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风华杂文征文

“新国粹派”宣传提纲
米博华
肇始于汽车、彩电诸器物之引进,继则以股份、租赁诸制之推行,国之不复有“中”味也。伫立街头,看奔来驰去的“雪铁龙”,不免泪如喷壶。咽下泪水也抢个免税大件指标。虽属洋货,然不夺吾心,可矣!
不期,一小撮后生小子如怨鬼般不断斫丧着国脉。不仅承继辛亥乱党之余绪,甚而至于要屠龙、掘坟、鞭尸;凡我神州子民莫不掩面哀恸也。
汉唐以降,我邦之于它邦,未曾说过软话;维新以来,由帝制而共和,永远自信第一。我轩辕子孙气魄宏大,在科学、器物和典章制度两个层面业已作出惨重让步,然则不肖孙儿欺祖太甚,穷追不舍,竟严厉拷问制度中的灵魂,灵魂中的鬼魅;奚啻断我中华之脊梁乎?
查来自德国辩证法与先儒之变化法巧妙结合:“一阴一阳谓之道”,乃一分为二滥觞,“此一时彼一时”悉为“全面性”嚆矢。一柄两面,优点缺点,万事皆备此理。匡持之,无往不胜。
国人忻然外邦器物,然则此等精良玩艺盖为中土所古有,了无新奇。星气始于臾区,勾股始于隶首,浑天昉于玑衡,机器造于班墨。所谓激光,原不外临镜成影;所谓电脑,亦未脱《易经》窠臼。质言之,科学发蒙于中土,发达于外邦。今古“齐”观,秋色平分。难辨其轩轾也。
然则,国民之心性,兹事体大,饮可乐,观彩电尚可受用,唯“老年迪斯科”图像之妖态,绝不可忍也。要之,可以改造机器,不能改造人心;人心倘变,中土之传统荡然无存矣!十载以来,“灭资兴无”、“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之口号不兴,心中之贼蠢动无端矣。继之以“生产力标准”、“主体意识”、“竞争观念”等等蛊惑人欲之妖言此起彼落。此实与国情大相径庭与传统大相抵牾也!此贼不破,国之粹安能不玩完乎?
道德立国,天经地义。惟问主义,生产力之说,乃妄言也。昔有“卫星上天,红旗落地”之忧虑,提要钩玄,颇得先祖之衣钵。夫生产力者,外求也,扩张也,索取也,征服也,奢侈也……斯风若兴,不复有国粹存焉。兼并企业乃弱肉强食之祸首,承包租赁系分公而肥己之渊薮,优化劳动组合遂使“革命群众”人无宁日,市场经济必导至“企业家”为富不仁。盖今日中土之农民亦不安里井,商贾之操奇计赢,以吏为师亦屡遭诘问,人欲横流,皆为生产力标准妄言所驱策也。夫道德者,岂能与竞争共戴一天哉!尚人伦,崇天理,古国寡民,与世无争,乃我文明之精华也。耕田而食,凿井而饮,虽粗粝如蔬,恬淡如水,败火也,去痰也。
“主体意识”泛滥,俾民风大变也:动不动要思考,置圣贤于脑后,竟而问难于报端;开口闭口成才,居然由京师而流向特区矣;动辄侈谈政治民主,目无尊者贤者,竟然发生农民状告父母官对簿公堂之犯上举动;工人不当螺丝,记者不当工具,农民离弃土地,学生要问国是。概言之,如此情势,为二千年华夏大地闻所未闻也。
吾深所惧者商品也,市场也,待经济发达现代化之日,恐系列祖列宗逊位坍台之时也。
呜呼——吾宁变一兵马俑,飞赴始皇陵前,大哭秦庭,感动先祖,唤醒庶众,重振颓势,光复旧物,俾使国粹大放光明也。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报)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绘画的意味
——连环组画《大千世界》画册欣赏
王久辛
我们在欣赏一幅绘画作品的时候,往往会被自身潜在的疑问所阻挠,首先要问的是:画的是什么?画的像不像?等等,这样的问题阻止着我们放开手脚大胆走进我们还不能立刻作出判断的艺术境界,我们往往依赖理智直观的思想判断,而不太或根本就没发现人还有一个更可靠的真实可以依靠,那就是更高或更深层次的真实——感觉的真实。我在欣赏张国琳的这本还散发着墨香的画册时,首先的担心就是他面对的欣赏的眼睛,可能还不适应欣赏这样的绘画,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情。
张国琳的《大千世界》组画,从整体看去,似乎都是陌生的或含糊的,但是并不是没有理解的可能,他画一棵被锯断的树,而树根却用人的肢体来表现,使这幅绘画具有了生命悲剧的效果,如果我们的经历有过被宰割的感受,也许从这幅被命名为《生态》的画中,还可能得到更深的痛苦。在《星球的相吻》这幅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两个球状的具象,一个是人脑的形象,一个是地球的形象,两球相触,恰好形成相吻,这是一幅纯理性概念的具象展现,展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源,皆出于人脑这样一个简单又深刻的哲理。在这里,我们可以从画面上那些易解的形象中寻求画家暗示的思绪,纵观张国琳的《大千世界》组画,我们会发现,这位青年军人画家的创作渗入了更多的主观意识,他将自己忽生的奇思展现出来,创造了一个个想象奇特而又耐人寻味的画面。这些想象既依赖心理历程呈现出的想象又依赖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致咀嚼,所以他的画具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在他的绘画中,所有的传统的表现技巧都能尽量表现出来,令人惊奇的是一些作品恰恰是洞穿了传统本身才富有更大的创造性从而更接近现代绘画的性格。例如他的《五色土》就充满着对传统文化新的审视;他的《挥鞭疆塞》凸现着对长城的独特观察和精辟的认识;他的《雄关漫道》不仅使我想起普希金“通往天堂的路早就有人把守”的名句,同时还使我们对中国的这关那关的重重叠叠的障碍下的人民艰难的生活产生联想,并且被这种无声的叱责所震动。我在欣赏着张国琳这组65幅的大型组画的当初,就不止一次地想,他的这种超前的艺术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他的对待传统文化的无声的又是形象的审视又是怎样孕生的呢?我忽然想起一首歌中的一句:“有个声音在轻轻呼唤”。我想,张国琳在创作的时候肯定被一种命运的旋律所吸引,全凭感觉在劳动。换句话说,就是全凭天赋,虽然天赋的座基肯定是勤奋。
他的画没有学院气息,但更接近灵魂的真实。


