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十三大筹备工作正加紧进行
中央政治局建议大会于10月25日在京召开
代表选举基本结束 政治报告草稿正在讨论修改并征求党外人士意见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新华社记者获悉,中央政治局拟提出于今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十三大的建议,请十二届七中全会决定。现在,出席大会的代表的选举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大会的政治报告草稿正在党的十二届中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员,十三大代表,中央党政军部门、各人民团体的党员负责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负责人共5000多人的范围内讨论修改,并征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知名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意见。
这次大会不仅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十分关注的一次大会,也是举世瞩目的一次大会。中央领导同志最近的一些谈话表明,加快改革将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大会的另一个议题将是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据信,干部年轻化的方针将进一步贯彻实行,一些年老的同志将退出中央领导机构,一批工作成绩卓著的中青年干部将进入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书记处、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都将相对地年轻化,以使中央领导机构在新老交替中面目一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九年,开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九年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在改革和开放中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并且开始建立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体制。这个时期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在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必须采取现在这样的路线、政策的根本依据。据信,这个问题将在十三大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
十三大将继续坚持和发展已被实践证明是十分正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根据已经透露的情况,这次大会将制订为群众普遍关心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发展。不久前重新发表的邓小平同志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大会还将讨论、确定今后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对于在前进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和困难以及工作中的缺点、错误,都将实事求是地加以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1版(要闻)
专栏:

百名优秀农民企业家受表彰
田纪云同志等出席大会颁发证书
本报北京9月2日讯 记者凌志军报道:100名农民企业家今天上午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为他们举行的简短而又隆重的表彰大会。
这100名企业家是在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当代中国优秀农民企业家”评选活动中,从全国1000多万个乡镇企业经营者中选出的,其中10位当选为最佳农民企业家(名单见7月31日本报二版)。
这些普通的农民,每人都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其中不少人走过曲折的道路。但是,他们在八十年代农村改革的潮流中应运而起,成为农村中与新的产业、新的生产方式连结的一代新人。今天,他们济济一堂,与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志握手、交谈,手持“优秀农民企业家”的大红证书合影留念。这使人们感到,9年的农村改革已使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出席了大会,并为农民企业家们颁发证书。
何康在简短的致辞中高度赞扬这些农民企业家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说:“农民企业家是在农村改革中产生的,又是改革的推动者,他们是千百万农村企业的带头人,将促进更多的农民企业家成长”。他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民企业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展翅高飞”。
会议期间,农民企业家们还将与国家经委等部门的领导同志就乡镇企业发展的问题对话。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城镇住房改革试点工作座谈纪要
改革住房制度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
基本构思:提高房租,增加工资,鼓励职工买房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己的情况,研究贯彻执行。
