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苏外长在宴会上谈中苏关系问题
双方需为最高级会晤进行认真的准备两国关系正常化有利世界和平与发展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日电(记者竺承军)中国外长钱其琛今天晚上在苏联外长为他举行的宴会上说,中苏双方都认为有需要进行一次中苏高级会晤,这将是两国关系中乃至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一件大事。
在今晚的宴会上,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首先致词,对中国外长30多年后第一次访苏表示真诚的高兴。他说,今天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会见了钱外长,这“是苏中关系新的质量的标志”。
谢瓦尔德纳泽在谈到苏联当前的改革情况时说,改革的道路是复杂的,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道路可走。我们坚定不移地,而且是尽可能深思熟虑地铺平这条道路,也研究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苏联也把目光转向中国,怀着很大兴趣关注着中国的改革进程,并祝中国人民在这条道路上取得胜利。
苏联外长指出,苏中两国在改革过程中都越来越意识到缓和与和平的重要性,意识到对话在改善国际局势中发挥着愈益显著的作用。苏联考虑把苏中两国政治对话提高到最高水平上也是基于这种立场。谢瓦尔德纳泽希望苏中各方面关系在牢固而长期的基础上得到稳定的发展。他还表示希望,消除过去所有的消极积垢,在两国关系中最终确立信任和彼此遵守诸如互相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不干涉内政,彼此尊重对方的利益、观点、经验和实践等原则的气氛;保持两国边界上的和平与安宁;进行卓有成效的和互利的经济合作;在不对任何一方造成损害的条件下增加在解决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的互相谅解的成分。同时他认为,“苏中关系只能建立在当代现实的基础上,因为世界已远非三四十年前的样子了。”
谢瓦尔德纳泽表示相信,苏中关系的发展“不会也不应该对两国同第三国、盟国和朋友的关系设置障碍”,“苏中关系的改善有助于整个国际气候以及亚太地区和全世界整个国际关系体系的健康化”。
苏联外长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把维护普遍和平和保障发展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苏联对此给予应有的评价。”
他说,苏联确信,在目前条件下用军事手段解决地区冲突问题是行不通的,苏联在决定其对阿富汗、柬埔寨、中东、非洲南部和中美洲等问题上的立场时,就是从这点出发的。
钱其琛外长在致答词中说,他同谢瓦尔德纳泽的会谈和在与戈尔巴乔夫的会见中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认真、坦诚地交换了意见,通过讨论加深了对彼此立场的了解,增加了共同点。他表示希望并相信,只要双方抱有诚意,不回避分歧,继续努力工作,这次访问就必将对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作出贡献。
钱其琛说,“近几年来,由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这令人感到高兴。然而,我们取得的进展与两国人民的期望和当今时代的要求相比,仍然是不相适应的。”
他指出,中苏两国已经朝着正常化的目标走了一段路程。“1982年10月开始的两国副外长级的磋商,在缓和两国关系中的紧张气氛、增进相互了解、发展经济关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未能在消除两国关系中的障碍方面取得应有的进展。今年8月,中苏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工作会晤所进行的认真讨论为这次访问创造了条件。在这次访问中,正如这两天会谈的情况所表明,柬埔寨问题仍是我们讨论的主要议题。”
中国外长强调说,“目前,国际形势中出现了由对抗转为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的新趋势,和平与发展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强大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苏两国人民都在致力于本国的改革和建设,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不仅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他指出,为进行中苏最高级会晤,无疑需要进行认真的准备。他的这次访问和不久以后苏联外长将对中国进行的访问就是这种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外长最后说:“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探讨建立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的中苏关系,那就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睦邻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关系。只有把我们两国的关系如实地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使中苏关系持久地正常发展,从而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第一副主席卢基扬诺夫、中国驻苏联大使于洪亮等出席了今晚的宴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苏外长举行二三轮会谈
就中苏关系和共同感兴趣的重要问题交换意见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日电 中国外长钱其琛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今天下午进行了第二轮会谈,双方就中苏关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坦诚地交换了意见。
双方认为,两国经济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钱其琛说,中国执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全方位的。既对西方开放,也对东方开放;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理所当然,对苏联我们也是开放的。中苏经济合作潜力很大,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中国方面赞成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双边经济贸易关系。
谢瓦尔德纳泽说,苏联现在也实行经济开放政策,苏中经济合作存在着很大的可能性,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办合资企业。
新华社莫斯科12月3日电 今天上午,钱其琛外长同谢瓦尔德纳泽外长举行了第三轮会谈,继续就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钱外长说,现在世界上出现了对抗转为对话、紧张转向缓和、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正在普遍进行改革的历史潮流。这一总的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也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创造了条件。
钱其琛说,历史的发展证明,依靠军事力量,搞集团政治和霸权主义是行不通的。一个国家必须发展经济、技术、科学、文化,才能增强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他指出,在经济方面,南北关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扩大是一个尖锐问题,这涉及债务、贫困、贸易保护主义等等。这些世界性的问题,没有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没有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是不能解决的。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表示,近几年来国际形势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苏联方面对这些变化的评价同中国方面是近似的。他还介绍了苏联对裁军和禁止化学武器等问题的立场以及苏美裁军谈判的情况。
双方还就阿富汗和亚太地区形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钱外长对访问的成果表示满意。他说,这次访问是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当然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谢瓦尔德纳泽说,这次访问是有成效的,苏联人民和国际舆论的反应是很好的,值得我们祝贺。
两位外长表示期待着明年初在北京再次见面。


