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盟部长理事会举行紧急会议
讨论日趋紧张的海湾局势问题
新华社突尼斯8月23日电 (记者阎世缘)阿拉伯国家联盟部长理事会于8月23日在突尼斯首都举行紧急会议,讨论日趋紧张的海湾局势问题。
这次由突尼斯建议召开的紧急会议,将着重讨论伊拉克和伊朗之间长达7年之久的战争近况,以及这一冲突给周围邻国带来的危险和给这一地区和平与稳定造成的威胁。
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两伊立即停火的598号决议,决议要求伊朗和伊拉克双方将全部军队撤至国际承认的边界线内,通过谈判解决双方的争端。
这项决议通过已经一个多月了,但目前海湾地区的局势更趋紧张。国际社会迫切希望安理会决议能尽早得到全面执行,使两伊平息战火。
阿盟秘书长卡利比最近呼吁安理会采取有力行动,结束两伊战争。他认为海湾的局势是令人关切的。他希望这次阿盟紧急会议在两伊问题上再次采取一致立场。
今年4月初召开的阿盟部长理事会一致通过了关于两伊战争的决议。决议要求伊朗响应和平呼吁,接受用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决议还要求安理会切实负起责任,以便实现两伊之间全面、持久的和平。随后,阿拉伯7国委员会代表团访问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其他一些非常任理事国,向他们通报阿盟关于两伊战争决议,希望安理会采取必要措施。
此间观察家认为,这次阿盟部长理事会紧急会议呼吁安理会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执行安理会通过的598号决议。
值得注意的是,阿盟召开紧急会议前夕,美国、法国和英国驻突尼斯大使向阿盟秘书长通报了安理会内部讨论执行安理会决议的最新情况,他们还就阿盟紧急会议的筹备工作以及海湾地区的形势交换了意见。
此间舆论界认为,这次紧急会议非常重要,在当前情况下,阿盟采取团结一致的立场非常必要,阿拉伯国家在行动上保持一致互相支持,将有助于推动安理会成员国认真执行决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众院军事委员会批评美在海湾护航
科威特对欧洲国家派扫雷艇持中立态度
“布里奇顿”号等四艘油轮驶离科威特
新华社华盛顿8月22日电 由民主党人控制的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今天在一份报告中说,美国在海湾护航的目的主要是限制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影响。
报告说,“目前对石油运输的军事威胁的严重性……还不足以要求美国或其它的力量进行军事护航。”
这个报告是由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代表莱斯·阿斯平发表的。该委员会的17名共和党成员反对这一报告,认为对里根政府的批评过分了。
报告还批评里根政府在决定对科威特油轮护航之前,没有同国会进行“充分的磋商”,也没有听取欧洲盟国的意见。
据新华社科威特8月22日电 科威特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艾哈迈德今天说,科威特无权反对或接受由欧洲国家向海湾水域派遣扫雷艇。
萨巴赫是在前往突尼斯出席阿拉伯外长紧急会议前夕对记者说这番话的。
在谈到目前美国、英国和法国向海湾派遣扫雷艇一事时,他说,在国际水域保护他们的利益是他们的权利。
据科威特通讯社报道,萨巴赫说,海湾和阿拉伯国家同伊朗政府接触为停止两伊战争所作的努力都已失败。他抱怨说,“我们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对这个问题已经厌倦了,因为,德黑兰没有一个人愿意听”。
他希望伊朗政府听取合理的意见,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他说,这对本地区的人们是有益的,将保护本地免遭威胁。
新华社科威特8月22日电据此间航运部门的人士说,上月24日触雷的科威特超级油轮“布里奇顿”号同其他3艘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在美国海军的护航下,22日离开科威特驶往霍尔木兹海峡。
据这些人士说,“布里奇顿”号超级油轮在科威特进行初步修理后,只能部分装油。
另外3艘油轮是美国军舰第2批护航的“石油国王”号、“海岛城”号和“大洋城”号。这些油轮是本月11日抵达科威特的。(附图片)
22日,前不久触雷的“布里奇顿”号超级油轮和其他3艘油轮在美舰护送下启航驶往霍尔木兹海峡。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成立国际监督委员会保障实施中美洲和平协议
拉美13国外长会议在加拉加斯开幕
新华社加拉加斯8月22日电 (记者徐耀明)拉美13国外长今天在这里举行会议,并宣布成立旨在加速实现中美洲和平的国际核查和监督委员会。
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的8国外长、中美洲5国外长、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巴埃纳·苏亚雷斯、联合国秘书长的代表和不结盟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中美洲5国首脑本月初在危地马拉会晤后的形势和研究成立国际核查和监督委员会以保障实施5国达成的和平协议。