《纪要》指出,住房问题,是亿万人民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建国以来,国家为城镇居民建房投资了1760多亿元,建成了13亿多平方米住房。但是,城镇住房供需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明显缓和。现行的一套低租金分配住房的办法,存在着严重弊端,不能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刺激和扩大了住房需求,国家的负担越来越重。分房中的不正之风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实践说明,现行的住房制度解决不了城镇住房问题,必须坚决进行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解决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可以促进消费结构趋向合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可以使本来应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建筑、建材业和潜力很大的房地产业充分发挥活力,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源。住房制度改革,既有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有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如何在不太宽松的条件下迈出住房制度改革的步子,逐步进入新的轨道,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住房商品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务院领导同志总结了有些城市的经验,提出了“提高房租,增加工资”和制定合理政策鼓励职工自己买房的住房制度改革基本构思,并提出了分步实施的设想。起步阶段,要在国家基本上不增加新的财政负担的情况下,采取“空转”的办法把资金运转通。先发给职工住房券,只能用于交房租、买房子。再把原来各种渠道用于住房的资金疏导理顺,并随着各方面承受能力的提高,将住房券逐步转化为工资,实现住房商品化。
《纪要》说,烟台、蚌埠、唐山、沈阳、常州等城市,结合本市的实际,分别提出了实施方案或设想。烟台、蚌埠的做法是“提租发券,空转起步”,住房券采取“以证代券,差额结算,沉淀统筹,纳入住房基金”的流转形式,做到一手发出去,一手收回来,不冲击市场。烟台市还确定,在旧房“空转起步”的同时,新建住房一开始就进入“实转”。沈阳市根据大城市的特点,采取“实转起步,分批改革,渐进就位”的做法。先从有自管房和留利情况好的大企业做起,使之尽快实现住房资金的良性循环,然后分批扩大到其他单位。有的市提出了“筹资提租,实转起步”的设想。打算先疏导理顺原有各种渠道的住房资金,并予以合理核定,固定来源,纳入住房周转基金,在起步时就能够相应地实现良性循环。其他一些城市,也在探索做法。总的看,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目前还处在探索和试点阶段,但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纪要》提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实现住房商品化,即将现在的实物分配逐步转变为货币分配,由住户通过商品交换购买或租用住房,使住房这个大商品进入消费品市场,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城镇住房问题的新路子。我们的国家很大,情况比较复杂,住房制度改革又带有很大的地区特点,应由各地根据总的目标,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做法,但在重大方针政策上全国要有统一要求,以便加强宏观控制,并与将来全国性工资调整相衔接。
《纪要》说根据赵紫阳总理讲话的精神和各地近年来的探索实践,会议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政策性问题:
一、合理调整公房租金
要合理确定公房租金标准,这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租金定得太低,不仅不能以租养房,而且租、买比价不合理,难以吸引个人买房,失去了改革的意义。现在可先按折旧费、维修费、管理费、投资利息、税金五项因素计租,大体上每平方米住房使用面积实际租金应在一元以上。在提高房租的同时,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发住房券,即“提租发券”。为了减轻财政和企业的负担,使改革容易起步,目前改革的范围只限定住公房职工(包括退离休职工),待条件具备时,再逐步把改革范围扩大到住私房的职工。
要严格控制发券系数(发放住房券金额占平均计券基本工资的比例)。发放的住房券总额应与新增加的租金总额相持平。如果额外多发住房券,收不回来的就会增多,国家和企业负担不起。
二、坚持多住房多拿钱原则和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减免补政策
多住房多拿钱,应当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一条基本原则。推行住房商品化,就要按商品原则办事。现行工资制度已经基本上体现按劳分配,工资收入高的人,领的住房券也多。不能再在改革中搞等级制。
对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社会救济户、优抚对象和低收入的住户,如果因为领得的住房券不足支付提高后的房租,增加支出较多的,可视其家庭人均收入和住房面积的不同情况,实行一定时期内减、免、补的政策。
改革后进住公房的增支户,住房多少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选择的,不实行减、免、补。至于少数特殊困难户,可按正常的福利性补助的途径,由各单位自行解决。
三、积极鼓励职工个人购买住房
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推动职工个人购买住房,把群众的购买力主要引导到改善居住条件上来;通过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加快解决住房困难,并改变目前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要合理确定住房售价。出售给职工的新房,售价按单方工程造价计算。其它公共设施建设费用和建筑税、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等不应摊入售价内,各种配套费用应逐步理顺渠道加以解决。旧房可按原造价和重置价的平均价格成新折扣计价,或者按质量成新程度重新估价。严格防止贱价出售,搞新的不正之风。
要对职工买房采取优惠措施,职工个人买房除自己要支付不低于房价30%的现金外,剩下部分可向银行申请长期低息抵押贷款。
对职工个人按单方工程造价出售的公房,产权归个人所有,可以使用和继承,如出售必须卖给原出售单位。
开发公司的新建住房,先卖给职工个人,后卖给单位;单位的新建住房,先卖后租。
今后商品住房可按不同的档次建造,主体结构与内部装修可分开搞,分别计算价格,以便购房户根据各自的需要和经济条件选购。从现在开始,不准再低价出租大面积、高标准装修的住房。新建住房要以中小户型为主,设计上要为将来改造留有余地,尽可能方便住户。
四、建立住房基金
现在,每年国家和企业、事业单位用于新建职工住房的资金达200多亿元。加上为维修、管理现有的近20亿平方米住房而支出几十亿元,以及许多单位发给职工个人的房租补贴等,总数约300亿元左右。这些钱一直分散使用,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连住房的简单再生产都不能维持。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就是要把这部分围绕住房生产、经营、消费的资金集中起来,在同级财政部门参与下分别进行核定,变无序为有序,使之合理化、固定化、规范化,建立住房基金。住房基金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筹集:(1)各级财政原来用于住房建设、维修和房租补贴的资金;(2)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住房折旧费和大修理基金;(3)企业从留利中用于建房的自筹资金;(4)企业、事业单位预算外收入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5)出售新建住房和旧住房回收的资金;(6)按一定比例从建筑税和房产税提取的资金。住房基金分城市住房基金和企业、事业单位住房基金两个层次。同时,为鼓励和扶持职工购房、建房,企业、事业单位可建立职工个人购、建房基金,资金来源包括职工个人住房券的剩余部分和从其它消费基金中提取的一部分资金等。
