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关于我国思想库建设的思考
思想库也称为“智囊团”、“脑库”等,它是现代咨询机构的形象化代称。作为有效的咨询服务机构,思想库主要为现代社会的决策科学化服务。现代思想库是适应现代科学、经济、社会活动迅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决策科学化、决策民主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我们应该科学地建设和完善我国的思想库及其体系。
人类历史长河的流逝,使人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事实,即个人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来说减弱了。决策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也迫使人们反思并意识到,仅仅依靠个人的知识、秉赋和才智要取得成功的决策,已远远不够了。在现代领导体制和社会的各种决策过程中,思想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致于人们认为思想库已成为“影响现代决策者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尽管人类社会的决策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只是在迅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人们才充分意识到决策的重要性。特别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重大决策,小则影响教育、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的发展速度,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质量和改善;大则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决定国家或地区的兴衰,事关历史进程以及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古今中外,有关重大决策成败的经验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既有名垂青史的决策成功案例,也不乏“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决策失误。严酷的事实表明,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决策的失误。在我国,建设和完善不同层次的思想库及其体系刻不容缓。
我国思想库及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重点在于深入发掘现有研究机构、群团组织中蕴藏的巨大潜能。从我国思想库的规模和组织形式来看,除中央有计划地建立部分综合性、高层次、大型思想库外,在地方应该以“中型”、“小型”思想库的建设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协调和大尺度的横向联系。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高等院校对思想库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高等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摘自《武汉大学学报》第四期 李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改革中的相悖经济现象
相悖本是一种逻辑现象,也存在于经济生活中,一般是指经济生活中相互背离而又互为条件的两个方面所构成的一个经济内容。相悖经济现象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尤为突出。在我国现阶段,它是指计划经济机制与市场机制、国家宏观管理目标与企业微观管理目标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表现出的相互对立而又互为条件的经济现象。例如:
1、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宽松的经济环境,而宽松的经济环境依赖于改革的成功。
2、调动价格是为了理顺经济关系,使之纳入正常的商品生产轨道,但随之而来的消费基金失控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阻滞了商品生产的稳定发展,从而使价格的调整缺乏市场机制的支持。
3、保持一定的生产速度需要投资,投资失控会导致整个经济的重负,但控制投资规模会减慢生产速度。
4、金融体制改革要求专业银行企业化,但专业银行在经营中会努力挣脱政府控制。这会减低政府使用信用杠杆的力度,影响宏观控制的改善,从而减慢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5、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以地方和企业具有经济自我调节能力为条件,但中央财政让利给地方和企业又导致了中央财政的收不抵支,只能以公债的形式向地方、企业收回资金。这又破坏了这个条件的实现。
6、基本建设中宏观控制建立在局部、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但某些宏观控制的政策却阻滞了局部和微观搞活。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相悖经济现象视为一种消极现象。根据相悖现象的后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良性相悖,即全局的、宏观的利益与局部的微观的利益交叉时,全局利益占主导地位的相悖;反之则是不良相悖。相悖经济现象是经济活动从不协调到协调的必然过程的反映。解决相悖经济问题的方法不是消除,而是减少或转化不良相悖,创造良性相悖。这就要求协调好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关系,使行政杠杆和经济杠杆有机地结合起来,调整好宏观管理目标与微观管理目标的差异,完善和加强间接控制。
(摘自8月23日《经济学周报》 朱晓黄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文化的三次高潮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3次文化高潮。
