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国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工作条件
留学人员归国有用武之地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张荣典)我国已在20个城市试办10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有120多名,其中半数以上是回国的留学人员。
国家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辛白对本社记者说,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在为回国留学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方面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据了解,自1985年以来,国家为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投资3000万元。每有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国家每年还要拨款1.2万元,至今已拨款3百万元。所有在国外和国内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均可按规定申请,经建站单位考核后可进站从事研究两年。两年研究期满后,他们既可选定工作单位,也可转到下一个站再做博士后研究。
为了使学成回国的人才和其他各方面的人才的专长得到更好的发挥,国家于去年设立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留学人员在国外就可提出研究项目的申请。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按照择优录取原则在留学人员回国后立即给以资助。35岁以下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回国留学人员,还可向基金委员会申请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还每年拨款600万元给国家教委,用以设立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此外,国家每年拨款400万元给国家科委,用以改善非教育系统的回国留学人员的研究条件。
这些年来,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单位在为回国留学人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清华大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搞合作研究项目,装备了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学校还积极为回国留学人员提供再次短期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
有关部门提供材料说,最近8年多来,我国已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共4万余人,其中已有1.8万人学成回国。他们在科研、教育、生产等岗位上努力工作,成绩显著,许多人已成为业务骨干或学术带头人,为四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大宴宾客 广赠礼品 追求排场
武汉测绘科大校庆耗资近40万
本报武汉电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为建校30周年举行3天校庆,仅大宴宾客、吃喝、送礼等非正常开支耗资竟然高达39.76万元。
省审计局新近提供的两份审计报告表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在校庆期间,广招来宾2105人,大宴宾客3天。同时,发放、赠送茶具2058套、画盘3727个、杯子3496套,还馈赠影集、公文包、国画、石英钟等礼品。连上级主管部门和关系户也得到茶具239套。校庆3天,仅馈赠礼品一项金额高达5.7万元。
一位知情人透露,为迎接这次校庆,该校突击改建、扩建招待所、接待室,基建工程耗资高达43.6万元。如150平方米豪华型接待室,室内装修费高达3.7万元,其中,仅地毯一项耗资1.1万元,买假山石、太湖石255吨。为迎接来宾,食堂新购餐具耗资8900余元。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办校庆,比豪华,摆阔气。而与之一江相隔的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搞校庆就大不一样。5月25日建校80周年前,该校党委本着把校庆办得既隆重又节俭也讲究实效的精神,制订了“五不准”,即:不准请客、不准送礼、不准大吃大喝、不准发纪念品、不准搞形式主义。校党委通过座谈会说明节俭办校庆理由,并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和支持,压缩几项开支计划。《同济医科大学发展概况》一书原定来宾每人一册,后来决定只赠年长的知名人士,仅此一项节约开支5万元。校庆活动原计划预算21万元,后压缩到实施计划14万元。办完校庆一结算,由于实行节约,实际花费4.97万元。该校一位负责同志说:“尽管如此,并未降低人们的喜庆情绪,校庆日充满着热烈气氛。”
此间有关人士认为,如何把校庆办得既隆重而不失节俭,把节约的钱实实在在地用于改善师生教学、学习、生活条件上,这是摆在武汉地区30多所综合性大专院校面前的一个课题。
(王楚 纪实 宇昌)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国家经委要求充实力量加快进度
今年底完成中药资源普查
