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一场关于“吃”的争议
本报记者 郑德刚 杜化松
今年3月,本报收到一封署名“德州宾馆服务员”的读者来信。信上说,不久前,山东省政府某个部门的一位副主任带了几个人来到德州市,在德州行署办公室的领导人陪同下,大吃大喝了6天共12桌,最高每桌要吃掉300多元。
带着这封读者来信,我们来到了山东德州市。通过调查发现,来信反映的情况虽然基本属实,但有些当事人对事实的本身却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了某些耐人寻味的问题。
吃喝没花个人一分钱
今年2月23日上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省计委、省经委、省商业厅等部门的8名干部,从济南来到德州市,住进了德州宾馆。他们此行的任务,一是为在4月份召开的山东省人代会起草文件;二是在德州征求对“鲁西北地区现场办公会文件”的意见。带队的是省府办公厅的一位副主任。
当天中午,德州行署办公室便为他们安排了一桌价值200多元的接风酒席。直到他们2月28日晚离开德州,在6天中,除每日的早餐外,12顿中、晚餐几乎顿顿如此,而且每顿必饮。不算酒钱,每桌标准最低也在150元以上,最高的300多元一桌,其余的每桌在200元—250元之间。德州行署办公室的几位正副主任每天轮流作陪。
每顿动辄百多元,吃些什么?记者请宾馆的同志开了几张菜单,其中250元一桌的列有20多种菜点,大虾、海参、甲鱼、鲜贝、黄河鲤鱼等都有。据宾馆的同志讲,象这样一桌珍馐美味,加上饮料,实际价值当在300元左右。其他几个标准如150元、200元一桌的,用料与这几张菜单大同小异。
记者从有关帐目上了解到,这些客人除740元住宿费是他们分别以各自所在单位的名义用现金支付外,6天用掉的2788元招待费是由德州行署以会议费的名义支付的,而德州宾馆收款单据写的却是“住宿费”。全部费用3500多元,个人没出一分钱。
对“吃”的不同见解
问题了解清楚之后,有关同志认为记者调查的结果“基本属实”。但对“吃”的问题却有不同见解。
在济南,省里几位当事人告诉记者,他们去德州只是为了找个安静环境便于工作,下车伊始就交待:希望“吃家常饭,不喝酒,少占时间,以便集中精力写材料”。有的人回忆,当时午、晚餐一般有几个冷盘、扒鸡等,有时有虾,有时摆几瓶当地产的啤酒或当地产的古见春白酒。他们讲,这6天实际用餐情况估计平均每天伙食费(包括陪餐人员)至多在150元左右。而一位目睹过这些客人用餐的同志告诉我们,这些客人每天大吃大喝是他亲眼所见,吃的绝不是什么“家常便饭”。
在吃的饭菜的价格问题上,当地作陪的有关同志认为,他们吃的根本就不值那么多钱,是宾馆要价太高。而德州宾馆的同志讲,他们宾馆属事业单位,伙食收支基本上是保本微利,有时还要赔一点。当记者拿着宾馆开的一份菜单到相邻的另一家饭店去“划价”时,一位厨师出身的餐厅经理告诉我们,这个菜价基本合理,价钱并不贵。
记者在调查中还听到另外一种议论。有的人认为,八九个人6天吃了2000多元,实在算不上什么。去别的一些地方看看,大吃大喝比这儿厉害得多。有的人还说,现在有些人是到处找机会白吃白喝,干嘛非跟德州过不去?
也有些群众认为,这么大的国家,2000多元确实算不上什么,但要看这笔钱怎么用。不该花的,多花一分钱也是浪费,何况2000多元!还有些群众说,现在讲花钱要办实事,这算什么实事!不喝酒、不吃山珍海味就不能干事了?有的群众感叹道:“要是掏自家的腰包,谁能这么大方?!”
责任究竟在谁
