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小”的哲学随想
舒平
本世纪中叶以来,正当东方的一些实业集团热衷于追求巨大规模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时候,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却在进行相反方向的运动。许多巨型企业、跨国公司执行着“任务分解原则”,或者象“阿米巴原虫分裂”那样,或者象“母鸡下蛋”那样,分出了种种任务单一、规模较小的事业部和子公司。
英国E.F.舒马赫的《小的是美好的》、美国彼得斯和小沃特曼的《寻求优势》等著作,调查研究了英国煤炭局、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公司等一系列最成功的公司,认定“小规模”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提出了“小就是好”的经营哲学,以为这是时代的趋势。
这样提出问题是颇为新鲜的。因为多少世纪以来,从经济结构的发展来说,农业总是沿着“个体小农——小型农场(或合作社)——大农场”的道路向前发展,工业总是沿着“小手工业——手工作坊——大机器工业”的道路向前发展。这种“小”——“中”——“大”的趋势,不是十分明显吗?本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化大为小”的新趋势,应该说是有时代新意的。
但是,如果不局限于企业结构,注重“小”的思想,却也并非西方人的发明。我国春秋时,随国大夫季梁就说过,小国能够对抗大国,是因为小国能守正义而大国却常暴虐。秦汉之际,儒家提出过“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这在当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还不如“天下为家”的“小康”政治模式来得现实。三国纷争时,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从荆州沿长江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结果却被只有五万之众的孙刘联军,一把火烧得“樯橹灰飞烟灭”。还有《红楼梦》里管家奶奶王熙凤也懂得“大有大的难处”。有些西方人早就有志于用孙子兵法、儒家哲学、三国演义的思想和策略,指导他们的企业经营活动。
舒马赫、彼得斯等的新意在于,直接从企业结构的角度,抓住了“小规模”的“灵活”、“易于管理”等特点,把这种同传统趋势相反的新趋势,揭示出来奉献给人们。
小规模的优越性是否可以粗线条地归纳为这样几点:一、虚心,能认真进取,不象“庞然大物”架子放不下;二、灵活性大,适应性强,不象“大船难转折”;三、行动利索,便于试验、改革、创新,不是老怕摔破坛坛罐罐;四、容易体现工作同自己的切身关系,责、权、利易于分解、考察,便于管理。
“小”的这些优越性,人们在好大喜大的锣鼓声中,头脑昏昏,往往不易觉察出来。只有在吃够盲目崇拜一切从大和尽量高度集中的苦头以后,历史地进行反思的时候,才容易懂得它。我国自1979年改革以来,制止了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和“单一国有化”的趋势,承认了多种经济形式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在农村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了星罗棋布的乡镇小企业,推动了城市国营企业的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激发了个体户进城办企业的积极性,等等。这些进程,有许多是“小规模的优越性”在中国的花和果。愈往前,愈加繁荣,当然并不排斥横向的自愿互利的联合,向“大”发展。
“小”和“大”是相对的。大中有小,小中有大。我并不想推崇“唯小论”。单一的模式和解决办法是没有的。
从宏观说,一个发达的企业总是越办越大的。
问题是在“大规模”的宏观发展中,每一步都不能忘乎所以,只要大,不要小;而要在微观上不断用“小规模”来充实它。“小就是好”,没有这种扎扎实实的“小”,“大”就成为空架子,空中楼阁,就随时有倒塌下来的危险。


第8版(副刊)
专栏:

风雨铜官窑
毕克官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我终于来到久已仰慕的铜官窑。