据新华社北京九月二十九日电 国家经委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今年底完成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中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对各族人民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发挥我国中药优势,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中药资源,遵照国务院关于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的决定,自一九八三年底开始,全国各地已全面展开对中药资源的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当地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和药用动植物的生态环境,采集了大量的标本,收集了大批珍贵资料和数据。目前,各地已进入资料整理和总结验收阶段。
当前,室外普查工作大体告一段落,但部分省、自治区的验收和资料整理任务很重,进展很不平衡。为了体现普查的成果,更好地开展对中草药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要求尚未验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充实力量、加快进度,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资源普查任务。由于中药资源普查涉及医药、卫生、工业、商业、农林和科研等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抓普查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同时,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普查技术档案的建立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设奖 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
本报北京9月29日讯 新华社记者陈卫平、本报记者魏玉凤报道:国家教委委员、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黄辛白,今天在北京向新闻界透露: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暂行办法已制定,从10月1日起实行。
今年64岁的霍英东先生,是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即将实行的暂行办法规定了申请人和被推荐者的条件:现在国内高校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并有显著成绩的人员。对在国外的人员还应具有中国国籍,并决定自申请或被推荐之日起6个月内回国内高校任教等条件。同时公布的还有霍英东教育基金会1987年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学科名额分配方案。这个方案确定对理工农医及法学方面的47个专业和个人进行资助和颁奖。并决定先在国内160所有博士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中实施。基金会每逢单年的1月1日至1月31日受理申请或推荐,今年的受理时间为11月1日至11月30日。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藏成药生产发展品种多
一些特效药远销国外
据新华社拉萨9月29日电 (记者皮德义、安措)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制药厂目前已生产出350个品种藏成药,年产量达20万斤,除满足西藏需要外,还可供应四川、云南、青海等6个省区的20多个州县。对一些疑难病有特殊疗效的藏成药已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64年8月才建起来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制药厂,如今盖起了熬药、制丸、太阳能烘干房等共5460多平方米的厂房。
过去藏成药没有针剂,成药丸,既不能吞服,也不能冲服,须用水化开后服用。现在,这个厂已制成预防感冒,治疗气管炎等疾病的7种冲剂、针剂和糖浆。
这家藏医院制药厂制成的治疗脑溢血、心血管病的“珍珠70味”荣获了国家银质奖。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我研制成第一套雷暴预报系统
据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徐京跃 通讯员江世佳)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套具有人工智能的雷暴预报系统,预报准确率达到80%—90%。
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局从1985年起,利用“中尺度天气试验”对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成果,组织研制雷暴预报系统。这一系统利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卫星云图、雷达图象、各地天气预报等大量信息。它可提供1至72小时内雷暴预报,准确率在试用期间达80%—90%,成功指数在50%以上。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文化天地
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开幕
据新华社兰州9月29日电 (记者王建勇)盛况空前的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昨天在兰州拉开帷幕,当地党政军负责同志和1000多名观众欣赏了首场精彩演出。
“西北荟萃”是中国艺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次以文艺演出为主,包括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和学术讨论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在半个月时间里,来自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四省区以及兰州军区的专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演出队将登台献技,演出20多台歌舞、话剧、秦剧、花儿剧、豫剧、京剧节目。此外,宁夏民间剪纸艺术、西北五省区首府青少年宫书画摄影、麦积山石窟艺术、魏晋壁画、中外文学名著影片等十几个展览,将同时在兰州举办。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文化天地
