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个独特的视角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摄影展观后
谷瀛滨
全部作品以中国为题材,全体作者都是外国人,这样的展览在我国大约是首次。这大概也是影展引起国内外极大兴趣的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9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大步前进的9年。外国人怎样看?在他们眼里当今中国的形象是什么样?影展在61个国家上千名作者的近万幅作品中选出的近500幅作品,从各个角度作了真实生动的回答。这次参展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国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不再是紧盯着中国秀丽的风光、独特的习俗,而是把镜头直接对准生活、人民,对准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腾飞》(见右图)、《同一片蓝天》、《葛洲坝夜景》和《上海港》等作品,以恢宏的气势,正面展示了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奋进崛起的雄姿。《我的土地》、《快乐的农妇》、《货好不怕挑》和《农贸市场》等,则以热情明快的色调,表现了我国农村近年来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拍摄生活情趣的大量作品,如反映农村儿童学开拖拉机的《让我试试》,表现退休老人生活的《人间重晚晴》、《对弈》,反映农民滑旱冰的《业余爱好》,以及表现儿童生活的《阳光》等,角度新颖,情真意殷,无一不是对中国人民新生活的赞美。当然,摄影家也不会放过中国的锦绣河山、秀丽景色。但较之过去,无论构图、色彩,还是用光,都更为精致。《漓江山水》的作者,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景色,拍得如梦如幻,如歌如诗。
影展中还有一部分批评性作品。诸如,反映损坏文物的《如此休息》、《脚下留名》,反映不讲公共卫生的《随便吗?方便》,不讲公共道德的《上下之间》等等,作者尽管没有直抒胸臆,但曝光瞬间所显示的画面,却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些批评性的作品,观众不仅不感到反感,反倒更觉得真实客观。
从影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国摄影家在把握形象思维的特点,准确运用摄影语言和各种表现手段,能动地反映生活方面,显示出了较深厚的功力和高超技巧。如当年季米特洛夫的摄影师、70岁高龄的保加利亚著名摄影家甘乔·斯托特诺夫的《有朋自远方来》就是突出的一例。画面上看不出背景,更没有人物,有的只是一只只不同颜色、不同式样、贴满各国航空标签的旅行箱。作品视角很小,却意蕴深长。它通过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这里是机场候机厅的一角,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的朋友。于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景象便自然地表露出来。再如,拍摄我国寺庙建筑的作品已经屡见不鲜,然而,美国八大风光摄影家之一的李元的作品《西藏寺庙》,却独出心裁,他避开正面表现,把镜头从侧面对准直上直下的石阶和石阶前踽踽而行的僧侣。摄影家充分利用雪后色彩的明暗、光与影的交错,渲染气氛,强化效果,烘托出宗教建筑在人们心理上所产生的庄严和神秘感。又如我国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法国摄影家骆朗斯的组照《自行车上》,以追踪拍摄的手法,只把镜头对准个别车辆(甚至有的画面只是自行车把),通过倾斜的景物、晃动的车把,造成一种紧张感,使人强烈感受到置身这个“王国”的躁动和不安。
这次影展在中外人民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了解和加深友谊的桥梁,使中国观众不仅是欣赏摄影艺术,而且由此更为全面地了解自己,从中受到独特的启迪。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戏曲现代戏的新样式
——看湖南花鼓戏《破铜烂铁》
王蕴明
一个目不识丁的雇农,却奇怪地戴着地主的帽子被改造,一对患难与共30年的情侣只能偷偷地相爱,“没结婚,先养崽,媳妇当伴娘,儿子做招待”。这出貌似传奇,近乎荒诞,却又立意严肃、内蕴丰富的戏,就是湖南省湘潭县花鼓剧团最近在京演出的现代戏《破铜烂铁》(编剧颜枚魁、张建军,导演张建军)。
一个小剧团靠自己集资排演的一台现代戏,由县、市、省到首都,连演100余场而不辍,受到不同层次观众的喜爱,其缘由不能不令人深思。
《破铜烂铁》是一出悲喜剧,它以荒诞、夸张、变形的手法,折射着严峻的现实,以谐谑、喜剧的形式,诉说着生活的悲剧。它既是对昔日蹉跎岁月的深沉反思,又是对新生活的热情赞礼。戏曲现代戏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间不乏优秀的正剧、悲剧、喜剧,但象这样的悲喜剧,尚不多见,颇具新意,而它的成功,恐也在于此。
戏曲现代戏当前遇到了困难,主要是受到了观众的冷落。如何重新唤起当代观众的热情,湘潭县花鼓剧团用自己的艺术实践作出了回答。它继承了传统戏曲的叙事方法,以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同时又用简练的笔触塑造了老队长、主人公的儿媳们等各具特色的喜剧人物。
全剧以“逗把人”串场,介绍人物,点拨关节,又与剧中人“同进同出”,公开声言在演戏,却又具真情实意。这种既“体验”又“间离”的表演方法,既是戏曲的传统,又是对现代表现方法的化用。场面铺陈,以定点宣叙为主,又辅以多空间、闪回、
“屏幕透视”等时空处理。音乐唱腔以花鼓戏的主旋律为基调,糅以现代歌曲的时代音色。“中西混合”乐队的伴奏,既保持了花鼓音乐的基本特色,又奏鸣着强劲的时代旋律。舞台设置简练而有层次:舞台上钢木结构的平台屋架及叠立其上的“电视屏幕”,成为架设于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阶梯,构成一幅立体而和谐统一的图景,创造了一种剧中人与观众相交融的特定的戏剧环境。
这种编、导、演、音、美的全面创新,形成了全剧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自称逗把戏。逗把者,玩笑也。这是花鼓戏的传统,它体现着湖南人民的幽默性格,飘溢着湘水风情的“辣味”。
但《破铜烂铁》在对人物心态的揭示和对人物命运的历史与社会根源的开掘上,还比较浅,还缺乏较深层的哲理性。同时在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在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的结合上,尚未臻融会贯通之佳境,发扬花鼓戏的固有特色也似嫌不足。