本次会议主席、委内瑞拉外长阿尔韦托·孔萨尔维在会议上指出,目前正处于实施《在中美洲建立稳定与持久和平的程序》的文件的关键时刻。他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同中美洲有密切关系的国家为实现中美洲和平作出积极的贡献。
萨尔瓦多外长阿塞韦多代表中美洲国家发表了讲话。他说,孔团、利马集团和美洲国家组织及联合国参加国际核查和监督委员会,将会加强存在于中美洲各国政府之间的理解精神。
他认为,这个委员会将成为和平活动的支柱。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巴埃纳·苏亚雷斯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将为实现中美洲和平作出各自最大的努力,并提供一切必要的合作。
根据会议发表的公报,国际核查和监督委员会由中美洲5国外长、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的8国外长以及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的秘书长组成。这个委员会将负责核查和监督危地马拉和平协议的执行情况。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朝鲜工潮不断扩大
一名青工被催泪弹击中致死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汉城消息:南朝鲜汉城市的52家公共汽车公司的司机22日举行罢工,使市内69条线路的车辆停止运行,汉城市内交通陷入混乱,迫使南朝鲜当局不得不采取缩短地铁运行间隔、动用“乡土预备军”和军队的汽车等紧急措施。
汉城市公共汽车司机要求提高工资,支付连续工作的补贴,增加奖金。与此同时,仁川市的公共汽车司机22日也提出类似要求并开始无限期罢工。
目前,南朝鲜全境有514家企业的工人仍在罢工。
位于南朝鲜庆尚南道巨济的大宇造船厂,22日有2000多名罢工工人及其家属同前来镇压的警察发生了激烈冲突。警察施放了催泪弹,工人们用石块还击,并捣毁了多辆警车。
新华社平壤8月23日电 汉城消息:南朝鲜警察用催泪弹镇压罢工工人,首次出现人员死亡。
据汉城电台广播,22日下午,位于南朝鲜庆尚南道巨济的大宇造船厂的罢工工人及其家属2000多人举行示威集会,抗议厂方宣布停产,斗争一直坚持到晚上10时以后。
当局出动警察进行镇压,试图用催泪弹驱散示威工人。在此过程中,有一个名叫李锡奎的21岁青年工人,因受伤过重而死亡。
南朝鲜最近工人群众和警察发生冲突过程中,曾造成多人受伤。但出现工人被催泪弹打死,这是第一次。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尔总理再次强调
西德不改变对潘兴1A导弹的立场
新华社波恩8月21日电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今天在接受西德电视一台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联邦德国政府不改变它在潘兴1A导弹问题上的立场。
科尔说,“这是联邦政府的明确方针”。他指出,“这一方针不仅是联邦德国的方针,而且也是北约盟国共同讨论和决定的方针。”
科尔还说,在这个问题上,联邦德国执政联盟的立场是“共同的”。他表示不相信联邦德国执政党内部有人要改变这一立场。
同一天西德执政党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德雷格尔也再次强调了潘兴1A对于西德和西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并重申潘兴1A不是日内瓦美苏核裁军谈判的对象。
德雷格尔说,从军事上说,西德联邦国防军的72枚潘兴1A导弹是“西方盟国威慑系统的一个部分”,从政治上说,潘兴1A的政治意义首先在于它是德—美的合作的产物。苏联之所以提出要消除潘兴1A的建议,其目的恰恰在于“把德国和美国分开”。
德雷格尔还说,“如果苏联准备放弃600枚飞毛腿导弹,联邦国防军的72枚潘兴1A也可以消失”。他认为,潘兴1A是缔结双零点方案协议后进行下一轮谈判的“入场券”。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裁军与发展
——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
本报记者 刘开宸
联合国裁军与发展国际会议于8月24日至9月11日在纽约举行。这是联合国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专门讨论裁军与发展关系的大会,这表明国际社会对当今世界上这两项紧迫任务的严重关切。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115个国家的代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率代表团出席会议。根据筹委会的建议,大会主要讨论裁军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军费开支对世界经济特别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裁军腾出更多资源用于发展等三个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制止目前世界上日益加剧的军备竞赛,以利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与世界军费剧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从1984年的4.8%降到1985年和1986年的不到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更为困难。