第6版(国际)
专栏:

贝·布托发表内外政策讲话
建立一个进步民主的巴基斯坦
新华社伊斯兰堡12月2日电 巴基斯坦新任总理贝·布托今天晚上发表讲话说,她的政府要为建立一个进步、民主的巴基斯坦而努力奋斗。
贝·布托是在她就任总理后首次向全国发表广播和电视讲话时说这番话的。她说,她的政府要为在公正和平等基础上的民族团结而工作,并且要在全国造成一种和睦的气氛,保护每一个公民的生命、财产和尊严,而不问他的政治观点如何。
贝·布托说,毫无疑问,巴基斯坦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重的,而且她的政府面对着严峻的挑战。但她表示“不害怕任何挑战”。
贝·布托在讲话中宣布,恢复工会和学生会的活动,取消政府的新闻检查。她说,一项关于释放政治犯的决定不久将会公布。贝·布托呼吁提高巴基斯坦妇女的社会地位。她表示,政府要为青年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和工作场所。
贝·布托在谈到新政府的对外政策时说,巴基斯坦将实行一项明确而有意义的外交政策,并同邻国保持和睦关系。
贝·布托说,巴基斯坦将加强同美国的关系,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她指出,巴基斯坦同中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这种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贝·布托说,巴基斯坦同印度的关系应建立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


第6版(国际)
专栏:

拉·甘地希望改善印巴关系
新华社新德里12月2日电 印度总理拉·甘地今天表示,他将与巴基斯坦新任总理贝·布托建立密切的联系,以改善印巴两国关系。
拉·甘地在给贝·布托的一封个人信件中说,印度将巴基斯坦视为南亚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尊重它的团结和领土完整。他说:“我们相信,您会出于同样的观点,尊重印度的团结和领土完整。”
拉·甘地说,他希望能同贝·布托一起消除过去那些不必要的、有损于双边关系争执。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根廷平息一次军人哗变
据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2月2日电 代行总统职务的阿根廷副总统维克托·马丁内斯今晚宣布,昨天开始的少数军人哗变事件已经完全平息。
驻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海岸警卫队“信天翁”部队50多名现役军人,携带4门大炮、200支步枪、30支手枪和上万发子弹,分乘3辆卡车,12月1日凌晨擅离营地。之后,在阿里·塞内尔丁上校领导下,哗变士兵占领了5月营地的步兵学校。
阿根廷政府立即派部队前往步兵学校控制局势。政府派去的军队向步兵学校发射4发炮弹,有一发落入步兵学校院内。据报道,事件过程中曾有一名军官死亡。
事件之前,海岸警卫队曾宣布要裁减“信天翁”部队人数。
参加哗变的士兵提出要求改组军方上层领导、恢复军队荣誉和历史作用等口号。这些口号同去年和今年1月两次组织哗变、现正在监的阿尔多·里科提出过的口号相同。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苏大使会晤阿抵抗力量代表
苏联驻喀布尔大使沃龙佐夫于三日飞往沙特阿拉伯会见阿富汗抵抗力量代表拉巴尼,讨论安排喀布尔政权同抵抗力量之间的对话的问题。这是苏联副外长彼得罗夫斯基二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
他说,沃龙佐夫此行的目的是尽快寻求解决阿富汗问题的途径。苏联外交部二日发表声明,支持喀布尔政权提出的召开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的建议,以便从外部促进阿富汗内部问题的解决。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安古等四方推迟签署议定书
因南非对古巴的撤军诚意和其他问题持保留意见和担心,原定于十二月一日签署的关于古巴从安哥拉撤军的时间表和实施联合国安理会435号决议的协议议定书推迟签字。
据南非人士二日上午说,这些分歧正在解决中,议定书可能不久签字。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戈尔巴乔夫九日将访问古巴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本月九日将首次访问古巴。
戈尔巴乔夫是应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邀请而进行这次为期四天的访问的。访问期间,戈尔巴乔夫和卡斯特罗将举行他们之间的第四次会晤。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当选总统布什会见杜卡基斯
美国总统当选人乔治·布什二日在华盛顿会见了马萨诸塞州州长迈克尔·杜卡基斯,双方讨论了他们在竞选辩论中所涉及的赤字预算和其它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卢泰愚准备吸收在野党入阁
据南朝鲜执政的民正党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南朝鲜总统卢泰愚正在考虑打破政党界线,吸收在野党入阁。
据透露,卢泰愚为了取得与在野党的合作,推进新政局,准备从在野党中选拔人物入阁,以组成联合政府。为此卢泰愚已和金大中、金泳三进行了接触,要在野党提出人选。但在野党方面尚未正式表明态度。据报道,在野党方面不愿在总统体制下组成联合政府。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民航更名招待会在法兰克福举行
本报波恩12月2日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驻西德地区总经理张荣凌最近在西德法兰克福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民航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德交通部民航司副司长米歇尔、我驻西德大使梅兆荣、汉莎航空公司总经理鲁瑙的代表,以及法兰克福市政府、法兰克福机场当局,驻西德20多家外国航空公司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了招待会。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前身中国民航自1979年在西德开设办事处以来,业务发展很快。法兰克福办事处是该公司目前在欧洲第一大航空站。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坚持拒发阿拉法特签证
联大决定易地日内瓦举行巴问题辩论
本报联合国12月2日电 记者刘开宸报道:今天,联合国大会决定,审议巴勒斯坦问题的本届联合国大会于12月13日至15日移往日内瓦的联合国办事处举行,以便突破美国的阻挠,使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能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此项决议是在美国1日明确拒绝改变不发给阿拉法特签证的决定后,由大会讨论通过的应急措施。在投票表决时,154票赞成,只有美国和以色列2票反对,英国一票弃权。
大会对美国的这一态度表示遗憾,并指出,根据《总部协定》,阿拉法特为了出入联合国地区而过境,有不受阻碍地进入美国的权利。
这次迁移会址需花费约65万美元,已在联大5委(财务问题)通过。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副外长宣布
戈尔巴乔夫将同里根和布什会晤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日电 苏联副外长彼得罗夫斯基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戈尔巴乔夫本月7日开始在美国逗留期间,将就裁军、人权、地区冲突和双边关系等问题同美国现总统和新总统进行讨论。
他认为,苏美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两国关系的未来、苏美和世界的安全。必须使苏美关系保持稳定,使之可以预见。以往在总统选举年和选举后的第二年,苏美关系的内容极为贫乏,今年两国关系最有成果,但愿明年变得更充实。
这位副外长说,戈尔巴乔夫本月12至14日对英国的访问将是同英国领导人充实而定期的政治对话的重要的一轮。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印度计划到1992年逐步淘汰苏制米格—21喷气式战斗机,印度《论坛报》2日援引印度高级防务官员的话说,印度将以国产轻型战斗机取代这些飞机。
△巴基斯坦伊斯兰民主联盟领导人谢里夫2日击败贝·布托总理提名的候选人法鲁克·莱加里,当选旁遮普省首席部长。
△美国商务部1日说,10月份美国先行经济指标综合指数上升0.1%,这一数字表明,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放慢。
△南非著名的反种族主义活动家西苏鲁2日被释放,他是两年前被南非当局逮捕的,未经审判一直关押至今。
△巴西总统萨尔内2日取消了访问秘鲁的计划,其原因是1989年政府预算计划有可能被议会否决,总统迫切需要同部长们商讨此事。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评