以上住房基金,所有权不变,定向用于住房的生产、经营和消费,不得挪作他用。要作为专项资金,由相应的金融机构集中管理,控制使用,以保证住房制度改革和今后住房建设有一个固定的资金渠道。
五、银行要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住房制度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仅靠财政不行,要走金融的路子。在改革中银行不仅承担住房资金运转的大量结算业务,更重要的是要为住房制度改革、推行住房商品化筹集和融通资金。要积极搞好试点,创造经验。
《纪要》还提出,在一定时间内对有关住房建设和经营的税收实行优惠政策;要加强房产市场管理,切实做好住房维修和服务工作。
《纪要》强调指出,住房制度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很广,政策性很强,必须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把住房制度改革摆到一个适当的、重要的位置上来。住房制度改革搞好了,可以带动很多方面,早改早主动,越拖越不利。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从各方面给予配合和支持,在矛盾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选择一二个城市(区、县)进行试点,以取得经验。在改革的内容和做法上,只要符合国家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可以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地制定试点方案,进行试验。对面上城市的改革可以进行全面的或单项的改革试验,比如新房新租、超标加租、组织住房合作社等等。
《纪要》说,对住房制度改革,要积极坚定,慎重稳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出全面规划。就全国来说,先搞中等城市,后搞大城市;大城市本身也可以分批组织实施。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举行全会
听取审计工作情况和领导人出访报告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今天下午举行全体会。
会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吕培俭受国务院委托,向委员们报告了1986年以来各级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的情况。
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受国务院委托,向会议提交了关于赵紫阳总理访问东欧五国和巴基斯坦的书面报告。报告说,这次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会议还听取了彭冲副委员长作的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情况报告。他希望,进一步加强同蒙古大人民呼拉尔的来往。
今天的全体会由耿飚副委员长主持,副委员长陈丕显、韦国清、彭冲、王任重、朱学范、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赛福鼎·艾则孜、周谷城、严济慈、荣毅仁、叶飞、廖汉生、黄华、楚图南出席了会议。
康世恩、郑天翔、杨易辰列席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竞争中造就企业家队伍
本报评论员
治国需要政治家,打仗需要军事家,发展商品经济需要企业家。
我们这里说的企业家,是指专门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人。这些人,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需要具有专门知识和才能的人来经营管理企业而出现的。在资本主义国家,有的资本家本身就是企业家;有的资本家只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是聘请企业家来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并非只是资本主义的宠儿,也是商品经济的骄子。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强国富民的根本出路,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有赖于企业家队伍的崛起。如果说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细胞,企业家就是这个细胞中的细胞核。有了企业家这个核心,企业这个细胞才能富于活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肌体才能生机盎然。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呼唤着企业家,而造就企业家队伍又有赖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旧体制下,企业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企业的活动听命于上级,厂长、经理只能成为政府官员,而不能成为独立决策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企业家。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企业家成长的土壤正在形成。一批昔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今日已成为面向市场创大业的乡镇企业家;一批昔日只能按照指令性计划组织生产的厂长、经理,今日已显露了自己企业家的经营才干。特别是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为企业家的成长开辟了新天地。实行承包经营促进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明确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承包后,企业与主管部门是平等的契约关系,承包者有权独立决策,也必须承担经营风险。这为企业家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提供了舞台。
