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专刊)
专栏:

  十七亿亩草原草丰畜旺
  内蒙古畜牧业深化改革蓬勃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畜牧业基地之一。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深入改革,牧业一直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使畜牧业基地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地显示出来。
内蒙古拥有13亿亩草原,以水草丰美闻名于世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两大草原都在自治区境内;自治区内还有着品种数量众多的家畜家禽资源;境内蒙古族和其他民族牧民,对发展畜牧业既有丰富经验,又有深厚感情;这些都是内蒙古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畜牧业已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
40年来,自治区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一直注意推行牧业生产责任制和重视畜牧科学技术。自治区先后推行了“两定一奖”责任制、牧业大包干责任制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特别是几年前推行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使牧民第一次得到了经营自主权,使责、权、利紧密挂钩,人、草、畜三者统一起来,大大激发了广大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内蒙古还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草原建设、畜种改良、畜疫防治、经营管理等四大科技服务体系,在饲料热喷、试管羔羊和羊消化道内源蛋白周转规律研究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畜牧科技的推广和研究,对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40年来,内蒙古畜牧业一直持续稳定发展。1947年自治区成立时,全区大、小牲畜总头数为8418000头(只),1986年发展到38822000头(只),比1947年增长3.61倍;生猪1986年发展到5523000头,比1947年的901000头增长5.1倍。牲畜质量也有显著提高。自治区成立前,牲畜几乎全是未经改良、选育的土种畜;1986年良种和改良种畜达到14545000头(只),占牲畜总头数的37.5%,其中良种、改良种绵羊占绵羊总数的58%。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各族农牧民群众的不断努力,自治区先后培育出全国闻名的内蒙古草原红牛、内蒙古三河牛、三河马、内蒙古细毛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乌珠穆沁肥尾羊、乌兰哈达猪和内蒙古黑猪等新品种。
内蒙古畜牧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支援了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40年来,自治区向国家交售菜牛、菜羊7561万头(只)、生猪2271万头、耕畜386万头(匹)、牛奶114500万公斤、毛绒95400万公斤、牛羊皮15000万张。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这些畜产商品总值高达1385600万元。
40年来自治区的各种畜产品资源,每年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对支援全国毛纺、皮革、乳品等工业的发展和满足广大城乡市场需要改善人民生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穆汀


第5版(专刊)
专栏:

  光荣的乌兰牧骑
  李世琦
草原上飘扬着一面文艺红旗,她就是光荣的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同志的多次接见。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曾组队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作巡回演出。她的名字响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1957年诞生的乌兰牧骑,如今已经进入了她的“而立”之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乌兰牧骑是否忘了牧场,忘了马背?下面的几个片断,也许可以释去你心中的疑问。
乌兰牧骑有个响亮的口号:“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送歌献舞!”他们蓝天作大幕,草地当舞台,哪里有牧民,哪里便是他们的“剧场”。现在,他们仍然在打草场上演,在蒙古包里演,在羊圈里也演。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在深入基层中,坚持了“六个不分”:不分观众多少,有求必应;不分场地条件,见缝插针;不分严冬酷暑,坚持演出;不分生活好坏,以苦为荣;不分路途远近,送戏上门;不分时间早晚,接送观众。
阿鲁科尔沁旗乌兰牧骑为了减轻牧民的负担,队员们经常露天宿营。一顶帐篷让女同志住,男同志就睡在大车周围。夏天,草原上蚊子扑面,蚂蚁遍地,咬得彻夜难眠。没有水,他们就过滤带有牲畜粪便的泥水汤做饭吃。
扎鲁特旗乌兰牧骑到尼马拉吉苏木演出,看到苏木落实经济政策深受群众的欢迎。他们立即编成歌曲演出。后来这个苏木的干部群众专程赶到旗里去感谢乌兰牧骑说:“你们给我们写的歌,对我们鼓舞不小。今年我们农牧业双丰收,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附图片)
  草原风光


