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张家口驻军与地方创造共建文明城市新经验
党政军民团结形成强大合力
塞北山城育出军民共建硕果
本报张家口7月17日电 记者保育钧、陈维伟报道:在庆祝建军60周年前夕,记者从今天开幕的北京军区城市军民共建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张家口市驻军同地方齐心合力,共建文明城市,创造了新时期军民共建的实实在在的新经验。
军地双方目标一致,服从四化建设大局,“两厢情愿”,不搞“一头热”,这是张家口市军民共建的最主要特点。北京军区某部驻守在军事要塞张家口市,在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变的过程中,他们服从四化建设、服务于四化建设这个大局,树立“平时军民共建,战时军民共守”的思想,把支持和促进地方城市建设与改革,视为新时期军队工作的题中之义,把地方的任务看做自己的任务,把地方的困难看做自己的困难。今年初,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开始后,地方上部分干部职工出现了“改革搞过了头”、“改革要收了”等模糊认识,驻市区部队对此高度重视,他们积极配合地方党委,在各个共建点上,深入进行“两个基本点”的教育,通过宣讲、对话、专题讨论、专题辅导和培训班集训等形式,进一步坚定了大家搞好改革的信心,帮助一些企业领导解决了改革中遇到的思想阻力。许多厂长、经理感慨地说:“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共建给我们增加了动力,使企业增添了活力。”
军地双方共建两个文明,双方共同受益。从地方上看,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十分注意引导和教育基层单位克服依赖思想,决不单向地朝军队伸手,而是要求真诚地相互学习,相互支援。部队方面也不把共建当成“包袱”,而是把它看作新时期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军地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来亦有往,形成强大合力。他们为共同的事业谈得融洽,谈得亲切,行动上配合默契,彼此都看做在一个机器上共同运转的齿轮和螺丝钉,军民携手、双拥互利,共建文明城市,共育文明新人,谱写了许多动人心弦的军政团结、军民团结的动人故事。
扎扎实实办实事,不流于形式,不搞花架子,这是张家口市军民共建的又一主要特点。军民共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比起农村来,内容更为广泛,情况更为复杂。张家口驻军不是零打碎敲,或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是与地方同心协力,从实际出发,对“共建点”统筹安排,使之网络化整体化,同时力求抓住重点,为地方城市建设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市区部队普遍进行了“驻山城,爱山城,建山城”的教育,在保证完成部队教育训练任务的前提下,围绕“水、路、河、景”4个方面,积极参加市政工程和公益事业建设,尽心尽力为民造福。几年来,他们投入了大量兵力和物力,单独承担和配合地方先后治理了“八路两山一园”,完成了全市影响较大的5项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居民由衷地称赞:“军民共建好!”军民共建的确是一件利国、利军、利人民的事情。部队在共建中也促进了自身建设,地方在共建中也支援了部队。在张家口市,每个共建点,同时又是培养部队军地两用人才的基地。两年来,全市各单位为部队开办了车、钳、铆、焊、财会、裁剪、书法、绘画等50多个育才班,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4300多名,有3100多名取得了合格证书。许多部队领导同志高兴地说:“过去一提培养两用人才就挠头,如今我们再也不犯愁了,共建共育给我们帮了大忙。”
抓人的思想,抓社会风气,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权宜之计,这是张家口市军民共建的另一个主要特点。部队同志到商业单位搞共建,不光是参加营业,站站柜台,而是把好传统、好作风带到那里,认真细致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抓一点,带一片;部队同志把抓好青少年教育视为“跨世纪的事业”,他们对祖国的未来倾注了许多心血,进行了以讲革命传统、树远大理想为核心内容的系列化教育,使挂钩共建的大多数中小学校成了“无乱课、无乱班、无违纪”的文明学校;他们还抓住街道这个最基层组织和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开展移风易俗,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行动,使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
与此同时,部队在共建这个社会课堂里,也活跃了自身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解决了部队思想工作方法单调的老大难问题。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管电的“巴包公”
——记蒙古族共产党员巴图
王然彤