真正的企业家不是天生的,不是上级任命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竞争中产生成长起来的。竞争既是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机制,又是促进企业家成长的重要机制。这里说的竞争既包括市场竞争,又包括人才选拔的竞争。市场竞争是企业家施展才干、优胜劣汰的竞争。真正的企业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搏风击浪,驾驶企业这只航船扬帆远航;人才选拔的竞争是让谁来当企业家的竞争。在人才选拨的竞争中,真正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人能够脱颖而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前一种竞争如同体育比赛的决赛,后一种竞争好比预赛;只有在预赛中取得资格的人,才能进入决赛的角逐。为企业家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为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也不可忽视。因为要造就偌大的企业家队伍,首先要使千千万万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能够走上厂长、经理的岗位。
当前,在落实承包经营中引进竞争机制,通过竞争选拔承包者,就创造了一种使明白人能够涌现的环境。面向社会,在竞争中选拔承包者,打破了“伯乐相马”选拔干部方式,开阔了选拔人才的视野。百步之内,必有芳草。现有厂长、经理中,有一大批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职工群众中以及社会其它领域中,也不乏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人。面向社会,公开竞争,机会均等,谁有能耐谁来干,有利于人才辈出,有利于人才流动。不是由领导说了算,而是通过公开招聘、能力考核、治厂方案答辩等方式选出承包者,这样可以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排除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影响,不受“凭印象”的局限,使真正的人才不被埋没,使滥竽者无法充数。通过竞争选拔的承包者,不是你让我干,而是我自己要干,素质强、压力大、责任感重,有利于避免承包中可能出现的短期行为等弊端,促使他们向真正的企业家方向迈进。
对竞争中产生的企业家,可以实行新的管理办法。企业家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同于党政干部,不应套什么级别,干什么样的工作就拿什么样的工资。企业家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企业家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并承担风险的劳动,不仅应享有较高的劳动报酬,还应获得风险补偿和创新的收入,使他们的利益与责任相适应。企业家要能上能下,优胜劣汰,不能端铁饭碗。
在竞争中选拔承包者不仅对造就企业家队伍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改革干部制度、企业领导体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结合点。需要大胆探索,逐步完善,形成一套科学的、竞争性的厂长、经理选拔制度。
中国需要企业家,改革在呼唤企业家。造就一支宏大的企业家队伍是一项战略任务。让我们都来为企业家的成长培土加肥,愿一切有企业家素质的人都能大展宏图。


第1版(要闻)
专栏:

切实抓好秋季森林防火工作
林业部领导强调实行省长市长县长乡长负责制
本报牙克石9月2日电 记者傲腾报道:今天结束的东北、内蒙古林区秋季森林防火工作会上,林业部部长高德占强调指出:现在已进入9月,东北、内蒙古林区的秋季防火工作迫在眉睫。我们要吸取教训,不失时机地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抓好今年秋季森林防火工作。
经国务院批准,林业部和中央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办公室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所在地牙克石市召开了东北、内蒙古林区秋季森林防火工作会。
会议分析了东北、内蒙古四省区秋防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会议认为:东北、内蒙古四省区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认真吸取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教训,在森林防火工作上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是今年大兴安岭部分林区和邻近的草原旱情较重,森林与草原火险级仍然是严重的;二是今年林区山货产品丰收,入山搞小秋收的人比往年多,增加了控制野外火源的困难。因此,会议要求林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保持清醒的头脑,引起高度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要严字当头,做到依法护林,依法管火。
高德占还强调指出:要防止和克服各级领导的官僚主义。依照森林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森林防火工作,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负责,实行森林防火工作的省长、市长、县长、乡长负责制。同时,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各负其责,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实行目标管理,层层分解落实。


第1版(要闻)
专栏:

民柬代表团在京发表声明
民柬联合政府及其三方爱国力量决心团结抗越
据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在以民主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为团长、宋双总理和乔森潘副主席为副团长的民主柬埔寨代表团结束对中国的正式友好访问之际,西哈努克亲王今天上午在这里向新闻界宣读了代表团的一项声明。
声明强调指出,民柬联合政府及其三方爱国力量在已经取得的胜利的基础上,决心继续高举民族大团结、民族统一的旗帜,联合起来,顽强斗争,直到越南愿在联合国决议和民柬联合政府八点和平建议基础上同民柬联合政府谈判为止。
声明说,尽管目前越南在各方面都陷入困境,但它尚没有任何从柬埔寨撤军和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意向。
声明指出,由于得到世界上广大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领导下的柬埔寨人民所进行的顽强斗争接连取得胜利。借此机会,宋双总理阁下和乔森潘副主席阁下高度评价民主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在团结全民族进行抗击越南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在亲王是民主柬埔寨的主席,将来亲王则将是独立、统一、中立、和平、不结盟的柬埔寨的主席。
声明说,代表团于8月29日至9月2日对中国的正式友好访问是圆满成功的。代表团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及东盟国家对在民柬联合政府领导下的柬埔寨人民抗越正义斗争的支持表示深切的感谢。