中东和平进程的阴影
美国政府大概未曾料到,拒绝发给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参加联合国大会的签证,竟然会在全世界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对。阿拉伯国家对此反应强烈自不待言,就连美国的西方盟国也纷纷表示不满,要求美国政府改变这个草率的决定。人们还注意到,在11月30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一项敦促美国重新考虑和改变拒发阿拉法特签证的决议,而站在美国一边投反对票的只有一个以色列。由于美国拒绝接受这一决议,联合国大会接着又通过了把讨论巴勒斯坦问题的地点改在日内瓦的决议。投反对票的仍然只是美国和以色列。在联合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出现因对美国错误作法不满而把大会移到美国以外的地方举行。这说明,美国这种一意孤行的作法确实不得人心,正如西方舆论所指出,“全世界几乎一致对美国拒绝发给阿拉法特签证表示不满”。
人们的不满,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按照美国政府与联合国1947年签订的《联合国总部协定》,美国作为东道国对于由联合国邀请与会的任何人是无权阻挠其出入联合国总部的。前不久,美国曾经企图关闭巴解驻联合国办事处,终因遭到国内外强烈反对而未果。它现在采取的这一决定,明显地违反了与联合国达成的协议,违背了它对该协议所应承担的义务。
然而,令人尤为不安的是,经过各方努力稍见端倪的中东和平进程因此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全球出现了一定缓和的大气候下,“热点”地区普遍降温,中东也出现了从对抗走向对话的好势头。除了被占区人民的斗争尚在继续外,阿以战争基本停息,有关各方的外交活动频繁,都在为中东的和平事业奔波。美国也为此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如舒尔茨在中东的4次穿梭,提出了中东和平计划,并一再表示愿听取各方意见,以完善舒尔茨方案。在召开国际会议和要求以色列从它占领的部分地区撤军等问题上,美国也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美国还对沙米尔的顽固立场进行了批评,并破例地与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成员接触。尽管它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立场仍未改变,但对中东和平进程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人们由此认为,通过有关各方的不断对话和调整关系,中东的和平还是有希望的。
但是,美国拒发签证的作法恰恰在关键时刻给各国为促进中东和平而进行的努力浇了冷水,特别是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明确宣告接受安理会第242号和338号决议,表明它正在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促进中东局势的缓和,这正是有利于加速中东和平进程的大好时机。让阿拉法特在联合国讲坛上阐明巴解立场,对加深有关各方的理解,促进不同思想的交流,显然是有利的。美国政府偏在这个时候作出违反世界各国人民愿望的决定,这就有可能像《华盛顿邮报》所说的那样,将使“里根政府为寻找打破阿—以冲突僵局的办法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失败告终”。当然,提到“失败”似乎还为时过早。不过,美国的这一作法确实使维护联合国尊严的人们感到愤慨,也使关心中东和平的人士大为失望。


第6版(国际)
专栏:

12月2日,巴基斯坦新任总理贝·布托在伊斯兰堡新总统府宣誓就职。
新华社记者 汤水富摄(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