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种花人手记
圣野
1
《小朋友》诞生65年了,为培育祖国的花朵尽了一份绵薄之力,作为种花人,我们感到欣慰。
一本杂志一出来,这本杂志的编辑人员的气质、水平、素养和作风,完整无误地反映在杂志上。编辑人员的境界有多高,这本杂志的境界就有多高。出版,交出了我们全部的答案,不可能有任何隐瞒。
2
这几年,给低幼期刊写作画画的人,逐渐多起来。这支队伍,在50年代、60年代一直是很小的。
编辑室给每个人规定了任务,有空的时候,要到成人的文学期刊里多发现一批乐于为孩子写作的作者。特别是6月这一期,一定要仔细翻一翻。如发现几个新的作者,马上写信去,主动约了稿。我们采取的是滚雪球的办法。
有的作者,原来是为成人文学期刊写稿的,因为我们主动联系,或在外出组稿时登门拜访,把他们的一部分精力和兴趣吸引到儿童文学园地上来了。象湖北的杨书案、田野,就是这样的。后来,他们的作品还在《小朋友》和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的评奖中得过奖。
3
打听到上海淮海中路小学有几个爱讲故事的大王,我们找到了总辅导员沈增美老师,开展了一个热热闹闹的讲故事比赛。
你看那小故事大王,把手臂往屁股后一搁,就津津有味地讲述起《小朋友》上的故事来了。哪只故事越听越生动,哪只故事听了叫人打瞌睡,通过小故事大王的口,等于进行了一次生动直接的民意测验。
后来,上海不少小学和镇江市少年宫都开展过专讲《小朋友》上故事的竞赛活动。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还先后举行区、市低年级老师指导阅读《小朋友》观摩教学活动。
编辑同志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每篇故事都是自己提供的,可说是腊月里吃冰,点点在心头。当时间许可的时候,我们也通知作者一起去听听,让他们能直接听到来自生活的信息和对他们作品的反馈。
4
为了增加一点动物知识,编辑同志主动争取到上海动物园的猴馆、鸟馆体验生活,进行跟班劳动。我们跟猴馆的阿姨一早起来打扫周围环境,倾听各种猴子的叫音,当猴馆的工人休息的时候,我们都忙碌着,仔细地观察着各类猴子的动静。我们看懒猴白天呼呼睡大觉,可一到晚上,又是跳,又是叫,却活跃得很呢!我们看猴子妈妈怎样细心地给小猴子背上抓痒痒……而弹跳能力最强的,莫过于长臂猿了,在树枝与树枝之间,它能做出非常惊险的动作……一幅非常生动有趣的百猴图,在我们的脑子里逐渐酝酿成熟了。刊于《小朋友》的陈永镇画的《百猴图》,实际上是编辑集体劳动的成果。
5
1961年夏天,为了了解《小朋友》的创刊史,《小朋友》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愚园路《小朋友》第一任主编黎锦晖先生的寓所进行集体访问。那时,黎先生虽已七十多岁高龄,但精神却很好,还十分健谈。他给我们介绍,当时的《小朋友》,每期有一版小朋友们的照片,冠以“爱读《小朋友》的好朋友”。每个小朋友和家长,看到这份杂志,都舍得把孩子的天真活泼的照片寄给我们。照片登出来了,这是我们和孩子建立的最初的友谊。黎先生还谈到,每期杂志,象个小小的迷宫,总有些有趣的让孩子乐于思考的民间谜语或画谜吸引着孩子。《小朋友》的封面字一期换一个,都是请杂志的小主人自己写的。孩子们一看到这本杂志,就喜欢上了,说,这是他们自己的杂志。黎先生还拿出解放后重新出版的《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等儿童歌舞剧给我们看。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在20年代曾经风靡全国的儿童歌舞剧,至今还在人们口头上、心上活着,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6
当报上发表了“救救大熊猫”的消息以后,全国各行各业,大人、小孩和外国朋友,都在焦急地关心着面临灭绝危险的大熊猫的命运。
《小朋友》编辑部特地举办了一个倡议捐赠一期稿费的“抢救大熊猫”的专辑。接到倡议信,正在医院治病的作家胡景芳,扶着病床,立刻给我们写好了《献上一棵灵芝草》的儿童剧,飞速寄来。老作家金近立刻从北京寄来了《快快救熊猫》的诗,画家陈永镇从合肥给我们寄来了救救大熊猫的画。
多么高尚、多么珍贵的一份同情心啊,大家爱护珍奇动物大熊猫,就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大家给危难中的大熊猫送去的,是一束束心灵上的灵芝草!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蕾初绽发英华
陈绍武
两年前,她的名字还鲜为人知;今天,她成为第四届“梅花奖”获得者。这位生性质朴却心里有数儿的姑娘,便是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旦角新秀、张(君秋)门弟子雷英。
她入天津戏校学艺刚两年,“四人帮”垮台了。“师哥”、“师姐”们学的是清一色的“样板戏”,而她和她的同学们却有幸涉足古老艺术的殿堂,吮吸着传统京剧的甘美乳汁。老师们认定这个嗓音甜美、模样周正的小丫头是块大青衣的好材料,都热情地传艺给她,使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了,如果按照惯例,把她们这批学生分到名角林立的院团里去,雷英这个“小字辈儿”十之八九只能站在边儿上来个宫女、丫环的活儿。要想唱大轴儿?别忙,那得等到“师奶奶”“师姑”们相继息影舞台之后,不过到那会儿,她大抵也许徐娘半老了!命运又恩赐了她,有远见的天津市领导,出于对振兴京剧的宏观考虑,毅然决定由这班娃娃单组一个团。如今,雷英和另几名青年演员挑起了大梁。
值得提到的是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十分热心于文化建设,他亲自为有希望的苗子们相继延师授艺。雷英得拜张君秋名下,便是这位不知疲倦的市长促成的。雷英刻苦学艺,不负领导和老师的期望,驻京学艺几个月里,不逛公园,不遛商场,一门心思钻到艺术里。在短短的一百多天里,咬牙苦练,硬是拿下了《望江亭》、《秦香莲》、《状元媒》、《玉堂春》、《四郎探母》和《刘兰芝》等几出大戏,许多戏曲专家看了她的演出,都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她继承了张派的艺术风格,又有新的发展。


