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提高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素质的构想
(一)在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中发展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
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对外开放中,我们从外国引进的东西必须适合本民族的特点和社会主义原则的要求,才能使之转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内在素质。首先,要善于汲取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法。因为它们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状态,还因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已经走上自觉的轨道,迫切需要用科学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其次,要批判地吸取资本主义的某些合理的思想文化和政治观念,克服我们民族精神上的某些消极面,给我们民族的古老的精神文明的积极方面赋予新的生机。再次,我们的对外开放要注意研究怎样适应内在机制的要求,在这里可以进行“横”的比较。日本民族善于结合自己的特点改造外来文化,注重智力投资,重视教育,在封建文化基础相当浓厚的国家中建设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其成功的经验可为我们借鉴。
(二)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方法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意识。
搞活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克服中华民族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传统观念的片面性,增强我们民族的自我更新和发展的能力。
(三)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手段来增强中华民族的民主法律意识。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德治、人治而民主、法律观念淡薄,这是有碍于民族精神文明进步的。一个现代民族要不断地改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一靠德治,二靠法制。我们必须正视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的现实,下大的力气来克服那些旧的人治观念,并使之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德治观念结合起来,使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新的提高。
(四)用大力发展教育的手段来增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素质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育是启迪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尽快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就要更加重视教育。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能、劳等各个方面。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是民族精神文明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运用政策等调节手段来激发知识分子的创造热情,还要鼓励学术上不同观点和流派的争鸣,使我们民族的教育内容能够不断充实时代的新鲜气息,促使民族向现代化迈进。并把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我们民族的精神文明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又能时时以新的思想来充实提高自己。
(摘自《理论教学》1987年第六期 曲炜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尚不完备的按劳分配
一、各种经济成份的分配
由于存在以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局面,因而也必须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不仅有按劳分配,还有按资金(生产资料)分配、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分配、按风险分配等,呈现一种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交叉并存的局面。
二、两种公有制内部企业之间的分配
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企业之间是商品交换关系,各个企业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同时要把工人工资同企业经济效益挂上钩,因而不同生产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工人的工资,造成不同企业的职工提供同量劳动却不能得到同量的报酬。
集体所有制采取自负盈亏,把经营成果直接与个人利益相结合,所以他们个人的收入,要受企业生产资料多寡优劣的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影响。故不同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即使提供的劳动量一样多,得到的报酬也不会一样多。
三、企业内部个人所得
首先,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作为分配消费品的标准。而这个劳动量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事实上是困难的。同时,劳动的质有无限差别,要把不同的质的劳动换算,可以作量的比较的劳动,也不是简单的,只能是一个近似值。
其次,劳动者所得的货币工资转化为生活资料,又会由于产品质量、价格、供求、利息率、时间差、消费方式等因素表现为许多差别和变化。故等量的货币工资,并不一定表现为等量的实际工资,因而又形成一个近似值。
综上所述,按劳分配在我国具有不完全性,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所以发展生产力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摘自1987年12月3日《社会科学报》 林德明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专家呼吁保护土壤资源
中国土壤学会有关专家呼吁:要争取在今后10多年内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保护土壤资源十分重要。
专家们认为,我国在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和粮食生产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首先是土地资源有限,全国耕地面积人均仅1.5亩,人均草地面积5.3亩,林地1.8亩,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是不断地受到破坏和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草原退化面积7.7亿亩,20余年来耕地被占近4亿亩,且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必然还要继续占用耕地;第三是粮食生产已有一定基础,在目前农村的生产技术水平上,继续提高产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在本世纪末实现粮食产量突破万亿斤大关,也即在今后10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要使粮食总产净增2000亿斤的宏伟目标,土壤科学工作者的任务是极其光荣而艰巨的。
专家们指出,在当前,首要任务是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坚决制止滥用滥占耕地,大力保护土壤资源;同时要通过国土整治、中低产田改良,提高土壤肥力,进一步挖掘土壤资源的生产潜力,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以不断满足粮食增产的要求。 (摘自1987年12月18日《科学报》 吴志东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西方也有“龙”
“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并为世界所公认。然而,在西方也有历史悠久的“龙”。
