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邹韬奋送书给高尔基
邹韬奋1934年7月到达莫斯科后,不久用英文写信给高尔基,准备把他编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这本书送给他本人。
我们过去一向不知道韬奋给高尔基写过信。1957年6月间我路过莫斯科时,重访高尔基博物馆,才初次发现了韬奋的信。信中说:
“昨天,我感到特别高兴,就是知道您目前正在莫斯科。假如您能惠予接见,让我把从中国随身带来的您的中文传记送给您,那我就更为感谢和感到莫大的荣幸了。我想您不可能阅读这本书,但我相信您会高兴看一看这本书,把它作为一个从遥远的国家来的您的真诚的敬慕者送给您的一份礼品保存着。我知道您正忙于文学写作的工作,但我只希望能和您有一次短短的会见。假如我的请求能蒙您允诺,那么请您告诉我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我能来拜访您。”
高尔基曾否接见过韬奋或是复过信,在高尔基的文献史料中找不到证明。据萧三1944年在延安写的回忆录中说:
“我在国外时久已仰慕韬奋同志之名,1934年8月间在莫斯科会见了他。……最后,他想起了什么,急急从帆布袋里取出一部厚厚的书——《革命文豪高尔基》来,双手捧交给我说:‘请将我编的这本书,转给高尔基先生’。我拿过来一看,上面已经用英文和中文题好了‘敬赠高尔基先生——邹韬奋’几个字。”
从这一段回忆文字看,韬奋写的信和送给
高尔基的书,可能都是由萧三转交的。这一段情况,可作为研究韬奋与高尔基关系的一份珍贵的史料。
(摘自《书林》第七期 戈宝权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把住印刷关
非法出版物的生产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出版——印刷——发行——销售——购买。这和合法出版物是一样的,只是第一个环节上的出版者却是非法的。
在非法出版物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出版、发行、销售以至购买,基本上是个体在发生作用,一般特点是零散、隐蔽,不易管理。虽然我们可以大声疾呼全社会都来抵制非法出版物,可以号召大家不买、不读等等,也可以做出这样那样的规定,但这终究不是积极的办法。要想制止非法出版物的生产,关键在于印刷这个环节。
而非法出版物的印刷者,还是以一些正式的印刷厂为主,不管这印刷厂的属性如何,是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是县办厂还是乡办厂,总之还是经过批准有营业执照的工厂。恰恰就是这些合法的单位在这非法活动中起着决定“生死”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非法出版物的生产,如果没有“公”家(集体经济亦可称为公家)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
无论是检查整顿书摊,还是追查出版者,都是打击非法出版物的有力措施。但是,要想更有效地防止非法出版物生产,就必须加强对各类印刷厂的管理。
(摘自8月9日《中国青年报》 吴口君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太空资源开发
由于当代宇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发太空资源已经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幻想,而逐渐变为人类的现实。
微重力 微重力资源,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新资源。由于重力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影响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这就使材料达不到理想要求。而在宇宙空间,重力只是地球的百万分之一。在这种微重力的情况下,在宇宙空间,物质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结合,从而制造出地球上不能合成的合金材料。
空间能源 空间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在空间轨道上,没有大气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没有四季和昼夜的变化,也没有环境污染的影响,没有重力影响。所以太阳能装置可以做得很大,而且可以长期使用,同样的面积获得的能量要比在地面上多好多倍。
高真空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能在太空长时间飞行,都是由于有了太空中的真空环境,不然的话,在大气层里早就被烧毁了。在高度真空环境中,由于没有空气和灰尘,还可以进行高纯度、高质量的冶炼、焊接,分离出一些物质。
宇宙矿藏 宇宙矿藏是极其丰富的。据初步查明,月球上有50多种矿物,而且矿物中所含的元素:硅、铁、铝、钛、镍、镁等,正是地球上用量最大的矿物元素。
高远位置 高远位置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为开发空间高远位置资源创造了条件。目前全世界一共发射了2000多颗人造卫星,其中有一多半是利用空间高远位置这个优势工作的。
(摘自《未来与发展》第三期 聂尚元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淮河源头考
淮河为我国“四渎”之一,早在2700年前成书的《尚书·禹贡》就有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桐柏”二字在隋以前的古文献出现时,均指桐柏山,而不是指桐柏县,因桐柏县始建于隋。
清康熙年间,桐柏县知县高士铎在今桐柏西部的固庙后的淮河边立了一座大石碑,上写“淮源”两个大字。从此,有人就把固庙作为淮河的发源地了,殊不知固庙是淮河流经的地方,并不是淮河源头。
