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1987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海湾合作委员会发表公报
支持联合国秘书长访问两伊
伊拉克要求全面实行五九八号决议
伊朗坚持要确认两伊战争的侵略者
新华社开罗9月13日电 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外长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2天会议后,今天发表一项公报,表示支持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为实施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要求停止两伊战争的598号决议所作的努力。
这次会议是在德奎利亚尔为解决7年之久的两伊争端正对伊朗和伊拉克进行访问期间召开的。
公报说,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准备尽一切努力,为联合国秘书长的这次和平使命提供方便。
公报赞扬伊拉克积极响应598号决议,同时敦促伊朗也响应这一决议。
公报呼吁国际社会帮助维护科威特的航运安全和主权。
公报强调,对海湾合作委员会任何一个成员国的袭击,就是对整个组织的袭击。
海湾合作委员会由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组成。
据新华社巴格达9月13日电 伊拉克坚持认为,“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是不可分割的,应当按照决议的原来顺序实行”。
这一立场是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和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昨晚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决定的。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主持的这次会议是在伊拉克领导人与即将来访的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会谈之前召开的。会议强调指出,只有当伊朗“把联合国决议作为一个整体明确表示接受,伊拉克才执行这一决议。
据新华社德黑兰9月13日电 伊朗总统哈梅内伊今天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时坚持要确认两伊战争中的侵略者。哈梅内伊在同德奎利亚尔会谈时强调说,伊朗只接受规定惩罚侵略者的决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秘书长抵伊拉克访问
德奎利亚尔对两伊之行“既不乐观,也不悲观”
新华社巴格达、德黑兰9月13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结束了对伊朗2天的访问,13日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继续他的和平使命。他在巴格达国际机场对记者说,他对他的这次两伊之行“既不乐观,也不悲观”。
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说,在访问期间,就实施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问题同伊朗领导人举行了秘密会谈。
据德黑兰电台广播,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在同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举行会议时再次强调,在停战前,必须确认谁是两伊战争的侵略者。(附图片)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结束对伊朗的访问后,于9月13日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图为德奎利亚尔(左)与伊拉克外交部长阿齐兹在机场会谈。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日成主席接见我国政协代表团
新华社平壤9月14日电 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今天上午在外地接见以副主席杨静仁为团长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代表团全体成员,对代表团来朝鲜访问表示热烈欢迎。
金日成介绍说,朝鲜青山里合作农场进行的水田插秧改为直播并且不减产的试验,已经获得初步成功,准备明年在朝鲜全国试验、推广,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杨静仁也畅谈了他参观青山里合作农场、西海水闸和咸兴等地的观感,并向金日成赠送了一个福州脱胎漆花瓶和一幅国画。
接见时在座的有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许贞淑、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中央委员会书记局长柳浩俊和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临时代办张庭延等。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巴签订边界联检议定书
新华社伊斯兰堡9月13日电 中国和巴基斯坦13日晚在伊斯兰堡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中巴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议定书。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朱启祯和巴基斯坦外交秘书阿卜杜勒·萨塔尔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议定书上签了字。
