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商亦有道
东耳
中国是世界上商业出现最早的国度之一。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中已有“贝二朋”、“贝十朋”的记载,可见那时已有了经济学家称之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贝”是那时的钱币;“朋”是钱币的计量单位。据历史学家说,武王伐纣之后,殷商的贵族成了“顽民”,失落了他们政治上的特权地位,也失去了土地,只好靠熟悉的伎俩,跑买卖谋生。不久,跑买卖的人便被称为“商人”。
商业当初曾是“顽民”的职业,为贵族所不屑为,又为农民所不能为,所以“士农工商”四业之中,商,总是叨陪末座。商,尽管在中国出现甚早,却始终不曾发达起来,因此经商之道,在中国也始终少有长足的进步。这又象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的中国,这些技术今天却大大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一样,足令国人自惭。其中的种种因由,大可留待专家们写成专著,以启迪今人。
这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商品流通领域的商业也备受青睐。“无商不活”,标志着认识上的提高;各种商业形式(国营的、集体的、个体的公司、商行、货栈、摊贩)的涌现,表明了实践上的发展。但是,随着商业发展的大潮卷入到商人行列中的各色人等,对商业之道,有些人似仍处于蒙昧状态。他们经商与其说是着眼于经济上的“活”,毋宁说是盯在钞票上的“捞”(与正常的利、赚有别)。“工农兵学商,大家来经商”,就表现出一种想从商业活动中捞一把的社会心理。
诚然,“利之所在,天下趋之”,做买卖总是想赚钱的。我从来就不相信什么“买一送一”、“不惜血本”之类的广告,除非那做买卖的是呆子或是那东西是没人要的滞货。但毛病就出在那些只想捞一把的人完全不懂经济规律,把买卖看成不受任何约束的摇钱树,以为可以随心所欲地漫天要价。你涨我也涨,你提价三成,我涨价一倍,弄得顾客叫苦连天、怨声载道,将国家正常的经济生活也给搅乱了。不从优质增产上打主意,只从提高价格上捞油水,岂非缘木求鱼?
于是,政府不得不着手整顿物价了。这整顿,大得民心。但是整顿的同时,似乎还应当普及些经商的道理。商亦有道,不得其道而行之,买卖是做不好也做不长的,是一种“自杀政策”。
自从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赫杰特齐写出了第一本《市场学》之后,市场学已经发展成一门研究产品购销的组织活动、市场变化规律和创造性地满足社会需要以及如何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等问题的内容丰富的新兴学科,而且由之又派生出市场心理学、市场管理学、市场预测学、推销管理学、零售学、批发学等众多的分支学科。市场学的蓬勃发展,标志着商业活动异常活跃的国家,对商业经济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在逐步加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的理论家加快对社会主义商业活动规律的认识。因此,人们赞赏研究商业改革的理论家,尽管他们可能会出现失误,却不敢赞同自己不探索而一心一意搜集探索者、改革者的缺点失误的评头论足者。同时,还需要向各种经商的人普及经商之道,使他们成为懂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规律的有道之商;而不懂客观经济规律,目光短浅,只会靠乱涨价、靠坑蒙拐骗牟取非法暴利的则是无道之商。只有使有道之商日益加多,无道之商才会日益减少。因此需要从政策上鼓励有道之商的“信”,打击无道之商的“奸”。整顿,不是几次突击检查就可以完成的,大好转还得使消费者对奸商实行有效的监督,从法律上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第8版(副刊)
专栏:

西安小吃
(回族) 冯福宽
在西安的街道上,走上几走就会碰到一个卖小吃的,或者是一个摊摊,一个流动的三轮车,或者是一间小铺子;弄巧了,还会见到卖东西的挤满了半条街。有的贴个都阿,有的摆个汤瓶牌,一看就知道是个清真回族。
到了晚上,那些戴着小白帽的,蹬着三轮车,拉着锅碗盆瓢,还有早已准备好吃食的,蜂拥到营业点。各家各户的电灯顿时亮起来,四下照得白昼一般。桥梓口,洒金桥,麻家什字,东新街,马上成了个体户的世界,道边占满了,商店挡住了,叫喊的,买卖的,交钱的,取货的,把整个巷子闹得红红火火。白胡子老汉,慓悍的小伙子,打扮入时的姑娘,还有才下班的工人,远道而来的亲戚,从甘肃平凉、宁夏泾源雇来的帮工,全都忙碌起来。卖泡馍的故意把馍块抖到空里,卖孜然炒肉的有意让油烧起来,炒饼的家什敲得叮当响,烤着的羊肉串儿滋滋冒烟……火烧火燎,热气腾腾,一里之外就感到有一种说不清的香味儿。如果留神还会发现,在摊摊点点的夹缝里,也有一些少言寡语的。金家烧鸡,贾家油茶,鸡丝馄饨,卤汁凉粉,还有陕西的腊羊肉,河南的糊辣汤,甘肃的牛肉拉面,都在不声不响中送到了人们手里。