巴图是内蒙古临河市供电局用电检查员,一位普通的蒙古族共产党员。由于他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被群众称为“铁面人”、“铁门闩”。
在权势面前:一次,巴图查到一位副盟长家两年没交电费,这位副盟长的家属借口电表走字不准,拒不补交。巴图立即取下电表校验,可一拉开关,电灯照样亮。无疑,这是表外接线窃电。于是巴图按规定取下电表,并断了电。这位副盟长回家听说后,十分生气,亲自找到电业局质问。
风声很快传开了。有人给巴图掏耳朵:“小腿拧不过大腿!你睁一眼闭一眼,马马虎虎地过去就算了。得罪了领导,以后有你好看的!”也有人劝巴图说:“别人想溜官还愁找不见门儿,你碰到眼皮底下的人情还不会送?真傻!”然而,巴图却不信这个。他主动找到那位副盟长,解释了用电规则和罚款原因。那位副盟长承认了错误,当面交清了电费和罚款。
对本系统、本单位的领导,巴图也并不因为他们是自己的“现管”而放弃原则。当巴图查出供电局书记家违章用电时,他立即写了“窃电罚款通知单”。这位书记的家属就是不交。这时,不少人议论纷纷:“这回看‘铁面人’怎办?”巴图毫不犹豫地按拒交罚款处以断电,给书记家拉了闸,停了电,直到书记的老伴把罚款交来。
在巴图的用电检查违章罚款单上,还记载着巴盟电业局局长、副局长的名字。这些领导不但没有打击、刁难巴图,而且在大小会上还表扬这位“巴包公”,鼓励他继续发扬勇于坚持原则的凛然正气。
在威胁面前:盟电业局一位干部家里偷用电炉子,巴图查获后,把电炉子和其他窃电电器用具没收。这位干部的儿子领着6个小伙子闯进巴图的家,威逼巴图交出没收的电器。巴图的老伴吓得直埋怨“多管闲事的老头”。巴图泰然自若,领着他们去见领导。供电局立即给盟电业局打了电话。那位违章用电的干部赶来承认了错误,教训了儿子,交了罚款。
在朋友面前:有一回,巴图查到一位和他很要好的朋友家窃电。这位朋友满有把握地说:“这一回,老巴的‘铁门闩’该松一松了。我和他沾亲带故,又都是蒙古族,他罚我就太不近人情了。”是的,在巴图眼里友谊是珍贵的,但坚持原则比友谊更珍贵。他对朋友语重心长地说:“我们都是国家职工,应自觉地遵守国家规定。你作为我的朋友,更应该支持我的工作。”一席话,把朋友说服了。他愉快地交了罚款。
在利诱面前:一年中秋节前,乘巴图不在家,曙光砖瓦厂派人给他送去一只大肥羊,并留下一张纸条,希望巴图在电费问题上“多加关照”。巴图回家后,立即把羊和纸条交给供电局,并按原则罚了这家工厂违章用电款。多少年来,有人给巴图送的钱和食品等,他都一一退回了。
巴图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国家挽回不少经济损失。仅1985年,他查出的违章和窃电就有140多户,堵塞漏收30多户,追补电60530多度,合款9000余元,罚款12000余元。
巴图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和对用户极端热忱的服务态度,赢得了群众的普遍称赞。他先后被评为巴盟、内蒙古自治区、华北供电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员。
今年4月,年逾花甲的巴图光荣退休。但仍担任义务用电检查员,一身正气,不减当年。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要做这样的党员
傅旭
蒙古族共产党员巴图,在工作中不徇私情,坚持按原则办事,不管是“县官”还是“现管”,是朋友还是亲戚,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凡有损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他都敢顶敢碰,是名副其实的“包公”。
巴图同志这样做,按说是在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履行一个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没什么值得特别赞扬的。但是,在当前党风和社会风气都存在不少问题的情况下,巴图能做到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在现实生活中,如今确有一些身为共产党员的人,当不正之风袭来时,不是绕道走,就是找出种种顶不住的理由来,为不正之风开“绿灯”;更有甚者,则不顾党纪国法,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
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岳飞有句名言:“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巴图在工作中正是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丝毫不考虑个人得失,所以他敢顶。某些人则瞻前顾后,不是怕触犯上级,将来穿小鞋,就是怕得罪有关部门,将来自己有求于人时被拒之门外,或者被钱物迷惑……因而丧失原则,陷泥潭而不自拔,结果害人又害己。
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如果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象巴图同志那样,以身许国,不仅自己不搞不正之风,也敢碰、敢顶各种不正之风,那么,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就不难实现了。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支持改革 促进改革 保护改革