而40年来全世界竟把每年4.5%到7%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军事支出,给各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负担。自1960年以来,世界的军费累计高达14万亿美元,而同期内,世界生产总值只增长8.6万亿美元,军事费用远远超出了全部经济增长的成果。
近几年,世界军费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世界军费1986年约为9000亿美元,今年则接近1万亿美元。这种过度膨胀的军费,消耗了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联合国有关材料统计,世界各国共有7000多万人在直接和间接地从事军事活动,其中2500万人是正规军。约400万文职人员在国防部门工作,300多万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与军事有关的工作,500万以上的技术熟练工人直接生产武器。直接用于购买和制造武器的费用从70年代的每年数百亿美元增加到近来每年数千亿美元。大量制造先进武器和军事设备耗费了大量钢铁和许多有色金属以及地球上的有限资源,影响了民用工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军费的剧增,主要是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造成的。在全世界军费中,发展中国家约占20%,发达国家约占80%,其中仅美苏两国就占60%。两个主要军事集团在世界上拥有最多的军队和武器,世界上大多数尖端武器和先进的军事装备是在少数几个国家手里,而美、苏两国又占其中的大部分。
庞大的军费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军费,一般占政府财政开支的20%,这使得本国其它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如1987年美国为了增加军事预算,就削减民用开支约400亿美元,其中包括对农业的补贴,对穷人的食物、住房、医疗等福利补贴等。发展中国家为了购买军火,甚至不惜大量举债。从1974年到1985年发展中国家增加的外债5800亿美元中就有2500亿美元是因从发达国家买军火而欠下的。
制止军备竞赛、减少军费开支,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特别是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库和常规军备的超级大国应当率先大幅度裁军。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国际上每年给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援助共400亿美元,只占全世界军费的4%。世界军费只要节省1%,就可以向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提供农业设备,帮助其发展农业生产。世界卫生组织根除天花,共花费3亿美元,只相当于一枚高级导弹的价钱。事实说明,只要裁减军备,就能腾出大量资金用于发展世界经济,援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这次会议上,两个超级大国采取何种态度,是此间人士甚为关注的。在最近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提出疑问:美国不参加会议,会议筹备过程中又有意见分歧,此次大会能否成功?大会秘书长的特别顾问拉纳女士回答说,“筹委会已经为大会拟定了最后文件草案,其中包括使会议可能达成具体结果的建议,有待大会进一步协商。”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国与拉美关系的新动向
朱满庭
8月上半月,拉丁美洲发生了两件具有影响的事,一是中美洲5国首脑会议的召开,5国签署了一项和平文件;二是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的8国外长在巴西举行会议,决定在今年11月召开8国首脑会议,并把这种高级磋商制度化,成为年度会议。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两件事既反映出当前拉丁美洲各国加强合作,决心寻求自己解决本地区问题的途径的政治动向,同时也表明,在当前美拉关系中,美国的影响进一步下降,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自主倾向有了新的发展。
