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一些非洲国家发出呼吁
要求非统组织调解乍利冲突
乍得利比亚分别发表麦阿坦—萨拉激战战报
据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综合本社记者报道:面对乍得和利比亚冲突的升级,一些非洲国家呼吁非洲统一组织帮助调解乍、利冲突。
布基纳法索政府8日致电一些非洲国家元首、特别是现任非洲统一组织执行主席、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要求非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解决乍、利冲突的问题。
布基纳法索政府还致电法国总统密特朗,呼吁在乍得的法国军队不要介入乍、利冲突。
加蓬总统邦戈8日要求非统组织执行主席卡翁达召开非统组织成员国首脑特别会议,以寻求乍得和利比亚冲突的解决办法。
尼日利亚外交部最近发表声明指出,尼日利亚为乍得和利比亚军事对抗的升级表示遗憾。声明说,尼日利亚希望通过非统组织专门委员会的积极调解来解决乍、利冲突。
苏丹总理萨迪克·迈赫迪8日在首都喀土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呼吁非统组织帮助解决利比亚和乍得之间的奥祖争端。
据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本社驻恩贾梅纳和的黎波里记者报道:乍得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部8日宣布,乍得军队在摧毁了利比亚麦阿坦—萨拉陆空军事联合基地之后已回到了自己领土上的基地。
乍得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部8日发表的一项战报说,乍、利双方军队5日在麦阿坦—萨拉的激战中,利比亚方面损失惨重,1713人被打死,312人被俘。公报还说,在战斗中,乍得军队击落了3架米格23型飞机,1架直升机,另外还击毁了22架利比亚飞机,缴获了利比亚军队的大量武器弹药。
公报说,乍得军队在双方激战中死亡65人,受伤112人。
利比亚武装部队总司令部8日晚发表的战报否认利比亚方面遭到的损失。战报说,除少数乍得士兵逃走外,其余全部被利比亚军队歼灭,武器装备也被击毁。战报指出,乍得方面对这次战斗所作的宣传是企图掩盖其遭到的惨败。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主席强调指出
巴解组织应代表巴人民出席中东和会
新华社日内瓦9月8日电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今天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中东国际和平会议应在联合国主持下,在联合国所有有关决议的基础上举行,并由巴解组织代表巴勒斯坦人民参加这一会议。
他说,“我参加这次会议不是去和阿拉伯国家讨论,而是去和1947年以来成为我的敌人的人去谈判,目的是缔结一个公正、持久、全面的和平。”
阿拉法特认为,让巴勒斯坦包括在约旦代表团内参加这个会议是不公平的。他坚持巴解组织代表巴勒斯坦人民。但是他又说:“如果这个代表性会使这次会议的召开成为一个问题,那末已经考虑组成一个包括巴解组织在内的阿拉伯各方的统一代表团。”
阿拉法特7日应邀在非政府组织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第4次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讲话。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应要求会见以色列外交官
新华社联合国9月8日电 应以色列方面希望就中东问题进行会晤的要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鹿野大使9月8日在纽约会见了以色列外交部总司长塔米尔先生。
李鹿野再次阐述了中国政府主张全面、公正地解决中东问题的一贯原则立场,重申中国支持召开联合国主持下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并表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有权与各方一起参加会议。


第6版(国际)
专栏:随笔

福兮祸所伏
塞北
9月初,日本外务省召回日本驻美使节,研究日本对美外交。据共同社报道,这次研究得出的“一致见解”是,“以美国国际地位下降为背景”,今后在日美关系中“日本必须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履行国际责任和发挥作用”。为此,“应该扎实地充实防卫力量,并在国际经济和政治方面作出贡献”。对此,“要求全体国民取得一致意见”。
作为这种“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履行国际责任”的一个例子,研究会上提出,因为美国在海湾地区为油轮护航,美国国会要求日本分担责任,日本应该“在财政上作出积极的贡献”。人们注意到,与此同时,日本已要求在海湾的日本油轮撤出,避免卷入海湾冲突。这表明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苗头:由日本出钱,美国出人出枪来保护这条对日本同样重要的石油生命线。
