号召共盟盟员和各级领导机构加强团结,克服分歧,为贯彻政治、经济和共盟改革以及克服南斯拉夫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而作出不懈努力。
南共联盟17中全会是本月17日至19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会议通过的这项决议说,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制止通货膨胀,活跃生产,进一步增加出口,制止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并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共盟的三大改革。
决议强调指出,为完成上述任务,必须加强共盟中央的团结,消除各共和国和自治省共盟领导之间的不团结现象和分歧,加强政治思想和行动统一,提高共盟最高领导机构的工作效率。
决议说,必须在联盟中央、中央主席团及其工作机构中更新领导干部。在更新干部时应遵循党政分离原则,并保证在党的最高机构中有更多的来自直接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干部以及年轻干部。
关于共盟的改革问题,决议说,最急迫的任务是在政治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方面加速对南共联盟的改革。中央要求主席团在年底前提出筹备南共联盟第14次代表大会的基本设想。
决议还号召阿尔巴尼亚族、塞尔维亚族、黑山族和其他民族建立统一战线,确保科索沃所有公民的自由和安全。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岐阜地方法院开庭
  四名扯落我国旗的暴徒被判刑
新华社东京10月24日电 (记者王大军)来自日本中部城市岐阜的消息说,岐阜地方法院今天开庭,对于今年6月扯落岐阜县府前的中国国旗一案进行了公开审判。4名被告均被判刑。
今年6月21日,在岐阜县政府举行该县和中国江西省结为友好县省关系的签字仪式时,15名当地右翼分子将宣传车开至县府大楼前进行捣乱。几名暴徒将挂在5米高旗杆上的中国国旗扯下。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要求日本政府及有关当局依法惩处肇事者。
岐阜地方法院对4名被告分别判处1年零3个月、10个月、8个月和6个月的徒刑。
被判1年零3个月徒刑的罪犯曾于今年5月13日参与破坏爱知县名古屋市内的日中友好华表一案。


第6版(国际)
专栏:

  坦桑尼亚发动反腐败运动
  一批违法官员被解职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0月23日电 据官方今天发表的一项声明宣布,坦桑尼亚海关、警察局、移民局、治安部门和军队的48名官员,因受贿和允许走私物资入境被解除职务。
声明说,这个决定是22日作出的。所有被解职的官员都是在边界地区工作的。政府在收到群众来信检举这些官员接受贿赂后,进行了调查。
坦桑尼亚政府7月以来发动了反腐败运动。不久前,达累斯萨拉姆机场的34名治安人员因向乘客索取钱物被解雇。
与此同时,坦桑尼亚总统姆维尼上星期要求军队遵守纪律,按照法律进行生产活动。
两年前,随着自由化政策的执行,坦桑尼亚不断出现走私、贿赂和偷税漏税现象。


第6版(国际)
专栏:图片新闻

以色列大选即将举行前夕的10月23日,以色列总理、利库德集团右翼领导人沙米尔(左)和工党领导人佩雷斯(右)在特拉维夫举行电视辩论。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新闻