中美洲问题是里根政府拉美政策的核心。美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把中美洲视为东西方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遗余力地实行所谓“推回”战略,意在排除苏联、古巴在中美洲的势力和影响。近些年来,美国一方面采取出兵格林纳达和对尼加拉瓜进行“低烈度战争”等手段,另一方面则通过促进中美洲国家的“民主化”、增加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争取对其政策的支持。据有的材料说,1981年—1986年,美国对除尼加拉瓜之外的中美洲4国的援助逐年增加,6年累计达33.8亿美元。拉美报纸认为,“萨尔瓦多、洪都拉斯事实上已成为美国在中美洲的战略支点”,而中美洲一些国家在中美洲和平进程问题上也曾多次采取与美国步调协调的立场,使孔团的和平斡旋几度受挫。
然而,今年上半年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中美洲国家在政治解决中美洲冲突的问题上与美国拉开了距离。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在今年2月提出了一项和平计划,这项计划经过广泛磋商,包括了停止外国对本地区反政府武装的援助的要求。这与美国坚持要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政策显然是不同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在中美洲5国首脑会议召开前夕,匆忙提出了一项新的和平建议,企图对会议施加影响。然而,5国首脑一致决定不讨论美国的建议,坚持以阿里亚斯和平计划作为讨论的基础,而且一举达成了协议。面对这一协议,美国处境十分尴尬,既不愿接受,又不好断然拒绝。拉美舆论认为,中美洲国家达成和平协议,尽管是初步的,却反映出拉美国家自己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是孔塔多拉精神的继续。
从整体上看,美国在拉美的地位已渐式微。早在1982年马岛冲突时,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就对美国在马岛战争中的立场表示不满,有的国家,甚至提出建立一个排除美国的拉美国家组织的要求。此后,在美国“修补篱笆”式的努力下,美拉关系有所好转。但在中美洲和债务等重大问题上,美拉矛盾却在不断发展。从根本上来看,拉丁美洲希望的是通过政治解决办法早日结束中美洲冲突和动乱,主张尊重中美洲各国的独立、主权和民族自决,反对外来干涉。但美国却不肯放弃对尼加拉瓜等国家的干涉与威胁。在债务问题上,美国作为拉丁美洲的最大债主和出口商品市场,在对待拉美国家提出的合理主张,诸如“政治对话”、“共同承担责任”、减轻债务负担、取消贸易保护主义等态度消极,立场僵硬。这同样引起拉美国家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拉美国家出于共同的利益而加强团结,协调立场,先后出现了以解决中美洲问题为目标的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以及协商债务问题的卡塔赫纳集团。现在,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又决定召开8国首脑会议,建立拉丁美洲国家高级磋商制度,从而打破过去美洲地区首脑会议历来由美国召集的惯例。这对美拉关系也必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当然,中美洲问题年深日久,矛盾错综复杂,拉美国家经济困难不小,美国还不乏对付的手段和影响力,美拉关系短期还不大可能出现戏剧性剧变。不过,人们从拉美最近的外交动向中,却看到了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趋势。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特允美机使用其基地
本报开罗8月23日电 记者安国章报道:据来自美国的消息,沙特阿拉伯政府已同意在海湾的美国军用飞机可以在沙特空军基地起落、加油。但报道说,沙特的许诺并不是签署的协议,而是一种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才生效的“谅解性文件”。过去沙特一直拒绝美国飞机在沙特基地起落加油。
另据报道,美国政府将要求国会批准向沙特出售价值10亿美元的武器,其中包括战斗机和反坦克导弹。


第6版(国际)
专栏:

两伊继续空袭对方目标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综合本社驻德黑兰和巴格达记者的报道,连日来,伊朗和伊拉克空军互相轰炸对方的城镇、工业设施和居民区。
伊拉克飞机21日轰炸了伊朗胡齐斯坦省的一个城镇和3个工业设施,炸死2人,炸伤41人。
22日,伊拉克出动了40架飞机,轰炸了距两伊边界50公里的霍梅尼港的伊朗石化联合企业。在进攻途中,这些飞机还轰炸了伊朗的空防阵地和导弹阵地。
伊朗轰炸机22日分别轰炸了伊拉克设在杜胡克、达尔班迪汉和阿马拉等地的工业和军事设施。
伊朗还宣布在22日击落1架空袭霍梅尼港的伊拉克飞机。
据伊拉克方面公布的战报说,22日上午,伊朗飞机还轰炸了伊拉克的四座城市,许多伊拉克居民被炸死。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丹联合政府宣告解体
本报开罗8月23日电 记者安国章报道:苏丹联合民主党昨天宣布退出由乌玛党主席迈赫迪任总理的苏丹联合政府,以抗议乌玛党的一名成员代替了联合民主党在主权委员会中应占有的席位。联合民主党的这一决定使执政15个月的苏丹联合政府宣告解体。