第5版(专刊)
专栏: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巨大绿色宝库 重要木材基地
我国北部最大的绿色宝库——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经过数十万职工几十年的开发和建设,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机械化林木生产基地,更新造林和林区多种经营取得了巨大成就。今日千里林海,一派生机勃勃,宛若巨幅画卷更加璀璨夺目。
绵亘在祖国北疆的大兴安岭,西起蒙古高原,东与小兴安岭相接,蜿蜒1400公里,总面积达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68%在内蒙古境内。这里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地上遍布着数不尽的珍奇,森林蓄积量达6亿立方米,其中落叶松有4亿多立方米,人们又称大兴安岭为落叶松的故乡,此外,还有樟子松等十几种珍贵树木。地下蕴藏着煤、金、铝、锌等10多种矿产。大森林又是珍禽异兽的乐园,有驯鹿、驼鹿、黑熊、水獭、紫貂、飞龙、天鹅等50多种珍禽异兽。除森林外,还有其它绿色植物3000多种,其中灵芝、黄花、党参是负盛名的中药材,猴头蘑、木耳等是稀有的山珍。其它山产品如红豆、越桔更是丰富多采,以它做原料酿造的美酒,早已名扬国内外。
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兴安岭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机械化木材生产基地。已建成17个林业局,2个经营局,100多个林场,近300个工队,木材生产中的采、集、装、运、卸、造、归等主要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现在全林区已有50多万人口,开发面积已过57%,为国家生产了1亿多立方米木材。林区还建起了十多座木材加工厂、纤维板厂、胶合板厂和刨花板厂,木材产品已达100多种,其中很多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去年林产工业产值已超过1亿元。为了加速开发建设,国家已把大兴安岭林区的建设列为重点工程,各项工程已在加紧施工。
多种经营在林区正方兴未艾。以养猪、牛为主的养殖业,以种菜、种药材、种饲料为主的种植业,和采红豆、越桔等山产品的采集业格外兴旺。吃肉难、买蛋缺已成为历史。全林区已建立了40个劳动服务公司,800多个厂队,集体经济的产值和收入已达2亿多元。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这个林区还把营林造林放在首位。林管局每年组织万人大军进山植树造林,5年造林260多万亩。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森林覆盖率达64.1%。无山不绿,有水皆青,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张万才


第5版(专刊)
专栏:

  团结建设富裕文明的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 布赫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大道上,她已经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40年来,生活在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蒙汉等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祖国前进的步伐,团结奋斗,并肩前进,取得了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胜利。旧日百疮千孔,经济萧条的内蒙古,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内蒙古各项事业之所以突飞猛进地发展,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林牧为主,工农商协调发展的路子。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完成消除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的任务之后,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各民族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水平接近了,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就会增加,大家庭内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和睦关系就会进一步加强。这是社会主义阶段无产阶级在民族问题上的历史任务,也是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40年来,我们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把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稳妥地发展各项事业。比如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自治区党委在抓经济工作方面坚持了正确路线,甚至在阶级斗争弦绷得最紧的1963年,仍坚持“千条万条,发展牲畜是第一条”,认真抓好生产。所以,在3年困难时期,内蒙古还能向国家提供十几亿斤商品粮和大量的畜产品,1965年牲畜总头数达到4176.2万头(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内蒙古的经济工作有了新的生机。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走自己发展经济的路子。早在自治区成立初和60年代中期,我们先后提出“人畜两旺”、“不斗、不分、不划阶级和牧工、牧主两利”、“政策要稳、办法要宽、步骤时间上允许因地制宜地以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千条万条,发展牲畜是第一条”等发展经济路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确定了“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方针,最近,又提出“念草木经,兴畜牧业”的主攻方向,并使工农商协调发展。实践证明,这些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是符合内蒙古的地区特点、民族特点和经济特点,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和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完全正确的方针、政策。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改变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差等落后状况,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先进设备,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迅速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四是坚持自力更生和国家支援相结合的发展经济方针,开发、利用内蒙古的丰富资源。
40年的经验雄辩地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主要精力放到经济工作上,各方面的工作都服务于经济,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物质条件,各项民族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民族要跨入先进之列和跻身于现代化之林,也只有靠经济实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内蒙古,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改革、开放,开拓前进,生产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建设起一个团结、文明、富裕的内蒙古自治区。