汽车几经颠簸,直达窑区。在大城市走惯了柏油马路,乍一走南方的泥泞田埂,确实另有一番滋味。泥松路滑,鞋子片刻即成沉重的泥球了。农民都因雨而歇了。只有老牛,在雨中悠闲地吃着山草。
在老肖老黄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座山包。但见顶部立着一座标志碑,三个红字映入眼帘:铜官窑。我终于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唐代铜官窑了。心中的快慰自不必说。
铜官窑始于唐初,终于五代,延续了300多年时间。因为这一带瓷片遍地,当地农民称窑区为瓦渣坪。瓦渣坪在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境内,距市区27公里。东依山地,西临湘江。沿江东岸的十里河滨,埋有唐代烧窑遗址19处。有的窑址至今保存原状,形似山包,人们称为窑坡;有的则早夷为平地,变为农田或湖渚了。
一天的工夫,窑区里的窑坡、河滩、田间乃至房前屋后,几乎走了一遍,得到了从书本上无法得到的新鲜印象。
瓷片经过雨水的淋刷,显得更清新了。泥土经过雨水的浇浸,也显得更红艳了。那晶亮的瓷片,或褐或绿或黄或黑,有的彩点斑斑,象是嵌在土红丝绒上的莹晶宝石。这独特的美景,恐怕为我们独享了。
这绝非溢美之词,铜官窑釉下彩绘的确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珍珠。
正是铜官窑,创造性的先彩绘,后涂釉,有了釉层的保护,烧成之后彩绘不再脱落。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创举。
也是铜官窑,描绘出了大量写意花鸟画,并完美地保留下来,使我们今天能够看到那么多唐代绘画。铜官窑瓷器上的写意花鸟画早于纸绢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独特的贡献。
又是铜官窑,其釉下彩瓷是我国早期外销瓷中的佼佼者,早在1000多年前,就开辟了一条“陶瓷之路”,把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送到了遥远的非洲。朝鲜、日本、印度、菲律宾、伊朗和埃及等许多国家,曾有大量出土。这表明世界人民对她的爱慕之情。
作为民间瓷器绘画和图案艺术的研究者,我这次有幸目睹铜官窑址的分布情况,欣赏到大量的实物标本,补上了一堂极有价值的文化历史课。人们多知景德镇,少知铜官窑。岂不知,如果“论资排辈”的话,磁州窑吉州窑的铁锈花是铜官窑的儿孙,而景德镇的青花则是铜官窑的曾孙一辈呢!
我们奔走于窑址之间,不时路过一些农家。老肖老黄和主人们称名道姓打招呼。大家都热情地留我们小坐,忙着搬凳端茶。半天的工夫,我竟品尝了芝麻茶、姜茶、黑豆茶和当地土茶。中饭是在一位大嫂处吃的。饭后女主人搬来柴火在灶间为我们烘烤衣衫。说实在的,衣衫被淋透了几层,浑身上下湿漉漉的。经过烘烤,感到舒松极了。身处湖南乡间,而且是唐代窑址,此景此情,我会终生难忘的。我从中不仅感受到农民的朴实好客,也感受到老肖老黄他们与窑址农民之间的友情。这友情是他们为了文物保护工作,共同与山与水与泥与石打交道而长期建立起来的。
风还在吹,雨还在下,地也更湿更滑了。钟表的时针提醒我们已到告别的时刻了。但我却留恋那泥泞的窑坡、田间、河滩、村路……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远近高低各不同
蒋力
我总希望在走马观花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去过的地方多了,常不自觉地将那些名胜风景做些比较;旅游的同时,对周围人的各种心态做些揣摩,我觉得也是一种审美活动。自然,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这一切,所得出的结论便会在普遍性中带有自己的特殊性。
不久前,承一家报纸之邀,在某大城市郊区某饭店参加了一个“旅游文学”讨论会。与会者多为初次登这家饭店之门,不免对饭店的建筑、装潢、服务项目备加留意。大家印象最深的地方,大概是饭店餐厅外的前厅:一个保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庭院,中间是金鱼池,一侧有观鱼亭、石桌石凳,四周有柜台经销大凡旅游点几乎都有的景泰蓝之类的工艺品,墙上悬挂着当今名人字画和仿制的古人字画,月洞门两侧置有大花瓶,门上高悬金匾,庭院内空中有灯笼,地上有盆花,好不琳琅满目,直令人眼花缭乱。
中午进餐之前,与会一行人被饭店主人拦在前厅,请求题字。几位老先生欣然挥毫,最后一位题字的是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我挤进人群看题字。内容大致如下:
