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群树说话
——喜读东山魁夷先生的画册
林林
今年秋到日本市川,拜访老朋友东山魁夷先生,承赠他1985年出版的画册,看题名是《群树说话》,我非常心爱,非常欣赏。中国词牌有《解语花》,东山先生所画的树都讲起话来,真是妙趣横生。画册序文说:“群树活着,且常对我讲话。那不是耳朵听的声音,是在我们内心澄静的时候,心里发出的声音。”这是对树多么深沉的感情啊!
这画集全是画树,分为春、夏、秋、冬四部分。春萌芽、夏繁茂、秋叶红、冬枝带雪,周而复始,演示着生命的无穷。在这里,说点我所喜爱的感受:
春树枝上披着残雪,落叶松的枝干萌发出新生的嫩芽,它喜春来,也在报春来。另一种是写良辰美景、花容月貌的,在静谧的春夜,满开的樱花与圆润的月亮同时出现、花月光辉相互映射,表现出无限的生机。
朝雾笼罩着梦幻般的林中,在白桦的树干前,浮现出摇曳着的片片绿嫩叶;繁密柳树下的湖沼上浮着点点小白莲;它们似乎都在细声地说:我们转入夏天了。
沿林荫的小径步行,忽然看到林中湖,不觉炎暑顿时变为阴凉,湖里漂着树的倒影,以映象衬托出实景的美。还有一幅画画此岸的树,观赏对岸的树在湖中的倒影,它们是一水之隔的亲邻。
秋有二个,先说头一个是淡雅的景象,一片狗尾草的花穗,在初凉的高原摇动,从这草丛中似乎可以听到蛩声。另一个是华丽的世界,枫叶一枝,便觉满眼生辉,何况是一片枫林,岂不是更加金碧辉煌?显得秋光无限好。
冬,三幅印象很深:一幅画着经历几百年风雪的大树,它那粗壮有力的干和根,气魄雄大,隐约可见悲壮的树魂。一幅是山峡雪花纷飞,几棵脱尽华装的树,忍着高寒,等待着春的到来。最可爱的是那幅《冬华》:一棵大树,真像一丛巨大的白珊瑚,那种银白空朦的色调令人着迷。我为它写了一首汉俳:
纠结雪枝群,
冷月寒光景醉人,
画里有诗神。
画册中的树,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北欧的,都是经过画家内心加工过的树景,进入了超脱尘俗的艺境。读者看到《绿窗》那一幅,不禁要琢磨他的画法,画面的层次叠出,一连五六层,由近而远,清晰可辨,富有情致。舒坦的布局与工细的笔触,和谐而美妙。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从东山先生的画,看出他不仅了解自然而且深知自然,不是再现自然而是创造自然。他的画,见景生情,情寓于景,所表现的不仅是景语而且是情语。这部画册的画,都附有东山先生自作的短诗来衬托画意。我读这些短诗,觉得是画家在树群当中,亲密地和树对话,传达树的语言,抒发树对大自然的情怀。读这部画册,如读一本抒情诗集,有让人反复欣赏的魅力。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怅惘
——为朱自清先生九十岁诞辰而写
叶至善
今年11月22日,朱自清先生90岁诞辰,要是有什么纪念活动,父亲(叶圣陶)如果还在,我想他一定要参加的,就跟去年参加朱先生石像的揭幕典礼一个样。
去年4月,父亲长期住医院后回家不久,接到了朱先生石像揭幕典礼的请柬。我问父亲去不去,他说只要不刮风下雨,一定去;又说好些年没见着朱师母了,挂念得很。
揭幕典礼定在4月26日。那一天天从人愿,风居然停了,只是还有点儿凉。父亲起得特别早,早餐、洗漱,这一套程序也都加快了节奏。我们帮他穿得严严实实的,乘汽车赶到清华,会场刚开始布置。父亲也太性急了,竟第一个到,我们扶着他找休息室等开门。
主人客人陆续来了,都跟我父亲握手,说我父亲精神还这样好,一定能活100岁。父亲说:“只好看吧。”他心里明白体质是越来越衰弱了,所以老用这句话回答朋友们的良好祝愿。
朱师母也到了。她已双目失明,握住我父亲的手抚摩了老半天;父亲睁大眼睛看,其实也看不清她的面目。两位老人家都有许多话要说,结果却怯场似的,一再重复那几句极其平常的问候。我赶忙掉转头,免得流出眼泪来。
会场布置在未名湖右侧,到的人多,显得有点儿局促,有点儿乱。朱先生的石像在湖对岸,蒙着红绸。人们把朱师母和我父亲让到了前排的座位上。
我们挤在一边,没听清主持人和几位来宾说了些什么。父亲耳朵背,虽然在前排,一定也没听清。我只怕要我父亲讲话,幸好没有,也许体谅他年纪实在大了,也许没料到他会到场,因而没作安排。
讲话完毕,石像揭幕,红绸落下来,望见朱先生悠闲地面对着未名湖坐着。人们都涌上去想看个清楚。等人们散了,我们才扶着父亲沿着湖边的小路,好容易走到石像跟前。
像是白石雕的,重现朱先生写《荷塘月色》那个夜晚的神态。父亲说:“总算看见了。”他其实没看清,问我“像不像”。我说“似乎瘦了点儿,写《荷塘月色》的时候朱先生年纪还轻,记得矮敦敦的个儿,面颊很丰满。”父亲说:“也只能这样了。”
在回家的路上,父亲问我见着俞先生没有。我说“没见着,好像没有来。”后来知道,俞平伯先生也去了,到得晚了,会已经散了。他要车不如我父亲方便。朱先生逝世一周年,清华开会纪念,俞先生是和我父亲一同去的,乘清华的校车。38年来,纪念朱先生的集会似乎只有这样两回。
当天晚上看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以为会有朱先生石像揭幕的报道,没想到落空了。第二天找遍了报纸,也没有这一条消息。父亲问我们,我们只好照实说。父亲好像要说什么,可又没有说,看神情颇有点儿怅惘。
今年8月12日,朱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也没见有报刊发表纪念文章。父亲如果还在,他一定又会问的,一定又会黯然无言。“身后寂寞”本来只是活着的人的感慨,由于忘不了死者生前的忧患和劳碌;死者是毫不相干的,无所谓寂寞不寂寞。恐怕渐渐地,人们知道朱先生的,只剩下选进课本的《荷塘月色》和《背影》这两篇早年的文字了。
1988年中秋夜