第8版(副刊)
专栏:

寻找
露菲
几十年没回故乡了,故乡有什么变化不得而知。我盼望着回去看看,哪怕看上一眼。我要从故乡褐色的土地里寻找一些儿时的回忆,来滋润因思念而焦渴的心田。
这机会终于有了。
火车停在站台上,我走下车来。偌大一个站台,旅客熙熙攘攘,年轻人穿着笔挺的西装、咯噔噔的高跟鞋……这是我故乡的车站吗?哦,我感到陌生。可是明明有“潍坊”二字映入眼帘。想起那露天的站台,带着战场硝烟的军人,在烤人的烈日下,在漆黑的夜里,吆喝着登上西去的列车。这是1948年夏日的印象。眼前的景象与过去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了。我怎能不感到陌生呢?
进到城里,到处是新建的楼房,漂亮的商店,宽阔清洁的街道,跟我记忆中的那个小城无法相比了。我寻找那条水流滚滚的白浪河,那曾打湿了我裤角和鞋子的白浪河,如今它在哪里?当我经过一座桥时,我看到了干涸的河床,不少地方还长有杂草。难道这就是我日夜思念的白浪河?故乡的河不该没有水啊!
我要去拜见我的小村庄,那是我的出生地。它的正名很少有人提到,可是方圆几十里谁都知道沟西。
几十年来,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这个贫穷的小村。当年为向根据地输送革命者,我走遍这里的大道小路。我怕走夜路,怕走坟地,我还怕鬼。父亲告诉我,这是抗日工作,必须要做。但这话不能对外讲。有一回我牵着小毛驴送一位姓丁的女同志去根据地,她一身城市打扮,又不会骑毛驴,我只好牵着空驴和她同行。一出家门,招来许多好奇的眼睛,有人小声问我:“她是谁?”“是俺们请的大夫。”我说着目不转睛地走了。心想,我才不告诉你们呢,这是秘密。
汽车在去沟西的路上行驶着,快到村头时,一位老人擦身而过。陪我回村的表弟喊住了他,然后告诉我:“这是刘子福,是村里的老人,也许你还认识。”
一听“刘子福”三个字,几十年前那个惊险场面即刻映现到眼前:两个带枪的汉奸闯进村学堂里,用枪指着刘子福和他的伙伴王子华问道:“刘子福、王子华家在哪里?把他俩找来!”
几十年我没有见过刘子福,没想到这次路遇了。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年轻人。眼前这位满脸皱纹,牙齿脱落的老人,真的是刘子福?我简直不敢相信。
到了村里,子福老人领我参观了他的住房和他搞运输的拖拉机。我问他这几年的生活怎样,他高兴地说“一年到头吃麦子”。当年的老战士,今天的老农民,心满意足。不过听了他的话,我心里却感到沉甸甸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们在村里转了转,那些低矮的泥房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砖瓦新屋。但是那河、那湾却不见了。街上来往的都是陌生面孔,他们好奇地打量着我,显然,他们把我当成外乡人了。心里不免有些苦涩。
子福老人领我去看望我的祖父的坟。他长眠在村东北角的公墓里。没有墓碑,只有黄土一堆。抗战开始,他便全力支持儿女们抗日、革命,他把自己的家变成了党的地下工作站,家里几亩地的收入也全部资助了革命事业。为革命倾家荡产没有二话。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祖父历尽艰险,出生入死,一直过着动荡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他仍然象一个普通农民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死后没有悼词,没有墓碑,悄然躺在家乡寂寞的黄土里。我捧起黄土一把,撒在他的坟头上。我咽下涌上来的泪水。
走出墓地之后,辽阔的田野,深远的蓝天,驱散了那阵悲凉的雾,心里渐渐充实起来。儿时的足迹已模糊不清,但我寻找到了一个灵魂。一个平凡而又高尚的灵魂。这就是长眠在褐色土地里的我的祖辈。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第8版(副刊)
专栏:

错得有“理”
蒋孔阳
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是人民的心声,应当反映出人们某些富有时代特征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然后抓住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注意。鲁迅的《阿Q正传》刚一发表,就立刻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引起极大的注意,这就因为它抓住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相当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受尽欺凌和屈辱,但却不敢正视现实,而只是以精神胜利法来自欺和欺人。张天翼的《华威先生》,虽然艺术力量比较薄弱,但也因为抓住了一种时代的心态,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共鸣。
我们今天,是改革和开放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我们的心态,应当是意气奋发,精神昂扬。但是,由于“四人帮”极左路线长期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以致在某些人的身上造成了“错得有理”的心态。这种心态,象细菌一样散入空气,渗入生活,从而腐蚀人们的灵魂,使人们不仅不能面对现实,明辨是非,而且不愿意承担任何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甚至犯了错误,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他也心安理得,似乎他的错误也是应当的、有理的。谁要点明了他的错误,他就哇啦哇啦,用大嗓门来掩盖事实,来证明他的正确。这样的同志,过去,他们丧失了“自我”,只知唯命是从;今天,还给了他们“自我”,但他们又不懂得尊重“自我”的真正价值,以为“自我”不是表现在正常的与人尽责任的关系中,而是片面地夸大自我,以自我来排斥他我。结果,我成了一切的标准。我是唯一正确的,我的错误自然也是正确的了。
赵树理在《三里湾》中,曾经描写过这种“错得有理”的心态,塑造了“常有理”这样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今天,经过
“四人帮”的毒害,“常有理”大量地进入到我们社会主义的各行各业中,成了腐蚀社会主义事业的消极因素,应当引起作家的关心和注意。事实上,有的作家已经注意到了。例如刘心武的《钟鼓楼》,当中就描写了一个售货员潘秀娅。顾客上门的时候,她要与同事讲话、聊天,或者清点款项与单据。顾客等急了,对她的服务态度有意见,她不仅不在乎,而且振振有词,堂堂有理。她认为她这样做,是为了显示出售货员的“独立价值”,是要使顾客“意会到不是他们有求于顾客,而是顾客有求于他们”。她把忽视一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看成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她不仅在工作上犯错误,而且堂而皇之,把自己的错误当成真理!试问:如果每个人都以损害工作或犯错误来显示自己的“独立价值”,来表示自己的“错得有理”,那么,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还将如何进行?
因此,揭示这种“错得有理”的心态,引起社会的注意,把它改正过来,我认为是我们的作家应尽的一种责任。我也希望其他的作家,能够注意“错得有理”这一时代心态,从不同的行业去加以描写,让人们不再把错误当成真理,而是知错能改,那就好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故乡的河
周之德
挽起岁月的洪峰
雕塑山乡宽阔的脊梁
几千岁了
额上的皱纹未增未减
你以愈合一切伤口的顽强
吞下那么多祖辈的艰辛
然而你潺潺流淌的
正是子民们的渴望
田野纵然龟裂
靠你捧出五月的映山红
你会衰老吗
少女般羞涩的绿色
褪去了还会复生
我把你紧紧搂在童年的怀中
今天我知道你
又会重复往昔的叮咛
西山一片夕阳红
故乡的傍晚犹如黎明
你的音韵注入了大地的繁荣


第8版(副刊)
专栏:

腾飞〔苏联〕 弗拉迪米尔·维拉特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