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败家记
一个设备先进的酿酒厂,生产的30个品种竟有23个质量不合格;几百吨果汁和果料被倒掉或白白泄漏;果酒由于配方失误竟几成“蓝墨水”;本来只需要几万张商标结果竟订了600多万张……重复引进、盲目上马、粗制滥造、管理混乱;成千上万的财富被折腾完了领导班子却还在争权夺利;企业破产,厂领导却在设法以“临时工”“加班费”的名义挖国家的墙脚。一个好端端的国营企业就这样被糟踏殆尽
1986年岁末,病入膏肓的重庆酿酒厂终于被迫停产。全厂246名职工震惊地看到:这个有28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的厂子真格玩完了,空留下400多万元的亏损、1000多万元的债务。
一个好端端的全民企业为什么会落到如此下场!
重庆酿酒厂原是重庆罐头厂的一个车间。1981年独立出来扩建为厂。1986年又挂上“重庆酿酒食品总厂”的牌子。其主要产品低度果露酒和各种果汁饮料,都是目前消费市场的热门产品。其引进的先进设备和生产规模,在大西南同行业中首屈一指。建厂来,国家从财政、税收方面给予各种优惠照顾,银行给予大量贷款进行扶持。应该说是“生逢其时”。这个厂地处重庆市巴县、江津柑桔之乡,紧靠成渝铁路和长江水道,交通运输和原料供应得天独厚,具有搞活生产经营良好的外部条件。但这个没有理由不兴旺发达的企业,却实实在在地毁在了几个官僚主义的败家子手中。
不讲科学,盲目蛮干,产品堆积如山
重庆酿酒厂建厂后也曾一度有过兴盛时期,从1981年到1983年,每年都实现利税六七十万元。从1984年以来,这个厂的领导在一些重要生产经营决策上不讲科学、盲目蛮干,使工厂一步步陷入了绝境。
从1984年起,这个厂的几任领导在本厂半成品原料大量积压的情况下,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又盲目决定从全国各地引种28个品系的葡萄,在工厂附近的农村相继建立了1700多亩葡萄基地,并且同当地农民签订了8年到15年不等的葡萄收购合同。1986年,首季葡萄上市。这个厂一无葡萄加工技术,二无相应加工设备,在未经上级批准取得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仓促上阵,盲目生产葡萄罐头。结果加工出来的150多吨葡萄罐头糖水混浊酸涩,难以入口。大部分积压在库房。
象这样因领导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例,近年来在重庆酿酒厂已屡见不鲜。去年,这个厂在生产广柑果汁时,厂主要领导不顾技术人员的反对,强行决定把多次熬煮蜜饯剩下的糖浆混入果汁当糖用。结果造成1000多吨果汁酸败,不符合质量标准。用户大批退货。到去年底停产时,厂里库房还积压了这种瓶装果汁600多吨。
不讲质量,粗制滥造,产品大量报废
重庆酿酒厂严重亏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讲质量,粗制滥造,产品大量报废。
1985年,这个厂就发生过因200多吨小香槟质量不合格而造成16万元损失的严重事件,当时曾受到地方报纸的公开批评。可是,这个厂的领导并未从这一严重事件中认真吸取教训,对存在问题未采取有力措施,致使问题越演越烈。
去年年初,这个厂生产60吨汽水,因不按卫生标准办事,装瓶后发现汽水中细菌严重超标,只好再作高温消毒处理。结果造成汽水变色、变味,无法销售,只好全部倒掉。
去年7月,这个厂推出一种名叫“果啤”的产品。这种“果啤”无论是配方技术还是生产工艺都很不成熟。厂领导在没有经过科学鉴定的情况下盲目决定投产。结果首批生产的140多吨“果啤”,装瓶不几天就出现大量沉淀,并且发现细菌超标,不但没有为工厂赚回分文,反而被食品卫生管理部门罚款1000多元。这批产品只好全部报废。
据初步调查,去年,这个厂生产的30种产品,就有23种产品质量不合格。其中,去年生产的3000多吨各种饮料,几乎都属于不合格产品。由于这个厂粗制滥造,产品质量低劣,市场信誉扫地,去年的销售额比1985年下降了38%,是这个厂建厂以来销售额最低的一年。
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浪费触目惊心
