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天下水”竞龙舟
  董焕亮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对这西临洞庭,北枕长江,南望三湘四水的名城岳阳,我心驰神往久矣。
今年端午期间,有幸到此观看首届“屈原杯”龙舟赛,确实大开眼界。“天下水”上龙舟竞,那场面蔚为壮观。20条龙舟,饰以红、黄、蓝、白四色。每条舟上40员彪形大汉,装束都仿扮着古代武士,穿戴与所乘之舟同色的衣裤、头巾,煞是齐整。唐人诗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而今,却是四龙腾跃,恰似流天飞虹,红龙、黄龙,奋力争先,蓝龙、白龙,拚搏竞雄。水面的击楫声,和着两岸观众如潮的呐喊声,混成一派竞渡夺标的交响曲。
洞庭地区是我国也是世界赛龙舟的发祥地。相传三闾大夫屈原在汨罗江怀沙自沉后,当地人民悲愤万分,沿江追溯至洞庭。他们划着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洞庭湖面上寻找。悲歌激越,呼声凄厉,桨声震天。岸上观者如云,呼天抢地,表达着人们对三闾大夫的痛悼之情。湘江流域、洞庭湖区的端午龙舟竞渡即始于此。这相沿2000年历久不衰的风习,不正包含着中华民族对爱国志士的深重的景仰和不畏强暴的奋争传统么?!
位于岳阳市区东南部的芭蕉湖,古称“?湖”,系洞庭湖边的一个内湖,终年碧水粼粼,波澜不兴,是赛龙舟的绝佳之处。
5月29日,艳阳高照,长天如洗,四面八方的人群一早就赶赴芭蕉湖赛场。岳阳市的13支代表队踊跃参赛,长沙、湘潭、邵阳、株洲、益阳、零陵和湖北省监利县的7支代表队也远道赶来。比赛的3天里,观众分别达4万、6万、8万人,把个芭蕉湖团团围住,有的观众甚至卷起裤腿,索性站到没膝深的水里观赛。观众中还包括来自欧美、日本、东南亚、港澳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来宾。
比赛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又一组龙舟划过来了,划在最前面的是株洲队。在预赛中,就是这条矫健的“白龙”遥遥领先。此刻,怎么回事?只见
“白龙”在水面晃了一下,竟偏向一侧倾覆了。健儿落水,偃旗息鼓。一霎那间,两岸喑然失声。俄顷,后面赶来的“红龙”、“蓝龙”、“黄龙”锣鼓声响彻云霄,两岸的呐喊声震撼山岳……人们在为“白龙”未能夺魁惋惜的同时,却也深知“天下之事,未可以成败而定论”,一队的失败,可激励十数队的奋进;今朝的失败,可促成来日之成功。
当着株洲队的队员全身湿漉,在群众的簇拥下,抖擞精神走上岸来时,一位外国老者站起身,向壮志未酬的健儿深鞠一躬。这使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关于“失败的英雄”的哲言。是呵,唯其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奋争精神,方令世人敬佩!这种精神的源头之一,正是那“光争日月”的“故楚三闾大夫”。(附图片)
  龙舟竞发 雷猛插图


