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上马迎敌焰 下马治兵书
——访《孙子》译注者郭化若将军
魏猛
当核武器、导弹及电子技术构成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系统的时候,外国的军事家却要用中国最古老的兵书《孙子兵法》来指挥作战了。
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孙子兵法》,在今天还不仅仅是军事家谋谟帷幄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指导,它还是哲学思想研究的材料;经济管理借鉴的方法;甚至可以作为调整家庭伦理关系的某些准则。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前副院长郭化若同志是我国《孙子兵法》研究的学者,他对目前世界范围的《孙子》研究热潮表明了自己的看法:“科学技术发展了,新式武器搞了很多。但是,说所有的战争规律都推翻了,这个观点靠不住。《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是辩证法,这是有着普遍意义的。”注《孙子》 求之益深
从1950年至今,郭化若同志系统研究、校勘、注释、翻译《孙子兵法》达30余载。古人虽道:“儒家者流,惟苦易
(经)之为书,其道深远而不可穷;学兵之士,尝患(孙)武之为说,微妙而不可究……”但郭化若将军缘何孜孜于此,其渊源还要上溯到1938年的烽火岁月。
“七七”事变后,在日本侵略军的进攻面前,国民党政府徒有数百万军队,因政治腐败军事无能致使上海失陷,南京失守,武汉沦落,最后不得不迁都重庆。
国民党军队的溃败为共产党领袖毛泽东所鄙夷。50年后,郭化若将军回忆说:毛主席认为,国民党军队的战术太笨了。他决定,由延安的共产党军人写文章向“国军”灌输点运动战的思想。郭化若奉命为文,用《孙子》的理论说运动战的道理。孙子断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话,国民党将军似乎听得进去。署名郭化若的文章发表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这种杂志当时也发行到国统区。
国民党将领对《孙子》并不陌生,这些人开口就是“夫未战而庙堂胜算者……”,而他们对郭化若的文章很感兴趣,有些人还去打听作者的身份和职务。可是,开六届六中全会时,从前方回延安的将领们提出,《孙子》原文不好懂,郭化若作了解释,但心中不免歉然。
解放战争开始后,在鲁南敌机经常骚扰,郭化若同志每天都要跑隐蔽。这时,他靠着手中的一本《十家注孙子》,开始了将其翻译成白话文的工作。
人们用“儒将”来形容那种有着很高文化素养的将军。郭化若就是解放军的一位“儒将”。在他军人气质之中蕴藏着军事谋略家的素养。他安然地坐在沙发里,回忆、讲述翻译《孙子》的往事。
1950年,郭化若将军第一次将《孙子兵法》全部翻译成白话文。不久,白色封面,将军自题的《孙子今译》来到这支着草绿色军衣的部队中。用《孙子》 不备不寡
《孙子》十三篇,郭将军求之益深。《孙子》研究给他带来与古代大军事家思想交流的满足,也给他找来了现实生活中的麻烦。
文革初,郭化若将军成为
“打倒对象”。有人指责他“用
《孙子兵法》的黑旗,反对毛主席的红旗”。
讲到这里,老将军笑了,这是风雨过后的微笑。他说:
“讲我这个问题,我不辩解。如果我讲清了这个问题,那又要整我别的问题,防不胜防呀!我就让他们抓住这个问题。他们告状就暴露了他们的真面目。”郭化若自然是熟读兵书的人,《孙子》中讲:“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就是在被批判的时候,他还是用了《孙子》的谋略,真是高举“黑旗”。他继续说道:“给我编了四十一条罪状,送到主席那里去。主席清楚这个事。写《孙子》的文章,是主席让搞的,初稿主席亲笔改过的。”老人又笑了,带着深深的含意。
整理本 译注信达
1977年以后,郭老着手《孙子兵法》整理本的工作。《孙子兵法》有30多种版本,郭化若以《宋本十家注》、《武经七书》中《孙子》以及银雀山汉墓发现的“竹简”本三种为主,参阅其它诸本一一校勘,而使字句更加准确;整理本还一改过去的“单字”注为“句”注,使更多的人易于了解《孙子》。尤其是郭化若同志在整理本中所加的试笺,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现代军事的发展对《孙子》一书作出了评价。这些对现在的《孙子》研究更具现实意义。郭化若同志的译注信达,评价公允,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一部《孙子》,古时是君王将相伐兵攻城、料事相敌的理论指导。在今天是各国军事家醉心研究的著作。现在,许多国家军事院校都把《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材。
这部高度抽象的军事理论著作在国外,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捷文。据说仅英译本就有8个版本。郭化若将军《孙子译注》的日文本出版在即,英译本也近完成。
20多年前,一位日本人写信给郭化若说,他认为“《孙子兵法》是万能的,它不但可以指导作战,而且能用来开公司、办工厂、作生意、调节家庭关系。”这些奇妙的想法固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郭化若将军对此淡然一笑,在他那里更多的是一个军人的思维方式。
这位83岁的老将军注定了永远是一个军人。从1925年跨入黄埔军校大门时,他就接受了革命思想。在黄埔,他是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然而因为这个缘故,这个黄埔军校第四期炮科大队最优秀的学生毕业考试分数被人为地压低,总成绩79.8分位居第二,第一名的总成绩只比他多0.3分,其中唯有品行一项比他多12分。好象国民党员的品行比共产党员要好。教员、学员们不干了。为了平息众怒,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下了两个手令调郭化若去当他的秘书。这是个待遇很高的职位——可以和蒋介石同桌进餐,而又不需承担什么义务,不用发表声明,不用退出共产党。但是郭化若没有坐在蒋介石的饭桌前,他跟着共产党走。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郭化若将军,随他所在的这支军队经历了风雨、硝烟、热血、摔打、熏燎、浸染过的历史。“上马迎敌焰,下马治兵书。”过去,郭化若将军是用枪来作战的。今天,他愿他热爱的这支军队成为现代化的军队,这样,他为这支军队准备了一支理论上的武器。这就是郭化若将军倾尽心血译注《孙子兵法》——这个古老而又有着现代意义的军事著作的一个原因吧!(附图片)
苗地画