珙县纪委围绕发展经济发挥作用
本报讯 四川省珙县纪检部门几年来支持改革,促进改革,保护改革,围绕发展山区经济发挥作用,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建设。
珙县纪委十分重视发挥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和检查作用。对干部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和搞不正之风的,他们敢于碰硬,纠正处理。近几年县纪委和县委有关部门先后查处了两名县委常委及法院院长、水电局副局长、建行行长、烟草公司经理等一批区以上领导干部严重违法乱纪案件,还检查纠正了三个县级机关个别领导干部的不正之风问题。此外,他们还配合组织部门,对十三个局级班子不同程度地存在党风不正和软、懒、散的问题进行了考察、调整,充实了24名领导干部。
为促进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深入贯彻执行,珙县纪委坚决支持锐意改革的同志。县肉联厂厂长大胆改革,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县纪委收到十多封控告他的信。通过调查认为,这位厂长改革成效应予肯定,坚决支持,同时指出他工作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使这位一度想辞职的厂长又重新积极带领职工大胆改革。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政策问题,县纪委及时作出回答,划清界限,先后制订下发了若干规定,并大力表彰党风正、改革好、经营活、效益高的先进典型,为全县树立了榜样。
为了保证群众能从党的扶贫政策中得到实惠,珙县纪委认真监督农税减免、救灾钱粮的落实和粮油肥三挂钩政策的落实。今年春耕中,少数人利用化肥等供应紧张之机,乱涨价坑害农民,县纪委通过调查,及时作出了四条规定。
(朱 陶 牟德荣)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中央国家机 关安全保卫工作会议要求
坚决克服官僚主义认真落实安全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今天上午在公安部举行的中央国家机关安全保卫工作会议,要求各部委认真检查官僚主义在内部安全工作上的表现,普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堵塞各种漏洞。对于因为思想麻痹,违反规定,玩忽职守,疏于防范,而发生重大案件和事故的责任者,一定要严明法纪,追究责任。
在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机关内部的保卫工作是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认为,坚决克服官僚主义,认真落实安全保卫措施,是做好机关内部保卫工作的重要环节。
中央国家机关是党和国家的首脑机关,搞好内部安全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容不得丝毫疏忽。中直和国家机关党委的负责同志在会上要求各单位党组党委加强对内部保卫工作综合治理的领导,充分调动行政管理、财务、宣传、组织人事部门以及党、团、工会组织的积极性,都来关心支持保卫工作。他们希望各部门、各单位周密制订安全保卫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以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内部秩序,迎接党的十三大的胜利召开。
今天的会议是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中央国家机关党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的100多名保卫干部出席了会议。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全国妇联将制定会徽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张宿堂)日前结束的全国妇联五届七次常委会议作出决定,将制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会徽,并从现在开始到明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会徽图案。
这项决定要求会徽能体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性质、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使命和妇女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四自”精神;图案要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庄重、美观。
据了解,全国妇联书记处将邀请有关人士组成评选小组对所征集到的图案进行评选,由全国妇联常委会、执委会审议,在全国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

赴汤蹈火 在所不辞
——沈阳军区近几年抢险救灾事迹追踪
新华社记者 黄明松 本报记者 李成华