朱启祯和萨塔尔在签字仪式上讲了话。双方祝贺中巴边界第一次联检工作圆满完成,高度评价了联检过程中两国联检人员表现出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精神,并对边界联检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田丁出席了签字仪式。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法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驶往海湾
法国开始在阿曼湾扫雷
新华社开罗9月13日电 据埃及《金字塔报》今天报道,3艘苏联军舰和1艘法国军舰已经通过了苏伊士运河驶往海湾,以加强在海湾的军事存在。
苏联的3艘军舰是12日通过运河的。运河官员确认苏联的3艘军舰是:1艘扫雷艇、1艘猎潜舰和1艘供应舰。
前些时候报道,苏联在海湾已有6艘军舰。它们是:3艘配备有萨姆—5对空导弹的650吨的扫雷艇、2艘护卫舰和1艘情报搜集舰。
苏联曾经谴责美国军舰进入海湾和干涉海湾地区的事务,并要求美国和所有外国军舰撤出海湾。
运河官员说,一艘法国军舰是2500吨级的支援舰。法国在海湾及其附近水域已有13艘军舰,其中包括载有40架飞机的“克莱蒙梭”号航空母舰。
新华社巴黎9月14日电 法国国防部长吉罗14日在巴黎宣布,“法国海军的扫雷舰从11日中午1时起在阿曼湾开始扫雷工作。”
他是在“欧洲—1”号电台发表上述讲话的。他说,“法国人必须认识到,法国海军是世界所有海军中第一个在阿曼湾开始扫雷的。”
他说,“大家都关注阿曼湾水雷的清除,因为西方从中东购买的石油需要从这里经过。”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塞俄比亚
通过新宪法并庆祝共和国成立
据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9月10日电 埃塞俄比亚国民议会今天在这里举行的第一次会上一致通过了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选出了国家机构领导人并发布了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宣言。
国民议会还通过了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徽和国歌。宪法于9月13日开始生效,根据国家宪法,总统门格斯图和副总统弗塞哈·德斯塔还分别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国民议会选举菲克雷·沃格德雷斯为总理。
据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9月11日电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今天在这里举行的埃塞俄比亚国民议会会议上致词,祝贺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她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门格斯图总统、埃塞俄比亚政府和人民表示崇高敬意和热烈的祝贺。
据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9月13日电 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今天在这里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共和国的成立和革命胜利13周年。
埃塞俄比亚新当选的总统门格斯图和其他领导人检阅了军队。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仅仅出于宣传目的
本报记者 史宗星
应喀布尔政权要求而匆忙举行的最新一轮日内瓦间接会谈,9月10日结束。会谈结果令人失望。无论是巴基斯坦方面,联合国秘书长的私人代表,还是国际社会,都对苏联和喀布尔政权在此次会谈中所持立场表示遗憾。苏联和喀布尔方面急不可待地要求恢复会谈,但会谈中却拿不出具有讨论价值的建议。对此,巴基斯坦外长雅各布·汗在会谈结束后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过是苏联和喀布尔当局在联合国大会召开前采取的一种宣传手法而已”。
这轮间接会谈是喀布尔政权8月底突然向联合国秘书长私人代表科多维斯提出的,要求在9月3日恢复日内瓦间接会谈。巴基斯坦方面表示接受,但感到过分仓促,来不及准备。会谈最后定在9月7日举行。喀布尔政权突然要求重开谈判这一举动,引起国际舆论众多猜测。人们曾经期望,在这轮会谈中,苏联和喀布尔方面也许能拿出个象样的建议,以就长期未能解决的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时间表问题达成协议。然而,人们没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尽管谈判比预期延长了一天,但苏、阿方面仅仅同意将其在上轮会谈中提出的18个月的撤军时间表缩短到16个月,遭到巴基斯坦的拒绝。巴基斯坦政府的谈判代表明确指出,这个仅仅减少了2个月的撤军“新建议”,是“完全不现实、也是不值得考虑的”。巴基斯坦方面认为,如果苏联真心想从阿富汗撤军,最多也用不了7个月或8个月。
此次会谈未能打破僵局,障碍仍在苏联和喀布尔方面。看来,他们当初主动提出恢复会谈的出发点,并非要诚心实意地解决问题,而仅仅是出于宣传目的。讲得明白一点,他们只是想抢在第42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前,显示自己的“灵活性”,骗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以期在联大辩论阿富汗问题时不致再次陷入受谴责的境地。此间舆论认为,这是苏联和喀布尔政权所发动的新的一轮和平攻势的一个重要步骤。
这场攻势的另一个步骤,是苏联和喀布尔政权频繁展开的外交活动。有报道说,在苏联的大力安排下,喀布尔政权已频频派出众多特使,前往数十个国家进行游说,竭力争取这些国家对喀布尔政权的外交承认,使喀布尔政权合法化。此间外交人士说,这一外交步骤的近期目的,是企图通过说服这些国家改变立场,减少今年联大关于阿富汗问题决议的赞成票数。