第8版(副刊)
专栏:

遗憾的同情
黄璋尊
云南省丘北县锦屏镇农民、烈属杨柳元,不慎打死县商业局党总支委员朱家平家养的一条狗,被逼为狗吊孝……这件事,当地司法机关已经处理了。闻此,对朱家平的霸道甚为愤懑,对杨柳元的蒙辱深表同情,过后想了很多,在对杨柳元的同情之余,觉得颇有些遗憾。
狗是动物,不慎打死了,赔个不是,道道歉,也就可以了;再不原谅的话,赔偿损失也就到头了,为什么要演出为狗吊孝这样的丑剧呢?问题当然主要出自朱家平仗势欺人的封建淫威。但我想,打死一条狗,又不是犯大罪要吃官司挨杀头的大事,杨柳元完全可以向当地政府或司法机关反映,以求保护,相信是会得到公允对待的(得不到保护,是有关方面的失职),为什么就那样听任摆布,俯首适从,赔之以人格,丧之以尊严?象杨柳元逆来顺受到如此地步的人,应该说在今天的中国是不多见的;倘若多了,那将是一种可怕的不幸和悲哀!
人,有人的尊严,有人的人格,绝不轻易被人侮辱,绝不在淫威面前低头。何况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更有国法的尊严,压迫人民、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人,权势再大,也要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朱家平已被判处三年徒刑就是证明。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们梧州历史上的一件“狗案”。30年代在梧州的某国领事馆养有一只狼狗,时常咬伤附近的中国居民。一次,这条狗扑咬一名国民党连长,被连长打死。某国领事馆以帝国主义的暴力,强迫国民党政府交出连长为狗祭哀,还把连长枪杀。此事引起梧州人民的异常愤慨,掀起一场震动梧州城的示威运动。当时梧州人民面对着的是洋枪洋炮的敌人,勇敢的斗争精神,可歌可泣。现在,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抗一个“朱家平”有什么了不起?当然,帝国主义和“朱家平”性质不同,不可相提并论。但反抗暴力,反对淫威,反对霸行,却是有相同之处的。
今天,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可置疑的,我们应该自豪地显示主人的身份,对于任何封建式的压迫和欺凌,都可以而且应该依照法律进行斗争。对恃“官”压众,仗势欺人,横行霸道,违法乱纪的人,无论他职高位显,都不应示弱。法治,不单单是国家和执法机关的事情,每一个公民,包括农民,也应当知法、懂法、守法,还要用法,才能使法治得以真正施行。
杨柳元,你站起来!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芳草多韵味
朱国良
游览名胜古迹,在惊叹雄伟的古建筑和奇山丽水时,绿草往往被忽略了,就象人世间的小人物总不容易受人注意。更不用说践踏草坪的现象屡见不鲜,就是在一些新建的公园里,楼亭假山搞了不少,地面上却留出一大块一大块空白。其实,千姿百态的景色,也有关情的一草一木在起作用。
在溟溟蒙蒙的初春,站在西湖白堤上望去,一丝丝隐隐约约、清清淡淡的新绿便会跳入眼帘。当你情切切近前去追寻这一缕缕新奇时,它却悄然走失了。这似在幻景中的感觉,叫人在审美距离中,不由自主地踏进唐代诗人韩愈“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之时,草的颜色开始深沉,丝丝春雨还时不时来挑逗它,大块草坪以及零散新绿,蓦地一下组成了一块块、一条条青罗锦带。面对这晴晴雨雨、青青绿绿,不论是体味欧阳修的“长郊草色绿天涯”,还是吟哦张栻的“春到人间草木知”,都象是对酒长歌,味道是极浓的。而当夏日或秋天,人们夜晚去湖畔纳凉,白天出游在林丛野炊,都把茵茵芳草地当作一架温床,谁会拒绝它温柔的抚弄呢!
说实话,我是偏爱芳草的,它不仅常叫人去捕捉潜在的诗意,还让人在湖光山色中得到更多颜色的享受。整个园林任凭你亭台楼阁密布,如果地上却是光秃秃的一片,一望之下那是令人遗憾的。当然在自然界里,有芳草,也有杂草,应该有去伪存真的选择,有碍于环境卫生和整体美化的杂乱无章之草应当除去。即便是好的草种,布局不合理,或者任其自生自灭,也煞风景。该任其自然的当任其自然,该修整的当修整。作有心人,移情于草,草才会给你增添无穷的韵味。