希腊神话中有Drakon一词,即“龙”的意思。英语中的Dragon则出自希腊语。关于龙的模样,西方也是众说纷纭。古罗马人把它描绘为一种有着火眼金睛的地球深处的“居民”。古代巴比伦传说中的龙“生四腿,身披鳞”。北欧神话中的龙“喷火星,长数只舌头”。而圣经《启示录》中的龙,长有几个头,犹如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
龙的形象,在西方远不如在我国那样受人崇仰。
不过也有人喜欢把龙作为一种威武的标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就有希腊联军统帅亚加米农盾牌上画着蓝色三头龙的记述。斯堪的纳维亚人也常在他们的战舰头部刻着龙。在诺曼底人征服英国以前,英国人作战时的军旗上也绘着龙的图案。这些恐怕都是古代西方人借龙的威武形象,去恐吓敌方的一种心理战术。
现今,西方人还常以“龙”来为火箭、导弹之类命名。
(摘自1987年12月19日《宁夏日报》 阿年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新型燃料——束能
一种新型燃料——束能,正在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并被开发使用。
束能,顾名思义,就是“射来能源”。它的工作原理与无线电类似,发报员发出无线电频率波,一个远距离天线或接收机将信号接收下来,再转换成普通的电,作能源用。
束能的研究,是19世纪由德国物理先驱者海因里希·赫茨首先提出的。不少科学家认为,到下个世纪,束能将成为宇宙飞船的普通燃料。以束能作燃料的发动机将飞船送入轨道,可使飞船的空运净载重量大大提高。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制用纯束能作动力的新型飞机。今夏一架由地面发射的以微波作燃料的试验机,已在加拿大起飞。从理论上证明这种飞机可在空中停留几个月。该机可在空中飞行几个月,监控大气层中的各种危险气体,也可成为一个极好的无线电通信转播站。它象一个低空飞行的通信卫星。飞机在地球表面的有效区域半径为600公里。这种飞机的另一种用途,是在有船舶航行的海岸上用于渔业雷达监控装置,侦察船舶是否在规定的区域范围航行。
(摘自《世界科技译报》1987年第122期 阎丽君编译)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空间微重力资源
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太空中有空间资源。微重力资源是空间重要资源之一。
微重力资源是空间特有的宝贵资源。地球上一切物质都受重力影响,而在太空里就没有重力的影响,一离开地球大气层就会产生失重,这就是微重力。
在地球上,由于重力的影响给材料加工制造带来了三种不良影响:一是沉积。混合物的比重不同,使混合物的成份不均匀。二是对流。材料某些区域弱化,降低了强度。三是污染。
在宇宙空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微重力的状态下,重力只是地球的百万分之一。在这种微重力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对流和沉积,不同比例的材料,一旦混合在一起,就不再分离,从而制造出地球上不能合成的合金材料,这种特殊的合金运回地球仍然非常稳定。
在微重力的环境中,可以获得许多新材料和改善一些材料的性能。多少年来,冶金学家期望把性质完全不同的铝和钨熔炼在一起,生产铝钨合金。这种合金既有钨的坚硬,又有铝的轻便。但由于两者的熔点、比重相差悬殊,在重力空间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在失重或微重力情况下,可以将不同熔点、比重的金属进行任意的均匀混合,制造出地球上不能合成的各种新型的特殊材料。
在微重力的环境中,还可以生产出地球上得不到的大尺寸晶体、质地均匀的半导体、纯度很高的生物制品、陶瓷产品,还可生产出高纯度的光通信纤维、高质量的巨型单晶、高透明的磁性光学玻璃以及许多地球上无法合成的特殊合金。
(摘自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沈阳日报》聂尚元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全球禁烟已成趋势
除了核战争、饥荒和瘟疫之外,烟草是对世界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胁,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发生肺癌,到2000年可能达到200万。“美国肺脏组织学会”在1985—1986的年度报告中说,每年美国因吸烟引起疾病而死亡的人数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场死亡的人数还多。
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到下一个世纪初期,将发生与吸烟相关疾病(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等)在全球的大流行。今年6月世界卫生大会曾做出一项决议,规定1988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为世界戒烟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既不吸烟也不售烟,并要求各国广泛宣传戒烟的意义。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从今年4月7日起已在总部大厦全面禁止吸烟。
(摘自《北京科技报》1987年第1011期 牟文仪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食物、营养与农业发展
建国38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8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3.91亿吨,比1949年增长2.45倍,大大超过同期人口增长95.7%的速度。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上解决,膳食和营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根据中国预防医学中心《1982年第二次全国营养调查总结》,可概括为三个主要特点:
一、热量已满足需要,而蛋白质不足。
全国平均每人每天摄取热量2485千卡,其中城市居民2446千卡,农村居民2615千卡,分别相当于营养标准的102.3%、102.1%和105.2%。全国平均每人每天摄取蛋白质66.8克,其中城市居民66.7克,农村居民68.8克,分别相当于营养标准的92.3%、92.6%和94%,热量已满足需要,而蛋白质不足,处在一个低限上。
二、谷物消费量大,豆类和动物食品不足。
全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进食谷物511.8克(1市斤多一点),而干豆类及豆制品只有15.3克,肉、蛋、奶和鱼虾合计仅66.4克(1.3市两)。因此,92%的热量来自植物食品。我国居民膳食构成质量不高。
三、多数矿物质、维生素摄入量已达到营养标准,而钙、核黄素、维生素A等仍不足。
全国人均摄入的钙,仅相当于营养标准的71%,核黄素摄入量相当于营养标准的60%多,这主要是肉、奶、蛋和豆类不足造成的。城市居民维生素A的摄入量仅相当于营养标准的60~80%。
因此,如何提高膳食质量仍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摘自《群言》1987年第12期 蒋建平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人类进步捷径之一——优型有机结合
各国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部部“结合史”。或为“互渗型结合”,或为“倾泻生吞型结合”……而“优型有机结合”则是数千年世界史上导致某国一段历史时期内高速发展的起搏器、催化剂与发动机。其中“泛结合”、“类结合”两种特别典型。
十三世纪就产生大宪章与国会的英国,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严谨求知进取,丹麦人的冒险精神,罗马法典中的一些法治,莱茵兰移民的技术创业,地中海文化中的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中的商业精神,诺曼底人的“新制度”,布利腾语的丰富多采……熔进英吉利“炼钢炉”,完成漫长岁月的“泛结合”过程,终于使英国近代工业最早领先于世界。
美利坚可以说是“地球上各民族的总汇”。他们“泛结合”后的血液中既奔腾着独创、首创精神,又跳跃着野性思维的音符。与非洲、次大陆等地一些“村落社会”相比,其“泛结合”优势十分明显。
“类结合”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就是对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的“类结合”。而典型则为最近20年来现代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儒家现代化型”国家——日本、新加坡等。“优型类结合”会使民族躯体、文化肌体更强壮。
门户一开,泥沙俱下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把“优”吸收到最大限度,将“劣”控制到最小限度。反之,若调节不当,把古墓中挖出的“屁塞”当国粹,将西方社会中的腐朽视为神奇,将会给某一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劣型结合”。
(摘自1987年12月20日《长江日报》 唐长胜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