第8版(副刊)
专栏:

悲桐叹柳
萧丁
十二级台风横扫杭州以后半个月,我因事途经西湖。车从西山路行至湖滨,只见一路残枝败叶,满目凄凉,两行连根拔起的法国梧桐,虽然已经搀扶,用竹木支撑起来,但枝叶都已锯光,犹似一个个断臂缺腿的废人,木立骄阳之下。我未去苏堤,报载那被千古诗人吟咏的苏堤杨柳也只剩下两棵,其余均被大风吹倒。见此情景,好不惆怅。杨柳梧桐,都是人们宠爱的树木。她们本来就是西湖美景的组成部分。就说那法国梧桐树吧,高干参天,浓荫蔽日。人们来到湖滨,未见湖水,先见树木。那一行行两人还合抱不过来的巨株,整整齐齐,撑着绿伞,精神威武地站立在马路两厢,迎接着来宾的检阅。春天里,那枝头爆绽出一粒一粒的新芽,这新芽又铺展成轻轻薄薄、淡绿嫩黄的小叶,渐长渐大,渐大渐深,好似西施姑娘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更换衣服一样,淡妆浓抹,总是时髦。她那适应新的气候变化着姿态的本领,就使人产生好感:多么地朝气蓬勃,多么地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而杨柳之美,又有别于梧桐。她风姿绰约,天生一副媚态;弱质柔条,犹如病后西施。每当春二三月,东风乍起之时,满树金线披篱,恰似外国女孩头上的长发,赢得了多少诗人的赞美。“苏小门前柳万条,毡毡金线拂平桥。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谁说草木无情呢,杨柳就是多情种!那依依之情,戚戚之态,牵衣拂面之举,惹起了多少游子行人的离愁别恨!“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这样的树木谁个不夸、谁人不爱?一旦遭到雨打风欺,又谁人不同情呢!
而如今杨柳梧桐这一对西湖姐妹树,却遭到了狂风的摧折。风也欺人。钱塘树木知多少,只拔梧桐与柳枝。连那又高又瘦的水杉,容易招风的修竹,都安然无恙。这是什么原因?我从翻倒在地的残桐败柳株上发现,原来她们都是根底太浅。偌大一株梧桐,高可达四五层楼,横可达三四丈远,华盖盈盈,遮天蔽日,而根部既不伸,又不展,才数尺而已!没有扎扎实实的功夫,没有根深蒂固的基础,没有大地母亲的固持,只靠面子上那些花花草草、枝枝叶叶讨人欢喜,虽能博得几声赞美,但经不起风雨的考验。竹子对人虚怀若谷,自己冒尖之前,先在泥土中深深扎根,扎得又长又密,那就不容易摧残,因此人称高风亮节。正如板桥所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如果不是把根深深扎在岩缝中、石隙中、泥土中,怎能任凭东南西北风四面劲吹,还能亭亭玉立呢!所以我们尽管不要去全盘否定梧桐树那也曾为人遮荫蔽日的贡献,杨柳枝那脉脉含情的美意,但在她们遭此浩劫,我们悲其不幸的时候,也不免要叹其浅薄。如果杨柳梧桐也能像松柏樟竹一样,把根扎得深一点,把基础打得牢一点,不要过于追求面上的风光,即令雨骤风狂,又何至于此!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机遇和梦想
——艾芜谈创作
廉正祥
在成都锦江南岸小天竺,华西医科大学西洋风格的大屋顶建筑群落中,有一座幽静的白色小洋楼。著名作家艾芜,在这座小白楼里已经躺了整整八个多月。八十四岁高龄的老作家,生平最大乐事就是旅行和读书写作。现在,他那双喜爱风景的眼睛,却不得不终日环顾白大褂和天花板。老人跌断了右腿,牵引治疗后,右腿短了近二厘米,失去了行走的自由……
为解艾老的寂寞,我时常去探望他。这天,我请艾老为我收藏的四川文艺版《艾芜文集》第四、五、六卷签名留念。艾老签过名,捧着自己心血的结晶,沉思良久。我知道,海内外敬重艾芜的人、研究者不少,但由于发行体制的弊病,这套《艾芜文集》印数不高,有的只有千把册。艾老手捧的第四卷,收有艾芜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乡》。这部长篇小说在抗战烽火中,在湘桂逃难途中,在重庆南温泉乡村草房中,断断续续写了五年,在香港报纸连载过,登出的作品和原稿又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它仅在一九四七年四月由上海自强出版社(读书出版社的化名)印行过一次,仅一千册。四十年后,四川文艺出版社在解放后首次出版,印数也仅有一千五百六十册!这部完全可以跟《南行记》媲美的佳作,历经磨难,真令人扼腕感叹!
艾老宽容地笑笑。他说,文学史就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史,真正优秀的作品,会流传久远的。他说,他一生有两次机遇,一次是漂泊滇西和缅甸,于是有《南行记》系列小说问世;一次是湘南宁远避战乱,创作出长篇小说《故乡》。这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赐予和厚爱。
著作等身的老作家,谈着他的创作体会:“文学要认识生活,文学也要描写生活,创造生活,这样才能达到真善美。真正好的作品都有梦,描写梦想,便是文学的美的创作过程……”