真正的淮源,是从今天桐柏县固庙镇缘淮河南上,经过东河堰、西河堰历30华里到达太白顶西北侧的牌坊洞(喀斯特溶洞),洞东南的山谷即淮源。越过分水岭,是醴水的发源地。这与《水经注·淮水》所记载的“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潜流地下三十里,东出桐柏大复山南,谓之阳口”完全相符。淮河从发源地到固庙,山路长约30华里,因河谷布满了卵石,平时河水多从卵石下流过,是谓“潜流地下”;到固庙出现明水,故谓“见于阳口”。因此,淮河的真正源头应是桐柏县西部太白顶西北侧的牌坊洞附近。
(摘自《地名知识》第四期 彤良翰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
高考已毕,金榜将发,不少考生唯恐榜上无名,“锦绣前程”也将随之东流,忧郁万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榜上题名,能如愿进高等学府深造,固然是成才之路,名落孙山,但也绝非脚下无路,成才无望。
我国明代著名学者归有光,先后八次科考落第,被秀才们讥笑,但他不畏人言,发愤自学,终于写出《震川文集》40卷巨著。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年轻时渴望进大学深造,可事与愿违,高考落榜,但他自学成才,成为一代名家。被誉为“古代医学百科全书”作者的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从18岁开始,连续三次参加科考均失败,而后他弃绝仕途,立志学医,经过27年辛勤实践,完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近年来做出较大贡献,受到省市一级表扬的科技人员中,有54%的人没有上过大学。
进大学深造,有优越的学习条件,无疑是绝好的良机,但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条件来看,不可能使每个参加高考的人都被录取。即使在当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也并非人人都有进高校的机会。因此,我们每个参加高考的青年朋友,都要有“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思想准备。
(摘自7月29日《中国人才报》 黄松柏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人类五次大迁徙
亚洲南部和非洲东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人类诞生的摇篮。随后人类便逐水源和森林迁徙流动。大致在4万年前,人类已扩散到亚洲、非洲、欧洲大陆上那些宜于人类生存和栖息的地方。这可视为人类的第一次世界大迁徙。
第二次大约出现在3.5万年前。那时的人口流动已不仅仅限于亚洲、非洲、欧洲大陆的疆域,而是扩及一些人类从前从未涉足过的新大陆——美洲和大洋洲地区了。亚洲蒙古人种的一支从亚洲北部地区通过白令海峡,迁徙流转到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地区,而后又逐渐向南流动,大约到了新石器时代初期,最后到达南美的最南端。另一支亚洲人却朝南流动,从马来半岛迁徙到印尼的爪哇岛,而后又移向大洋洲。在欧洲,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爱琴海各岛屿上的希腊人开始迁徙到意大利。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的人口大举移入欧洲腹地和中东地区。公元前2世纪,日耳曼人向东迁徙到了多瑙河下游地区。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掀起向新大陆移民的第三次迁移。这次迁移与资本的原始积累密切相关。从17世纪起,涌往美洲大陆的欧洲移民越来越多。到了19世纪,被贩卖到美洲、大洋洲的黑奴已达2000万人左右。
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工业的发展激发了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人口移居规模最大的是欧洲。在这一时期,欧洲向美洲新大陆迁进5000—6000万人口。这次大迁徙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西方向外扩张和掠夺殖民地进行的。
第五次世界人口大迁移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直至本世纪60年代。这次大迁移采取了多种形式。一种是国际难民形式,如日本从朝鲜、中国、东南亚各国迁返战俘和平民600多万。另一种是国界重划引起的国际人口迁移。第三种是新兴产业——旅游业带来的国际人口流动。第四种是“客籍工人”即劳务输出形成的国际人口流动。
本世纪50—60年代,其时正值发展中国家人口激增,有人提出能不能以输出人口形式来缓解国内人口压力?美国学者赫茨勒认为,从表面上看,迁出人口好象是“减法”,实际上却是“乘法”。这就是有名的“人口迁移乘法论”。“乘法”论认为,随着人口的迁出,国内生活条件转好,使得本来濒临死亡的人得以复生,本来结不起婚的纷纷成了家,避孕节育也放松了,结果使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人口差额重又被填满。赫茨勒举例说,19世纪初到1932年,欧洲移出约6500万人口,同期,总人口却从1.8亿增加到4.8亿。
(摘自《世界知识》第十三期 侯文若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35亿年前的生物体化石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种多细胞的有机生物体化石。它的年龄大约有35亿年。这个发现把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时间大大地提前了。迄今为止,人们认为地球的年龄约45亿年,而生命只是在10亿年前才开始有的。