苏联和喀布尔政权的这场和平攻势究竟能取得多大效果,是令人怀疑的。人们对这轮间接会谈的结果所表现出的遗憾情绪,已表明苏、阿当局的做法很不高明。他们不仅没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反而使人们进一步看清,苏联的基本立场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苏联领导人虽然说了不少好听的话,但并不打算在近期内从阿富汗撤走侵略军队,仍然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这是弄巧成拙的一着棋。
(本报伊斯兰堡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抵抗力量领导人指出
苏联无撤军诚意 战斗将继续进行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9月14日电 阿富汗抵抗力量领导人毛勒维·阿夫格纳尼昨天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会白沙瓦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苏联没有诚意从阿富汗撤走12万军队。
他在谈到刚刚在日内瓦结束的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巴阿间接会谈时说,阿富汗圣战者曾多次指出,撤军是苏联和喀布尔政权发动的宣传运动,他们没有诚意。
他说,苏联是想欺骗世界舆论,缓和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对其占领阿富汗的谴责。
阿夫格纳尼说,阿富汗抵抗力量将继续战斗下去,直到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为止。


第6版(国际)
专栏:

新喀里多尼亚就其前途举行公民投票
多数投票者赞成该岛继续让法国管辖
本报巴黎9月14日电 记者马为民报道:法国管辖的太平洋岛屿新喀里多尼亚昨天就该岛前途进行了公民投票。
主张独立的卡纳克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及其选民抵制了投票。结果,投票主张继续让法国管辖的选民占98.3%,主张独立的只有1.7%。在8.52万名选民中,59%的人投了票。这是该岛自1853年被法国占领以来第一次就其前途进行投票。
据报道,昨天的投票是在平静的气氛中进行的。
卡纳克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发言人昨天说,这次投票是“反民主的”,因为只有卡纳克人才有投票权(根据法国制定的有关法律,在岛上居住3年以上者均有选举权)。他还表示,该党将继续为民族独立而斗争。
法国总理希拉克对参加投票的人数众多表示高兴。
用公民投票确定该领地前途的方针,是前社会党政府制定的。举行投票的时间几次变更。13日举行的这次公民投票是根据现政府今年2月提出、后经议会通过的一项法律进行的。两届政府都主张公民投票的方式,但实际的政策方向大不相同:前政府是要通过它使该岛在联系国范围内走向独立;现政府则要先确认该岛继续由法国管辖,然后再确定它实行地方自治的形式。据报道,今年秋天,议会将就新喀岛的地方自治问题进行辩论并制定相应的法律。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抵达华盛顿
指出美苏首脑能否年内会晤将取决于外长会谈结果
本报华盛顿9月13日电 记者景宪法报道:前来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会谈的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今天下午抵达安德鲁斯空军基地。
苏联外长在机场说,他带来了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写给里根总统的亲笔信,但美苏首脑是否能在今年举行会晤“将取决于这次会谈结果”。
谢瓦尔德纳泽说:“我们在核查方面还有争议。我们在销毁导弹和弹头的有关程序方面以及其他方面也还存在着争议。”
但他又说,苏联方面对这次外长级会晤仍然表示“一定程度上的乐观”。
美苏双方目前已同意在全球范围内停止部署中、短程核导弹,并同意在相互核查方面所拟订的基本步骤。
《纽约时报》认为,这次美苏外长会晤的焦点之一,是如何处置联邦德国不久前答应拆除的72枚潘兴IA导弹的核弹头问题。另外在核查的具体步骤上,美国国内有关机构尚持有异议。
两国外长将于本月15日至17日在华盛顿举行3天会谈。里根总统将在白宫会见谢瓦尔德纳泽。
此间舆论普遍认为,如果这次外长会晤进展顺利,双方将确定今年美苏首脑会晤的具体日期。(附图片)
图为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抵华盛顿时在机场向记者发表谈话。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加拉瓜政府决定同国内反对派对话
新华社马那瓜9月13日电 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13日宣布,尼加拉瓜政府决定10月5日同国内所有反对派进行对话,以落实中美洲和平协议的内容。
奥尔特加总统是在纪念中美洲国家独立166周年大会上宣布这一决定的。他说,这次全国对话包括未合法登记的党派。
据认为,尼加拉瓜政府和所有反对派进行对话的决定是执行中美洲和平协议所采取的又一重大步骤。
奥尔特加总统还宣布,政府将赦免曾参与颠覆尼加拉瓜桑地诺政权而被关押在尼监狱里的约20名中美洲其他国家和巴拿马的公民。
尼加拉瓜最高领导人在讲话中说,美国仍将是中美洲和平的主要障碍。他要求里根总统撤消关于向尼反政府武装力量提供2.7亿美元援助的提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罗兹勋爵逝世
据新华社伦敦9月14日电 据《泰晤士报》今天报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长期致力于增进英中人民友谊和发展两国贸易的罗兹勋爵,不幸于11日病逝,终年92岁。
罗兹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英格兰北部一个工人家庭。1945年,罗兹首次当选为英国工党议员,之后连续任议员达19年之久。1964年他被英国女王封为终身勋爵,并于1972年荣获嘉德勋章这一英国最高荣誉奖赏。