第8版(副刊)
专栏:诗画配

你流过每一个季节
刘庆常画 王之诗
雁声阵阵,惊飞了
古老清醇的船歌
裸露的河流
飘着女人的啜泣
老树枯萎了
它把圣洁而苦涩的乳汁
留给了延续种族的希望
留给了岸边抽芽的绿意
你爱所有的季节所有的人
但人和季节对你并不都是爱
严冬曾将你的柔软变僵硬
人类的浪费正使你早逝
征雁鸣串起你的呼唤
像开江的春潮奔驰
愿每一个季节都有一条河
流过每一个人的心底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史小品

“莫须有”新解
王瑞来
“莫须有”一词,出自南宋初期权奸秦桧之口,是他回答韩世忠责问他为何加罪于岳飞时说的话。“莫须有”一词一经记录于史书,便成了强加于人以诬陷不实之罪的代名词。历来各种辞书大都释为“也许有”或“大概有”的不确定之意。我觉得这种解释和理解“莫须有”一词颇有偏差。
关于秦桧以“莫须有”一词回答韩世忠的质问,在宋代史籍中多有记载。然而,南宋宁宗时人徐自明所撰《宋宰辅编年录》卷16则所记略异:“先是,狱之成也,太傅韩世忠尝以问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不明,其事体必须有。’世忠曰:‘相公言“必须有”,此三字何以使人甘心’!”读了这条史料,人们都会注意到,诸书所记的“莫须有”,在这里两处都记作“必须有”。这并不是版本刊刻之误。遍检此书的各种版本,除了《四库全书》本被四库馆臣沿传统说法改为“莫须有”以外,从此书现存最早的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刻本,到1928年永嘉黄氏的校订本,均作“必须有”,可知宋人徐自明原书是写作“必须有”的。如果作“必须有”,就与“莫须有”的传统释意有歧。那么,其他史书作“莫须有”是不是错了呢?我认为关键是如何理解“莫须有”一词的含义。
作“必须有”是以确定的口吻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作“莫须有”则是以反诘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译作现代汉语,前者是“一定有”,后者是“难道没有吗”,两者在语意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对“莫须有”一词这样理解,与南宋初年的政治形势并不矛盾。秦桧当时独揽相柄,气焰熏天,炙手可热,他面对韩世忠这样一个已被解除兵权、仅挂有太傅虚衔的人的质问,不大可能用一句“也许有吧”这样一种似乎心虚的闪烁其辞来支吾搪塞过去。相反,蛮横地顶韩世忠一句:“事实虽然还不清楚,但那件事一定有!”倒是合乎情理的,与秦桧的嚣张气焰很吻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