事情发生后,德州行署在给省政府办公厅的一份报告中说:“这次接待造成浪费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行署办公室的几位主任有的出差,有的外出开会,未能一起统一研究,结果轮流陪餐……尽管省里来的同志一再讲,‘我们这次来主要任务是写材料,你们都很忙,不要陪了’,但我们只考虑招待要周到一些,没有顾及后果。”“省里同志特别提醒我们,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双增双节运动,我们不要因为这个而犯错误。领导上的这些劝告,始终未能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省里8位同志写材料每天加班加点到深夜,工作很辛苦,我们很受感动,想尽量在现有条件下,把生活搞得好一些。”报告中特别提出:“问题是因我们引起的,责任应完全由我们承担。”
省里的有关当事人向记者表示:“对行署有关同志的安排,我们虽然从心里感到是一种负担,也多次要求改变做法,按正常标准安排,但未能如愿。检查起来,我们对下边不符合规定的做法,过多地考虑了情面,未能采取坚决的果断措施,以致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今后我们要认真接受这个教训。”
责任,双方都在主动承担,但主要责任到底在谁呢?请听听一些群众的评论吧:
“下级部门对来自上级部门的同志热情接待,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照顾,这本是情理中的事。但这种热情应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尺度之内。接待一方应该既要热情,又要不违反政策,不失节俭。尤其是一些边远、落后地区的同志对来自领导部门的同志热情接待,目的之一是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得到上级部门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但这种心愿是不是一定要通过餐桌才能得到呢?对领导部门的同志来说,是不是要看对方对自己接待的热情程度才来决定如何给予他们帮助?”
“党政领导机关的同志到基层指导、处理工作,所到之处都会受到热情接待,有时还要款待一番,这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何处理这些盛情款待,才能在知礼的同时又不失上级领导部门的风度,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对待破格的接待态度明朗地坚决拒绝,同时又晓以大义,人家自然不会自讨没趣。如果态度虽然坚决,但只是在口头上,而在行动上又随波逐流,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省里的同志再三表示要接受教训。那么这个教训是什么呢?恐怕要从自身的作风上找找原因。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过多地考虑了上下级关系,过多地考虑了情面,而在于为什么不考虑考虑党和政府的有关指示、规定和国情?”
“现在社会上吃喝之风如此盛行,主要在于有些领导机关的干部不检点,下到地方去不能以身作则。地方的同志在接待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早就应堵但迄今还未堵上的漏洞。有些同志在这个问题上一犯再犯,关键在于没有触到疼处,没有如数补交过用餐费,大吃大喝风因此也就难刹了。
这些话,值得人们深思。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街谈巷议