“沈阳军区的官兵们,这几年你们实在辛苦了。”这是一位读者写给参加大兴安岭扑火部队慰问信中的一句话。人们的记忆是公正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3月到今年6月,沈阳军区各部队参加大的抢险救灾就有七八次,其中3次火灾、3次水灾。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们能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原因何在?记者在同干部、战士座谈中,得到的深刻印象是:功在抢险,建在平素。平时基础打得牢,关键时刻过得硬。
牢记人民军队的宗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但要体现在战争需要上,而且要反映在抢险救灾的实际行动中。”这是沈阳军区各部队尽人皆知的一个道理。这个思想的树立,经历了多年宣传教育的过程。
沈阳军区政治部分管教育的同志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各级党委十分注意在部队中进行人民军队宗旨的教育,引导官兵继承光荣传统,灌输“为人民尽义务最光荣”的思想,使指战员不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每年新兵入伍,还要进行
“讲党性、顾大局,学雷锋、见行动”和“爱祖国、爱家乡、爱驻地”等教育。这些教育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干部战士的心田。每当紧要关头,各个部队广大指战员,就能自觉地舍小家、顾大家,先群众、后军队。
去年8月,辽河上游暴雨成灾,洪水猛涨,吉林省公主岭市靠河500余户民房受到严重威胁。急难时刻,驻军某团果断决定,扒开营房外面的防水堤,让汹涌的洪水咆哮着从营区穿过。500多户民房保住了,部队80%的营房被洪水冲得片瓦不留。子弟兵“引水淹己”的佳话,至今还在当地群众中传诵。
这次大兴安岭森林扑火救灾中,这类人和事就更多了,报刊已作充分报道,我们就不介绍了。
1985年夏,东辽河水位升高,洪水满溢,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危在旦夕。辽宁省委领导同志着急了。他们拨通沈阳军区作战值班室的电话:“你是军区作战部吗?”“是呀!情况军区首长已经知道,我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出发,后续部队正在登车,很快就可赶到。”
听到这简短有力的回答,省委领导感动了:“没想到,军区领导不但想在了我们的前面,而且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他们哪里想到,早在四五月份,军区党委就根据上级防汛通报精神,先后召开了四次会议,专题研究和布置防汛工作。军区作战部根据党委的要求,先后四次修订抗洪抢险方案。
关键在于加强连队建设
“完成任务靠连队,连队过硬靠平时。”这是实践检验出来的经验。这几年沈阳军区始终抓住连队不放,他们先后提出了“抓基层,打基础”、“正党风,抓基层”、“继承创新,建好连队”等指导思想。从军区领导到师团干部,都注意把工作重点放在连队。
“某部榴炮二连又出问题了”!消息传到军区党委,政委刘振华马上安排时间,来到这个连队调查。他发现这个连队所以问题不断,关键是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于是,他组织军区司、政、后联合工作组,来到二连蹲点,一蹲就是三年,终于改变了二连的面貌,使一向问题成堆的连队,一跃成为军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连,去年还出席了全国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代表会。
在政委刘振华的影响下,这个军区师以上领导干部和军区机关各二级部,从1985年开始,普遍开展了定点挂钩的做法,每人和每个部门都重点帮一个先进连不断求发展,帮一个后进连赶上先进。经过全军区上下尽心竭力工作,基层建设大大加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提高。
在辽南,至今许多人还记得某师20余个连队,千名官兵拚死保卫“辽化”的动人情景。
那是1985年8月18日,接连几场暴雨过后,辽河上游洪峰下袭,下游双台河陆家堤段决口了,洪水象脱缰的野马,迅速逼近我国最大的化肥厂——辽河化肥厂。
防汛指挥部一个电话,二十多个连队风驰电掣般赶到辽化。千名官兵奋战三天两夜,堵决口8次,补漏洞20多次,还筑起底宽6米、顶宽2米、高3米的十里长堤。辽化保住了,盘锦的威胁解除了。
抗洪是这样,扑火也如此。这次大兴安岭救灾中,先锋连、突击连、尖刀连比比皆是。哪里火势凶猛,任务艰巨,哪里就有英雄集体!
干部发挥表率作用
紧要关头,部队战斗力、突击力从何而来?来自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艰险危难面前,部队舍生忘死的精神从何而来?来自领导者冲锋在前、率先垂范。从海城、唐山抗震,辽南、辽北抗洪,到这次大兴安岭扑火,都有各级领导干部勇挑重担的形象和身影。
王荣赞,这位远近闻名的抗洪英雄,某集团军原参谋长,在1985年8月,辽南大地一片汪洋、人民受难的时刻,他在接到免职命令的同一天中,提着简单行具,钻进吉普车,向洪水进发了。来到盘锦,在洪水拍打的堤坝上,一顶帐篷、几部电话,一张简易床和办公桌,这就是他发号施令的指挥部。其实,就这么简单的地方,他也很少呆过,经常拄着木棍,泥里水里,来回奔波。
在王荣赞的带动下,这个集团军1.7万多名官兵火速奔向抗洪第一线。事后统计,这次抢险大军中,有100多名已经确定转业的干部积极参战,480多名同志推迟了婚期。