第5版(专刊)
专栏:

  发展中的鄂温克族自治旗
在自治区的民族大家庭里,鄂温克族自治旗经过各族人民的艰苦创建,走过了29年的历程,各项事业呈现着一派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鄂温克族自治旗位于大兴安岭北麓,呼伦贝尔草原的东南部,成立于1958年8月1日。境内草原丰美,森林茂密,河流纵横,居住着鄂温克、汉、蒙古、达斡尔等18个民族。
自治旗成立初期,有鄂温克族干部92名,1986年发展到了近400名,占全旗干部总数的17%多,占本民族人口的6%;旗委、旗人大常委会、旗政府、旗政协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由鄂温克族干部来担任,鄂温克族聚居的辉河、伊敏等苏木的领导班子中,主要领导也选配了鄂温克族干部。
1986年,全旗大小牲畜发展到了20多万头(只),比1947年的4万头(只)增长5倍多,售奶16000吨,不仅成了全区的肉食产地之一,而且是全区乳品加工的重要奶源基地。去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元。全旗生长的8000公顷芦苇,每年向国家提供10万多吨造纸、建筑、编织等原料;这个旗的红花尔基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樟子松基地,每年可向区内外提供大量的松籽和幼树苗木。解放初期,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民族工业几乎是空白,现在,皮革、毛纺、乳品、造纸、木器、运输、煤炭等国营和集体企业显示出新的活力。
民族区域自治29年来,全旗先后兴办5所中学和48所小学,在校学生达22800多名,鄂温克族不仅有了自己的大学生,而且还培养出了一部分工程师、作家和艺术家等人才;全旗10个苏木、乡(镇)都建立了文化站,电视覆盖率达80%以上;医疗机构在全旗形成网络,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李济祯 何淑梅


第5版(专刊)
专栏:

  情满草原 桃李芬芳
  ——记内蒙古农牧学院
  李广华
以培养畜牧、草原、兽医及农业技术人才为己任,一次又一次地推出科研项目新成就的内蒙古农牧学院,象一朵盛开的山丹花,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争奇斗妍,惹人瞩目。
内蒙古农牧学院是建国后,党和国家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和经济,立足本地,培养畜牧业专门人才,于一九五二年在呼和浩特创办的。它也是目前自治区十九所高等院校中创建最早的一所。
如今,农牧学院已由建校初期的两个专业,发展到七个系十一个专业,并同时能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成为一所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区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校生由建校初的一百二十六人,增加到三千三百九十一人,其中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三点四。到去年底,学院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七千三百四十三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毕业生活跃在农牧业生产和科研的第一线上。同时,他们还为新疆、青海、辽宁等民族地区培养学生,向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输送了畜牧人才。
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资源,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验领地。一九五八年,全国第一个草原专业在这里创建,继而又发展为草原系。目前,学院已建起院、系、教研室三级实验室七十三个,全院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教师每年参加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平均每七名教师拥有一项研究课题。由学院实施、指导、参与的三河牛、内蒙古细毛羊,乌珠穆沁羊、草原红牛、乌拉盖肉牛等家畜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学院每年经专家鉴定的科研成果达二十项以上。《荒漠草原作人工草地建立的研究》等七十九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自治区的表彰奖励,其中有两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农学系甜菜生理研究室,经过十五年的研究观察,完成了甜菜基础、应用和大面积技术开发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八项成果,其中四项重大成果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奖励。甜菜氮化谢、糖化谢和氨基酸研究,添补了国内空白。
内蒙古农牧学院在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现在学院已同国外三所大学建立了正式校际关系,与国外十几所大学有着学术往来。如今,农牧学院不仅受到自治区各界的广泛推崇,而且还以它斐然的成绩,跻身于全国畜牧院校的先进行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