记者在调查中还了解到,近年来,重庆酿酒厂由于生产经营管理混乱所造成的浪费,确实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去年6月,这个厂的果酒车间配制的50多吨小香槟还没灌装,厂领导突然下令把车间的生产工人全部抽走,突击加工葡萄罐头。几天后发现,这几十吨未装瓶的小香槟已经发霉变质,只好倒掉了事。据这个厂的职工揭发,仅去年一年,这个厂向阴沟倾倒或泄漏的各种果酒和饮料,就有好几百吨。前不久,有关部门对这个厂的资产进行盘点时,在仓库里的一个果酒发酵池里意外发现,几十吨果酒由于配方错误,几乎变成了“蓝墨水”,已经完全无法食用。
1985年,这个厂试制葡萄小香槟,原定只需要几万张商标,但是在几个厂领导互相矛盾的指令下,厂供销科的一些人不问青红皂白,争先恐后到处订货,先后印制了600多万张商标。而且单价从一分七厘到四分七厘不等。一共花了23.5万元。其间,还发生了不找本地收费低廉的厂家,偏要去找外地收费昂贵厂家的咄咄怪事。由于这个厂试制的葡萄小香槟未经问世就被迫下马,结果造成这批价值20多万元的商标全部报废。加上盲目多印制的其它产品商标所造成的11.7万元损失,这个厂仅印制商标一项所造成的损失就高达35.2万元。
这个厂对技术改造资金的浪费也是十分惊人的。1983年,这个厂从自贡、上海等地购置40头灌装机和洗瓶机。还未使用,又花了近百万元从东德引进灌装生产线。由于领导之间互相扯皮,使这些先进的设备长期闲置,不能发挥效益。直到去年底停产时,这些设备仍然躺在车间睡大觉。
玩忽职守,为所欲为,大搞不正之风
重庆酿酒厂近两年之所以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根子在于几个败家子领导玩忽职守,严重渎职。
这个厂建厂5年来,领导班子就调整了6次。近两年来,厂的几个领导不是找门路调动单位,就是扯皮、打派仗。正如这个厂的一位负责人在检查中所描述的那样:“近年来,领导班子越来越不协调,争功诿过,争名争利,争地位,争权力,争势力,争亲信。愈演愈烈……”真可谓: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就是不管企业生死存亡。
厂财务科负责人范小平是一位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中年会计,由于他对厂领导不符合实际的决策持不同意见,并且抵制了一些厂领导违反财经纪律的作法,招致部分厂领导的忌恨。去年2月,这个厂的领导置《会计法》于不顾,未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强行撤销了范小平的职务,并且强行调离财务科,把这个全厂至关重要的部门交给一位刚刚进厂还不到20岁的年轻人。不到半年时间,厂财务科又两度调换负责人,并且没有任何交接手续。全厂财务管理一片混乱。前不久,有关部门对该厂1986年度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时,发现这个厂的成本核算不是依据原始统计数据,而是根据计划定额匡算的;产品入库数无帐可查,而是把销售数反过来当成入库数;原材料消耗无定额,物资进出无帐可查;库存产品、物资同帐本对不上号,盘亏高达70多万元。象这样丧失财务管理的全民企业,全国实属罕见。
这个厂的领导严重渎职,还表现在领导带头搞歪门邪道,对下面的不正之风更是熟视无睹。去年年底,这个厂由于严重亏损,资不抵债,被迫停产。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厂的领导不但不思反省,反而假冒支取临时工工资,套取现金8000多元,并且公然挪用本应作为企业收入的3000多元现金,以发所谓“加班费”名义,向全厂职工滥发补贴,人均达57元。几个厂领导又自作主张,为自己层层加码,每人领取加班费和各种补贴二三百元。有的领导为了多拿钱,甚至把调入该厂以前的所谓“存假”,一并算入加班费。厂里职工对此十分愤慨,怒斥这些败家子“搞垮了企业,捞满了腰包!”
发生在重庆酿酒厂的这一严重事件,已在重庆企业界引起强烈震动。市委、市府决定把这一事件作为全市反对官僚主义的典型来抓,不仅要查处负有直接责任的败家子,而且要追究有关主管部门领导的官僚主义责任。记者最近获悉,重庆酿酒厂经过整顿、改组,目前已逐步恢复生产。
本报记者 罗自苏 重庆日报记者 雷义华
重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王心明