做买卖者把一条毛巾搭在肩上,热了顺手擦把汗。他们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嘴里不停地喊,手下不停地干,手和嘴一块儿来,各有各的用场。别看他们都在拚命地拉买卖,比赛着做生意,可是混长了就会发现,这些回民心齐得很,卖什么的和什么摆到一块。赶到人少闲时,他们便逗逗笼子里的鸟,开开录音机放几句阿訇念的经,为了解除油腻还会给顾客端上一碗胡茶。
我到过不少地方,可是没有一个地方吃饭这么方便。国营的晚上关门了,这里150瓦的电灯还在亮着,赶上斋月,家家都会熬个通宵。我好奇地问过他们,开始他们守口如瓶,什么也不说,后来知道我是“自己人”了,才作了介绍。原来,唐朝时候,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从丝绸之路上来到这里,买卖珠宝,玉石,还有卖烧饼的,“多至4000余户”。后来,有些人没有回去,在当地置办产业,娶妻生子,一代一代传下来。据说,这些就是回族来源的一个部分。果真如此,这善于经商的本领,还真有点儿“遗传”的味道呢!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周民震日行万步
胡惠玲
在祖国南方四季飘香的南宁市民主路一带,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身材适中的中年男子轻捷地走过。无论是边行边独自思索,还是同友人一路娓娓而谈,他的眉目间总透露出一股喜气。
你看过喜剧故事片《甜蜜的事业》、《顾此失彼》、《真是烦死人》、《南洋富翁》以及《苗家儿女》、《春晖》等影片吗?那都是他编剧的。至今,他已编了12部故事片,其中多半是喜剧。他有不少论述,也是阐发喜剧创作心得体会的。他说,生活中充满喜剧因素,人民生活也需要喜剧。我们为什么要老是板着面孔看世界呢!
他便是电影界的编剧快手周民震。
自1983年在中央党校学习结业,担任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长后,他不得不暂时搁下笔。他的创作才能也不得不更多地通过口才发挥了出来,去应付那些大大小小的会议。他讲话充满着形象的比喻,颇引人入胜。
周民震说:“我每天至少要走满一万步。”难道一步步数吗?他撩开衣襟:“我腰上有只计步器呢!”
除非远道或事情紧急,他常是以步代车的,这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去去官气。在创作人员的心里,总是想创作,想写东西。周民震也是这样。喜剧故事片《南洋富翁》文学剧本,就是他在会议与会议的夹缝中与人合作完成的。至于将来,将来当然还要当作家。他悄悄地说:“我这日行万步,也是为将来重新为民作准备的呀!”


第8版(副刊)
专栏:

台灯
崔墨卿
一朵四季海棠,
支撑起
绚丽的纱帐
刚刚出水的珊瑚
闪烁在黑色的海洋
一个美丽的形影
夜夜同你相望
在剑锋般的风中盛开
在刀光般的雪里怒放开
放出一个骆驼般
忍辱负重的形象
激溅出一个红蜻蜓般
飞扬的遐想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杂志的眼睛
徐柏容
诗人赞美人的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意为从眼睛中可以窥见人的灵魂。
杂志也有“灵魂的窗户”,那就是杂志的名字。杂志的“灵魂的窗户”不仅外形应该是美的,而且还要闪烁它的灵魂——思想内容之美,构成与杂志整体风格协调一致的美。
我国30年代的杂志,有些是很重视“灵魂的窗户”之塑造的。
例如,有两种大型文学月刊,一种名为《文学》,是傅东华、王统照等主编的;一种名为《现代》,是施蛰存、杜衡等主编的。它们都是综合性文艺杂志,篇幅也差不多,但是名字只有各自用了才合适,如果互换一下的话,就会让人觉得象男人错穿了女人的裙子,女人错长了男人的胡须。
原来《文学》杂志是提倡写实主义的,多刊登写实主义的作品。杂志的封面构图、排版格式,也是现实主义的。可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现实主义的。这样一种杂志,取了这么一个如实道出杂志性质的朴实无华的名字——《文学》,可说是恰当不过了。
而《现代》杂志呢?李金发、戴望舒等人的后来被称为
“现代派”的诗,当时就是刊登在《现代》杂志上;穆时英、叶灵凤等人的横光利一式的“新感觉派”小说,也是在《现代》杂志上发表的。杂志的封面构图,也常常是变形的现代派构图,版式也比较“野”。为这样一份杂志取了个有点抽象意味的名字——《现代》,不也是恰当不过的吗?