第8版(副刊)
专栏:

楹苑奇葩 名联千首
中国楹联学会主持编纂的《名联鉴赏词典》,由黄山书店出版。
词典共选著名对联千副,分为名胜、题赠、喜庆、哀挽、谐讽、文学、集句、行业、杂题九大类,逐联进行赏析。其赏析部分70万字,具备知识性、学术性、资料性,同时介绍了对联所涉及的名胜古迹、人物故事、史实典故兼及对联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个人风格,使人获得许多美学趣味和人文知识。此书在编排设计上按所分九大类编排,内文设计上有书眉以便映照,因而在检索上十分便当。
(闻讯)


第8版(副刊)
专栏:

窥探人性的旋律
——观香港舞蹈团演出的《玉卿嫂》
徐晓钟
香港舞蹈团新近在北京演出的中国舞剧《玉卿嫂》和《黄土地》,以特有的艺术芬馨,把北京观众带入清新、充满诗情的造型艺术语汇的新天地,诱使他们对人性进行从容的品尝和思索。
《玉卿嫂》是白先勇早期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描写大户人家的女仆玉卿嫂对于青春的追寻;当她发现她所钟爱的年轻情人背叛自己以后,即与他同归于尽。这是人们并不陌生的故事,然而小说以一个素静、傲洁而凄厉的妇女形象,渗透出人性被压抑的苦闷,尽管悲剧写的是一个底层妇女的遭遇,然而人物病态的心理和行动,却透露出作者所熟悉的时代、人物的惶惑、恐惧与沉沦感,小说作者深刻地反映了自己时代、社会心态的内蕴。
舞剧《玉卿嫂》分为三幕,每幕都有一场深掘玉卿嫂潜意识的舞蹈,我以为这是舞剧编导对于原作思想与艺术风貌的忠实把握和再创造,是对原作的深化与升华;也是这台舞剧艺术价值之所在。
潜意识一(第一幕):为过年,佣人们忙碌着调笑着。玉卿嫂在屋内独自呆坐,惦念她的年轻情人庆生。随着意识的流动,玉卿嫂把这间木板屋“推”成扇扇散片,在这些被“推”散开的“墙扇”后面频频闪现出她所惦念的庆生,翩翩的双人舞,越过了人物回忆的层面,进入玉卿嫂的潜意识层:如同万花筒在旋转,编导者把玉卿嫂的思绪打成碎片——舞台上出现六个玉卿嫂与六个庆生,十二个潜意识形象有时对位成六对玉卿嫂和庆生;有时又错位为六个庆生围住一个玉卿嫂,或是六个玉卿嫂把如火的依恋倾注于一个庆生身上。舞剧编导者恣意地把人物的意识打成碎片,而后又将它们错置、交替地加以组接、拼贴,把女主人公对青春追思的惆怅,尽情地渲泄在观众的眼前,沁人观众的心灵!
玉卿嫂忧心忡忡,担心庆生会突然死去——潜意识二(第二幕)。小屋的六块木板化作六块墓碑,六座坟茔。玉卿嫂把庆生从墓穴中拽起,一会儿托举,一会儿旋转,随着音乐高潮的出现,六个玉卿嫂匍匐在庆生脚前。这段双人舞和群舞,舞出了玉卿嫂对死亡的感怀——“说不定那是一个静谧的灵界,爱情可以永恒凝注”!舞剧编导者通过自己的造型语汇,把玉卿嫂病态的爱、忧,灌满整个舞台空间。
欢腾的元宵夜,玉卿嫂发觉庆生和女演员金燕飞在一起嘻游,顿时失去精神支柱,进入潜意识三(第三幕)。玉卿嫂把她为庆生构筑的窝巢——小木屋忿然推倒,这有如天崩地陷。三个玉卿嫂面对三个镜中人,悲叹自己的年华水逝。接着一长段撼人心魄的群舞——人性与人性的杀戮,赤裸裸的把人性放在原始莽荒中来表现,揭示出玉卿嫂畸形的惶惑、恐惧与沉沦感。
