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谈谈物价问题(5)

价格在调整 生活在改善
张一耿 李克强
这几年的价格改革给人们的直接印象是:物价涨了。几乎各个阶层、各种不同收入档次的人对此都有反应。人们担心改革带来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水平下降,或者是延缓了生活改善的速度。究竟在价格改革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提高还是下降了?是改善得快了还是慢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郑重回答的问题。
事实是,这几年的价格改革,确实使市场物价总水平有所上升,有的年份上升幅度还比较大。其中副食品价格的上涨,更是群众反应最强烈的。物价的上涨,必然引起群众生活费用支出的增加。但是,应该肯定地说,从总体来看,这几年的价格改革,并没有导致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相反,还有相当幅度的提高。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最近几年是建国以来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得最快的时期。
近几年城乡居民生活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一、城市职工通过国家的价格补贴、提高工资、增发奖金等各种途径增加了收入。收入增加的幅度超过了物价上升的幅度。1986年每个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1332元,比1978年的614元提高了一倍多。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86年每个职工的年平均实际工资仍比1978年增加51.1%。
二、城镇居民就业面扩大,也使居民家庭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据对全国106个中、小城市1.7万户居民家庭收支情况的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家庭的就业面已由1978年的48.6%扩大为1986年的57.9%,平均每个就业者(包括就业者本人)抚养的人口数,由1978年的2.06人减少为1986年的1.73人(包括离退休职工)。就业面的扩大,加上职工平均工资的提高,使1986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费收入达到903元(月平均75.25元),比1978年增加587元,增长1.9倍,平均每年递增14%。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每年实际收入增长9%。
三、由于农副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86年全国农民出售农产品所得到的货币收入为1885.2亿元,比1978年出售同样多的农产品多得收入823.1亿元,根据统计部门的抽样调查,平均每个农民纯收入增加251.82元。农村工副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城乡人民收入的增加,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可以从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来加以说明。
先看城市居民的情况。1986年,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额达到865元(月平均72.1元),比1984年增加306元,增长54.7%,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消费水平提高29.2%,平均每年提高13.7%。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食品支出在全部生活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从一个侧面反映生活水平的高低。一般说,居民生活水平越低,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越大。1984年,我国城镇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为58%,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7年下降了14.3个百分点,1986年又下降为53.4%。但食品消费的绝对额还是逐年增加,1986年比1984年增加了14.3%。
城市居民已从“吃、穿、用”的支出顺序转变为“吃、用、穿”的顺序,居民消费各类商品的档次也在不断提高。表现在:
第一,食品消费向更富营养的结构发展。过去,相当部分城市居民的支出主要用于解决温饱问题。1957年城市居民不仅食品支出所占比重高,而且有近40%的食品支出是用于买粮食。但到1984年,买粮食的支出已下降到整个食品支出的19.5%,1986年又下降为14.4%。而被称为“副食”的蔬菜、肉、禽、蛋、水产品等却占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1986年平均每个城市居民购买以上这些“副食”的支出为270元,消费量比1984年增长12%。在副食品消费量中,牛羊肉、家禽、鲜蛋、水产品的增长速度高于猪肉的增长速度,在许多地区、许多家庭里,肥肉已明显地不受欢迎。这说明,居民的食品结构正向“高蛋白、低脂肪”方向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向消费量不高的瓜果、糕点,以及各种饮料、牛奶制品、风味食品、罐头食品、疗效食品等,现在也销量大增,1986年这些食品支出的比重已经超过“主食”的比重。
第二,衣着消费向中高档、多样化发展。50年代,居民的主要衣料是棉布,而现在棉布和布制服装的支出仅占居民衣着支出的5.1%。对多数居民来讲,穿着已不单纯是为了保暖,而是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要求美观、新颖、多样、舒适、大方。过去一般居民家庭很少问津的呢绒、绸缎等高档衣料和服装,现在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城市居民家庭中,有几套毛料衣服是很平常的事;在先富起来的一些农村居民家庭中,呢绒、绸缎对他们来说,也不再是陌生的了。
第三,中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购买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只有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以后,并达到一定支付能力时才有可能,因而,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额的大小及其在生活费中的比重可以作为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尺度。1986年平均每个城市居民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达106.32元,平均每户398元,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达12.3%。近两年这一变化尤其突出,1984年,平均每户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只有171元,只占生活费支出的7.6%。1986年末城市居民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照相机的拥有量,均比1984年增长60%以上。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提高。1986年全国农村除去生活资料的自给部分之外,农民人均购买生活用品的金额仍达216.97元,比1978年的44.84元增加了3.8倍。近年来,在农村,衣着、日用工业品、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都有了显著的增加,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已经大量进入农民家庭。“六五”期间全国有半数以上的农民家庭建造了新房,而且房屋质量越来越高。1985年末,农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4.7平方米,比1978年的8.1平方米增长了81.5%。
总起来看,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是不断提高的,这是事实。但也不可否认由于收入增加的状况是不平衡的,也确有少数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快或没有提高,甚至有的家庭收入相对有所降低,农村一些边、山、老、少、穷地区的人民生活还相当困难。在社会分配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情况,按劳分配原则的真正贯彻,也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对物价有意见、有牢骚,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当正视和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但这些问题决不是否定改革的论据,而是继续改革要解决的课题。
有的同志对调整物价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只看到物价在上涨,没有看到人民的生活在改善。还有的说:“宁愿不提工资,也不要涨物价。”似乎只要物价不提高,工资也不下降,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一定不会下降;而只要物价一上涨,哪怕工资增长更快,人民生活也不会提高。这种看法究竟对不对呢?40岁以上的同志都还记得,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近20年中,虽然物价较为稳定,职工的工资也没有降低,但由于生产发展缓慢或者停滞不前,市场上物资匮乏,“票证满街飞”,许多商品有价无货,名义上价格没有涨,但实际上买不到,生活不仅得不到改善,而且很不方便。可见,人民生活的改善与否,关键在于生产是否发展。价格改革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生产发展了,市场上的东西多了,这样就有了改善人民生活的坚实基础,这个道理已被过去几年的事实证明了。