日本驻美使节的这次会议,看来是为中曾根首相本月19日访美作准备的。这次会议的结果可作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日本战后的繁荣发展直至有今天,全仗美国提携。对于当前日美关系中存在的摩擦,日本体谅美国的困难,今后打算主动加以解决,不用美国开口。
另一种解释是,同美国的日见衰落相反,日本现在已经羽毛丰满,成了经济大国,并踏上走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之路,应该来自己决定如何“履行国际责任”。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扎实地充实”军事力量。缓和日美摩擦正好为使这个政策在“全体国民”中取得“一致意见”提供理由。
这两个解释哪一个对,现在还不好说,要看事态如何发展才知道。但是日本当局要扩充军备的想法,已暴露无遗。
日本成为一个对国际事务负有责任的经济大国甚或具有政治影响的国家,世界上反对者大概不多,但是要成为军事大国,恐怕就难以叫人恭维了。第一不合时宜。当今人们都在谈论裁军,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在人们强烈要求下正谈判裁减核武器问题,日本扩军岂非反其道而行之?第二,亚洲国家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因为至今日本还有人不承认当年侵略的罪行。第三,日本的盟邦美国恐怕也有人对日本过度扩军存有戒心,怕弄成尾大不掉,难以驾驭。早就传说,在美国的长远战略考虑中,已经以日本为假想敌。现在美国出于眼前利益考虑,把鼓励日本扩军作为扩大日本内需的手段之一。但如果日本顺水推舟,乘机大搞扩军,谁能保证它迟早不会同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发生矛盾呢。到那时,可又是另一种形势了。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由于不懂这个哲理,骄横恣肆,不可一世,几遭覆亡。如果它能记取这个教训,二十一世纪上半叶应该可以过得顺当一点。


第6版(国际)
专栏:

海湾局势更加动荡
朱梦魁
在海湾局势日趋紧张之际,联合国安理会全体成员国代表一致赞同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出访伊朗和伊拉克,寻求执行安理会五九八号决议的途径,并希望他早日成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德奎利亚尔的两伊之行对海湾局势的发展关系重大。
自七月二十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要求两伊停火和谈判解决争端的五九八号决议之后,国际社会曾寄希望于该决议的尽早全部实施,从而打开两伊罢战修好的大门。在此后的六周内,海湾地区曾一度出现“事实上停火”的局面。八月二十九日,伊拉克首先恢复对伊朗的空袭。伊拉克表示,它赞同五九八号决议,但在伊朗尚未接受五九八号决议的条件下不能无限期地单方面承担停火责任。伊朗声称要对伊拉克进行“毁灭性报复”。两伊间报复与反报复的敌对行动急剧升级。在两伊重开油轮战的一周内,就有十三艘装运伊朗石油的船只遭到伊拉克袭击,科威特、意大利、希腊和日本等国的八艘商船则遭到伊朗袭击。国际航运界人士指出,海湾袭击商船的行动达到空前严重的程度。
更令人担忧的是,两伊冲突扩大化和国际化的危险性也在增加。九月四日,有两枚导弹落到科威特境内。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谴责伊朗袭击科威特领土,伊朗对此表示否认并指责美国纵容伊拉克扩大战争。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使战火不息的海湾局势又增添了新的复杂因素。最近,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说,战争可能超越伊朗和伊拉克所想象的范围。为应付突发事件,沙特阿拉伯的F—15战斗机昼夜巡逻警戒。其他海湾国家也不断就海湾局势频繁磋商对策。
另一方面,外国在海湾军事力量也因海湾局势恶化而继续增加。迄今,麇集海湾的美、英、法、意等西方国家和苏联的舰只已达七十余艘。越来越多的外国海空力量拥塞海湾地区,飘忽不定的各种水雷以及出没无常的袭船飞机和快艇严重威胁着海湾的国际航道。这些因素,使海湾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海湾紧张情势的加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两伊重开油轮战和袭城战之后,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要求停止战争升级行动,呼吁两伊采取克制态度,为实施五九八号决议创造有利气氛。约旦、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不断进行磋商,积极谋求早日结束两伊战争。最近一个时期,阿盟七国委员会代表团也分别出访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讨论全面实施五九八号决议的办法。对五九八号决议,伊朗既没有表示拒绝也没有表示接受。八月底,伊朗外长韦拉亚提致函德奎利亚尔秘书长,邀请他于九月十日访问德黑兰,九月二日,伊朗外交部官员再度向德奎利亚尔表示,伊朗政府准备同联合国领导人讨论执行安理会决议的有关问题。