国庆首都舞台好戏连台
本报北京9月29日讯 记者易凯报道:国庆期间,首都文艺舞台争奇斗艳,为节日的北京增添了喜庆气氛。
由山西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民间歌舞《黄河女儿情》,荟萃了三晋大地民间歌舞艺术之精华,洋溢着浓郁的地方风情和乡土色彩。
根据布莱希特名剧改编的川剧《四川好人》,是成都市川剧院三团在“振兴川剧”的艺术实践中取得的新成果。他们大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营养,用以拓宽戏曲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力。
曾在首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表演《狮子舞》而名噪京华的沈阳杂技团,国庆期间将为首都观众演出一台精采的杂技节目。该团拥有多名在国际比赛中获金奖的优秀演员,并曾多次出国访问。
中国京剧团三团重排了京剧《杨门女将》,当年饰佘太君的著名演员王晶华重操旧业,粉墨登场,优秀刀马旦沈健瑾饰穆桂英。
国庆期间,北京舞台上还有多台音乐舞蹈晚会与观众见面。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文化天地
《中国文物报》创刊
据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经国家报刊主管部门批准,《中国文物报》将于“十一”同读者见面。
由国家文物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文物报》,是国内文物系统唯一的专业性报纸。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文物法规、政策,展示考古新发现、文物研究新成果,传播文物知识和沟通文博工作信息。周谷城为创刊号撰文。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文化天地
热情讴歌改革开放的大型纪录片
《中国面向未来》将与观众见面
据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热情讴歌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的大型纪录片《中国面向未来》已摄制完成,即将与广大观众见面。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这部纪录片融政论性、纪实性、艺术性为一体,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历史变革的轨迹,反映了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文化天地
中国革命博物馆首次收藏工业产品获国际金奖
本报北京9月29日讯 今天,中国革命博物馆首次收藏建国以来中国工业产品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一枚金质奖章。
这枚奖章,是中国提琴制作大师戴洪祥1983年10月在第一届联邦德国卡赛尔国际高级提琴制作比赛中荣获的。戴洪祥制作的提琴在这次比赛中被评为音质第一名,为我国赢得了声誉。 (韩祝平)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文化天地
中日合演歌剧《歌仙——小野小町》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由中日两国演员合作演出的歌剧《歌仙——小野小町》今日起在北京首都剧场公演。
这部歌剧根据日本民间传说改编,由我国作曲家吕远创作。歌剧歌颂了歌仙小野小町与日本皇子的真挚爱情,控诉了封建礼教和旧门阀观念。中央歌剧院、海政歌舞团参加了演出。这次活动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日本社会文化协会主办。11月初,这部歌剧还将在日本东京、大阪上演。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文化天地
新型文化工作车 灵活方便功能多
本报讯 一种拥有10种功能的文化工作专用车,最近由内蒙古包头客车厂试制成功。
“多功能文化车”在国产东风140汽车底盘上重新设计车体而成。根据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需要,该车体外设有折叠式图书图片橱窗6个,可用来进行图书展销和图片展览。通过液压传动移开车顶,放下车边板后,即成为宽6米、深4.8米的小型舞台,可供10至15人的演出队演出。车上可放映电影、幻灯,可作广播宣传,收看电视录像,收听广播,为群众复制录音磁带。车内设有照相、冲扩设备,还可进行小型维修服务。该车是文化部委托内蒙古文化厅研制的。(刘新权)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投入使用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8日电 (记者李现国)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今天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1978年开始筹建的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是继广州和北京之后竣工的又一个地面站。新疆处于影响我国气象的西风带的最前方,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建成后,将接收并向北京气象资料处理中心传输我国和外国的极轨气象卫星探测资料。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全运会男篮决赛结束
解放军队险胜辽宁队夺得冠军
本报广州9月29日电 本报记者江正茂,《南方日报》记者王政富报道:解放军队今晚在这里以86∶85险胜辽宁队,夺得第六届全运会男篮决赛的桂冠,辽宁队获得亚军。