第1次高潮——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的母体文化。它发生在雅斯贝斯所谓的世界“轴心时代”,并直可比侔于希腊文化。欧洲人一想起希腊文化立刻浮起家园之感,我们中国人一想起诸子文化也会立刻浮起这种家园之感。看来,世界不同的文化圈层依然可以同时出现相同或近似的文化因子。
第2次高潮——两宋时期的文化复兴,它是对“百家争鸣”的一次重大觉醒和扬弃。宋代的理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伦常问题,但是,它还没有升华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高度。欧洲的文艺复兴对希腊文化是一次重大发展,而两宋的文化复兴对诸子文化只能是一次复归,因此而表现出中西文化迥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彼时吾邦虽能发明火药,但没能制造出坚船利炮;虽有指南针,但不能发现新大陆。
第3次高潮——新文化运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第2次高潮(当然也包括第1次高潮)的觉醒和扬弃,从历史的观点去考察还应该是前2次文化高潮的总结。第1次高潮经历了约500年;第2次高潮经历了约300年;第3次高潮自然不能仅仅是“五四”前后几年短暂的历史时间。既然历史赋予新文化运动以如此艰巨而又伟大的使命,历史便期待后来者了。 (摘自《求是学刊》第四期 景戎华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联邦德国的“听书”市场
历来书都是供人阅读的,但是联邦德国的德国留声机公司宣布:将来要使读者“减少把鼻子插入书页中的时间,而更多地把书塞入耳朵中”。随着录音机的小型化,并步入千家万户,一个新的出版业出现了:“听书”。
目前联邦德国出版“听书”的还有著名的洛沃尔特出版社。这两家出版单位还打算以他们的“听书”参加种种书展,打开市场。洛沃尔特出版社打算一开始只出篇幅较短的书,每本不超过三盘磁带。德国留声机公司却不论长短,也不论贵贱,比如他们打算出版的立体声“听书”《包法利夫人》,价格就达149马克,等于每听一个小时收费11马克。
联邦德国出版商们现在出版“听书”时着重于宣传:让它们成为您旅游的伴侣,消除您阅读之苦。他们算得很仔细:开汽车从科伦到法兰克福,可听一本梅里美的中篇小说《卡门》——两小时十八分五十一秒;从汉堡驾车到慕尼黑,可听为时七个半小时的黑塞的长篇小说《荒原狼》;坐飞机从法兰克福到香港,德布林的长达十二个小时的长篇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会给您带来无穷的乐趣。 (摘自8月24日《世界经济导报》黎奇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未来的农业
1、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利用各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精心组装,合理搭配,建成各种类型的多层次、多功能、多途径的高效生产系统,力求全面捕获光能,充分挖掘水、肥、土、气、热潜力,从而创造出数倍的产量和产值。
2、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石油农业”曾极大地刺激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也随之带来严重危害。于是,一种以适应与改造自然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在这个复杂的大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的发生作用。生态农业必将在未来农业中占主导地位。
3、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未来农业将会由大量现代化保险设施来武装,如各类高度自动化控温室,全套先进的输液系统以及农业工厂中所有完善的系列设备。
4、由“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发展。农业机械化给现代农业带来了很大活力,特别是在解放劳动力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5、由“陆地型”向“宇宙型”扩展。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90亿。除了在海洋进行“水体农业”或开展“蓝色革命”外,还要使沙漠变绿洲等,以致向太空进军。
6、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到了21世纪,因土地日益珍贵,一些农艺家别出心裁地将一个个的农场改建成一座座农业公园。
7、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现代农业已在普遍使用化肥、农药、除莠剂和各种激素,可谓进入了化学时代。然而,生物学家们利用生物工程将会为农业创造出一个崭新世界。今后农业可能出现十种变化:从农业的工业化到工业的农业化;从农村的城市化到城市的农村化;从农工对立到农工一体化;从农村劳力流入城市到城市劳力返回农村;从微观的专业化到宏观的综合化;从资源的密集化到知识的密集化;从忽视不可再生资源到着重依靠可再生资源;从单项技术的分别应用到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从模仿工业到模仿生物;从农产品来源的单一化到多样化。
(摘自《百科知识》第八期 戴雄武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美学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
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王朝闻强调设计家要研究点美学。他说:客观事实与人的关系,即审美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不懂得美学,不懂得审美心理学是无法搞好工业设计的。
在国外,工业设计已形成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有机统一的学科。从当前日益繁复的现代化工业发展趋势看,提高工业设计人员的美学素养更显得日益重要。