舞剧《玉卿嫂》三场外化人物潜意识的舞蹈,揭开了人物思想意识的覆盖层,把深层人性的内蕴予以揭示。编导者用自己有如天马行空的艺术幻想,运用时空错位、物我交替以及象征与变形,把静谧灵界的那种梦魇般的心理氛围,体现得至浓至深。三场深掘人物潜意识的舞蹈,犹如窥探人性的三个窗口,把原小说作者对于自己时代的忧患,传达得如此令人震撼!以舒巧为首的编导者把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及现代舞融化为一体,构成一种既陌生又熟悉,既亲切又令人感觉到新意的特殊魅力。揭示人的心灵以致于潜意识是现代舞的艺术追求,然而现代舞语汇往往令人感到过于抽象和晦涩,而舞剧《玉卿嫂》的编导比较好地实验了具象与抽象、散文与诗的结合。往往把从生活中提炼的活生生的造型形式与高度概括、抽象的造型形式加以揉合与组接。如第二幕玉卿嫂和庆生在小屋中幽会时的一段双人舞,是从两人亲昵的相互打手和亲抚——十分清新、富有生活气息的形体动作——开始的,随着音乐的发展、升华,舞蹈进入高度概括、诗化的语汇:玉卿嫂从舞台的一端冲向庆生奔跑过来,腾空跃入庆生的怀抱,横抱在庆生的心窝前,以及类似匍匐于对手脚下等夸张、对比到极限的形体调度。玉卿嫂腾空跃起并横抱在庆生心窝前这一诗化的舞蹈新语汇,既有抽象语汇的概括性、力的表现及对于视觉的冲击力;又有能使观众产生艺术联想的具象性,对于观众的情感有极大的撞击力,编导者从容地把具象与抽象,散文与诗密针密线地编织得那么妥帖、自然,几乎不着痕迹,使得观众在欣赏时能够从容地品尝、思索,获得极高的审美享受。《玉卿嫂》编导的这种融合的经验,给正在实验和探索的内地的文学艺术界提供了借鉴。
(附图片)
舞剧《玉卿嫂》片断 叶进摄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武冈城墙
杨运焰
湖南武冈,有一道用轻者数百斤,重者逾吨的青石砌成的城墙,城墙高七米,顶宽二点五米,方圆长达六公里,城区分为小王城、大皇城、外城三座小城。若登高一览,只见巨环般的城墙将三城紧紧连在一起,形成城外有城,城中又有城的壮观景象。
据《武冈州志》记载,武冈城墙始建于宋代。到了明代,城墙俱毁,“仅余垣垒,明洪武初,江阴侯吴良相地度宜,因垒增筑,周七百四十六丈,高二丈,广八尺,上竖战楼七百六十四间,崇以雉堞,环以濠堑,沿城军铺四十有三,东西南北各有城墙。”封为岷王的朱梗迁来武冈,就住在这里,因他是皇亲,故人们称这城为皇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一五五一年),朱梗第六世孙康王誉荣遂于城东北高处建小城一座居住,人们称为小王城。隆庆元年(公元一五六七年)秋,武冈知州蒋肘谟又在皇城南面新筑一城,称为外城,一地三城,自此形成。外城东西城墙下建有两道水汀,引渠水蜿蜒流过城内,再穿城而出,一城一水,一雄奇,一秀丽,增添了城区景观。
武冈城墙不但式样雄奇,而且在军事上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南明时,桂王永历帝朱由榔占据武冈,在这里设立小朝廷,利用坚固的城墙,抵御清军达六年之久。咸丰九年(公元一八五九年)四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进军湖南时,遣部将赖裕新攻取武冈,围城七日,死伤数十人,终未能克。第二年十月,朱衣点率太平军再度围城七日,轮番攻杀,亦未能跨上城头一步。当时,有人撰文说,武冈“石城天造,不克攻,”自此,“天下传其式,图之。”民间亦有“武冈城墙盖天下”的民谚流传。


第8版(副刊)
专栏:

生态(连环画)
张国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