报道说,联合民主党和乌玛党在共同签署的一项声明中指出,为避免在苏丹出现麻烦和造成宪法真空,两党决定在9月7日以前努力找到一个解决目前政治危机的办法。联合民主党主席米尔加尼说,在新政府成立以前,他的党将继续与乌玛党合作,现行政府机构也将继续工作。目前苏丹各政党正在进行紧张接触和商讨。


第6版(国际)
专栏:

利比亚在阿乌祖战斗中损失惨重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综合本社驻恩贾梅纳和的黎波里记者报道,据乍得全国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21日提供的一项战报说,在乍、利19日在阿乌祖的再次冲突中405名利比亚士兵被打死,161名被俘,其中包括指挥这次战斗的利比亚副司令阿特维上校。
战报说,乍得击落和摧毁各种类型的利比亚飞机共7架,摧毁利比亚T—55型坦克20辆、装甲车50辆和85辆其他车辆。此外,乍得还缴获了上百辆具有导弹、大炮和电台装置的利比亚车辆。
乍得方面没有透露自己在冲突中受到损失的具体情况。
另据本社驻的黎波里记者报道,利比亚官方报纸对乍、利双方19日在阿乌祖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武装冲突未作报道,但却报道了利比亚的黎波里、班加西、锡尔特等城市居民在过去几天中举行集会,表示要用自己的鲜血来捍卫利比亚领土的消息。报道说,在集会上通过了给卡扎菲的信件,表示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利比亚南部边境的侵略”。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苏联潜水艇侵入菲海域
菲律宾政府一位高级官员二十二日谴责苏联潜艇频繁侵入菲律宾海域,以便就近侦察美国在菲的军事力量。据报道,苏联潜艇在八月份至少有六次侵入了菲律宾水域。
印度计划建造航空母舰
印度正在为设计、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作准备。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总理拉·甘地二十一日在印度从英国购买的一艘航空母舰驶离孟买前往阿拉伯湾时对记者说:“现在是我们考虑设计、建造自已的航空母舰的时候了。”印度国防部长潘特二十二日在马德拉斯说,这艘航空母舰将在印度西南部的科钦海军船厂建造。它将“采用所有最新的技术和尖端武器系统”。印度海军参谋长透露,这艘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将在“十年内”完成。
苏联将公开审判鲁斯特
苏联最高法院将于九月二日在莫斯科开庭,公开审判驾驶运动飞机在莫斯科红场旁降落的联邦德国青年鲁斯特。
据塔斯社八月二十一日报道,鲁斯特的辩护律师由莫斯科的律师雅科夫列夫担任。他从事律师工作已二十三年,懂德语,为外国公民担任过五次辩护律师。苏联最高法院成员季霍米尔诺夫主持法庭。苏联总检察长助理安德烈耶夫担任国家公诉人。
西德逮捕新的纳粹分子
西德警察二十二日在文西德尔和班贝格等地逮捕了七十八名举行示威集会、叫嚣要为几天前死去的纳粹战犯赫斯复仇的新纳粹分子。
据警方宣布,二十二日下午在赫斯将要下葬的文西德尔墓地附近,一批身着制服、佩带法西斯臂章、打着法西斯旗帜的新纳粹分子举行示威,叫嚷要“为赫斯复仇”。警方逮捕了其中的二十七人。此外,警方今天还在文西德尔附近及班贝格等地逮捕了五十余名举行示威或集会的新纳粹分子。
纳粹战犯、希特勒的副手赫斯于十七日死去,将于二十六日下午在文西德尔附近的墓地下葬。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日利亚外长会见乍得和利比亚特使
表示不希望利乍之间发生战争
新华社拉各斯8月20日电 尼日利亚外长阿金耶米今天在这里说,尼日利亚是非洲统一组织调解乍得—利比亚争端特别委员会成员之一,它不希望利比亚和乍得之间发生战争。
这是阿金耶米在分别会见了乍得外长拉苏和利比亚特使布希阿之后说这番话的。
他说,这次会晤是尼日利亚同利、乍两个冲突国进行磋商的一个组成部分。
尼日利亚通讯社今天援引拉苏外长的话说,如果利比亚准备举行和平谈判的话,乍得随时准备奉陪。但是,乍得决不会向任何力量屈服。
据报道,自本月上旬乍得军队收复被利比亚军队占领14年之久的阿乌祖镇以来,利比亚出动战斗机多次对那里的乍得军队进行轰炸并发动了两次猛烈反攻。乍得和利比亚都认为阿乌祖是自己的领土。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伊朗通讯社23日报道,伊朗海军22日在海湾发现5具美国人尸体,他们是在当天乘一架美国直升机坠毁而遇难的。
△印度22日在南方的泰米尔纳德邦进行了苏联设计、印度组装的第一辆T—72型坦克火炮试射。
△英国驻黎巴嫩大使说,在与对方进行了多次的秘密接触后,遭绑架的英圣公会使节韦特不久将被释放,黎一周刊22日报道,韦特获得自由需用500万美元换取。
△土耳其总理厄扎尔22日宣布,300余家国营企业今秋将实行私营化。
△太平洋岛国贝劳21日举行公民投票,70%的人赞成同美国结成“自由联合体”。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邦长夏尔马21日当选为印度副总统,他是执政的印度国大党指定的候选人。
△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两家报纸之一的《新日报》因纸张短缺而从22日开始停刊。
(本报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