面临高考该怎么办?
请家长松开“绑绳”
望考生放下“包袱”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了。每到这时,许许多多的考生和家长都对高考寄予莫大的希望,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来自家庭、社会以至老师等方面的压力是难以承受的。“出路就是大学,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谁家的孩子就有出息,就算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这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对于考生的家长来说,除希望子女成才外,还要承受着来自周围同事的议论,邻里的攀比,社会上的压力。孩子考不上,父母就觉得丢人现眼。家长的这种思想是束缚考生的无形绳索。
然而,能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怎样来面对这种现实呢?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家长对子女要松开“绑绳”,任其自由发展,根据他们的能力与爱好,安排他们的未来。即便参加高考,也要减轻对孩子的压力,不要再使之发生“无颜见爹娘”的悲剧。考生自己也要放下“包袱”,做两手准备。考上了要珍惜学习的好机会;考不上也不要自卑自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有志者都是大有可为的。
吉林柳河人民广播电台
李军 王汝秋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批评以后

北京开始全面整顿三轮运输业
7月2日,人们看到北京火车站东侧人力三轮客货运管理站有了明显变化:客货运三轮车工人胸前分别佩带了红绿标牌,实行挂牌服务;车貌颜色统一,客车蓝,货车灰;营业标志挂在车把前;每辆车备有一份计费标准和区域划分意示图,以便顾客监督。
东城区作为北京市人力三轮车客货运输业整顿试点,已经迈开了第一步。7月2日下午,北京市副市长封明为召集各区主管副区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听取了东城区整顿情况汇报,并去现场察看。
今年1月7日,本版曾以《京城三轮车时话》为题刊登记者调查,反映近几年北京一些三轮车工人敲榨勒索外地旅客以及三轮车管理混乱问题;北京市有关部门也不断收到外地旅客的揭发信。针对这一久而未决的问题,4月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以东城为试点,对全市三轮运输业进行整顿,打击违法活动,保护正当经营,并确定由市交通运输总公司代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目前,客货运三轮车运价已重新核定,印有计费标准和区划示意图的新票证即将使用。北京市计划在8月1日前完成三轮车的整顿工作。本报记者 赵蓓蓓 龚金星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毖后录

乡里道路无人修 大肆花钱建祠堂
我县新博乡建祠堂、修“神路”成风。有的村竟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筹款、派工、请匠人等事宜。有个村还规定,凡本宗族成员每人必须缴款60元,此外还要求每个宗族成员主动掏钱赞助,数额不限。有的村规定,凡阻挡“神路”的房屋、猪圈等,一律拆除。
可是,这个乡的道路却很糟糕,雨天泥泞,晴天坑坑洼洼,车不能行,人不便走。这些村为何不把修祠堂、筑“神路”的财力和人力,用来修修这些乡间道路,造福于乡亲呢?
安徽当涂县二中 张德蓁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毖后录

乡政府大院成了念经场
近来,我区解放乡政府内木鱼声不断,香火不绝。一些善男信女在乡政府大院内的几尊泥偶像前,又是烧香化纸,又是求神拜佛,严重干扰了乡政府的正常工作。
据了解,今年初,一个持某种证明的人来到解放乡,他邀请了几个人,在此塑造了几尊泥偶像,随即广收信徒。乡政府大院从此成了他们的念经场。这个乡政府领导人不但不制止,反而为他们提供食宿方便。
四川遂宁市中区
公安分局 陈岗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不要截留贫困山区的大中专生分配名额
贫困地区科技人才缺少,这已成为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如我省平顺县工业系统24个工厂、3000名职工,没有一名工程师,只有3名助理工程师,16名技术员。这个县是全国电气化试点县,但全县没有搞电气的专门人才。国家投资1400万元兴建的赤壁水电站,管技术的只是两名去年毕业的学农田水利的中专生。由于缺乏科技人才,该办的事情不能办,应该办好的事情办不好。
然而,近年来贫困地区科技人才出的多进的少。1981年有关部门计划分配给平顺县的大中专毕业生是8名,派遣时改为6名,实际报到的2名;1982年有关部门计划分配给平顺县的大中专毕业生是12名,实际报到也只有2名。1980年以来,石楼县计划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100名,实际报到的只有38人。
建议今年毕业生分配,一定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动员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去。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不要截留分配给贫困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
山西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炉院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来信转出以后

私自带客收费 司机受到处罚
四月十二日,我站收到你报转来的福建省福鼎县城关中学黄宝雄的来信。内称,三月二十一日他乘坐我站一○—三八五一三号车回福鼎县时,看见驾驶员私自带客和私收票款。经查,情况属实。我们决定,对驾驶员项永旭罚款四百一十六元,并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目前,我们在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争取在短期内纠正驾驶员私自带客的不良风气。
浙江省汽车运输公司瑞安站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来信转出以后