“旅游事业的繁荣需要多种条件的协同一致,居住条件与交通条件都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但是,除了物质建设之外,还应在精神生活方面加强必要的建设,例如旅游纪念品的制作等,都是有待于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以我今天所看的导游性出版物(饭店简介)来说,美中不足之处是对我的食欲的刺激有余,而如何引起对名山等名胜的向往的诱导不足。事业的发展总有由不十分完善到更加完善的过程,我期待下次再来作客时得到崭新的印象。”
面对这番肺腑之言,我想到,作为一位多年研究美学的老者,朝闻先生已习惯于从审美角度观察周围的一切,一旦发现不和谐的现象,便如骨鲠在喉,不能不说。而这一意见又的确值得许多旅游区饭店经营者的深思。
这幅题字的内容大约不会收进美学家的文集,因而,流传于世的可能性便不太大,但其中谈及的问题,确实不止存在于某饭店一处。不能不承认,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美学和旅游文化问题尚未引起有关人士特别是有关领导人和管理者的普遍重视,因而才出现某些不协调、不够美的现象,这是相当令人担忧的。
这家饭店能够利用有关旅游文学研讨会之机,现场开发专家的智力资源,反映了经营者的精明干练。“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妨理解为各人有各人的审美视角吧。多听听无功利目的的局外人特别是专家学者的意见,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大概不无益处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脱漆的站牌
华海庆
无数的等待
盼望,那辆车来
蓝色的站牌
早已脱漆
没有行人
站台上只有我
谛听那无言的风
吹动这脱漆的蓝色的站牌
总是等待
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蓝色的站牌
早已脱漆剥
落成一片一片
记忆的颜色
仍然盼望,那辆车来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学“哭嫁”
赖亚生
赴湘西之前,就听说土家族的哭嫁别具风情,哭嫁时的对歌混唱更耐人寻味。到那里后,民委的一位同志告诉我,土家族嫁女时才哭嫁,哭嫁才唱哭嫁歌,很难凑巧赶上。不过,他说,你们可以先看看土家姑娘学哭嫁,那是哭嫁的准备,也同样的迷人。
土家族至今仍遗存着古老的“哭嫁”风俗,每逢姑娘出嫁,寨子里的男女老少就会在黄昏时聚集到姑娘家里来,行歌对唱,互诉往日之情、别离之苦。“哭嫁”时间少则三五天,多的持续个把月。对要出嫁的土家姑娘,“哭嫁”是十分重要的。“哭”得好一辈子都荣耀,哭得不好从此被人瞧不起。所以,土家女孩到了十一二岁,便自觉不自觉地学起“哭嫁”来。她们或躲在吊脚楼里独自悄悄学“哭”,或在上山打猪草、放牧时相聚“而哭”。有些做父母的为争得荣誉,还请来“哭嫁娘子”给女儿专门传授“哭嫁”技艺。
在保靖县的时候,我终于有幸领略了土家姑娘学哭嫁的动人情景。那天傍晚,我们驱车返回县城。车过山坡,忽然飘过来一阵惨切切的哭声——……
我是行到东边人一个啦我是行到西边人一个啦喊天天难应啦叫地地无门啦我的阿涅阿巴啊你们是要记到我这个苦命的女儿外来的人啦
她也是你们养来你们生
也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
也连到你的命蛮
连到你的心啦……
唱的是“哭打发”,那撕肺揪心、痛不欲生的哭声,与歌声搅在一起,能叫你为之凄然泪下!
原来是两个打猪草的女孩,大约十三四岁,红扑扑的脸,眼睛哭得肿肿的,见有人来,“哭”声戛然而止,顿时变得不好意思起来。我说再来一首吧,她们却只是嘻嘻地笑着。还是民委的那位土家族“本家”作了劝说,两位女孩才又咿咿呀呀“哭”了起来。不“哭”则罢,一“哭”就是6首:“哭上头”、“哭爹娘”、“哭姐妹”、“哭背亲”、“哭戴花”、“哭上轿”。一曲未完,土家女孩已成泪人了。
土家族在没有外来影响的情况下,形成了如此独特的民俗形式与歌唱艺术;土家族姑娘在未有“出嫁”的体验之前,竟将细腻的情感“哭”得如此的惟妙惟肖,这确实是“一绝”。虽然直到离开湘西,我还是未能一睹哭嫁的盛况,但从“学哭嫁”的姑娘那里,我已深深地感受到土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山风〔中国画〕 鲁慕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