首先在产品造型方面,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既要求工业品实用,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又要求造型美观,装饰新颖、别致。其次,产品造型不能单纯理解为商品外形的美化,还应着重体现造型的本质。用艺术形式充分发挥和体现产品功能的科学性、先进性,也就抓住了设计的本质。
在工业产品包装装潢方面要注意消费者的需要,同时也要服从于产品造型,设计人员应掌握人生、商业哲学,熟悉工艺,时刻了解国内外商品经济情报,把个人美学素养创造性地运用在包装装潢设计的环节。装潢的艺术魅力是激励消费者争相购买商品的动力之一。一件优秀的产品包装装潢恰似一件艺术品,它应具有新颖、独特的构思,明快或含蓄的色彩,醒目而明确的文字,以及精美的造型和科学的工艺结构等等。
此外在广告装潢与展览设计方面,实质上也是通过美学扩大宣传工业产品的特点,有重点地向消费者介绍工业产品,起到指导消费、促进销售的作用。好的广告设计只有二至三种色彩,巧妙安排,造型准确,艺术上的繁琐已为简练、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所取代,使人赏心悦目,这就要靠设计人员的美学功底了。
(摘自8月17日《北京科技报》 胡炳环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窑洞人家长寿多
我国黄河上中游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约有4000万人口居住在窑洞里。科学家对山西省住窑洞的人进行了50年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他们的长寿是窑洞生活方式带来的。科学家认为,人类最合适的生活环境是,温度在10摄氏度到22摄氏度范围内,相对湿度在30%到75%范围内。黄土是很好的保温隔热材料,在3至5米厚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十度左右,冬季室温比室外高十五度,温度和相对湿度稳定,冬不生火暖融融,夏不摇扇凉清清。
健康和长寿的另一些原因是:在窑洞中,外界噪音引起的紧张和不良影响少,受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影响亦很小。长期生活在窑洞中,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风湿病和皮肤病大为减少。此外,红土、黄土地带生长的植物含微量元素锰和硒较多,锰元素在人体内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病,硒有利延缓或减少脂肪积聚和人体器官的老化。
由于窑洞里温度、湿度适中,在里边存放的菜、肉、果等食品久不变质。
(摘自8月18日《西安晚报》 陈留美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提倡节育有古人
尽管古人“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延续几千年,但提倡节育者也自古有之。
战国时候,韩国耕地不多,一般人认为“五子不为多”,但思想家韩非因此忧心忡忡地认为“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人多而财寡,力劳而供养薄,这是要出乱子的。
从明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评纂的《太平广记钞》这本书里能够看出,他三百多年前也竭力提倡妇女节育。这件事可以从该书卷七《仙部·古元之》找到根据。文中提到神国的人和邻邦通婚,欲生育“二男二女”,冯梦龙在这些内容的字里行间加上眉批评论说:“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食之?”由此可见,冯梦龙不但和韩非有一样的忧虑,还明确要“一男一女”地生育;要是生“二男二女”,就要滚雪球似地日益增加人口,到头来,连吃饭都成问题。
可见,古代有见地的知识分子,不但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看到人口无限制地增加将给人们带来恶果,还具体明确地提出节育指标、措施,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文明宝库中的光辉记载。 (摘自8月19日《卫生与生活》 苏民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也说“老人节”
关于设立“老人节”的倡议,早有人提出,但似乎未能引起社会反响。
据了解,“人口老化”是个世界趋势。虽然我国目前还不存在“人口老化”的问题,但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已有8500万,而到2000年,老人将达到28000万,占当时总人口的20%,也就是说,全国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这样一支庞大的老人队伍,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及早研究制定对策,并不断扩展老人问题的研究领域。
设立“老人节”,起码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可以进一步提醒社会对老年问题的关注,及时解决老年所“忧”,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地位。
其二,可以促使家庭、社会定期回顾尊老、敬老、爱老的情况,进一步发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三,可以丰富老人晚年生活,激励老人保持晚节;同时还可以调动老人生活热情,使他们的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关于“老人节”的具体日期,有人认为选择在农历9月9日重阳节比较合适,笔者也认为甚好。选择重阳节为“老人节”,与传统习俗相吻合,便于记忆和推行。
(摘自8月16日《经济
日报》 赵显明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一百万年后罗盘的指向
美国哈佛大学地球物理学研究人员布斯威的研究显示,磁场源于南大陆下岩层内两处冷地区的核心内部。由于磁力向北面移动,越过地球,穿越另外两处地幔内的冷地区——加拿大北部和西伯利亚下的岩层,重新进入核心内。地幔内的冷地区是一极厚的岩层,包围着熔解的核心,伸延至地面约32公里以内,它们是当时物质从地面下沉时形成的。布斯威说,这可以解释为何磁力向北移动,迫使罗盘的指针指向北方。
科学家相信,磁场年年变动,每过一百万年,它的整个方向就会倒转。布斯威认为,再过一百万年,罗盘就会指向南方。 (摘自8月19日《光明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