1978、1979、1981和1983年,罗兹勋爵4次率英国议会上、下两院代表团访问中国,为发展英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贡献。去年,他为促成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又向英国皇家学会倡议以女王名义设立对华研究人员奖学金,并为募集奖学金花费了心血。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罗马尼亚总统特使米特亚13日飞抵以色列,将就一项新的中东和平倡议同以色列领导人会谈。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克罗和海军部长韦布12日分别视察了美国海军在海湾为科威特油轮护航的舰船。
△英国《观察家报》13日报道,以色列和伊朗的代表上个月曾在欧洲进行秘密会晤,双方讨论了增加伊朗犹太人向以移民和以向伊朗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雷德曼11日说,美国政府已取消不准美国石油公司在叙利亚进行商业活动的禁令,以作为美国改善同叙利亚关系的第一步。
△巴基斯坦外长雅各布·汗13日宣布,他将在出席联大会议期间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举行会谈,以加速解决阿富汗问题的进程。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札记

奴才腔
金边伪政权的“外长”贡孔最近在莫斯科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的表演,可谓绝妙。他把18万侵柬越军描绘成“外部势力策划对柬侵略行动的真正障碍”。据说,这支不义之军“从未妨碍柬埔寨独立及和平发展”。贡孔怕这样说还不够味,于是再加一句,说越南为“援助柬埔寨”“蒙受的牺牲和损失是无法估价的”。贡孔对此当然要感激涕零了。
金边政权是什么货色,世人皆知。贡孔讲出这种奴才话,也是不足为怪的,否则他如何能当上“外长”呢?然而,人们不清楚的是,他这样昧着良心讲话,有何面目去见柬埔寨父老?人们还要追问一句,你这位“外长”有什么资格侈谈柬埔寨“独立”,难道你可以不看越南主子的脸色而“独立”行事、讲话吗?
贡孔在往主子的脸上贴金时,无意中倒也透露出一点真情:越南侵柬,伤亡和损失是“无法估价”的。这是侵略者咎由自取。如果越南不停止侵略活动,“蒙受的牺牲和损失”将更是“无法估价”的。
·通昌·(附图片)
根华 插图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叙利亚副总统突访沙特阿拉伯
叙利亚副总统哈达姆十三日晚抵达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出乎意料的访问。
开罗外交人士认为,哈达姆此次访问,同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目前的两伊之行和黎巴嫩局势有关。
叙利亚在两伊战争中一直支持伊朗。据料,哈达姆将向沙特方面转达伊朗对联合国秘书长目前和平之行的意见。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安哥拉准备让古军两年内撤离
据法新社报道,安哥拉外长范迪嫩十三日说,为了加快实现纳米比亚独立而进行的谈判进程,安哥拉准备让驻扎在其领土上的二万名古巴军人在今后两年内撤离。
范迪嫩说,他向最近访问安哥拉的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罗克介绍了安哥拉关于就纳米比亚问题达成一项一揽子协议的建议内容。范迪嫩说,这项一揽子协议的要点是:纳米比亚独立;南非军队撤离安哥拉库内内省;南非保证不干涉安哥拉事务,美国保证不向安盟提供援助。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西德石荷州不来梅州选举揭晓
西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简称石荷州)和不来梅州十三日举行的州议会选举,没有给两个州的权力分配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但是西德主要执政党基民盟失去了大量选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据初步统计,石荷州的基民盟得票只占百分之四十二,比一九八三年选举时减少了百分之七。只是由于自由民主党这次进入了州议会,基民盟仍可同自民党联合执政。十六年来基民盟在该州一党执政的局面宣告结束。在不来梅州,基民盟这次失票达百分之十,只达到百分之二十三左右。德国社会民主党获得微弱的绝对多数,从而可继续在该州一党执政。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土耳其议会批准提前举行大选
据土耳其电台广播,由土耳其执政党祖国党提议提前举行大选的议案,十日上午在土耳其议会临时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定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一日开始举行选举。土耳其议会在辩论后以二百四十六票赞成、一百票反对和一票弃权通过了这项议案。此间观察家认为,提前举行大选将对执政的祖国党有利,因为在取消对一些政治家的政治活动禁令后,反对派不能进行充分的准备。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巴拿马首都郊区发生流血事件
巴拿马首都郊区十三日下午发生流血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流血事件发生在市郊圣米格利托区。反政府组织“公民反抗运动”准备在那里举行隆重集会,纪念前卫生部副部长、反对派人士斯帕达福拉被害两周年。当数千名反对派示威者朝圣米格利托区进军时遭到武装的执政党成员的阻拦,双方发生枪击。在冲突中,一名示威者被打死,数人受伤。另外,四辆汽车被烧毁。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