第8版(副刊)
专栏:域外文谈

布里克森和她的《走出非洲》
周国勇 张鹤
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仪式上,电影《走出非洲》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七项大奖。今年戛纳电影节,该片又名列前茅。这些殊荣,编导、演员自然功不可没,但追根溯源,首先还应归功于影片的原著、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
(1885—1962)的散文名作《走出非洲》。
布里克森出生于丹麦隆斯特,先后在哥本哈根、巴黎和罗马攻读艺术。1905年开始以英语、丹麦语发表作品,出版的小说集有《哥特故事七则》、《冬天的故事》、《最后的故事》、《草地绿荫》等。她曾于1913—1931年间在东非肯尼亚经营咖啡种植园,后迫于咖啡市场萎缩,遂弃庄园返回丹麦,潜心写成蜚声文坛的名著《走出非洲》。这是一部风格独异、情深意浓的散文长卷,54个单篇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全书又内涵着统一性,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作者以她在非洲18载的风雨历程为基础,描绘了非洲大自然的一幅幅胜景,非洲乡镇的一组组风俗画,非洲男女老少的一个个剪影,以及她自己和其他外来移民在这块大陆上独特的生活经历、微妙的感情世界。雄奇瑰丽的景物与多难的人事融为一体,撼人心魄的非洲众生相与带有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交相辉映。作者的思绪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跳跃、穿梭;作者的视野由东非高原延伸到欧亚大陆。时空的跨度如此宏大,人事景物如此纷繁,作者在作品内在统一性的把握中却如此驾驭自如,游刃有余。她匠心独运,将咖啡园的兴衰作为基点,联结各种人、事、景、物,形成一种辐射形的艺术布局,全面展现出那一片热土上的风情、世情与人情,足见作者在散文长卷上的独到功力。
当然布局的匠心,还毕竟是体现表层结构上的巧思经营。真正使《走出非洲》中各篇构成浑一的艺术整体的,乃是融会于字里行间的、作者对非洲、非洲人民怀有的真挚情感。正如《企鹅现代名著》丛书编者评论的,这是写给非洲人民的“一份情书”。这种强烈而深沉的情愫表现为对非洲人品格、尊严及创造才能的尊重与赞美,对非洲民族命运的深切同情,对他们疾苦的热忱关注。在《走出非洲》的篇章中,非洲的人、事、景、物常常通过作者饱和的情感获得升华,进入一个隽永、肃穆,富于启迪的哲理世界。无庸讳言,作者对非洲人民的认识、判断并非都是无懈可击的,但她至少是善意而公正的。《走出非洲》得以驰名世界特别是在肯尼亚等东非国家畅销不衰,似乎可以证明该书内涵厚实,以情相归,足以引起读者心灵共鸣。


第8版(副刊)
专栏:

大宁河览胜图卷 (局部)
〔中国画〕
杨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