在海湾风云险恶和本届联合国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海湾国家及国际社会对两伊接受停火协议并由此开通海湾和平之路格外关注,因此对联合国秘书长的海湾之行寄予很大希望。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特遣舰队去地中海
荷兰两扫雷艇赴海湾
美海湾护航月耗资逾千万美元
新华社华盛顿9月8日电 美国海军官员8日说,“衣阿华”号战列舰及另外5艘护卫舰将于10日驶离大西洋海岸军港,前往地中海,加入第6舰队。随“衣阿华”号同时前往地中海的军舰包括一艘巡洋舰、一艘供油船,两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
这支舰队将由查尔斯顿第二巡洋驱逐舰舰队司令格兰特·夏普少将指挥,在地中海逗留6个月。
新华社海牙9月8日电 荷兰国防部发言人8日宣布,荷兰内阁已于7日作出决定,将在下周派两艘扫雷艇前往海湾,配合西方确保这一水域国际航运畅通的努力。
荷兰国防大臣范埃克伦在解释荷兰政府的这一决定时说,荷兰这两艘先进的扫雷艇将在海湾逗留4个半月,它们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将得到英国的战术支援。
新华社华盛顿9月8日电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塔夫脱今天说,美国海军在海湾的护航行动每个月耗费预算外资金1500万至2000万美元。
塔夫脱在给国会领导人的一封信中说,在9月30日结束的1987财政年度内,美国在海湾不断增加的军事活动将耗资7000万美元。
他说,里根政府将就10月1日开始的1988财政年度的预算提出一个补充要求,以便为海湾护航行动提供额外的资金。


第6版(国际)
专栏:

魏茨泽克指出昂纳克来访意义重大
昂纳克认为访问联邦德国富有成果
据新华社波恩9月7日电 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今天称昂纳克的来访是一“意义重大的事件”,它不仅引起了所有德国人的重视,而且也引起了“邻居和伙伴”的重视。
魏茨泽克今天中午在总统府为昂纳克举行午宴,并发表了长篇祝酒辞。他认为昂纳克的访问正处在一个“东西方关系令人鼓舞的时期”。
他指出,两个德国分别属于不同的制度和不同的集团,双方不应试图去动摇对方对它的制度和集团的忠诚,而应“共同为人的利益而工作”,“克服使欧洲和德国分开的东西”。
据新华社波恩9月8日电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今晚在波恩举行答谢宴会,招待联邦德国总理科尔。
宴会开始时,昂纳克首先讲话,对他所受到的友好接待表示感谢。他说,两天来的“会谈表明,尽管双方政治思想不同,但双方在当代最重要的问题上存在着一致”。他认为访问是“富有成果的”。
科尔发表讲话说,他同昂纳克进行了12个小时的“坦率而广泛”的会谈。尽管双方在
“原则问题上的分歧未变”,但仍然就联合公报取得了一致。他认为,这是个好征兆,将使两国的人们获得新的希望。
新华社波恩9月9日电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今天在科隆德国工商大会会见了联邦德国350余名经济和企业界人士,并发表讲话。
德国工商大会主席阿梅龙根致辞时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加强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对两德经济关系达到新的水平是必要的。他认为,在经济制度不同的情况下,人们不能期望明天就能做到非常接近。
昂纳克在讲话中指出了两德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不仅现在、而且将来仍然是两国全部关系中的“一个稳定性因素”。民主德国认为,贸易关系是“合作的和平关系的物质基础”,民主德国愿扩大同西欧以及其它国家的贸易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两德签订三项科技合作协定
据新华社波恩9月8日电 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环保协定、核辐射防护信息和经验交流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今天在波恩正式签字。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和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出席了签字仪式。
根据两国科技合作协定,双方将加强自然科学、工程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其中包括能源研究、反应堆安全研究、核物理基础研究、材料研究、生产工艺、生物工程、环境研究、农业和医药(包括艾滋病防治)等27个项目的合作。