第8版(副刊)
专栏:谈艺录

博采众长韵自新
——听吴霜吴迎独唱独奏音乐会
高伟
当年天真活泼的小霜,经过了5年艰辛的留学生活,回到北京,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师、她的堂弟吴迎联袂举行音乐会,吸引了来自各方面的听众,受到了热情的称赞。
吴迎的钢琴独奏庄重、严谨,忠实于作品原有的风格。1980年,他曾获全国钢琴选拔赛第一名。1982年,又赴音乐之乡—维也纳,师从世界著名钢琴家保尔·巴杜拉一斯可达学习钢琴演奏专业。由于他生性较为腼腆、内向,所以正符合于德奥乐派要求的深沉和细腻。一般来讲,德奥乐派的演奏曲高和寡,观众亦要有较高的鉴赏力,但吴迎敢于登台演奏情调低沉、痛苦的舒伯特D784奏鸣曲,不能不让人赞叹他的胆量。长达20分钟的演奏,一丝不苟,感人至深。当他弹起中国乐曲《百鸟朝凤》时,更是热情洒脱,各种鸟鸣的模仿,维妙维肖。
吴霜在1980年全国声乐比赛中曾获三等奖,后又赴美,随声震世界乐坛的美国第一代黑人歌唱大师卡米拉·威廉斯学习。毕业后在1986年美国华人艺术中心举办的“北加利福尼亚中国艺术、民族声乐比赛”中荣膺第一名。她在这次音乐会上,用法、意、德、英四种语言,演唱了人们不太熟悉的六首外国作品。这些作品从古典到现代,时间的跨度是很大的。吴霜的唱法属于美国化了的着重音色控制的德奥派,有别于意大利学派与纯欧洲学派。在声音的运用上,力求避免过度的敞亮,工于修饰、含蓄,甚至在唱超高音时都追求一种与中高音类同的音色。她演唱,或许不能感到强烈的力度与爆发,但是却耐人寻味,余音不绝。吴霜唱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音色纯净,圣洁典雅。特别是花腔部分,用声细腻而质朴,轻盈而稳定。旋律的快速级进或音区跳跃,在气息的控制上能从容自如,句法准确,没有任何换声区变化的痕迹。
吴霜选唱的中国作品有四首,还唱了评剧《祥林嫂》选段,吐字清晰,风格准确,味道也很浓。《燕子》速度偏慢,气息控制难,情绪上却更为深切,这是她自己独特的处理。
几首中国作品的演唱,我觉得验证了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即如何看待学习西方发声方法与演唱民族作品相结合的问题。吴霜唱莫扎特的《音乐会咏叹调》,又唱新疆民歌和特色浓郁的评剧,而且每首作品都能以准确的风格演唱得恰到妙处。看来学习欧洲传统唱法,用他们已形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增强气息的控制、声音位置的贯通,与演唱我们民族作品并不矛盾。只是在语言风格上,欣赏心理上突出其不同特色而已。从吴霜的演唱中,看得出她在不断地调理着演唱机能,力求和谐。她成功了!
吴霜、吴迎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出国多年,却不忘记表现自己民族的音乐艺术。“把所学到的西洋音乐理论和本民族的艺术风格结合起来。”这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第8版(副刊)
专栏:

虞美人
——参观乔十光漆画展
王世襄

楚奁汉箧争妍媚,彩笔髹成器。今朝悬作画图看,几度圆廊彳亍几回还。漓江帆影飏春晓,九寨新秋好。五光十色忒寻常,何止百般颜色十般光?

钩描镂贴堆填嵌,一罩都沉陷。指尖些许炭条轻,磨得周天浑沌放光明!今来喜见推陈处,泼漆生奇趣。云山烟树入微茫,蓦忆扁舟雨里下潇湘。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观音的“摇身一变”
李哲良
四川大足宝顶山的十大明王之首的马头明王,是一尊金刚怒目式的凶神,很难想象这是观音菩萨的另一化身。他原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个善神,名叫双马童,又叫马头观音。这名字就很特别,声音在别人是“听”,他却是“观”,意思是凡遇难者只要念他的名字,他就“观”其声音前往拯救,足见其法力是很大的。
当他远涉重洋,从印度来到中国时,开始还是男性形象,但到了唐代却摇身变为女性了。《释氏要览》说:“造像梵相,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如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菩萨本无性别之分,男女均可,但大约慈母之爱、女性之美,颇能打动凡心,而且极富人性美、人情美,所以一向自诩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佛国也不能不打破清规,向世俗人间靠拢。特别是在以君主的家长式统治为中心的宗法性社会的中国,西方的各路神明要在中国立住脚,就必须人化、世俗化。如果一味的以威严和金刚怒目自居,根本不管自身所处的“环境气候”,那就很难拥有众多虔诚的信徒。救苦救难的观音,大约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为了在中国得到芸芸众生的承认,他首先是摇身一变,化男为女,甚至不惜以“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而出现在信徒们的面前,看去娇态十足,妩媚可人。
四川三台县的涪江对岸的小庙里,就有一尊“出格”的观音菩萨。她头戴花冠,身披缨络,细腰裸露,看去似笑非笑,翩翩欲舞,十分潇洒,当地人称之为“摩登观音”。
大足北山的数珠观音则又是另一种媚态,她双脚立于莲花之上,头向左侧,身向右转,形成反“S”形,双手自然地放于腹前。看去含情脉脉,妩媚动人,当地人呼之为“媚态观音”。
还有“翘脚观音”、“千手观音”等等,大多一扫金刚怒目之势,而变成低眉的菩萨。这当然是人们用自己的“审美尺度”来塑造的“神”,宫娥、美女即是塑造菩萨的模特儿。令人玩味再三的是,在众香客的眼里,不管是摩登观音也好,媚态观音也好,或似宫娥,或似美人,哪怕是妓女模样,只要是“神”,即一律顶礼膜拜,照烧香火。有时,唯其媚态或摩登,似乎更得香客们的信赖。我常纳闷,这是什么原因呢?民谚有云: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从审美角度看,怒目式的抒发给人的感受是激越强烈,具有一种撼人心弦的力量;低眉式的描绘则令人久久品味,如余音缭绕,不绝如缕。应当说两者都是美,“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宽严结合,松紧兼济,不失为治世之道。但比较而言,还是以低眉式的慈悲为妙。从审美心理看,低眉式的描绘,其所以具有特殊的功能,就在于它同观赏者偏于寻求含蓄隽永、赏析新奇和乐于接受的审美心态相一致。所以,低眉闭目寓不尽之意于“眼”外,摩登媚态寓法力于慈蔼之中,比一目了然、金刚怒目就更令人赏心玩味。所谓“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和“寓庄于谐”,大抵就是低眉式的精妙所在。或许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单位里同志间的批评以及写文章等等,低眉式的婉言恐怕比金刚怒目式的呵斥更易于让人接受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新竹〔漆画〕  乔十光


第8版(副刊)
专栏:

两代读者
〔为《小朋友》创刊六十五周年作〕 黄永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