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中国艺术节

在东西方文化间遨游
——话剧《中国梦》观后
余秋雨
留美学者孙惠柱的剧作《中国梦》,在北京中国艺术节上演出,老艺术家黄佐临以及陈体江、胡雪桦为之执导。孙、黄两位,年龄上的落差几乎有半个世纪,却有着同样的人生体验:以戏剧为津渡,漂洋过海,去悉心品察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往还。
我相信,历史本身包含着最深刻的戏剧性。一切真正厚重的戏剧,都不会仅仅是技巧性锻铸的成果。戏剧家的使命不在于罗织一场场浅薄的审美游戏,而在于提高一个民族对于悲剧性或喜剧性境遇的品味能力,使之真正走向自觉和自由。《中国梦》的力度,正由此而生。
孙惠柱是能够深切体验这些年来几代人巨大的身心簸荡的。他本人目前已跻身于大洋彼岸的高层文化圈中,他所写的两个戏正同时以中、英文在中国和美国上演。他在美国时时静观默察着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次戏剧性碰撞。偶尔,在纽约的街道上,他会突然想起在江西农村的插队生活,那时他常常焦渴地只想结识一位大学生……这种人生历程上的大幅度起落,当代许多中青年知识分子都领受过,但孙惠柱是一个戏剧家,他在这里发现了无须太多编造的真正的戏,他的创作冲动被激发起来了。
空间上的巨大跨度和时间上的怪异组合,使这个戏很自然地采用了写意手法。你看,进戏不久,女主角明明在美国餐馆里邂逅一位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的年轻哲学博士,名字的相同使她猛然想起了遥远的故国的另一位青年,插队时救过自己命的长江放排工。于是,舞台天幕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圆月,圆月中映现出一个健壮、粗犷、正与滔滔江流搏斗着的舞姿造型。这个造型,熔铸了故国的神貌、家乡的遥忆、逝去不久的年华、危难中的恋情,而当它出现在纽约繁华的夜空之上,立即产生了惊心动魄的审美效果。当时之于今天,今天之于当时,都是不可想象的,同一个柔顺的生命连贯着两种极端性的人生。这里无疑出现了令人酸楚的诗意。全剧对几种极端反复搓揉,因而这种诗意也就贯串始终。黄佐临先生倡导的写意戏剧观,在这里独擅其长。
写意戏剧观的要旨,也许在于艺术家的创造意志对于稳定的戏剧时空的自由。它比写实式的话剧自由,比传统戏曲的写意技巧宏观,一心追求着一种鸟瞰时空、叩问人世底蕴的宏观诗意。因此,写意戏剧观也可说成是格局恢宏的诗化戏剧观。《中国梦》把这种神韵表现得相当充分。它是戏,但它执意要诱发出每位观众的诗魂,在异邦丽都与荒江寒夜、东方圣哲与西方文明之间,作一次狂放而又深挚的审美遨游。
宏观的诗化,总包含着一定的超越感。当孙惠柱把不同的时空糅于一处,他自己也就不再粘着于哪一个具体的时空点了。戏剧艺术家毕竟不是个人体验的奴隶,他能够站远开去,甚至站得很远,来眺望这颗星球上新近发生的两极冲撞。是的,明明姑娘对美国文明的了解还只停留在浅层,正象那位年轻的哲学博士对老庄哲学的了解也只触及浮面一样,这两者都不能代表孙惠柱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孙惠柱明知他们的浮浅,他就是要表现两种文化的浮表层在20世纪后期仓促遭遇时的某种悲剧感和滑稽感。这种超逸,大概也正是由诗的境界上升到戏的境界的契机。陶铸人间悲喜的戏剧家,大多要比呕心沥血的抒情诗人更放松、更客观、更俏皮一些。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诗情沛然而略少幽默,把剧作者不时浮上嘴角的微笑雕镂得过于沉重和庄严了一点,也许正是美中不足。
这也不能全然苛求于演出者。毋庸讳言,孙惠柱本身的超逸也还不是充分自觉的。他感受到了当代东西方文化表层冲撞的悲剧性和滑稽性,但它的根源和走向还一时难以索解。他真诚地把这种迷惘留在剧作中,因而较多展示性而较少揭示性。对于剧作的这种空疏,演出者常常以自己理解的确定性去填补,这是情有可原的。
孙惠柱的些许迷惘并不只属于他个人。海外游子的放达和自尊、勇气和谨慎、尴尬和酸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随着祖国的命运展开与冲撞。在这种复杂境遇中的人格构建,目前还难以立即获得理性凝冻。因此,《中国梦》的内在灵魂,不会也不应是稳然笃然的,因为那样反倒虚假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为首届中国艺术节而作(国画) 刘勃舒