声明说,民柬联合政府和全体柬埔寨人民呼吁国际社会继续支持柬埔寨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继续向越南施加强大压力,特别是在不久即将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上,继续保持绝大多数的赞成票,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出其全部侵略军,让柬埔寨人民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项声明是由西哈努克亲王、宋双总理、乔森潘副主席共同签署的。
中午,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卫生部长陈敏章在新建成的昆仑饭店设宴招待民柬代表团。


第1版(要闻)
专栏:

哥伦比亚总统即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应李先念主席的邀请,哥伦比亚共和国总统比尔希略·巴尔科·巴尔加斯将于1987年9月10日至14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赵紫阳会见基辛格时指出
中国各方面的改革正在加快
本报北京9月2日讯 记者张亮报道: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今天在此间指出,中国搞经济建设是靠改革和开放政策,我们的改革正在深化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都不存在停止或者放慢的问题,而是正在加快。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对过去几年的实践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阐述,这将促进改革和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赵紫阳是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时说这番话的。
赵紫阳说,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谈到引进外资问题时,赵紫阳说,尽管中国的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但是有两点是好的,第一,中国的政局是稳定的;第二,中国政府讲信用,说话算数,同时也照顾投资者的利益。
赵紫阳还说,基辛格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称赞基辛格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发展中美关系。
基辛格高兴地说,自从他1971年第一次到中国以来,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没有想到中国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第1版(要闻)
专栏:

赵紫阳会见库莱希高级副行长
希望世界银行和中国扩大合作规模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记者冯秀菊、虞家复)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今天在会见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莫伊恩·库莱希时希望世界银行和中国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规模。
赵紫阳说,库莱希担任主管贷款业务的高级副行长后首先访华,这充分表明世界银行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他对中国和世界银行之间的合作表示满意。他说,中国不仅从世界银行得到了一定数量的贷款,而且在同世界银行的合作中学到许多在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赵紫阳希望世界银行在向中国提供援助和贷款时,能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以便双方增进谅解,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规模。
库莱希说,他高兴地看到,世界银行同中国之间的合作进行得很好。“中国是世界银行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员国,我们希望世界银行能继续加强同中国的合作,并为中国今后的改革和建设坚定不移地提供援助。”
谈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时,赵紫阳说,9年来,中国的改革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他说,中国的改革总的理论指导有两点:一、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个阶段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发展商品经济。世界上通用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办法大体上中国都可以采用,但必须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
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今天下午会见了库莱希一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
中国十分关切海湾局势的加剧
齐怀远访问伊朗对推动有关方面执行安理会决议有益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今天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对海湾局势的加剧十分关切,并真诚希望有关各方克制,不要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这位发言人指出,我们认为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关于海湾局势的598号决议是一项公平合理的决议。他说,我们希望有关各方与联合国秘书长配合,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使这项决议能够得到全面的实施。他说,对两伊战争,中国一贯坚持严守中立、积极劝和的立场,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安理会关于598号决议的磋商,并主动采取行动为寻求早日结束两伊战争,缓和海湾局势做了不懈的努力。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在今天下午在这里的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就外交部副部长齐怀远最近访问伊朗一事回答了记者的有关问题。
这位发言人说,中国政府特使齐怀远副外长于8月25日至26日访问了伊朗,同伊朗领导人就缓和海湾局势、停止两伊战争问题友好诚挚地交换了意见。齐怀远特使的这次访问,配合了联合国秘书长正在进行的调解斡旋工作,对推动有关方面全面地执行安理会598号决议是有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