领导重视批评 校舍重建有望
我校的教室、厕所、学生宿舍和教师住房均属一类危房。前不久,我们写信将这些情况反映给你报,经你报认真处理,现已微露转机。
县委领导同志亲自来校察看,并指示桥市乡党委和乡政府负责人尽快解决我校的危房问题。目前,乡政府腾出新盖的餐厅用作我校的教室,并解决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宿舍问题。四月中旬,乡党委召集各村党支部书记来我校开现场会,各村领导人表示,愿出钱出物出劳力帮助建校。乡政府决定将准备砌政府大院围墙和礼堂用的几万块砖拨给我校,先盖厕所,教师节前盖教学楼。
非常感谢党报和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
湖南桂阳县桥市中学
黄社成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法律顾问

强占公房、强行搬家是否违法?编辑同志:
去年底,兰州煤制气工程指挥部职工冯兰生强占了新分给副指挥的房子。今年2月25日,这个单位派出几十个人,强行给冯兰生搬家。双方发生了冲突。幸亏市政府两位同志及时赶到,事态才未继续发展。根据冯兰生的工龄和其他条件,他应该分到房子。
我们认为,冯兰生强占住房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这个单位能强行给职工搬家吗?请问:双方的行为是否违法? 甘肃兰州市几名读者兰州市几名读者:
你们反映的情况我们没有核实,不知事实是否有出入,现就来信涉及的法律问题,答复如下:
宪法第12条规定:“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民法通则第73条规定:“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冯兰生强占住房的行为违反了宪法和民法通则的上述规定。兰州煤制气工程指挥部的房屋是国家财产。职工只有使用权。职工如认为分房中有不合理现象及不正之风,应向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反映,由行政方面处理,绝不能擅自强占房屋。强占房屋的必须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17条规定:“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根据这条规定,冯兰生应将强占的房屋退还,并向有关单位承认错误,赔偿强占房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兰州煤制气工程指挥部派人强行给冯兰生搬家的行为也是违法的。这个指挥部有权索还冯兰生强占的住房,但要通过合法手段。首先,这个单位应对冯兰生进行批评教育,给予必要的行政纪律处分;同时对他提出的正当要求应考虑解决,并动员他主动退出强占的房屋。如果冯兰生拒不退还,兰州煤制气工程指挥部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后,会依法判决冯兰生退出强占的房屋。如果冯兰生不执行法院判决,法院有权强制执行。在我国只有人民法院有权裁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并用强制手段保证裁决的执行,其他机关均无这项权力。因此,兰州煤制气工程指挥部也应承担民事责任,向冯兰生及其家属赔礼道歉,赔偿强行给冯兰生搬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本报法律顾问团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南昌一些个体眼镜店太坑人
南昌市有照经营眼镜的个体户有40多家,有的经营者不讲职业道德,以次充优、坑害群众。在西湖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我看见一位顾客拿着两副达利个体眼镜店配制的眼镜,要求工商局处理。原来,这两副眼镜不仅质量低劣,价格也比国营商店的高150—200%。
有些个体户原来只从事眼镜修理,现在却生产和配制眼镜了。他们缺乏技术,设备简陋,更缺少眼科知识,致使一些人配戴他们的眼镜后,感到头痛眼胀,视力急剧下降。
最近一位妇女带着她的孩子到医院配眼镜。这孩子3岁时眼睛就弱视散光,家长在一家个体眼镜店给孩子配了一副眼镜。经医生检查发现,这副眼镜只管近视而不能矫正散光。大夫说,如果再晚些时候发现,将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痛苦。
为了群众的健康,呼吁有关部门整顿个体眼镜市场。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 晏南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耳闻目睹

缘何冷冷清清
6月7日上午,我随着人流走进北京颐和园,当来到修葺一新的德和园时,只见门前围着一大群游客,都在啧啧议论,随后便返身而去。我驻足观望了片刻,未见一名游客出入。这名胜古迹处缘何如此冷冷清清?我思忖再三,觉得怕是人们看了门前牌上两行大字,顿觉囊中羞涩,只好感叹一番,转身而去。难怪门前锦衣卫士不再执宫廷礼仪,倚门作稍息状了。
南京空军后勤部 于和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