今晚,能容纳8000人的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座无虚席。广州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早早地来到体育馆,欲睹冠军争夺战。
一开局,辽宁队来势凶猛,首开纪录。接着解放军队还敬一球。此后,比分交错上升,打了10分钟左右,辽宁队加强外投内攻,一度领先约10分。但解放军队不愧为训练有素的球队,在落后的情况下,不急不躁。上半时结束时,把比分追成40∶41,辽宁队仅领先1分。下半时,辽宁队打得比较拘谨,不敢远投,加上在解放军队的严密防守面前缺乏对策,没有充分发挥外围进攻的特长,加上二次进攻和冲抢篮板球薄弱,比分才被解放军队追上,下半时打成75∶75平。加时赛5分钟,辽宁队犯规较多,光罚球就被解放军队拿了8分,最后以85∶86痛失折桂之机。
获得第3名的是吉林队。江苏队、广东队、北京队分别获得第4、5、6名。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从“四分球”看我国男篮新动向
——全运会男篮决赛述评
四年一度的全运会男篮决赛结束了,它无疑是对我国男篮最高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12支来自大江南北的国内劲旅,云集羊城,各呈风采,比试高低。人们从中看到了我国男篮的希望,也了解到存在着的问题。
纵观本届全运会男篮决赛,各队最明显的进步是加强了防守和远投。新规则中“四分球”的实施,对各队打法和战术运用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由于本届比赛采用了“四分球”,调动了各队外围远投的积极性。国际篮联制订“三分球”的规则已有三年多了,但我们在认识上没有及时跟上,也没有把“三分球”提高到训练中应有的位置,所以也谈不上战术结构有多大的变化。
我国从去年篮协杯和全国联赛开始,自行制定了“四分球”的规则之后,对加强外线进攻确实起了一个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防守战术的改变,使这次比赛出现了新的气象。有些队的队员在过中线不远处就能举手投篮,远射中鹄。如广东队的13号吕锦清、辽宁队的10号李戈东等,这都表明我国男篮外围进攻的进一步加强。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向是“三高、一抗、一变”,也就是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对抗性强;变化多端。对于高空优势不大的中国运动员来说,加强外围进攻的能力,扬我快速灵活的特点,无疑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辽宁队之所以异军突起,从上届全运会第7名跃居本届全运会亚军,就是在比赛中加强了外围进攻,内外结合,所以能在本届比赛中所向披靡,闯关夺隘。辽宁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本报记者 江正茂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天津市二百多万人参加第四届体育节
据新华社天津9月28日电 (记者孙永盛)为期一周的天津市第四届群众体育节今天结束。据初步统计,一周来全市有250多万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街道居民、离退休职工,分别参加了球类、体操、武术、踢毽、田径和多种民间体育活动,全市上百个体育场馆热气腾腾,显示了体育运动在天津市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
9月20日群众体育节开幕那天,在新华路体育馆举行的有全市44名高手参加的武术、摔跤表演,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我国著名武术家李文贞和曾在30年代震惊中国跤坛的天津“四大张”(张魁元、张连生、张鸿玉、张鹤年),还先后出场为青年选手示范、指导。
红桥区民族体育运动会更是热闹非凡。在为期一周的民族运动会上,汉、回、满、蒙、朝鲜、维吾尔等17个民族的2000多名运动员进行了“狩猎”、“双飞舞”、“跳骆驼”等40多个项目的比赛。
群众体育节期间,天津市武术队、市艺术体操队等优秀运动队还深入到工厂、学校表演。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亚运会新闻部组织美术工作者座谈
本报讯 29日上午,第十一届亚运会新闻部邀请在京部分美术家座谈第十一届亚运会招贴画创作问题。亚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张百发代表组委会希望美术家们为亚运会创作出富有时代特点的高水平的招贴画。
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的美术工作者出席座谈会,并就如何创作第十一届亚运会招贴画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参加座谈会的美术家们还希望通过创作第十一届亚运会招贴画,把我国招贴画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邵世伟)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袁伟民鼓励我体操健儿
正视困难 赛出水平
本报北京9月29日讯 我国体操健儿出征荷兰参加世界锦标赛前夕,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今天下午和中国体操队全体成员座谈,他以一位老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身份,谈了切身体会,鼓励我体操健儿战胜困难,发挥出最高水平。
袁伟民首先问陈翠婷等小队员和李宁、许志强等老将对这次大赛有什么打算和想法。袁伟民说,听说我们男女队这次抽签分组都不理想,前几次大赛也有这种情况。对此,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不能怨天尤人,失去信心。要千方百计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有时候人被逼到最困难境地时,反而会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他希望体操队首先做好自身的工作,调整好心理和技术状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上阵,以咄咄逼人的气势向苏联队等各路强将挑战。中国体操队定于10月8日离京赴赛。(晓丰)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亚运会长跑队南线北线抵达成都长春
