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加强建设经济的系统研究
薛葆鼎 舒待之
建设经济的系统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研究的突出环节和当务之急。
这里所说的“建设”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中扩大再生产能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效用的全过程。它包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三个部分:一是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能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效用的过程。它主要指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改进和更新原有生产手段,发挥更大生产能力的过程。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我国在今后一个长时期内应该更多运用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二是联合型扩大再生产能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效用的过程。它主要指企业之间通过横向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发挥出新的整体生产能力的过程。我们应在避免盲目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利用它;三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能力形成、发展和发挥效用的过程。它主要指各地区、各部门直至国家,通过新建一系列生产项目,形成整个社会的新的生产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于耗资多、费时长、见效慢,要严格控制其规模。应该强调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建设已日益分化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领域,具有独特的自身发展规律。马克思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研究和分析,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发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对经济规律的科学认识,第一次把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领域和经济环节,与生产和流通并列地提出。这是对建设经济的独立功用的正确概括。
对任何系统的考察,都必须把该系统置于更大的系统之中,研究它们的全面联系。研究建设经济,首先也必须考察建设与生产、流通的相互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流通代表着现有的生产能力;建设则代表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建设和生产、流通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生产、流通是建设的基础;建设是生产、流通的发展。没有生产和流通,建设就无从谈起;没有建设,生产和流通就不能在日益提高的水平和日益扩展的规模上进行。综观近代以来经济发展史,建设始终是我们发展和扩大生产、流通的主要手段和主要环节;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努力使建设与生产、流通协调、衔接、配套,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大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建设经济本身有着内在的要素和结构。大体说来,建设经济可分为建设类型和规模、投资方向和结构、生产力布局这样三个主要因素和构成。
建设类型和规模。应该在生产和流通的基础上,并根据生产、流通的实际需要,确定建设的类型和规模。一般说来,可根据现有生产能力及其实际需要,区别轻重缓急,相应确定内涵、联合或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方式(建设类型)及其规模,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尽力而为”。离开了对建设类型和规模的合理确定,建设就会走偏方向。
投资方向和结构。在确定建设类型和规模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投资方向和结构的合理选择,使各个建设项目有步骤、有重点地“上马”,使生产和流通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随着建设的发展逐步得到解决。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是紧密联系的。投资方向主要和首要考虑的当然是生产和流通的实际需要。而投资结构不仅要考虑生产和流通的实际需要,而且要考虑相应的资源分布、环境条件(地质、地震、气候、生态平衡、相邻地区之间的关系等)、人口密度、交通运输等各种配套条件;不仅要考虑生产设施的建设,而且要考虑相应的生活设施的建设。一定的投资方向是需要一定的投资结构加以保证的。以往投资中的毛病就在于对配套建设重视不够,不能形成综合性生产能力,以取得综合的投资效益。
生产力布局。合理的投资方向和结构还同时需要良好的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建设,要逐步形成一个协调的生产力布局,并使建设项目在整个生产力布局中发挥出综合的经济效益。在纵向上,要使现有的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产能力衔接协调并有所发展,起到逐步更新换代的作用;在横向上,要使现有的建设项目与其他方面的生产、流通形成配套,并在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上促进它们的发展。良好的生产力布局既是合理的建设类型和规模、合理的投资方向和结构的必然归宿,又能为进一步的建设提供合理的基础和体系。
用系统的观点考察建设经济,就要注意使内涵、联合和外延三种建设类型及其规模相互协调配套;使建设类型和规模、投资方向和结构、生产力布局三个建设经济的内在要素和构成协调配套;并使建设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发展协调配套,从而发挥其独立的功用和效益。
建设经济的系统构成,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工作机制和体制。从总体上说,这种工作机制和体制大致可划分为主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成套设备按照建设要求的供应和配备、生活设施的设计和施工三个主要环节。