1985年4月,黑龙江上游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倒开江”现象,山峰一样的巨大冰排叠成高大的冰堤,江水猛涨,沿江村庄被围,群众不知所措。可车不能开,船进不去。谁能进村解围?紧要时刻,大兴安岭军分区参谋长站了出来:“用绳子把我绑上,让直升飞机吊过去。”在场的人迟疑了,大家知道,天那么冷,风那么大,万一出了事故,掉进冰排里就要粉身碎骨。可参谋长急了,他眼睛一瞪说:“这时候不发挥作用,要干部有什么用?还不快绑!”几个战士七手八脚把绳子系在他的腰上。飞机开动了,他在空中象荡秋千,来回晃动。一次、两次,反复升降,也没找到落点,战士、村民害怕了,大声呼喊:“快回来!快回去!”可他还是不听,最后终于降到一家房顶。村民一片欢呼:“上面来人了,我们有救了。”在这位参谋长的精心指挥下,这个村1000多人从冰上、空中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大兴安岭扑火中干部冲锋在前的事例举不胜举。“大胡子”师长吴长富指挥官兵死保塔河,名扬全国;某团副团长金庆冒着全营覆没危险,率领二营官兵三闯漠河县,火海救人230名的壮举,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宁波市创办12所“婆婆学校”
本报讯 浙江省宁波市天封街道有一所别开生面的学校,学生是清一色的老婆婆。
天封街婆婆学校创办于1985年10月。在这条街道上,婆婆占老年人总数的60%还多。她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街道居委会认为,婆婆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要进一步搞好家庭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提高婆婆们的素质。于是,办起了这所婆婆学校。学校开设“怎样当好婆婆”、“破除迷信”、“法律常识”、“长寿之道”、“科学教育儿童”等15门课程,学制三年。现在在校的婆婆学生有146名。
目前,全市已办起了12所婆婆学校。
(杨益方)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南昌展出朱德陈毅贺龙当年业绩
新华社南昌7月17日电 (记者揭衍珍、通讯员罗之光)朱德、陈毅、贺龙当年在江西从事革命活动的事迹,今天在南昌列馆展出。400余幅照片及实物,生动地反映了三位老帅在八一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斗争以及坚持三年赣南游击战争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革命实践,介绍了他们的戎马生涯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业绩。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军民之间征文

在十一次特快列车上
“呜——”,随着一声长笛,列车缓缓地开出了车站。列车播音室里传来了亲切话语:“各位旅客,本次列车是由北京开往沈阳方面去的11次特快列车,欢迎大家乘坐本次列车……”
我参军整整三年了,头一次回家探亲,心里格外激动,巴不得一下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列车在晃动,想着想着,疲倦不堪的我慢慢地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邻座的一位乘客突然惊叫起来:“这是谁的?”我一看,坏事,原来是我提包里的两瓶油在上车时不慎打了,油渗出提包从货架上滴了下来,把一位乘客的防寒服弄脏了。我赶紧向他赔礼道歉,可他一点也不原谅,说这是他刚买的新衣服,要我按原价赔他62元钱。在部队动身时除了买东西带回家外,我身上已所剩无几了。现在要我一下掏这么多的钱,我真傻了眼。周围的旅客纷纷劝解。尽管大家苦口婆心地说个没完,可那位旅客仍不让步,非要我赔钱不可。
我掏出了身上仅有的五元钱,对他说:“同志,我只有这点钱了,是留到沈阳换乘车的,你就拿去到沈阳找个洗衣店洗洗吧。”谁知还是不行。他扬言要拿我的提包作抵押。这时,和我同一座位上一位旅客忍不住质问那个旅客:“你不就是要钱吗?”“好吧,我给你钱!”旁边的另一位旅客边说边转过身向周围的旅客作动员:同志们,现在有一位小战士遇到了一点“麻烦”,需要几十元钱,请大家帮帮忙吧。说着,他掏出了5元钱,塞到我手里,不一会儿,许多素不相识的旅客向我走来,两元的,一元的,五角的……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我手里的钱就满了。更令我动情的是,一个小女孩跑来对我说:“解放军叔叔,这是妈妈给我买雪糕的一角钱,我送给您吧!”顿时,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夺眶而出。看到这情景,那位故意为难我的乘客自觉无趣地低头不言语了。
3月24日,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天。虽然已过去三个多月了,但仍象是昨天的事情。
驻河北定州市某部
王晓春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吉郎泰嗄查(村)的敖腾根巴拉等三户蒙古族牧民正在联合放牧。这是内蒙古牧区在实行“牲畜、草场双承包生产责任制”后出现的新的生产形式。
新华社记者 杨慎和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