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7-04-30

1987-04-30新闻联播 文字版

春天里,中国发生的事……——献给1987年的五一节

第4版(副刊)<br/>专栏:大地<br/><br/> 春天里,中国发生的事……<br/> ——献给1987年的五一节<br/> 左朝胜<br/> 一个民族的嘴巴……<br/> 象春天里蹦蹦跳跳的小雨珠儿,一个人们不太熟悉的名词也蹦到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饭桌上,“超导”成了人们的话题。<br/> 因为我是科技日报记者,原先对科技报道不咋感兴趣的街坊邻居,对我也有点“注目”了:“喂,说说看,超导是咋回事?”<br/> 沾了超导研究的光,我不免有点受宠若惊,于是热心地进行现场“科普”。<br/> “就是研究这样一种导电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用绝对温度K来表示),导电时,电阻等于零;储存电流时,也没有消耗;还有抗磁性,造个悬浮列车什么的,挺棒!”<br/> 一下子,邻居们的“学术讨论”便开始纵横捭阖了……火爆中,我再加点盐:“超导材料大都是用稀土生产的。我国稀土资源的储量,占全世界70%以上。”<br/> 哟嗬!稀土啊,你真长眼!脚下的土地又陡增了大伙几分自豪感。一位毛头小伙子突然大彻大悟:“乖乖,咱中国真是块宝地呀!”<br/> 情知大伙的想象力已经大大地超越了现实,但我置身其中,仍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br/> 这毕竟是在谈科学啊。比谈猪肉与西装的价格还来劲。<br/> 我真想对科学家长揖到地:多给大伙创造几个类似超导的话题吧。一个民族的嘴巴,常常挂着自己的科学,那多雅!<br/> 北京有这样一股风……<br/> 北京的气候不如南方滋润。立春以来,紧着刮风。大风、小风、阵风、旋风、越刮越暖的风……<br/> 春风浩荡!真有点儿意韵。<br/> 在阵阵风里,我急匆匆地赶到北京大学电教楼去参加一个超导学术研讨会。<br/> 铺着乳白色塑胶地板的会议室,象个课堂。前面有黑板、有讲台、有幻灯机,一排排窄窄的桌子后面,摆着一排排镀铬的折叠椅。<br/> 因为预计只有几十人参加,会议室后面空半截。谁料,会议开始时,空着的半截被各种各样的椅子、板凳填满了。<br/> 我留心一下,我国超导研究几支劲旅的领衔人物都到场了。我突然为脚下的塑胶地板而骄傲,你承担着全中国超导研究的干将精英。<br/> 这里不按等级名次排座,谁来的早,谁就坐最佳位置。每人发言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分钟;发言时,听众可以打断、插话、提问……<br/> 大家坦诚地公布着各自的成果,热烈地交流着各自的看法,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形,用幻灯在小银幕上打公式……<br/> 一阵阵严谨的论述,夹几句科学家特有的幽默,引起一片愉悦的欢笑。这动人的声响回荡在会议室里,如同北京的春风。<br/> 这是洁静的风——室内始终无人抽烟、污染空气;<br/> 这是强劲的风——谋划着中国超导研究的大举方略;<br/> 这是将要破门而出的旋风——旋他一个“当惊世界殊”……<br/> 真好!春天。北京有这样一股风……<br/> 走进了劳动创造奇迹的世界<br/> 当今世界上科学界的竞争十分有趣。<br/> 开始是谁取得了成果,就发表论文。可是论文从完稿、寄出、编辑到印刷、发行、问世,总有几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说不定人家又有了新突破。为了提前发布成果,科学家们就在论文发表之前,搞个摘要,称作“预印本”向世界各国同行分寄。可渐渐又发现,有些科研项目突破后,出成果的时间常常是几天之差、几时之差,甚至几分之差……预印本也远远跟不上时效需要了。于是——<br/> 科学界和新闻界携起了手。<br/> 在这场全球性的超导研究竞赛中,各国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通过报纸、电台发布的。<br/> 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越来越频繁地晃动着记者的身影。<br/> 《人民日报》发布了中国科学家制备的超导材料起始温度超过100K的消息,美国有的实验室依照这一消息所公布的材料配方重复了这一成果。然后,在试验报告后面赫然注明: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日报》。<br/> 科学家们开始注重收集和保存报纸了。<br/> 这是报纸的荣幸,这是记者的荣幸。<br/> 在实验室这块特殊的劳动田地里,我看到教授们熬得通红的眼睛和冲起了燎泡的嘴角;我看到研究生们甩在一旁早已断了热气的半杯咖啡;我看到学者们的焦急和叹息;我看到科学家欣喜时,那一片令人难以置信的孩子般的天真……<br/> 一个曾是大学校长的教授,和他的学生是那般诚恳地切磋……<br/> 一个曾是教授的大学校长,在实验室里召开别具一格的办公会议……<br/> 啊,原来他们是这样劳动的!<br/> ——我走进了一个劳动创造奇迹的世界。<br/> ——我看到了生命之树的灵魂。<br/> 今天,在举国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在超导研究上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正是由于他们夜以继日地艰苦劳动,才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带来了春天……

我心中的词汇

第4版(副刊)<br/>专栏:诗画配<br/><br/> 我心中的词汇<br/> 乔治—拉杜·基洛维奇<br/> 一垄垄的麦子,多么茁壮,<br/> 就象我的祖国的麦子一样。<br/> 农民劳动的双手,<br/> 也象我国农民的手一样。<br/> 劳动烧灼了双手,<br/> 劳动带来了欢乐,<br/> 全世界农民的手都一样。<br/> 这里,我在四川的青城山下,<br/> 手中擎着一株麦穗,<br/> 我在思考:<br/> 在人们的心中,<br/> 激荡着这样的词汇,<br/> 我想把这词汇读作“麦穗”,<br/> 我想它的中译文应是:<br/> 友谊和劳动!<br/> 顾黛丽译<br/> (作者是罗马尼亚《火花报》记者访华代表团团员)(附图片)<br/> 刘巨德插图

劳动万岁(图片)

第4版(副刊)<br/>专栏:<br/><br/> 劳动万岁〔速写三幅〕 刘崇<br/> 燕山水泥厂扩建工程加紧进行<br/> 光荣啊,城市美容师<br/> 首都的“窗口”在黎明时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