主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建设经济工作机制和体制的核心。通过主体工程的设计,确定建设类型和规模、投资方向和结构;通过主体工程的施工,发展和完善已有的生产力布局。设计是建设经济中的“软件”。没有科学设计加以指导和保证的施工,必然是盲目无效的施工。主体工程的设计必须日益严密、严格和规范。施工则必须在设计蓝图的指导下,保质保量地进行。为了保证主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科学和完善,建设经济体制上应有相应的保证。一是应该有计划、有控制地继续下放部分建设经济的权力(尤其是内涵和联合型扩大再生产的权力),使投资者以及设计和施工者能直接从建设中得到实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应该继续倡导社会主义条件下合理积极的竞争。设计和施工中的“招标发包”制,应坚持贯彻下去,并要有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所适用的新办法和新措施;三是要加快完善投资、设计、施工方面的“建设责任制”,明确建设经济方面的权、责、利,并有相应的法律措施加以监督和保证。
成套设备按照建设要求的供应和配备是建设经济工作机制和体制的关键。为了保证主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顺利进展,成套设备的供应和配备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重视:一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必须了解现代技术发展的成果和趋势,从我国国情出发,及时供应先进适用的成套设备,以保证主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高水平、高质量;二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必须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使成套设备的供应和配备根据计划面对市场、多渠道地进行。如果什么都纳入计划调拨,只会越来越落后于实践的要求。
生活设施的设计和施工是建设经济工作机制和体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必须在生产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同时,相应进行生活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如在一些工业生产基地,要相应进行有关城镇的建设,才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而最终保证建设经济的宏观效益。鉴于这一问题长期遭到忽视,概念含糊,甚至存在一些思想混乱,有必要将其郑重提出,作为建设经济工作机制和体制中的单独环节和重要标志。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有近38年的历程;从粉碎“四人帮”至今,也已有近11年的历程。无论从38年的历程还是从11年的历程来看,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起伏,都是与建设经济中的成功和挫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实施“七五”计划的过程中,加强对建设经济的系统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第5版(理论)
专栏:调查报告

国营商业经营形式改革的一个新尝试
——租赁、承包、股金三位一体经营形式的调查
高涤陈
国营商业如何改革?辽宁省本溪市关广梅同志的租赁、承包、股金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经营形式,向我们提供了新鲜经验,是国营商业经营形式改革的一个新尝试。
关广梅是本溪市蔬菜公司所属“消防副食品商场”的职工,当过营业员、门市部主任、业务副经理。她的租赁式经营的新形式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由经营承包到单个企业的个人租赁、承包、股金三结合的经营;第二阶段是由单个企业的租赁式经营扩展为租赁群体,进而向商业集团发展。她在1985年租赁了“消防副食品商场”之后,1986年又租下了长期亏损濒临破产的“光明商店”和全市最大的副食品商店——东明商场,1987年起又租了5个副食品商店,使租赁的商店达到8个(约占全市国营副食品商店总数的1/5和零售总额的1/3),从而形成一个新式的租赁经营的商业集团。
租赁以来,这个经营群体(包括每一个核算单位)的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它们的销售额比租赁前提高26.5%,实现利润额比租赁前提高62.1%。其中最早租赁的“消防副食品商场”实现利润比合同规定高50%,比租赁前实际利润额高1.5倍;行将破产的“光明商店”(70个职工、6个零售点)租赁后一个月转亏为盈,8个月后盈利达8万元;全市最大的“东明商场”租赁后5个月,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倍。
关广梅的租赁、承包、股金三位一体经营形式的成功,有力地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这种新的经营形式对大中型国营商业企业也能行之有效。
一般租赁制只试用于小型国营商业企业的改革,对于大中型国营商业企业,除经理负责制、承包责任制和刚刚试行的股份制外,是否还有其它更有效的经营形式呢?关广梅用她的实践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租赁、承包、股金三位一体经营形式的主要内容是:①承租者须具有保证人和一定数量的抵押金;②招标的标的,除租金数量外,还有按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确定的利润额,承租者承担交纳租金和完成利润指标的双重义务;③承租者不领取工资,其个人收入在完成标的利润前提下,按企业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限制了承租人与职工收入的过分悬殊;④企业税后利润须按一定比例留作积累,用于扩大经营;⑤租赁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权、人事权、职工劳动收入分配权,由承租者全权处理;⑥企业内部实行全员责任制,把完成销售定额同职工收入直接联系起来,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⑦企业内部职工入股,建立职工代表会议,把承租者的义务、承包的责任、企业经营的目标同每个职工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形成了承租者与企业职工的新型关系。
