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 全面振兴轻工业
曾宪林
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
当前,我国轻工业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临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剧烈调整及世界经济贸易的激烈竞争,也面临着国际市场变化的难得机遇。迎接挑战,扩大出口,全面振兴轻工业,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是当前我国轻工业的紧迫任务。在今后较长时期内,轻工业的战略方针应当是: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全面振兴轻工业。
选择以出口创汇为全面振兴轻工业的突破口,是有客观依据的。
(一)积极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和大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七五”期间生产建设必须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出口创汇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经济建设的规模和进程。“七五”期间,我国建设规模很大,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需要大量外汇。选择以出口创汇为全面振兴轻工业的突破口,是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的。
(二)要提高轻工业的整体水平,就要通过扩大出口,使众多企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吸收国际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掌握市场信息,努力提高轻工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花色品种,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很明显,出口创汇增加了,引进先进技术增多了,对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增强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就会迅速地大幅度地提高,这样就可以带动轻工业的全面发展。
(三)当前,世界产品结构正在调整,发达国家为适应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不断将工业生产转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国际货币汇率的调整,美元贬值,日本、南朝鲜、台湾等货币升值,加剧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这些都为我们发挥优势,扩大国际市场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当前,实现“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全面振兴轻工业”的战略方针,有利条件很多,主要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调整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调整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提出了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的方针,已经收到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去年,从中央到地方,对轻工业扩大出口实行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需求继续增加,国际市场容量也在扩大,对轻工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国轻工产品出口历史悠久,品种很多,在整个国家出口创汇总额中占20%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传统名牌优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轻工产品许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我国的资源比较丰富,把农副土特资源转化成出口产品,生产有能力,国际有市场,与国内市场需求矛盾较小。特别是我国沿海轻工业比较发达,出口有一定基础,沿海的技术优势与内地的资源优势正在联合成为新的综合优势。
根据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制订了长远规划,初步勾画出振兴轻工业的蓝图。“六五”期间,轻工业“打基础,上水平,改面貌,增效益”,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引进了一批新技术、新装备,加强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学研究,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开拓了一些新的门类、新的产品和品种,质量、档次明显提高。相当一部分引进项目实现国产化后,出口创汇能力将会明显增强。
轻工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经营机制逐步完善,外向型企业发展较快,自营出口企业逐渐增多,出口渠道逐渐拓宽,出口创汇的活力不断增强。
所有这些,都为贯彻落实“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全面振兴轻工业”的战略方针打下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明确轻工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实现“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全面振兴轻工业”的战略方针,必须明确以下战略思想。
第一,以质量为中心。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质量从广义上讲,包含着企业的水平、产品的水平、生产的水平和管理的水平等,既指产品的品种、花色、规格、款式,又指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统一,还指产品的使用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包装装潢以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上述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出口创汇,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国家声誉。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以质量为中心,发展适销对路的名优产品,开发新产品、新领域;必须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质量否决权制度和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加强对出口商品的质量检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
第二,以科技为先导。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世界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具有统揽全局的地位。在国际市场上,产品的水平是现代化生产的综合反映,而现代化的生产水平取决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经营管理。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特殊的战略措施,使轻工产品的质量、档次、品种、成本有个新的突破。以科技为先导,人才是关键。懂管理、善经营、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外贸知识、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的人才,更为宝贵。因此,必须加强业务和科技干部的选拔、培养,大胆引进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实现科技为先导,开创出口新局面。
第三,以管理为基础。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科技和管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两个轮子。我国科技落后,管理更落后。扩大出口既要靠科技进步,更要靠改进管理。管理是企业一切科技、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成果的大小,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产业部门的兴衰。因此,必须紧紧围绕着“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任务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扩大出口创汇等主要指标,大力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要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上进行系统的改革,真正把行业管理、企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适应扩大出口创汇的需要。
第四,以改革为动力。改革不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事关四化建设的成败,事关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轻工业要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就必须坚持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转变部门职能是改革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把改革作为扩大出口创汇、全面振兴轻工业的动力,不仅要抓好企事业单位的改革、行业系统的改革、各级轻工业部门自身的改革,还要进一步理顺工贸关系,为扩大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巩固已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
实现轻工业战略方针和战略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这是轻工业战线广大职工的光荣任务。轻工业是消费品生产的主要产业部门,与重工业相比,投入少,产出多,周期短,积累资金快。轻工业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消费品生产的水平,决定着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满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增产适销对路产品,以适应人民消费层次、消费水平不断变化的需要。
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实现“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全面振兴轻工业”的战略方针,必须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抓住重点,全力突破。
首先,要抓住拳头产品,先行突破。轻工产品品种繁多,必须选择一批拳头产品,集中力量,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高起点、高水平地率先突破。选择拳头产品的原则是:国际市场容量大、潜力大,出口有一定基础和竞争能力,近期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能够很快更新换代、升档升级形成系列,换汇成本也比较低。我们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采取全方位发展战略,制订出口规划,确定赶超目标,发展“三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和“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订货、来料装配、补偿贸易)业务,实行拳头产品技术改造、基建项目招标制和出口创汇责任制,使拳头产品突得出、站得稳、上得快。
其次,要重视和支持乡镇轻工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镇轻工业是乡镇企业的支柱性行业之一,也是我国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乡镇轻工业的优势,对于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结合的振兴我国轻工业的新路子,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把大力发展乡镇轻工业作为振兴我国轻工业的重要方面军,充分认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重视、支持、引导、联合、促进的方针,主要靠政策、法规、经济办法,把乡镇轻工企业纳入行业发展的轨道,使之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要充分发挥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优势。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在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轻工业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企业属地方管理,行业多、企业多、人数多、产品多,覆盖面很广。而其中最有特点的是集体企业多,占轻工业部系统企业总数的80%以上。集体企业生产经营比较灵活,不吃“大锅饭”,不端“铁饭碗”,能够容纳从手工劳动到现代化生产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可以在消费品生产领域里大显身手。
第四,要十分重视发挥军工企业的作用。军工企业在资金、人才、装备上都有很大优势。地方轻工企业要与军工企业加强横向联系,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第5版(理论)
专栏:

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探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集》前言
张义德
收入本书的文章和报道,是1978年5月以来,《光明日报》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所发表的(其中少量转载自其他报刊)。从这些文章和报道中,读者可以看到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大概的情况。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的批评,是在结束了十年内乱后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时期,思想理论战线所进行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论战,是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为党重新走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轨道作了理论上的准备。这场讨论,是在邓小平等中央负责同志的领导和支持下,由我国理论界和新闻界团结协作进行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真理观中的一个原理,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开展讨论,确实是提出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罗瑞卿同志语)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最根本的分歧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是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问题。通过讨论,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打破思想僵化,破除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恢复党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对于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此,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同我国现实政治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又说:“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133页)这是对真理标准讨论的实质和意义的很好的概括。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它方面的改革,它的理论基础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党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恢复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改革是一场具有革命意义的深刻变革,它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的变革,要求人们改变僵化的思维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陈腐观念和旧传统,要求人们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理论上敢于探索,在实践上勇于创新。由于这样的历史联系,我们可以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受到启发,帮助我们思考今天面临的问题,把理论推向前进。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然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那它就难免打下那个历史条件的一些印记。但是,当时的理论工作者确实敢于面对当时的历史条件所提出的问题,敢于解放思想,冲破禁区,进行拨乱反正,这样一种勇气,一种精神,一种气势,确是值得我们称道的,也是需要我们今后大力发扬的。


第5版(理论)
专栏:书评

评《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
孔祥吉
由李文海、林敦奎、林克光编著的《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最近已由齐鲁书社出版。该书的体例是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按照历史顺序,将义和团运动期间各派政治力量的重要活动逐日选录。由1896年3月山东曹、单县大刀会酝酿起义,一直到1901年9月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辛丑条约》止,生动而具体地勾画出了这场反帝爱国运动的酝酿、发生、发展以及最后失败的全过程。
《要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给人以立体感。义和团运动来势迅猛,短短一两年内,就在山东、直隶、京津、内蒙、东北等地区很快卷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群众斗争的狂飙。范围之广阔,声势之浩大,发展之迅猛,在中国近百年历史上确实是罕见的。从这场运动的整体上看,规模宏伟;然而,就其参加运动的各个分支来看,却又是十分涣散的,这里一团,那里一伙,各自为战,互不统属;各地区之间斗争的策略、纲领亦不尽相同。而且,在义和团运动发展过程中,各种政治势力之间,也充满了冲突矛盾。德、俄、日、英、美、法、意、奥列强之间,各怀鬼胎,你争我夺;清朝统治阶级内部顽固派和洋务派之间,围绕对义和团的态度问题,长期争论,几乎闹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与此同时,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派与康有为为代表的保皇派之间,亦趁着国内大乱的局势,积极展开活动,扩充实力,策动起义。
历史的锅炉沸腾了。神州大地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幕幕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场面。这种使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场景也给历史学家出了一个难题,即如何能够既从纵的方面了解这场运动的发展全过程,又从横的方面剖析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心理动态。以往研究义和团运动的著作,由于受体裁的限制,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兼顾。而《要录》因为是按照时间先后,将不同政治派别的活动罗列在一起,相互照应,这个问题就解决得比较好。
义和团运动发生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运动的主体是那些既缺乏先进理论作指导,又没有先进的武器作后盾的农民。他们在进行可歌可泣的爱国斗争的同时,也干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蠢事。对此,《要录》的作者采取了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扬长、不护短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对历史现象进行随心所欲的“剪裁”。例如对义和团火烧大栅栏事件,《要录》既没有回避矛盾,也没有为义和团开脱,而是具体分析了它在经济上造成了市面萧条,商店歇业,政治上导致了人心浮动,人人自危的后果,致使原来对义和团运动抱有观望态度和某种同情心理的群众,转而趋向怀疑,不再相信义和团的迷信宣传了。因此,作者的结论是,义和团在极为关键的时刻,在繁华的大栅栏放了一把大火,伤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犯了一个重大错误,“在群众中造成了极不好的政治影响”。
《要录》的缺陷在于所采用的资料不够广泛,个别考订亦欠严谨。作者虽然注重了已出版的《义和团档案史料》等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但对于尚未刊刻的各类有关义和团的奏折和其它文献,没有做更深入的发掘。尤其是对考订历史事件和人物至关重要的军机处和宫中档册,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甚至在个别地方,采用朱寿朋的《光绪朝东华录》来订正重大事件所发生的时间,而没有采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早事档》、《上谕档》以及《随手登记档》等原始记载,这样就难免出现失误和差错。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袁昶、许景澄的上书问题。晚近以来的许多关于义和团历史的著作,都绘声绘色地记述了袁昶、许景澄在顽固派刚毅、载漪等挥舞屠刀、气焰嚣张的恐怖环境下,置生死于不顾,联名上疏指斥董福祥所统帅的甘军与义和团“狼狈为虐”,建议血洗京师,对团民进行“痛剿”。《要录》对这样一起重要事件的真伪,并未仔细探究,而相信确有其事,所依据的资料不外乎《袁昶奏稿》与《清议报全编》。其实,这两部书并非信史。前者是义和团风暴过去后,一些“好事之徒”编造的;后者则是转载。早在民国初年,章梫为袁昶、许景澄作传时,曾披阅清宫朱批奏折与录副奏折,证明了袁、许二人并未上书(见章梫:《一山文存》卷3)。长期以来论者不察,以至讹传至今。