根据核辐射防护信息和经验交流协定,双方将交换有关辐射防护监视和和平利用核能的经验和信息,交换核电站和核垃圾库的技术数据;根据环保协定,双方将进行14个项目的合作,其中包括防止空气污染研究、森林死亡研究以及减少和清除垃圾研究等。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尼日利亚3家炼油厂之一的卡杜纳炼油厂7日发生大火,工厂被迫停工。
△加拿大将向加纳捐款900万美元,以资助加纳在北部的一个电力工程。
△日本和坦桑尼亚两国外长8日在东京举行会谈,日方表示从反对种族歧视的立场出发对南非采取制裁措施,坦方赞赏日方的态度,并要求日本把坦桑尼亚列为“日本5亿美元无偿赠予计划”的受援对象。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丹麦大选揭晓执政党反对党都未获多数
现政府辞职 组阁出现复杂局面
本报哥本哈根9月9日电 记者顾耀铭报道:丹麦4年一度的议会大选结果于今天凌晨揭晓,执政党和反对党都未能取得议会多数。原首相施吕特已于今天上午宣布政府辞职,组阁将出现比以往更为复杂的局面。
以保守党为首的4个原执政党在这次大选中仅获得70席,比1984年1月上届大选的77席减少7席,占议会总席位的39%。其中保守党获得38席,比上届大选减少4席,中央民主党增加1席为9席,自由党减少3席为19席,基督教人民党减少1席为4席。
反对党社会民主党仍保持了丹麦第一大党地位,获得57席,比上届大选减少1席。社会主义人民党席位比上届大选有了明显的增加,从21席增加为27席。
所有政党的领导人都表示这次大选产生了“一个困难的结果”。由于原执政党与反对党力量不相上下,组阁谈判将是非常复杂而又困难的。此间观察家认为这次大选表明,丹麦政局将再次出现不稳定局面。(附图片)
图为哥本哈根市市民在选民点排队投票。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保加利亚在改革气氛中欢度国庆
据新华社索非亚9月8日电 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今天在一片改革气氛中庆祝祖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43周年。
今天这里的庆祝活动采取了与往年不同的作法,贯彻了保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礼仪改革的决议精神。庆祝大会的主席台上除了国徽、国旗、党旗以及市级荣誉奖旗外,未再悬挂领导人的画像。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坐在临时设置的主席台上,取消了少先队员献花的仪式。会议代表中增加了佩戴勋章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和老战士。
保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米尔科·巴列夫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讲话,阐述全国上下正在进行的改革。巴列夫认为,现行的改革会导致各级政权的权力、义务、责任和职能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权力结构;最终使每个人“能在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和成长得更文明、更人道和更富有道德”。
庆祝大会结束后,领导人走出会场,同群众一起进行了短时间的联欢。


第6版(国际)
专栏:

布隆迪新政权获国内广泛支持
新政权领导人宣布释放政治犯
新华社金沙萨9月8日电 布琼布拉消息:布隆迪以皮埃尔·布约亚为首的救国军事委员会已经得到布隆迪的党、军队和群众组织的支持。
布隆迪电台宣布,布隆迪民族统一进步党书记处祝贺布约亚的政变行动取得成功。
布隆迪武装部队参谋长埃德蒙·恩达卡齐6日祝贺布约亚取得成功并向他保证,军队服从布约亚的命令。
布隆迪工会领导人恩巴赫吉吉表示感谢布隆迪救国军事委员会废黜了制造布隆迪不安全气氛的前总统巴加扎。
据来自坎帕拉的消息,布隆迪前总统巴加扎同布隆迪新领导人进行了接触,他希望作为普通公民回到布隆迪去。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布隆迪新领导人布约亚少校7日宣布释放前巴加扎政权逮捕的政治犯。
布约亚在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的一次群众集会上说,在巴加扎统治的11年里,“不少人未经审讯”就遭到监禁。他说,新政府已经释放了71名政治犯,还将使关押在首都的129名政治犯获得自由。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大中重返光州受到热烈欢迎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光州消息:南朝鲜反对党领导人金大中8日重返光州,受到30多万市民的热烈欢迎。
1980年,光州人民起义,反对法西斯统治。那次起义遭到南朝鲜反动当局的镇压,数以千计的起义者被打死、打伤,金大中被加上“煽动”罪名,判以死刑。