被发现的有机生物体化石是一种有机微生物,已进化到相当的程度。由此可推断,它还不是最原始的生命。更原始的生命肯定已在它之前存在千万年了。
这个发现还反驳了一种理论,即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被流星从宇宙的其它地方带来的。因为化石证明,当地球还很年轻时,生命就已经产生了。这样生命很可能起源于地球本身。
更有意义的是这种生物体能制造氧气,因为它有制造氧气的器官,也许它们是最早的能制造氧气的生物体。正是它们制造的氧气使地球维持了更多的生命。
(摘自8月3日《光明日报》何洪泽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门神与外国门神
中国最早的门神名叫神荼和郁垒。传说,他们是兄弟俩,专门管辖游荡在人间的鬼。于是人们就用桃木雕成手拿芦索的两个神人,代表神荼郁垒,放在大门的两旁,用来御魔驱鬼。为了简便,后人把这两位神人画在门上或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门上。
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传说握有封神的大权,他也曾成为门神。战国时,舍身刺秦王的燕赵壮士荆轲,被人们尊为除暴的英雄,也跻身于门神的行列。
在唐朝,又出现了一位赫赫有名的门神——钟馗。据说,唐明皇有一次病中梦见一个大鬼捉住了一个偷窃杨贵妃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的小鬼。大鬼自称名叫钟馗,因武举不中触阶自杀,死后立誓要扫清天下妖孽,祛邪去灾。明皇醒后,便命著名画家吴道子据梦画了一幅“钟馗捉鬼图”,分赠群臣。至今,钟馗依然是年画图案中的座上宾、民间喜爱的门神。
门神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最著名的要算古罗马神话中的雅努斯了。在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意大利,人们常可在拱门上或是过道口看到一尊尊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雕像。尽管有的是长胡子的两面人,有的是不长胡子的两面人,但他们的名字都是雅努斯。
这位古代意大利的神,之所以被尊奉为门神,首先是因为他的尊容,即一副面孔看着后面(过去),一副面孔看着前面(未来)。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雅努斯是主宰岁月更替与万物终始之神,天门就是由他把守的。后来,雅努斯的神力又降临到地上,他成了司一切出入口之神。因此,人们在这些地方都供有他的神像。
因为雅努斯掌管天门,他又被奉为时间之神,每年的一月是纪念他的月份。据载,元旦这个节日从纪元前一世纪就同纪念雅努斯的节日合在了一起。
(摘自《历史大观园》第七期 韩椿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地下通讯将显身手
自从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讯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无线电通讯只限于在大气空间中进行。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种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探和未来战争中通讯联络的装置——地下无线通讯系统终于应运而生。
地下通讯就是把通讯设备全部安装在地下工事中,利用无线电波在地层中的传播以传递信息。然而,按照无线电波传播理论可知,电波最有用武之地的要数真空环境或大气空间,而当它在半导电的地层媒质中传播时,其能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
人们对地下通讯的研究早在30年代已经开始。1956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不带电荷而穿透本领极强的微粒——中微子。能量极高(10亿电子伏特)的中微子束,从某一地点沿直线穿过地层到达地球的另一点时,其距离可达1万多公里,而能量的损失却只有1‰,这是无线电波所望尘莫及的。
美国利用高能量的中微子束,成功地完成了远距离地下无线通讯的试验。可以相信,地下通讯将在未来世界中大显身手。
(摘自8月7日《羊城晚报》 胡宝坚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方立天在《哲学研究》第七期上撰文,着重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思想的角度,阐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作者认为,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种在彼此的撞击中寻找契合点的矛盾统一运动,是推进各家思想的多向演化进而达到多元融会的过程。中国传统思想除了在政治伦理问题和有神无神问题上曾发动对佛教的挑战和批判外,并没有对整个佛教的宗教思想体系作出理论上的否定。相反,彼此的融合则是经常的、普遍的现象,后来更是达到了“三教合一”的程度。可以看到,两种文化的冲突,推进了文化的进步,两种文化的融合,意味着新文化的创造,外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面对外来佛教文化的输入、挑战,并没有被取代,它有效地吸取了佛教文化的成果,将其吸收和改造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开放性、高度坚韧性和善于消化的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而鲜明的主体意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