这种新的租赁经营形式既不同于一般租赁和普通经营承包,又不同于试行中的股金或股份制,而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它集中了三者的优势,使租赁机制的力量和承包与股金的经济作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在这种新的经营形式下,经济改革所提出的“两权分离”、政企分开、精兵简政等问题,以及国营商业旧体制中“鞭打快牛”、“大锅饭”、“铁饭碗”等等积弊,都得到了迅速而有序的妥善解决。
由于租赁、承包、股金三位一体经营形式保持了全民所有制,体现了国家、企业、职工和经营者四方面利益的一致性,保证了商业企业的扩大经营,便于国家宏观控制,因而它能够成为大中型国营商业企业改革的一种有效形式。
第二,租赁、承包、股金三位一体经营形式能够对市场负责。
这种新的经营形式在本溪市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它能够比较好地起到对市场负责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这种新经营形式在租赁甲乙双方自愿基础上明确规定了企业所要完成的经济指标,这就形成一种压力,使经营者必须根据人们消费需要,不断增加品种,扩大经营,这在客观上起到了对市场负责的作用;第二,不仅承租人的经济收入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经营,而且企业内部的全员责任制和分配制度,又把每个职工的经济利益同企业各项具体经营活动与服务质量联系在一起,这就产生了对市场负责的内在动力;第三,这种经营形式给承租人和企业以充分经营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经营的商品经营者,从而使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地进行购销活动;第四,这种新经营形式由单个企业发展到群体,进而形成集团经营,从而有了对市场负责的组织力量。
正是由于以上各点,加之关广梅本人有良好的素质,她把对市场负责作为租赁经营的宗旨,因此,这个租赁群体在组织供应、平抑物价、稳定市场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
掌握货源,扩大供应。租赁后,这个租赁群体先后同近郊37个蔬菜大户,以互利互惠、信誉第一为原则,建立起新的购销关系;通过产销联营、合资办厂、合同订购等多种横向联系方式,同外埠许多地方建立起经常性的购销关系,使进货渠道走向相对稳定。由于有了比较充足和稳定的货源,租赁群体的销售额急剧上升。租赁最早的“消防副食品商场”,1985年下半年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6%;“光明商店”租赁后5—12月销售额猛增66.1%;“东明商场”仅5个月销售额就增加27.7%。
增加品种,满足人们对副食品的多种需要。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承租者每租一个商店,对部、组和售货员个人都规定了增加商品品种的具体要求。“消防副食品商场”比承包租赁前的经营品种增加近1倍半,“东明商场”仅3个月就比租赁前增加1倍。
平抑物价,保护消费者利益。这个租赁群体实行薄利多销,畅销货不涨价,滞销品价格下浮的经营原则。在随行就市经营蔬菜过程中,每当某种蔬菜供不应求、价格上升时,他们及时组织进货,以低于市场中位价格出售,从而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平抑市场物价的积极作用。
这种新的经营形式在向集团商业方向发展过程中,是否会形成新的垄断或独家经营呢?完全不会。尽管它能够形成较大的集团商业,它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只能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别的承租者和其它商业组织会同它展开竞争,何况它内部的各个商店都实行独立核算,各负盈亏,他们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竞争。因此,它不会也不可能导致行业性垄断或独家经营。
第三,租赁、承包、股金三位一体经营形式能够增加内部积累。
人们普遍担心租赁经营本身有一种局限性:承租人只图眼前,不顾长远,吃光分净,不搞积累,即经营行为短期化。本溪市关广梅的租赁、承包、股金三位一体经营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新的经营形式规定:①租下的企业照章提取折旧费;②房产按原值每年提取2%的维修费;③家具等当年摊销的低值易耗品按净值每年提取10%的磨损费;④从企业净利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发展基金,用于扩大经营;⑤出租方将应收的租金,留给企业作为发展基金。上述各项均写入租赁合同,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它既肯定了承租人应承担的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义务,也给予他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力量和物质保障。根据上述规定,按照1986年实际经营情况估算,关广梅已租下的3家商店的内部积累将达22.2万元,积累率可达50%。
承租者的法定义务、破产还债的压力、扩大经营给承租者和职工带来的经济利益,都形成增加企业积累的一种动力,使它成为企业经营的内在要求。1985年4月租下“消防副食品商场”后仅几个月时间,就新建了5个简易仓库,腾出原有仓库增加营业面积420平方米,并将废弃多年的菜窖改为地下餐厅,还购置一台新卡车。1986年4月承租行将倒闭的“光明商店”后,立即将3个破烂不堪的门市部修缮一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们用于改造商场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计达15万元。
第四,商业经济体制改革能够促进商业行政体制改革。
关广梅的租赁、承包、股金三结合的经营群体与原属的行政性公司——市蔬菜公司完全脱钩,淡化了条条的隶属关系,打破了块块所有制的限制,为改革商业行政性公司创造了条件。本溪市蔬菜公司所属的38家零售商店已经租出18家。这样的改革,对于商业行政性公司来说,实际上起了“釜底抽薪”的作用,从而把商业行政性公司向何处去的问题提到商业行政领导面前。
这种新的经营形式对于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的改革尤为彻底。它大幅度地精简了机构和脱产人员。租赁“消防副食品商场”后,将原来27名脱产干部减到7人;“东明商场”减去2/3。党、团、工会的领导机构,按章程经民主选举产生,领导成员不脱产。企业内部不脱产的业务领导干部自行任命,其职、权只限于本企业。过去主管部门任命的不称职的干部,一律重新安排,各司新职。有的科级干部当上了营业员,有的烧起了茶炉。