据新华社长春9月28日电 (记者时光)第十一届亚运会长跑队37名运动员今天上午在长春市1100名运动员的陪伴下,跑完5600米全程,结束了北路的第三站——吉林省省会长春市的长跑活动。
今天上午,长春市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第十一届亚运会长跑队在长春市的长跑活动仪式,在市体育馆门前举行。吉林省副省长刘云沼,亚运会长跑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张百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象征着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37个成员的长跑队队员高举队旗跑在前面。
长跑队将于明天离开长春赴哈尔滨。
本报成都9月29日电 今天上午,成都省展览馆前彩旗飘扬。四川省副省长顾金池接过西藏长跑队员手中的队旗,交给四川省长跑队。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37名长跑队员冲出起跑线。四川省500余人组成的长跑队跟随其后,他们当中有省领导干部、老红军、教授、工人等,著名国际特级大师刘适兰也跑在队伍中。队员们高喊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在蜀都大道上长跑6.8公里,最后在锦江大礼堂前举行了终点仪式。近10万成都群众夹道欢迎长跑队。
30日长跑队离蓉赴昆明。 (柳英平)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教科文零讯
教科文零讯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中华社会大学联合举办的公共关系专业培训班,9月28日开学。该专业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等单位的教师主讲公共关系学概论、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案例、广告学等九门课程,学制半年。
●我国首届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27日圆满结束,会议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对今后国际敦煌研究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据新华社)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西汉地宫今再现
——河北省博物馆满城汉墓复原陈列一瞥
汤小薇
通过仿岩石中凿出的墓道,我走进复原的西汉中山王刘胜的墓室。
记得满城汉墓1968年在一次施工中被发现时,曾引起轰动。周总理得知后,亲自请郭沫若同志去现场。郭老考察随葬物品,最后分析确定:这是2200年前汉武帝的哥哥刘胜之墓。以后,又在附近发现了刘胜妻窦绾的墓。稀世珍宝男女金缕玉衣就是从这里出土的。河北省博物馆大胆创新,复原了这座地下宫殿,9月29日正式展出。
复原的刘胜墓室,布局大小和挖掘发现的原墓室相似。古乐声中,我经过工艺精巧的驷马安车,走进了前室,也就是刘胜的宴会厅。长方形的大厅,面积约200平方米,摆满各种器物:有铜器、铁器、陶器、漆器和金银器,还有象征侍从奴仆的陶俑和石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两套饮宴用的漂亮帷帐。2000多年的帷幕和木架当然早已朽烂,但博物馆根据遗存的铜质精致构件,参考其它汉墓中的壁画仿制了出来。深红的帷帐上描绘着黑色的花纹。帐前长方大案上陈列着杯盘,可以想象刘胜大宴宾客、席地而坐、边饮酒边观看歌舞表演的豪奢场面。摆着的酒器很多,有青铜制的壶、钟,漆制的樽,琉璃制的耳杯,以及陶制的大酒缸等。其中有个鸟篆文壶,纹饰别具一格,金银丝镶嵌出图案化的鸟篆美术字:“盛兄盛味,于心佳都……”意思是“心情美好聚会欢饮吧……”
司马迁在《史记·五宗世家》中提到,刘胜是当时有名的酒色之徒。他说:“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人。”儿女有120人,妃子之多可想而知。而中山国不过是个占地十多县、人口60多万的小国!
穿过前室宴会厅,便可看见漆着红漆的白玉石大门,门扉上装有漂亮的铜质镀金兽面衔环。跨进门就是后室,也就是寝宫。后室的建造很讲究,是在岩洞内用石板盖成的房子,有石门、门道、主室和侧室。主室是卧室,20平方米左右,里面有汉白玉棺床。棺床上放着嵌镀金棺环和兽面衔环的大红棺椁。刘胜就是穿着金缕玉衣在里面躺着的。主室内有雕琢精美的玉器,装饰华丽的铜器、漆器,有象征奴婢的石俑,有刀、剑、戟、矛、盾、铠甲等,还有40个金饼和大量西汉五铢钱。有意思的是,棺床前还有夜宵,漆盘上放着美味佳肴,可能是准备刘胜起来享用的。
侧室中有一块搓澡石,加上奴仆石俑,由此判断,这里是供刘胜死后用的浴室。
古墓内有一套设计巧妙的排水系统,与两米深的渗井联接。宴会厅两边原有的排水沟,复原陈列时被加宽升高,修成观众的通道。
走出墓室,我到了展厅后部,那里陈列着刘胜、窦绾墓中出土的稀世珍品原件。其中金缕玉衣已在美、加、法、意、英、南斯拉夫等十几个国家展出。中外闻名的青铜瑰宝长信宫灯原件也在此展出:宫女梳髻,跪着持灯,宽大的袖口下垂成灯罩,可以调节灯光的方向和亮度。这位美丽的宫女表情沉重,好似无声地控诉着深宫中的悲惨遭遇。
河北省博物馆的满城汉墓复原陈列开始对外展出了。我想,这不仅为历史学家提供了实物资料,2000多年后的一般观众,也可以从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精美创造中得到有益的启迪。(附图片)
复原的刘胜墓前室宴会厅。 郑名桢摄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文化天地
浙江省温州瑞安市垟底村农民在村边建了一个湖心亭,供休息和开展娱乐活动。
新华社记者 吴元柳摄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藏族博士格勒(左二)的论文,是唯一以青藏高原文化为依据的人类学著作。
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