第2版(经济)
专栏:

爱厂如家 厂兴我荣
哈制药三厂承包经营立新风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顾万明报道:“厂兴我荣”,这是哈尔滨制药三厂职工最近提出的口号。现在承包经营正在改变着这个厂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他们与工厂的隔膜感正在被消除。
哈尔滨制药三厂是一家以生产滋补药品为主的中型企业,过去由于职工与工厂是“两层皮”,工厂损失浪费现象较多,而职工不感到痛心。1985年以来,这家工厂经国家批准开始实行“工资总额与上交利润挂钩”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上交利润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67%,这使职工的生产热情激发了,他们提出了“厂兴我荣”的口号,人人争为振兴工厂操心出力,层层狠抓提高产品质量,使工厂主导产品一跃上升为国家金质奖。1985、1986两年中产量翻了两番多,出口创汇200万美元。
这个厂的职工为了增强企业后劲,把企业大部分留利用于发展生产。两年中工厂共筹集资金1150万元,使工厂在“七五”期间生产能力、利润水平均可增长一倍以上。(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经济)
专栏:

产销订合同 农工两得利
郸城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
本报讯 河南省郸城县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产品产地与加工企业签订产销合同,收到了农工互利的效果。
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之后,这个县为打开国家定购的农产品销路,每年都要派不少人到外地抓信息、摸行情。但由于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很弱,迫切希望有个较稳定的销售市场。
这个意见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县里决定主动与乡、村或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工厂按合同提供服务,农民按合同安排种植,双方的责权利明确。
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减少了流通环节,使农民得到了好处,也保证了工厂的原料供应。原来年产量只有5000吨的县啤酒厂,因原料不足,过去每年要派出十几名采购员奔赴全国各地组织货源,从外地调进的啤酒大麦,仅原料运输费这个厂就要支出近100万元。啤酒厂1985年在双楼、吴台等七个乡建立了1.5万亩啤酒大麦生产基地后,把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让利于民。农民每销售一公斤啤酒大麦,可比市场价多得6分钱,工厂也再不用为原料犯愁了。
产销把农民和工厂捆到一起后,各厂都主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派人到农户家了解生产困难,提供低价优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这就使原料基地的农产品质量、数量明显提高。(魏振宇 郭景轶)