光州是金大中的故乡。这次当金大中驱车从火车站进入市中心时,聚集在沿途10公里路旁的光州市民挥动着旗帜,高呼口号,向他表示敬意和欢迎。金大中还凭吊了埋葬着当年起义中死难的乡亲们尸骨的墓地。
金大中这次是带着30多位国会议员和100多随行人员浩浩荡荡返回光州的。人们认为,这是他为争取参加今年12月的南朝鲜总统选举所采取的一个步骤。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阿萨德会见返任的美国大使
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八日会见了本月二日返任的美国大使伊格尔顿。美国大使向他转交了美国总统里根的一封信件。里根的信是关于两国关系及其它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但叙通社未透露信件的细节。美国大使是在去年十月英国指责叙利亚参与了在伦敦机场一起阴谋炸机事件之后被召回国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伊拉克总统会见利比亚外长
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八日在巴格达会见了利比亚对外关系局秘书(外交部长)贾达拉·阿祖兹·塔勒希。在会见时,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阿拉伯局势和为对付阿拉伯世界面临的一切挑战加强阿拉伯团结等问题。
塔勒希是在利伊断交后访问伊拉克的第一位利比亚部长。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阿根廷内阁向总统提出辞职
据当地报纸九月八日报道,阿根廷内阁全体成员七日向阿方辛总统提出集体辞职。
消息说,阿方辛总统七日在总统官邸同全体内阁成员举行了一天的紧张会议,分析了阿根廷在议会和地方选举后所面临的形势。内阁成员们认为,上星期天选举结果表达了人民需要变革的愿望,因此他们向总统提出集体辞职,听候总统的安排。另据报道,阿方辛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受内阁的集体辞职,并希望他们继续工作。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安哥拉同南非当局交换战俘
安哥拉七日在莫桑比克的马普托机场释放了一名南非突击队军官,用以交换一百三十三名被得到南非支持的安哥拉反政府武装俘虏的安哥拉战士。
南非外长皮克·博塔当天来到马普托,接回了这名二十九岁的南非军官。这个军官是一九八五年五月在南非突击队袭击安哥拉时被俘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越海防市卫戍司令被判重刑
据河内电台八日广播,越南海防市卫戍司令阮长春少将因贪污罪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
越南高级军事法庭是经过四天的开庭审理于九月七日作出上述判决的。阮长春的罪名是“滥用职权从事投机倒把、非法交易和大肆贪污”。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巴西的共产党前总书记去世
巴西的共产党前总书记吉奥贡多·迪亚斯因患脑瘤九月七日在里约热内卢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迪亚斯一九一三年出生于巴伊亚州的萨尔瓦多。一九三四年参加巴西共产党。一九四六年迪亚斯担任巴西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同时当选为巴伊亚州议员。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九年迪亚斯曾流亡欧洲,一九八零年起担任巴西的共产党总书记。今年初,他因病辞去总书记职务。一九八六年五月,迪亚斯曾率领巴西的共产党代表团访华。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巴西一部长因飞机失事身亡
巴西土地改革与发展部部长马尔科弗莱依莱九月八日晚间因飞机失事而去世。同机遇难的还有五名官员和三名技术人员。马尔科弗莱依莱是在巴西北部的巴拉州视察工作之后乘坐一架空军的飞机前往里约热内卢,飞机在卡拉雅斯机场起飞后八秒钟爆炸,坠落在亚马孙森林中。(本报巴西利亚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国政协代表团结束对匈牙利的访问
新华社布达佩斯9月7日电 以王恩茂为团长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代表团结束了对匈牙利为期7天的访问,今天离开这里前往保加利亚。
访问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王恩茂和匈牙利爱国人民阵线全国理事会总书记波日高伊·伊姆雷签署了两个组织之间的合作协议。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书记卢卡奇·亚诺什和匈牙利国民议会主席绍尔洛什·伊什特万分别接见了王恩茂一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