第5版(理论)
专栏:

重视天然气的开发、回收和利用
慕韩
1984年世界天然气产量,折合标准煤计算,已占一次能源总产量的21%,据预测,本世纪末它将超过煤炭仅次于石油而居第二位。天然气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这一趋势,值得重视。
天然气是热值很高的气体燃料,也是很有价值的工业原料。现在,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了天然气代替煤气的过程,包括大部分家庭用户在内的公用事业基本上实现了天然气化。
为什么天然气能够迅速代替煤气呢?道理是很明显的。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天然气的产量迅速增长,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由60年代初的5000亿立米,增加到70年代初的10000亿立米,进而到80年代又增加到15000亿立米。另一方面和煤制煤气相比,天然气有以下优越条件:
第一,天然气作为地下资源采出后,可以通过管道输送直接供给用户使用,而煤炭需要经过再加工,方能产出煤气供给用户。
第二,每一立米天然气的标准热值为39021千焦耳,为每一立米煤气的标准热值的2.2倍,从而可以大大节省管道的运输量。
第三,更重要的是,使用天然气可以使环境少受污染,而煤气无论在焦化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对大气都有污染,因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的燃气。
我国天然气年产量已达120亿立米左右,是世界年产100亿立米以上的15个国家之一,所产天然气主要用于工业原料或工业加热,只有少数靠近产地的大中城市,以其余量供给家用。显然,在我国主要的问题是加快发展天然气。这有待于我们今后的工作。与此同时,对于天然气的回收和利用问题,也应引起重视。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
第一,我国有不少陆上油田伴生天然气,由于数量不很大,为了安全起见,往往“点天灯”浪费掉了。根据大庆油田的实践,把附近井口的天然气汇集起来,利用国产燃气轮机和发电机建设油田电站是完全可行的。特别是可以由燃气轮机制造厂去油田办电站,派出专业职工解决操作和维修的问题,由油田供给天然气,电站供给油田以电和热,不仅双方都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利用了油田伴生的天然气发电,缓解油田用电的紧张程度,保证油田生产,这是最大的社会效益。为此,建议有关部门组织起来,根据各个油田不同的情况,协调各方利益与意见,开展油田电站的建设。
第二,在近海油田的勘探打井过程中,发现有些井的气大于油,或者有相当数量的伴生气,如何回收利用这部分天然气,值得研究。对天然气的回收和利用,在海上比在陆上要困难得多。中国石油设备协会对这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提出了初步建议:首先,在打井勘探过程中,如果发现天然气日产量达100万立米时,就可以考虑实行早期开发,甚至单井开发,因为这样做既不妨碍以后区域性的开发,又可以早日回收利用宝贵的天然气。其次,可以采用压缩天然气的方法,将井口的天然气加压,使用船载高压容器将天然气运到岸上使用。当然,尽管技术问题解决了,经济问题还要认真论证,其最大限度是单位容积的天然气成本(包括平台开采费用加上运输费用),不能高于可提供同量热值的煤气成本,以不增加用户的负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