关广梅创办的租赁、承包、股金三位一体经营形式之所以能够起到上述作用,除了这种经营形式本身具有的优点之外,还在于企业内部实行了一套比较完整而又行之有效的全员责任制。其主要内容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店、部、组三级承包、三级核算、三级管理,各项经济指标和各种定额直接到人,按不同部、组百元销售额工资率计算劳动报酬,把职工的收入直接同他们每天的销货额、服务质量联系起来。这些措施有力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经营额和盈利额大幅度增长。
本溪市领导部门和关广梅同志用租赁、承包、股金三位一体的经营形式,对两权分离的具体形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虽然它为时尚短,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讨,但是,它确为改革国营商业、寻找全民所有制商业的新的经营形式踏出了一条新路,这已被实践所证明,尽管它不会是唯一的形式。


第5版(理论)
专栏:报刊文摘

农村第二步改革的难点及目标
一九八七年第二期《农业经济问题》登载了陈言新的《当前农村经济改革的难点及其对策》一文。文章认为,在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二步改革中,存在着三大难点:一、改革进程中的地区性不平衡日益明显。发达地区率先开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而落后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远未形成,贫富差距在拉大。二、政府经济行为的转化滞后于农村经济改革的步伐,简单化的行政干涉还时常出现。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与农村改革整体配合不协调。所有这些都阻碍了改革向纵深发展。
文章认为,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中心任务是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发展商品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完善合作经济,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城乡通开,创造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科学组合的机制与条件。把目前我国农村带有浓厚自然经济色彩的封闭型小农经济模式,改革为立体开发网络型的社会主义农村商品经济模式。第二步改革要重视从更高层次上搞好改革的配套协调,掌握改革的时机性与条理性。就是说,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能抓住时机,迅速作出反应,引导改革向纵深发展。改革的步伐,力争做到有条不紊,强弱得当。要注重改革政策的时空效应,使之具有连贯性和区域性。当前流通领域已成为改革的瓶颈,应把流通体制的改革放在首位。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性政策。
为适应改革需要,应从两个方面优化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一是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二是由被动地接受上级指令调节本地经济发展,转为主动地把国家宏观性政策和计划转化为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与计划。这就要对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经济发展及时作出超前估计,以便利用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调控手段,推动农村经济改革的协调发展。 (姜)


第5版(理论)
专栏:报刊文摘

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
钟越在《略论消费增长的制约因素》(《文汇报》4月3日)一文中说: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在确定消费水平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下列几个制约因素:
第一,消费增长要受经济成长阶段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或起飞的初期,需要有较高的初始积累,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大国经济更应如此,只不过初始积累的来源和方式不同而已。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十亿多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现在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创业初期,因此,应该从经济成长阶段的需要出发,积蓄力量,加快重点建设和技术进步,为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第二,消费增长要受资源条件制约。从国内资源条件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在短期内要改变这个状况还不可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以有限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也有赖于整个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造和完善。考虑消费水平时,不能忘记这个国情。
第三,消费增长要受劳动生产率制约。我国每年还有大批新增就业人口,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不会太快,所以我们在对待生活消费的问题上不能有过高的要求。
第四,消费增长要受现行经济运行机制的制约。我国当前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消费刺激生产的有效传导机制尚未形成,价格信号不准,过高的消费需求往往不能及时地产生增加供应的效应,而是造成供求关系紧张。二是由于金融市场不够发达,企业在目前也缺乏承受较高贷款利率的能力,消费基金转化为储蓄、进而转化为投资的机制不够灵敏,因此,控制消费基金是把握实际消费水平的关键。
当然,提倡艰苦奋斗,正确引导消费,并不是否定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在将消费基金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前提下,仍然需要积极引导消费。在提倡储蓄的同时,还要扩大消费领域,通过价格等经济手段积极引导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挥消费在促进生产方面的能动作用。
 (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