第2版(经济)
专栏:

巨额浪费又一例:
大足氮肥厂沉睡七年
本报讯 据《四川日报》报道:投资150万元,停建7年多的四川省大足氮肥厂至今还在那里沉睡。
1978年,由省、地、县三级财政投资的设计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大足氮肥厂开工基建,1980年初停建,基建投资149万元,其中基建工程投资69.9万元,基建设备开支79.1万元,征用耕地86亩。工程下马后,本该迅速处理善后工作,但从1980年至今,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当初兴建氮肥厂时,由于原、燃材料没有落实,基建出现畸形状况,在基建房总面积中,生活用房占64.3%,以至此后数年内的改建工作很难进行。停建后,原永川地区曾拨款10万元,改建罐头厂。但仅修了2000多平方米的宿舍,最后因“当地原料不足,城乡人民吃水果罐头的不多”为由否决了改建方案。1981年,外贸部门拟利用厂房改建织绸厂,也仅热了一阵。1982年,又拟改建为麻袋厂,又因参加论证的人各持己见,闹得不欢而散。此后,拟定改建的方案多达20多个,均未落实。更值得注意的是,工程下马的当年,开始降价出售基建专用设备,以维持长期固定的有25名职工的护厂队每年的4万元开支。到1985年底,基建专用设备全部卖完,开始靠出租地盘和宿舍楼维持护厂队的开支,大有坐吃山空之势。


第2版(经济)
专栏:

上海航天局所属企业
发挥优势 生产民品
军工企业一般拥有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在完成军用产品生产任务的情况下,挖掘潜力,开发和生产民用产品,对四化建设意义重大。上海航天局所属企业在军工技术民用化方面做出可喜成绩,它们的许多产品适销对路,受到用户欢迎。1986年全局民品产值约占总产值的92%。
本报记者 蒋 铎摄影报道(附图片)
上海有线电厂在生产适于基层使用的122文字传真机。
上海新江机械厂生产的上海牌洗衣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上海新跃仪表厂努力把高、精、尖的航天技术,用于民品生产,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导电塑料电位器。这是工人在精心装配导电塑料电位器。


第2版(经济)
专栏:

七千多万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材料,1986年我国农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已经达到7521万多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9.8%。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促进了农村的种植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去年,我国农民人均非农业生产收入为95.7元,比上年增长10.94%。


第2版(经济)
专栏:

统筹安排 配套使用
江西管活用好老区建设资金
本报讯 记者李德金报道:江西省加强老区建设资金管理,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去年全省通过各种渠道统筹老区建设资金2.1亿多元,共扶助54个县和402个特困乡,其中有10个县和150个特困乡率先解决了温饱。
江西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每年筹集到的老区建设资金都要超过亿元。该省根据“统筹安排、分工合作、各有侧重、配套使用”的原则,把各方面支援老区建设的资金,捆起来通盘考虑,统一安排。去年全省这项资金有66%用于扶持老区发展各类“龙头”生产项目2100多个。由于这些项目,都能够带动一个县、一个乡的商品生产,从而加快了老区经济的发展速度。
永丰县利用本地资源,创办32个覆盖面大的龙头项目,使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香菇村”、“莲子村”、“开矿村”等商品生产村。宁冈县茅坪乡利用毛竹、猕猴桃等丰富资源先后兴办了竹艺厂、猕猴桃酒厂、罐头厂、土产炒货厂,乡镇企业产值一年增长3倍,全乡人均增收64元。
为了保证老区建设持久稳步地发展,去年全省还用30%的老区建设资金共6500多万元,帮助老区修建了一批急需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
为避免撒“胡椒面”、搞平均主义,在安排这项资金过程中,这个省还对过去投放的资金进行了清理,对凡是有经济效益的项目都实行有偿和部分有偿,做到有借有还、不计利息,到期由农业银行收回,按2‰付给手续费。


第2版(经济)
专栏:

既要保险又要防灾
——江苏保险事业采访札记之三
本报记者 施明慎
企业和个人参加保险,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安全保障,但是保险本身不能完全避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只有将保险与防灾防损工作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财产和生命的安全系数。令人担忧的是,社会上对这二者关系还认识不清。记者曾和一些从事保险工作的同志交谈,发觉在他们中间存在“保险公司的任务是进行经济补偿,防灾防损不关我们的事”的模糊认识,因而平时对于如何防灾防损重视不够,有的公司甚至连专职的防损人员都没有设置。一些企业和个人投保之后,也产生了“出了事反正有保险公司赔偿”的依赖思想,忽视安全生产。记者在江苏采访期间,翻阅部分理赔案例,发现或因设施陈旧,或因操作不符合安全规程等原因造成的失火、爆炸以及车、船祸占相当比例。这说明,目前,防灾防损是保险工作的薄弱环节,大有加强的必要。在这方面,江苏的同志做了不少努力。
我国保险事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至今仍属于创业阶段,财力、物力有限,人员不足也是个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江苏各级保险公司的同志注意动员社会力量防灾防损。1980年至1986年,江苏省保险公司拿出1241万元资金用于防灾宣传和改进包装工作。镇江市保险公司重点资助公安消防和交通部门购置消防设施。1981年以来,已向这些部门赠送了价值50多万元各种型号的消防车、手抬泵、水龙带、灭火器、测速器等器械。
江苏各级保险公司的同志还经常配合当地有关部门检查防灾防损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1985年底,南京市保险公司和市经委,消防支队等部门一起对南京制药厂进行检查,及时指出该厂存在光气泄露、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爆炸事故的隐患。现在该厂已更新管道。设备,并将光气车间改为密封式的,使其基本上符合安全标准,至今未发生事故。
搞好防灾防损工作,不仅可以避免国家财产的损失,而且有助于提高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著名的苏绣、玉雕等高档工艺品每年都为国家带来大量外汇收入。但是这些精美的商品很娇贵,往往由于包装不妥,运输不慎而出现破损。苏州市保险公司曾不得不为此付出外汇赔款,前几年赔付率一直在40%—50%左右,结果外宾不敢买,厂家不敢卖,一度影响了出口贸易。近两年,苏州市保险公司加强了工艺品的防损工作。他们协助有关单位改进包装,对投保的万元以上商品,亲自检验包装情况,直接护送到机场、码头。大大减少了赔款,1986年赔付率降至7%。
目前,江苏保险事业逐渐从国内市场拓展到海外。去年他们承保了中东、拉美贸易中心的货物运输和财产保险,承保了贝宁公路、塞内加尔等一些对外承包工程保险和转口货物运输保险,风险更大了,任务更重了。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防灾防损水平,已成为保险公司前进路上的新目标。


第2版(经济)
专栏:

湘北坚决制止乱采滥挖
桃林铅锌矿消除大隐患
本报讯 农民乱采滥挖给桃林铅锌矿造成的事故隐患,最近在岳阳市和临湘县人民政府的干预下得到解决。
桃林铅锌矿是地处湘北的一座大型有色金属矿。近年来,矿区附近农民纷纷上山挖矿,特别是今年春节后出现一股“淘金热”,经常有400多农民在银孔山陷落区淘金,到处开洞引水,积水冲入井下产生泥石流,危及矿山安全。2月22日,从陷落区泻入矿井的泥石达1500多立方,堵塞大巷、回风道及回风井180多米。不仅工人的生命安全无保障,也严重影响了矿山生产,一季度少出矿石45000多吨。
这个情况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4月13日,岳阳市欧正文副市长和临湘县黄大军副县长分别带领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桃林矿现场办公,通过协商,作出淘金农民限期撤离和处理陷落区隐患的九条具体规定。忠防镇和桃林矿联合成立了陷落区排险领导小组。经过一个多月的共同努力,淘金农民撤离了现场,面积达30亩的陷落区清理工程已基本完成。     (涂友生)


第2版(经济)
专栏:

文明的高弟街
——广州集贸市场巡礼(一)
新华社记者 张玉龙 符树柏
在广州繁华的北京路和起义路相通的一条长600多米、宽6米多的街道上,每天从清晨到傍晚,中外顾客络绎不绝。
这条街,名叫高弟街。相传宋初,整条街俱为高门宅弟,故而得名。多少年前,这里就是国内外早有声誉的商业区,1980年10月,这里开设了全市第一个日用工业品贸易市场,为广州个体户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高弟街实际是一个露天的大商场。不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穿的、用的,在这里都可以买到。工商管理所的同志告诉我们,这里有600多个档位,商品大同小异,每天顾客达4万多人次。形成了买方市场的格局,档位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谁的款式新,质量好,价钱公道,谁才能招徕顾客。
陈记档主见我们走过来,热情地招呼:“大哥,小姐,请问需要什么?”他指着一件新潮服装介绍道:“这是我近日看电视按日本款式仿制的;那件是按香港时装杂志上的流行式特制的。”他那殷勤有加之态度是大商店难得一见的。几位打扮入时的姑娘来到档位前,挑颜色,择料子,试样子,问价钱,折腾了半天,只相中了一件。我们以为档主一定会发态度了,谁知他满脸带笑地说:“请过两天再来,我再选些新款式,保你们称心如意。”
这条街上,还有58家国营、集体商店,它们不甘寂寞,奋然投身到竞争之中。广州皮鞋厂在这里设了展销部,橱窗里摆着100多种鞋样。同时还开辟了一项新业务“量脚做鞋”,一下招来了20多个省市的顾客。广州市郊一位农民竟订做了一双30多厘米长的皮鞋,象一只小船!不久前,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青年穿上为他特制的皮鞋,原来长短不一的双腿一样长了,走起路又精神又轻快。这位青年逢人就说,我从会走路就买不到合适的鞋穿,搞活市场,首先给我带来了好处。
商业没有不讲赢利的,但是赢利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198号摊档前挂着一面红旗,上面写着“拾金不昧”。这个档主叫黄继文,二十四、五岁。去年,大连市一个顾客来购货,不慎丢了皮包,内有6840元人民币。他拾到皮包马上送到工商所,工商所很快找到大连来的顾客。这个顾客万分感激,一定要拿出一笔钱来酬谢小黄,小黄谢绝了,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经济)
专栏:

邓家村里奇妙景观风景鱼泉百鱼嬉游
新华社南宁6月1日电 (记者梁鹏志、赖玉章)在距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城约4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邓家村,村里有一处40多米见方、水深0.2至0.7米的“风景鱼泉”。
鱼泉由十几棵枫、樟、檀树环抱,泉水清澈见底。这个泉之所以被称作“鱼泉”,是因为这里生长着上百条鲤鱼、草鱼和青鱼,十几斤重的就有好几条,一般的也有两三斤重。更奇怪的是,这些鱼一点也不怕人,有时候还敢于到出水口边洗菜的地方,抢吃村姑农妇手中的蔬菜。观鱼聊天,已经成为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据了解,“风景鱼泉”历史已很悠久。


第2版(经济)
专栏:

田副总理参观南斯拉夫经济展览会
本报讯 六月一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南斯拉夫驻华大使德拉甘的陪同下,参观了南斯拉夫经济展览会。他赞扬展览会的组织工作做得好,展品比较广泛,可以使中国人民更全面地了解南斯拉夫,尤其是展出的农作物优良品种、食品工业,给人的印象很深。南斯拉夫经济展览会是五月二十五日开幕的,到今天,前来参观的经济界、贸易界人士和专业技术人员八万多人。
(赵雪英)


第2版(经济)
专栏:

彩虹系列风扇已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本报讯 广东省美的家用电器公司生产的美的牌彩虹系列风扇,已大批量出口远销到南美洲、中东、非洲、东南亚和港澳等地。到目前为止,外贸部门已定购四十万台。该产品最大的特点是除电器构件外,其他零件使用优质塑料和工程塑料制成,从而缩短生产周期,材料利用率也高,整机的重量比同类型金属扇轻一倍多,价格比金属扇低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
(谢德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