第8版(副刊)
专栏:谈艺录

  “灰姑娘”为何隐退
  谭楷
一个“灰姑娘”正从“舞会”上隐退。她就是1979年前后风靡一时的科幻小说。据统计,1980—1982年全国年平均发表200余篇科幻小说,而1984—1986年下降到40余篇。目前,可供发表科幻小说的成人报刊,也从20余家缩小到仅存的一家,即四川的《科学文艺》。
“灰姑娘”的隐退,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因为她缺乏持久的魅力,始终没有走进“舞会”的中心,去赢得众多的爱慕者。有人说:“怪读者。”中国人比较“务实”,一听幻想二字就摇头,加之全民族的平均文化水平不高,科技不发达,目前还缺乏发展科幻小说的条件;有人说:“怪作者。”一般而言,中国作家大多缺乏科技知识,科技工作者又不太重视文学修养,这样,科幻小说的创作者少,作品也少。难怪“灰姑娘”瘦瘦巴巴,不讨人喜欢。
我认为,还是应该研究一下“灰姑娘”本身。
中国科幻小说,首先应该是姓“中”。不少作者并不熟悉外国生活,却热衷于写外国的人和事。粗看花哨,再看乏味,细看太假。其实,科幻小说创作也有个熟悉生活和从生活出发的问题。郑文光是天文学家,他的科幻作品大多与宇航和天文有关;童恩正是考古学家,他的作品常以古庙、考古现场为背景;叶永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熟悉自然科学,他的科幻小说常以科学家为主人公。他们的成功之作都是写中国的人和事。
其次,“灰姑娘”长得不丰满,与她所肩负的“担子”有关。苏联科普作家伊林提出的“用文艺普及科学知识”的创作原则,在我国通行了三十多年,它对科普创作有一定意义,但用这种模式指导我们的整个科学文艺创作,就不那么合适了。
“灰姑娘”不应该承担,也承担不了普及具体科学知识的任务。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旦知识过时,小说也过时了。这和过去某些图解具体政策的文学作品一样,政策一转变,作品就过时了。
当代的科幻小说不仅仅要描写科学技术本身,而应该更广泛地表现时代、社会和人的思维在科技革命浪潮下的演变,勾画一个即将到来的、激动人心的时代。杨振宁博士说,没有哪一个科学家是通过看科幻小说来学习科学知识的,但科幻小说的确能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描写了乘炮弹去月球旅行。这种在人们看来是荒诞不经的奇想,却启发了苏联宇航事业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去研制现代火箭。“潜艇之父”西蒙来克称“凡尔纳是我生命的总导演。”克拉克的小说《太阳风帆》提出了利用太阳风去推动宇宙飞船的幻想,启发了美国的宇航科学家,引起了美国宇航局的注意。象《星球大战》《E·T》《日本沉没》这样在国外引起轰动的科幻电影,可以说没有多少科学意义,也没有很大的文学价值。但为什么大家喜欢?因为它很勇敢很大胆地幻想。专门从事研究中国科幻小说的英国女学者艾丽丝说:“我看中国的某些科幻小说缺乏大胆的幻想。如果让西方人读,他会认为不能算真正的科幻小说。”“灰姑娘”压着科普重担,不可能海阔天空地任意驰骋,变成了“有科无幻”的科学解释小说。所以“灰姑娘”要赢得众多的爱慕者,最重要的是她应该从某种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展示她动人心魄的魅力。这魅力,就是勇敢的幻想。这幻想或许不尽科学,却能激发创造力,引起发明创造。这就是科幻小说最主要的价值。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毫无疑义,今日中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正在形成。但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认识到想象是产生一代科学巨人和大发明家的必要条件。
八十年前,鲁迅就认为,中国应当提倡科学小说。今天,四化建设这样一个好的气氛为科幻小说创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应当产生儒勒·凡尔纳、威尔斯、爱伦坡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那样的科幻小说大师。我们不能一等再等,等到鲁迅的话讲过100年之后,中国的科幻小说仍是一位可怜巴巴的“灰姑娘”。


第8版(副刊)
专栏:

  皮影艺苑的跋涉者
  ——访山西皮影专家廉振华
  梁冬
书柜和书架上摆满了资料袋和装帧考究的图谱册;一行挂在绳索上的皮影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一张单人床和放着文房四宝的书桌使这个家拥挤得满满当当。这就是皮影专家廉振华的斗室。
年逾花甲的廉振华从小就迷上了皮影戏。而真正同皮影戏结成不解之缘,还是从1974年开始。那时,他把山西侯马市曲沃等地的皮影老艺人组织起皮影剧团。编写剧本、设计绘画、雕刻皮影等工作也落到他的肩上。为了继承、发展皮影戏的珍贵艺术遗产,他到北京、太原等城市的图书馆查找有关皮影的资料,失望而归。他到民间寻访,珍贵的皮影又被收缴,被焚毁。廉振华的心颤动了:皮影戏将面临绝迹,拯救这一古老的艺术遗产时不我待。
被称为“一担挑”的皮影戏,囿于小生产者家族式的经营演出方法,千百年来子承父业、徒经师传的职业规矩,限制了它的发展,“文革”中,皮影作为“四旧”又几乎断种。廉振华要收集劫后残存的皮影艺术资料,可谓筚路蓝缕。
皮影剧团成立后,廉振华兼任团长。他每随剧团深入城乡演出之余,都要打听走访皮影艺人,搜集皮影资料。一听说哪里有皮影,他就自己出钱购买,或当场临摹,一发现皮影剧本就自己抄录。他收买皮影、剧本和临摹花费了2000多元钱,他请老艺人讲皮影发展史、讲皮影戏都付给报酬,这一项又花费700多元。有一次,他请新绛店头乡的一位老艺人讲戏,看到老人生活贫困,便慷慨解囊,留下50元钱……
廉振华不顾年老体衰,背上画夹、画纸,栉风沐雨,劳碌奔波,跑遍了秦晋两省50多个市、县,走访了200多名老艺人,对秦晋皮影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继而,他又把探求皮影的触角伸向全国,研究辽宁盖县、河北唐山、湖南等地的皮影发展和互相影响的关系。足迹先后踏过8省市。经过几年的艰苦探求,他不仅搜集了失散、流落在民间的各种皮影5000件,而且临摹、搜集各种皮影人头像、服装、身段、车马、殿宇、花树、舞台布景10000件,记录整理了《采蘑菇》、《大闹天宫》、《鹤与龟》等30个剧目。
在搜集大量皮影资料后,廉振华又开始了更为艰巨细致的工作,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研究和绘制。5000件皮影要分门别类整理出来,10000件临摹的皮影造型要一件件修复并重绘在宣纸上,需要多少时间呢?有人粗略地计算了一番:10年!他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进行“全天候”工作。经过4个酷暑寒冬,4部15卷达3000多页的《秦晋皮影造型雕刻艺术图谱》终于脱稿,戏曲史专家吴晓铃先生为之作序。这部宏篇巨帙成为我国古老皮影戏艺术第一套系统、完整的宝贵资料。在整理图谱的同时,廉振华还写了十几万字的《秦晋皮影艺术》、《中国皮影的雕制与造型艺术》、《中国皮影戏》、《秦晋皮影在海外》等文章和专著。
廉振华奔波于民间,埋头于斗室,惨淡经营的并非一己的名山事业,他为的是使古老的艺术之树常青,荫庇后人。


第8版(副刊)
专栏:

  观舞涉笔
  郁风
作家是靠作品说话的,视觉艺术家也应是靠作品展示自己来被人认识的。
应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美籍华裔舞蹈家江青女士为我们演出了一场精采的独舞晚会,她以自己的生活哲理塑造出美丽而感人的舞蹈形象。通过这场演出,使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严肃的艺术家。
第一个节目《回》,就是回忆,回想,回味,回归……。她本人编舞,音乐用谭盾的八首钢琴曲:秋月、逗、山歌、听妈妈讲故事、古葬、荒野、云、欢。幕一拉开,缓慢的节奏,独舞者坐着的庄严造型,象一座古朴的雕塑。跟随那连续的缓慢的形体动作所形成的线的变化和美感,使我进入了她所创造的意境。
《阳关》是较为多数观众理解和喜爱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千多年来中国人流传吟诵的名句,那种渺茫、寂寞、依恋、惜别的情愫,不是通过抽象的文字,而是通过舞蹈——也就是具体的看得见的线、形、动作造型,人在生活中一定情感支配下的形体动态来体现的。编舞者自己设计的服装也恰到好处,既符合送别动作的需要,也足以具备了民族的文化审美特点。最后从台前用后退的舞步,走大S形逐渐向舞台正中深处隐去,就把观众置于已经唤起的记忆的告别的哀伤中……
最后一个节目《旅》,用同一主题变奏,三位编舞者根据各自对人生旅程的某种体会,创作了三段各不相同的同一主题的舞蹈。确实并非偏袒,我最喜欢《旅之三》,那也是她本人编舞、美籍意大利舞蹈艺术设计家吉娅妮女士设计舞台和服装,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合作。一条长长的白绸系在整个舞台两端,舞者在中间,在这条象征旅程的白绸中浮沉,奋进,挣扎,纠缠……人生中各种说不出的滋味,我发现舞蹈更胜于语言。(附图片)1 《回》2 《阳关》3 《旅》之三
郁风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