第8版(副刊)
专栏:

深深的挚爱
肖复兴
24年前,我上初三,田老师教我语文课。那时候,他还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讲课充满活力。我最喜欢听他的作文讲评课。他讲得深入浅出,又能讲出好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常常让大家觉得这两节课过得极快,下课铃就响了。望着他夹着粉笔、课本、备课笔记一大堆东西,走出教室的背影,我总是盼望着下一节语文课能够快点儿上。
那时候,我怎么也没想到,在我和田老师年龄一般大的时候,也会夹着粉笔、课本、备课笔记一大堆东西,走上讲台,当起一名老师。
1974年,我在北京郊区一所中学当了老师。同田老师一样,教语文课。一次作文讲评,田老师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正是夏天,他戴着顶草帽,流了一脸汗。路不算近又是头两节课,要赶个大早呢。他拿着我为学生们刻写、油印的几篇作文,很是高兴,觉得我对教课挺认真。我笑着说:“别误人子弟呗!”
上课铃响了。我陪田老师走进教室。教室里显得比往日安静许多,学生们睁大一双双眼睛望着田老师。我看见,在教室后面,学生们早已经为田老师放好了一把擦得干干净净的椅子。这两节课,学生们上得格外认真。大概因为他们老师的老师来听课的缘故吧,只是在讲课的间歇,学生们回过头瞥瞥正摊开本记笔记的田老师,目光充满好奇,也充满激动。
下课后,我送田老师到学校门口。教室的玻璃窗前挤满学生的脑袋,静静地望着我们。烈日当空,四周弥漫着田野清新的气息,我和田老师都显得有些激动,一时彼此竟谁也找不出合适的话说。他戴上草帽,只是向我挥挥手,便骑上自行车上路了。我一直望着他的背影消逝在尘土飞扬的路的尽头。我想他回到家要过中午了,大热天的,这么远的路,为什么非要来听我这两节课?我深深地体味到他的一番心意,那是对教师职业深深挚爱才有的心意。
我事后知道,那次回家的路上,田老师竟迷了路。其实,那路他很熟。看着自己的学生也登上讲台,他的心情很不平静。
1982年,我大学毕业,留在学院教写作课。象做梦一样,我又登上大学的讲台。上第一课时,田老师骑着自行车又匆匆赶来。是个初冬的天气,刮着北风,他从家里来正好顶风,我见他的脑门上挂着汗珠。象上次听课一样,他静静地坐在教室后面,摊开了笔记本。这一课是散文基础练习,我讲的是叶圣陶先生的《春联儿》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也很活跃,大概是田老师在后面为我坐阵助威吧?对于自己老师的老师,学生们都是特别尊重的。
下课后,田老师认真地对我这第一课提出意见。他尤其指出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应该融合进朱自清的家境情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才会更深切体会到朱先生望着老父亲背影的心境与内涵。同时,他没有忘记指出:我将《背影》中的一个字首读错了。
我送田老师走出学院大门,发现他的头上已经出现银丝。20多年过去了,他已经年近50,时光过得多快。20多年,他一直坚守在教育第一线,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如同风吹动着一面又一面的船帆,让他们驶向遥远的大海。看得见的是船帆,看不见的却是那风,默默地、悄悄地竭尽毕生力量,在吹拂着。
他对我说:“不要再送了,学生还等着你!”便蹬上自行车。他的腿脚已经大不如当年。他把自己的青春延续在我们学生的身上。我站在学院门口,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久久未动,一直到他的背影融进北京城熙熙攘攘的车水马龙中,再找不着了……
这时候,我发现我的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本书。那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第8版(副刊)
专栏:

民间艺术之宝
廉振华
中国皮影艺术,起源于劳动人民创造的剪纸艺术,后经过赋之动象,配之音乐、说唱而逐步演变成为皮影戏。影子艺术以其概括、简练、活泼、淳厚、生动的造型美,通过戏剧形式,汇入民间艺术之大流。
从历史的发展看,皮影艺术演变中的美是具有多种形态的。
从1953年山西孝义县上庄等村出土的元代(大德二年五月)古墓葬中发现的“孝义纸窗影戏坐骑图”壁画影子图像(可惜全被塌毁),以及必独村“纸窗影戏”世家艺人武炳伦等保存下来的明代“纸窗影戏”的残破影子中,可以看到南北宋后,经金、元时代而发展到明代山西影子的古老面貌。
这些影子以宋服装饰,掺和有元、明时代装束,是很独特的。雕镂之粗犷,简练而明快;造型之古朴,拙雅而优美,显示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风格。
影子由明代发展到清代中叶,已达到高峰,在全国形成三大系:西部的“陕西影系”(以华阴、华县为中心),东部的“河北影系”(以滦州为中心),以及南部的“二湖影系”(湖北、湖南)。
三大影系中影子可分两大类:一是“传统影子”,一是“新创影子”。两大类影子,各受当地风土人情、文化的影响,显示出万象纷呈,各绽异彩的景象。
其中以华阴、华县等为代表的西部影系,在发展中最为领先。华阴、华县等地,直接与山西相通,受到元代民间壁画艺术的影响,并与陕西东路影子糅为一体,使这一地区影子艺术犷细有致,繁而不乱,产生一种立体绘画之感。造型之严谨,设图之缜密,也为过去所罕见。
这一时期也是影子雕刻工艺上的大革新时期。雕镂刀具,由原来的简单刀式,发展成多种多样的平斜式刀。同时出现了各种口型不一的成龙配套的模型打锉子母工具,用这种工具雕刻出的影子,刀线犀利,锉镂精湛,玲珑透剔,巧夺天工,其“美”之感,笔墨难举。
清代末年,反动腐朽的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宣布皮影戏是“邪恶”,诬陷皮影戏艺人是“玄灯匪”,张榜布示,捉拿残杀艺人,焚烧、笼蒸皮影子。
解放后,皮影艺术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目前,尽管遇到新问题,但皮影艺术的光彩是不会被埋没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谒秦陵
白梦沉沉睡去一梦几千年一梦永远……再无力指挥方阵扫六合的气概无法喝令跌倒的勇(俑)士重
新站起王朝转入地下三百万军威转入地下残阳如悲壮的血祭我无法相信你已死去你是始谁是终呢?吴钩锈成铜绿锈成铜绿的战车随时准备出征焚书的火焰坑儒的悲剧是经验还是教训?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读《教师百科辞典》
葆真
新近购得一本由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教师百科辞典》,粗略翻了一下,内容颇为丰富。全书共收录了六千个词条,涉及科学门类四十门。除有文、史、哲、经、政、教、数、理、化等传统科学知识外,还较详尽地收录了近十余年来科学研究新成果方面的词条,如电子计算机(包括微型计算机)知识、软设备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当代社会科学新学科以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叙述大多深入浅出,兼顾普及与提高。较适合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需要。
近年来,各种综合的和专业性的词典出版不少。但教师专业方面的知识性专著长期以来是个缺门。如果我的记忆不错,作为教师专用的辞典,这还是第一部。虽不能说它已尽善尽美,但多少填补了一下这个空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千百万各类专门人才。而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又落在教师身上。许许多多教师,特别是处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他们从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原有的知识已愈来愈不够用,需要更新,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不断获取科学领域里大量新的信息。我想,这也许是《教师百科辞典》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由此我想到,目前出版的一些教学参考书,多围着教科书转,这是需要的。但除此外,今后能否更多地增加一些反映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新鲜内容呢?


第8版(副刊)
专栏:

天道酬勤 桃李增华(书法)  茹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