国际要闻新闻
  日要求同苏谈判北方领土问题
日本首相竹下登24日在东京表示,日本即将迎来同苏联就北方领土问题进行谈判的时机。
据此间通讯社报道,竹下在首相官邸会见日本的最大工会组织全日本民间工会联合会会长竖山利文时就苏联最近的外交姿态指出,苏联已从北方领土问题已经解决完毕的姿态转变到可能稍微讨论一下的姿态上来。
竹下说:“政府很重视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今年底对日本的访问。届时,要在日苏外长协商中把问题摊开,以后进而把北方领土问题提到日苏间更高层次的谈判中去。”
  巴勒斯坦游击队员同以军冲突
以色列军队和它支持的“南黎巴嫩军”23日在赫尔蒙山脚下同巴勒斯坦游击队员发生冲突,4名巴勒斯坦游击队员被打死。
据电台援引以色列警方的话报道,这次冲突是在巴勒斯坦一支游击小分队试图从赫尔蒙山西坡进入黎巴嫩南部的所谓“安全地带”时发生的。
 民柬国民军发表雨季战绩公报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24日广播,民柬国民军总司令部19日发表了雨季(1988年5月至9月)战绩公报。这份由总司令宋成签发的公报说,国民军在这个雨季中共打死打伤越军14129人,并使8600人失去战斗力。
公报说,在5个月的时间内,国民军攻克和控制越军大小据点170个,击退越军大小规模进攻156次,击毁坦克和装甲车31辆、重型大炮38门、汽车205辆、火车机车5辆,还曾袭击马德望机场。与此同时,国民军瓦解敌伪乡村政权2136个。
公报说,这个雨季是越南入侵以来的第10个雨季。越南侵略军的处境更加困难。(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坚持原则 开创未来
  ——访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首席委员张香山
  本报记者 刘迪
10年前的10月23日,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从此,条约正式生效。
日前,记者访问了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首席委员张香山,他满怀喜悦地说:这个条约全面地确认了揭开两国关系新篇章的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并且把联合声明中提出的发展两国关系必须遵守的重大原则,作为主要内容,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所以这个条约和联合声明一样,是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也是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准绳。条约对于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千秋万代友好相处是有极其重大作用的。
在回顾缔约10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时,张香山说,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好的、正常的。但其间也发生了一些问题,归结起来有两类,一类是政治问题,一类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正确认识过去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一是如何正确地处理日台关系。经济问题主要是中日贸易不平衡、日方在技术转让方面有所限制、对华投资不够积极等。应该说,只要双方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以及指导中日关系的四原则,这些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事实上,有些问题已经按照声明和条约的原则及时地解决了,或被制止而未向破坏性方向发展。这也显示出条约在解决两国关系问题上的权威力量。
张香山强调指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有两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反霸权条款。他说,实践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一项保证国与国之间友好相处的原则。它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承认。
关于反霸权条款问题,他指出,中日联合声明规定,两国要为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进行谈判。结果用了6年的时间才缔结了这个条约。原因在于当时双方对联合声明中所确认的反霸问题应否写入条约中发生了分歧。我们认为,反对霸权是维护世界和平所必需的。中美联合公报中有这个内容,中国与日本的联合声明中也有这个内容。如果在条约中删除这项条款,这无疑是个大倒退,是中日两国人民所难以接受的。因此,通过反复谈判和协商,双方达成了协议。
接着,张香山展望了今后的中日关系,并分析了日本的发展趋势。他说,现在日本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有人担心,日本是否会向政治大国甚至军事大国发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日本现在已经有如此庞大的经济实力,它发展成为政治大国是有其客观条件的。从世界形势来看,美苏两极对抗的体系,正被多极化的世界结构所取代,这一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日本能为当今世界两大课题——和平与发展服务的话,日本在经济大国基础上发挥政治作用,也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不过,现在确实有一种担心,这不限于亚洲,包括欧美各国在内,即日本会不会进一步发展为军事大国。因为日本确实有一股势力,他们还想重温军国主义的迷梦。张香山郑重地指出,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要向日本极少数梦想复活军国主义的人敲警钟,要走回头路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反对的,是绝对走不通的。
张香山指出,由于我们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两国所处的条件、发展程度不同,各自的民族利益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预见,今后我们在一些问题上所产生的差异、分歧,甚至龃龉,可能会增多起来,但是我们不必因此对中日友好的前景悲观、忧虑,因为只要双方坚持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及中日关系四原则,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通过协商,问题总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为世界和平骑车走天下
  本报记者 刘兆祥
10月19日下午,天安门广场出现了两位年轻的国际友人。他们身着运动服,精神抖擞,面带微笑,正以天安门城楼为背景,一脚蹬地骑坐在自行车上拍照留念。过往行人不时地向他们投以友好的目光,他们也频频向人们挥手致意。原来这两位年轻人是印度本地治理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学生,一个名叫拉奥,27岁,另一位叫赛克兰,25岁。为了世界和平与核裁军的崇高目的,他们已骑车穿越五大洲,于10月14日到达北京。
10月21日,拉奥和赛克兰骑车来到了人民日报社,兴致勃勃地同记者谈了起来。
“我们作为首批骑自行车在中国旅行的印度人,感到非常骄傲和幸福。”赛克兰首先兴奋地说,“在北京的几天中,我们发现,中国人民非常友好,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坐在一旁的拉奥一边喝着茶,一边讲起了他们此行的目的:“现在世界和平还在受着威胁,尤其受核武器的威胁。我们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就是为了唤起各国人民和政府的注意,裁减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备,改变世界贫困状况。中国有近11亿人口,印度有近8亿人口。如果爆发核战争,印中两国人民受害最甚。”
拉奥和赛克兰于1986年3月20日离开家乡踏上了为时3年的旅程。他们从南亚开始,经过东南亚、大洋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欧洲大陆,来到东亚。一路上,他们经寒历暑,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另外,他们还得提防疾病的侵扰。在坦桑尼亚,这两位年轻人不幸染上了疟疾,病倒7天。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更加朝气蓬勃地迎接新的挑战。到中国之前,他们骑车已经到过32个国家,行程达5.2万公里。
所到之处,拉奥和赛克兰受到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热烈的欢迎。到目前为止,已有20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500多位各国知名人士在他们的留言簿上题词。摆在记者面前有3本厚厚的留言簿,记者信手翻开了几页。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写道:“我希望,你们的努力将加深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理解。”瑞典首相卡尔松的题词是:“我非常赞赏你们为世界和平所做的一切。”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写道:“你们的行动引起世人的注目。任重道远,预祝你们成功。”
在离开报社时,拉奥和赛克兰向记者透露,离开北京后,他们还将访问香港、日本、美国和苏联等,明年3月,他们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把名人留言簿敬献给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