第2版(经济)
专栏:短评

败家当究
一个好端端的社会主义全民企业,被几个不负责任的败家子糟踏得不成样子,实在发人深思。
从重庆酿酒厂的败家记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教训呢?
首先,这个反面典型告诉我们:不彻底改革那种产生官僚主义的经济管理体制,好端端的企业被随意糟踏的危险就始终存在。
近年来,全国上下经济体制改革颇有生机。但是,重庆酿酒厂却似乎远离改革浪潮,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触动。直到去年3月,这个厂还在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领导有权无责等旧体制的弊端,在这里依然如旧。这正是该厂浪费惊人、亏损严重、债台高筑的基本原因所在。
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使用干部一定要讲“四化”。但这些至关重要的改革方针,在某些人那里却成了“耳边风”,重庆酿酒厂建厂5年来换了6次领导,直接导致企业垮台的最后一任领导班子,厂长、书记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书记一年居然只看过两三次财务报表。厂长干脆声称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而两位有专业知识的副厂长,闹得水火不相容。试问,这样的班子符合“四化”的哪一条?看来,要真正搞活企业,还应实行干部制度改革。要真正在制度上保证企业的负责人必须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应该指出,重庆酿酒厂的许多干部和职工对败家行为忧心如焚。各种检举、揭发如雪片似的飞向领导机关。但某些领导对群众敲起的警钟却充耳不闻,反而到厂里召开干部会,兴师问罪。
一个好端端的全民企业被败光荡尽,这些官僚主义的领导难道不应该对此承担责任么?
弊端当改,败家当究!


第2版(经济)
专栏:

昔日坐吃行政费 今日创造税利多
廊坊部分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经营
本报讯 河北省廊坊地区对有条件实行企业经营的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定收定支”,调动其通过发挥专业服务职能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去年地直事业单位在减少补贴81万元的前提下还上交财政64万元。这些单位通过实行企业经营,还为自身的发展增加了经济实力,安排了富余的人员。
廊坊地区直属的事业单位共有85个。过去,财政对这些单位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花钱伸手,财政负担日益加重。1981年到1984年财政拨出的事业费平均每年递增4%。除了人头费以外,用于事业发展的经费不足10%。
廊坊地区从1985年起,改革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在有生财能力的52个事业单位中推广水利系统和食品研究所实行企业化经营经验,财政上变统收统支为只给经营“本钱”,采取“定额补贴,亏损包干,增收留用,超亏不补”的管理体制。在具体实施上,不搞一刀切,视其经营能力,区别对待。对种畜场、林场及水利部门下属的所、站等有能力实现自给有余的事业单位,免除财政补贴,实行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根据收入情况核定上交指标,超收归己。对农林、文化、广播电视等暂时不能达到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要求其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集中精简下来的闲散人员,兴办一些增加收入的项目,财政上对其量收定补,所得收入用于改善自身条件,并逐步达到自给自足。对一些原是企业,后按事业单位对待的公司,免除财政拨款,仍按企业管理。
为确保这项改革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廊坊地委、行署明确了三条原则:一是划清事业单位企业经营与党政机关办企业的界限。规定凡实行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经济上必须与主管部门脱钩,经营收入不交所得税,利润按比例上交财政。二是处理好两个关系。即组织收入与强化职能的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凡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单位,都注意避免为增加收入而削弱服务的倾向,做到社会服务和组织收入并行不悖。同时,为鼓励事业单位增加收入,并不断壮大自己,财政上不搞“淘干拿鱼”。本着继续实行定项定额补贴、逐年减少的原则,针对这些单位的业务性质不同,在补贴削减幅度和实现自立期限上区别对待。三是合理确定分配比例。明确规定,在与财政分成上,坚持“优先国家,着眼集体,兼顾个人”。
去年,廊坊地直实行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共组织收入2500多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除按规定上交财政外,还向国家纳税50万元,上交能源、交通基金20万元。与此同时,这些单位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为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了经济保证。
(朗 地)


第2版(经济)
专栏:

秦皇岛开始生产高档茶色玻璃
本报讯 秦皇岛耀华浮法玻璃生产线,自今年2月开始生产高档茶色玻璃,5月份以来已出口了近7000重箱,从而改变了我国原来高级茶色玻璃完全需要进口的局面。 (王会文)


第2版(经济)
专栏:

承德针织一厂引进设备出效益
本报讯 承德市针织一厂去年从日本引进具有80年代水平的电脑控制高筒袜机及配套辅助生产线,从项目签约到设备进厂、安装、投产总共只用6个月时间。投产后新增利润65万元,占全厂当年利润的94%。(胡福)


第2版(经济)
专栏:

南通以出口推动技术改造
本报讯 江苏南通市以出口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使纺织工业系统主要企业的装备水平已经接近80年代国际水平,其它行业的国营和县属集体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
南通市企业技术改造坚持良性循环的方针,即以多出口多创汇来实现多引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扩大出口——更高层次的引进——更大规模的出口。
南通市政府每年安排全市外汇收入的30%用于技术改造。3年来共引进先进技术项目219个,用汇1亿多美元,对机电、轻纺、电子、化工等行业普遍进行了技术改造。尤其是占全市出口总额50%的纺织工业,引进了1000多台(套)设备,形成了30条生产线,技术改造面达80%,实现了化纤、棉纺织、毛纺织、针织和印染后整理的全行业配套。
技术改造推动南通市工业生产产值和产品质量全面提高。3年来,全市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获得金牌、银牌产品质量奖18个,部、省级优质产品称号406个,优质品率由1984年的7%上升为15%。1986年工业品外贸出口收购额比上年增长31%,今年1至5月又比去年同期增长30%。
(及聚声)


第2版(经济)
专栏:

关于严格禁止在旅游业务中
私自收授回扣和收取小费的规定
(1987年8月2日国务院批准,1987年8月17日国家旅游局发布)
第一条 为了加强旅游系统职工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反对在旅游业务中私自收授回扣和收取小费的不正当行为,维护我国旅游声誉,更好地发展旅游事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旅游系统职工在工作中,不得私自索要、收受回扣(包括券证、实物和其他报酬)。
违反前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情节予以处罚:
(一)私自索要、收受回扣金额在500元以下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可处以相当于其非法所得等值或者以下的罚款,同时给予行政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二)私自索要、收受回扣金额在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可处以相当于其非法所得等值两倍以下的罚款,同时给予留用察看处分。
(三)私自索要、收受回扣,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同时给予开除公职处分。
第三条 接待旅游者的商店、餐馆、汽车公司等经营单位,在经营中不得向私人付给回扣。
违反前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情节予以处罚:
(一)主动付给私人回扣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处以相当于其所付回扣等值两倍以下的罚款;主管部门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和经营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二)主动付给私人回扣金额在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处以相当于其所付回扣等值3倍以下的罚款;主管部门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和经营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三)主动付给私人回扣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除按照本款第(二)项的规定给予处罚外,并可责令该经营单位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四条 旅游系统职工在工作中,不得向旅游者索要、收受小费;也不得收受旅游者主动付给的小费。
旅游者主动赠送礼品,应当谢绝;确实谢绝不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礼品的规定处理。
第五条 违反第四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一)本人未主动索要,但收受小费的,给予批评教育,没收其所收小费。
(二)主动索要小费,或者暗示、刁难旅游者,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行政处分,并可同时处以相当于其所收小费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可给予留用察看直至开除公职处分。
第六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的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 因私自索要、收受回扣或者小费被开除公职的,不得再录用为旅游系统职工。
第八条 对于坚持原则,拒绝收受回扣、小费,热情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得到旅游者好评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九条 罚没的款项和实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规定的贯彻实施。工商、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配合。
第十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旅游系统的所有单位,以及其他涉及旅游业务的商店、餐馆、汽车公司等经营单位。
第十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2版(经济)
专栏:

酒乡行
本报记者 李茜
从贵阳乘车出发,途经历史名城遵义,翻越峰峦叠嶂的重重大山,穿过数不清的峡谷,就来到了风景优美的茅台镇。它四周环以苍翠的群山,清澈的赤水河穿镇而过,举世闻名的茅台酒厂就坐落在这里。
古人云:“酒冠黔人国”。其实,贵州的许多名酒都出在这赤水河两岸,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酒乡。据说,流经黔北高原进入四川的赤水河两岸,各种酒厂不下百家,从茅台镇顺河而下,不久便到了二郎滩,这里是贵州异军突起的名酒习水大曲的产地,与习水酒厂隔河相望的,便是全国名酒“郎酒”的故乡。
酒乡名酒多,茅台居首位。“风来隔壁千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这是人们对酒乡明珠茅台酒的描述。我们刚进茅台镇,阵阵酒香扑面而来,令人欲醉。在工厂接待室里,我们看到了许多记载着茅台酒光辉历程的奖章和奖状,其中有多年蝉联世界名酒的金质奖章,有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获得的金质奖,墙上还悬挂着1985年国际美食及旅游委员会颁发的金桂奖和1986年在12届国际食品展览会上获得的金牌奖。跨越了大半个世纪,茅台酒仍然享誉世界,这在国际酒类市场上是不多见的。
为何酒乡多名酒?为何茅台在众多的名酒中能独冠琼浆?酒乡名酒多,奥秘之一就是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茅台酒厂位于四面环山的峡谷,气候温和,雨多雾多,冬日不见雪,夏季炎热时,象个四面不透风的大酒窖。赤水河的水经过当地朱砂土的过滤,水质优良,最宜于酿酒。为保护赤水河这条养育了酒乡儿女的河,周恩来总理很早就指示当地政府不准在赤水河沿岸建设有污染的工厂,因此多年来赤水河始终保持了优良的水质。
赤水河两岸的酒乡,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酒的动人故事,为名酒增添了色彩。在二郎滩畔的习水酒厂,我就听到了这样一个传说:早在汉武帝时,习酒就被定为贡品。古习国的国王有位漂亮的女儿名叫习妹,爱上了二郎滩上撑船的郎哥。习妹经常把父亲进贡的酒送给郎哥暖身驱寒,这事被国王发现,要把郎哥斩首,习妹禁锢,元宵之夜,习妹和郎哥同饮习酒,结为夫妻,拥抱着投入赤水河。不久,国王气死,习酒也就失传了。传说固不足信,但习酒确实失传多年了。现在,赤水河边已建起了习水酒厂,失传多年的习水大曲和习酒已大量生产。1983年厂长陈星国大胆地提出创名牌、赶国优的奋斗目标。1985年,习水大曲终于获得商业部的优质产品奖。
改革的春风已吹遍古老的酒乡,百年老厂新鲜事层出不穷。我们在清泉漫流、环境幽静的遵义市董公祠,访问了闻名全国的董酒厂,看到这个老厂到处是一派勃勃生机。董酒是我国名白酒中独树一帜的品种,属于四大香型之外的兼香型。可是厂长陈鸿初说,酿酒的人不能“醉”。我们夺得了金牌,产品有了名气,供应紧俏,大宾馆和销售单位想多进点货,说的都是讨人喜欢的赞扬话,听了容易使人醉熏熏的。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刻警惕自满情绪,把用户的批评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今年2月,工厂收到青岛葡萄酒厂一位消费者的信,说他买了一瓶董酒,发现里面有个小黑点,这说明酒的质量有问题。董酒厂立即派人到青岛,向用户道歉,用一瓶好酒把那瓶酒换回来。工厂抓住这个典型,在全厂进行提高质量意识的教育,并按照酒瓶上的检验、出厂标记,查清责任,对车间和主要责任者罚款。为保证质量,他们实行吨酒承包责任制,主要车间、班组都实行计件工资,按质量、出酒率、消耗3个指标承包,把质量置于突出地位。
在这方面,用当地雷泉水酿酒的鸭溪窖酒厂还有绝招。为了确保贵州名酒——鸭溪窖酒的质量,这个厂在每批酒出厂前,都要由最有经验的酒师和技术干部组成的评酒委员会评酒,投票通过后才能装瓶,总分差一点都不准出厂。由于酒的质量高,销路好,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1984年产量为448吨,今年可达1500吨。
“酿酒人不能醉”。贵州酒乡人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对其他行业的企业领导人,也是富有启发的。


第2版(经济)
专栏:图片新闻

农民进“天堂” 日子过得旺
四面环山的安徽省岳西县商品经济落后,为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县里投资10万元在大山脚下盖起“天堂市场”,农民在屋里与大棚里做买卖,不再怕风吹日晒了。下图为“天堂市场”。
左图是一位岳西县尚庄的老太太。她带了10斤大葱来“天堂市场”赶集。她说,货值不了几个钱,图的是到市场上看看价,为秋后种啥拿拿主意。按市场做活有准头,日子越过越旺了。
新华社记者 李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