30年代还有许多散文杂志,其中有一种是林语堂主编的《论语》半月刊。大家知道,《论语》是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过去是学子发蒙后必读的书,30年代的读书界,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林语堂旧名新用,把这么一个人所熟知的现成书名,作为新创刊的杂志的名字,有它明显的好处:首先,在林林总总的杂志中,它的名字很容易为读者记住。其次,由于这名字本为读者所熟知,读者对它就容易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而更妙的是,林语堂编的《论语》,是提倡语录体小品散文的,《论语》这本书,恰恰正是语录体的老祖宗!以语录体老祖宗的书名来作为提倡语录体杂志的名字,可谓名实相符。而且,林语堂编的《论语》,又是提倡幽默的,攫取圣人经典著作的名字来作为自己杂志的名字,也似乎不乏幽默感呢!
现在的杂志,大概也会具有这种“美目盼兮”的“灵魂的窗户”的。可惜我未研究。1979年筹办的《小说月报》,借用二三十年代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的名字,也是旧名新用吧。这个名字容易为读者熟悉,既显示了内容是专载小说的,又显示了刊期是每月出一本,刊名里的“报”字,还隐寓着“汇报”的意思,显示了它是汇报一月来优秀小说的“选刊”的性质,而又避开了“集锦”、“选刊”、“选萃”之类的陈套。这层意思应当说是新添的。
现在也有些杂志对它的“灵魂的窗户”不大注意,一般化而无个性。如50年代的文艺杂志,刊名大多是省名、市名之后加上文艺二字而成;后来的社会科学杂志又踩着这脚印走,省名、市名之后加上“社会科学”四字便是刊名。文艺杂志后来想突破省界、市界,又多带风、花、燕、鸥之类,彼此题名思路雷同,而与杂志内容、风格,多半没有什么关系。不免令人有目虽有而无神、窗既开难觅魂之叹了。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杂志的情况,也不乏名实相符且响亮的刊名。希望有更多的令人瞩目的“美目盼兮”。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雕塑的生命
周中华
优秀雕塑的矗立意味着一种变化——使环境富有意义,使来到它身边的人沉浸在优雅的氛围中而变得高尚起来,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雕塑物应当让人感到亲切,它是为人矗立的。人们理所当然地要求雕塑作者表达对人的独特而深沉的关注、观念和情感。它应当能让我们迎上前去,走近它,走得不能再近了,我们的心却还在不是空间的距离中继续向它靠近。我们分明能够看见自己在雕塑物内随心所欲地走动,领略它的神秘。优秀的雕塑远远不止于自身,它的形状、质地、色泽等等增加了比其自身远为丰富的东西,变得博大无穷。它作用于我们,又能意识到它对我们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蕴含着感觉和理性。作为生命的雕塑,正是这样包含着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的——纯洁的人的精神:强悍的思辨和温柔的亲情,让站在它面前的人感觉到它就是对自己的展现和象征。比如布鲁塞尔的《撒尿的小男孩》雕塑,就表达了亿万人心灵深处和平的愿望;我国葛洲坝三面体雕塑,则以象征的语言凝结了人类的力量。
但是,在一些雕塑中,我们往往看不到关于人的独特的语言。它们只是轻而易举地照搬早已有过的形式,只是毫无新见地重复那些千人一面的内容。这样的作品很难给人以美的享受,恰好是对人的精神活力的忽视。在任何一个地方,人们每见这样的作品,都宁肯这儿是旷地,因为在艺术上,空白比重复更为丰富。
作为生命的雕塑,越是在对人的表现上具有新颖的个性,就越是让人看见人的精神的浩瀚。它既喊出了人的心音,又是对人的感知方式的丰富,对人的心理结构的优化,对人的视域的扩大。优秀的雕塑既表现发展着的人,它本身又是对人的发展。
雕塑既然是站立在大地上,站在我们的身边的,它不应该象是我们的兄弟和姐妹吗?说不清什么道理,一看到有灵性的雕塑,我就想走上去拍拍它的肩。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大圆圈和小圆圈
一个学生问他的老师:“老师,您所掌握的知识比我的多许多倍……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点怀疑呢?”
老师用手杖在沙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又画了一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比小圆圈大,因而接触无知的范围也比你大,这就是我常常怀疑的原因。”
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的这番话说得机智、逗趣而富有哲理。他提出一个令人瞠目和值得反思的真理:已知的东西与未知的东西成正比。
“让人觉得无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这是西班牙作家古拉西安的话。从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可以看出一个人学识的多寡。意识到自己“知之甚少”的人,是“知之甚多”的表现;愈是自我感觉“知之甚多”,则恰恰说明了“知之甚微”。
笔者最近参加了一个轮训班,目睹一些原来当老师的鬓发斑白的同志认认真真当“学生”,恭恭敬敬地接受自己原来的部下和后生小辈的“传道”、“授业”、“解惑”,忽然想起了大圆圈和小圆圈的有趣的轶事。
叶昌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