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洞开研究西方的窗口
——刘尊棋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出版
高宁
刘尊棋,《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主席。30年代北方“左联”的发起人之一,后来一直活跃在新闻战线。建国后从事对外宣传工作,曾任《中国日报》总编辑。
记者: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素以学术性强、权威性高而著称于世。去年9月,中美两国依据该书第十五版联合编译的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共10卷全部出齐。听说此事在文化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您能否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刘:是的,前几卷再三加印,仍供不应求。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化知识界。据我所知,中央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也十分关心和支持,赞扬“这是一件好事”,认为“这个工作同四个现代化有关”。
记者:这部百科全书的出版,其意义恐怕不只是向中国引进了一座关于西方的知识库。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先驱、法国启蒙学者以一部百科全书冲破了中世纪封建主义的蒙昧统治,把以科学和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思想交给了民众,启动了西方通往现代社会的闸门。是否可以说,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出版,向中国人洞开了一扇观察和研究西方现代社会、现代思想的窗口?
刘:可以这样认为。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绝不是一般的工具书。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以科学的知识体系动摇了封建主义和宗教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而且全面吸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拓展了人们的知识领域。它带给世界的是一场思想革命。今天西方的百科全书都以狄德罗主编的书为典范。我们把它们介绍给中国读者,实际上是介绍了西方的现代文化。
记者: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类书也是百科全书,最早的有三国魏文帝时期编纂的《皇览》,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最大的有明朝初年官修的《永乐大典》,全书2万余卷。这是否能算是百科辞书史上的两个世界之最?
刘:类书产生于古代,是中国古代文化之集大成者。它规模之巨,分类之详,足以反映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宏伟气象和严密体系。但比之百科全书这样一种现代文化的产物,它有明显的不足。它严格讲是文集,把现成的文献典籍编辑分类,便于仕途学子按图索骥,而百科全书是对各种事物给予界说和解释。在分类方法上,类书沿用我国古老的文化知识体系,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展开,偏重文史;而百科全书运用了现代的知识体系,包容的知识广得多。
记者:是否可以说类书和百科全书的差异,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刘:是这样的。
记者:一部百科全书如何包罗万象,顺应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恐怕全在于分类体系是否具有开放性。
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译本所依据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在分类方法上有创新,被称作是全书编纂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第一卷《类目》(没有包括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就是介绍这一方法的。它把知识体系用一个大圆周来表示,其间分成若干瓣表示知识的分类。每个条目都可在圆中找到相应的位置。
记者:圆周是否容易使人想到封闭性而不是开放性?
刘:不能这样理解。英文百科encyclopaedia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就是圆。圆周说明知识的整体性及其内在联系;任何条目都可在圆中找到位置,表示了知识的无限性。《不列颠百科全书》每年都要修订20%的条目,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这说明了圆周是一个开放性的知识体系。
记者:当今世界百科全书不下几百种,而《不列颠百科全书》被认为最具有权威性。它除了分类方法先进、包容最新知识成果外,还有哪些长处?
刘:一是具有国际性,参加撰写条目的4200多名专家、学者中,有一半是外国人,是所撰条目的权威发言人。二是比较客观,等级、种族、信仰等方面的偏见比较少。如美洲大陆上当年曾反抗过白人的许多印第安人和黑人领袖,书中都立了条目。甚至有影响的赌徒、娼妓,也在书中占有一席之地。三是可读性强,文字生动,讲究文采。
记者:听说原书中关于中国的条目,大都是与新中国隔绝多年的人撰写的,由于时代和观点的差异产生了不少偏见,是这样吗?
刘:在人文科学方面,绝对的客观性是没有的。正因为如此,同美方磋商并组织中国学者重新撰写这些条目十分必要。但这是一项耗时最多、难度较大的工作。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最后终于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在这方面,联合编审委员会美方代表的态度是开明的,他们着眼点在于把这部书推向世界,使它成为拥有亿万中国读者的名副其实的世界性百科全书。
记者:由此看来,客观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合作、交融的趋势;一种兼容、并蓄的眼光和气度。
刘:是这样的。在我们这一方,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开放政策,怎么会把这么一部“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介绍到中国来呢?要建设现代化,就要认识现代社会,我们赞成“拿来主义”,举双手欢迎这份礼物。
(附图片)
江帆画


第8版(副刊)
专栏:

花朵,期待着银幕之光
——第二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评选散记
李彤
新楼里有一面大镜子
刚刚在电视中看到于蓝同志在全国政协会上为儿童电影呼吁的身影,便听到了第二届“童牛奖”评选的消息。电话里传来这样的嘱咐:不要再到北影厂里那条“童影穷街”去了,到新落成的童影大楼来!
两年前,当北京童影(如今已正式改名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在一片荒地上奠基的时候,他们的困难岂止是没有厂房?队伍就很难组织起来,大厂的摄影师不愿来,只好到外地小厂去请。其原因,大概和很多人不安于当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一理相通。而今呢?
在新生儿一般容光焕发的七层大楼里,于蓝同志宣布了这样的数字:“文革”前17年拍儿童电影(故事片)39部,平均每年不到2.3部;“文革”十年仅拍8部,年均0.8部;1977年至1986年拍了67部,年均6.7部,单说1986年便是11部。还应当记下讲这些话之前,面对着新楼门厅中一面摩天接地的镜墙里反射的景物,于蓝和丁峤同志的一番对话:
“看,我们的天地多大呀!”“对,镜子的那一面也是真实的,那是儿童电影的未来。”
评委里有一群“小油娃”
评委们激烈地争论着,以至担心记者的在场会妨碍他们坦率直言。这里当然存在电影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视角的不同,存在见仁见智的审美差异,但评委们却在这一点上认同:近两年的儿童影片质量普遍提高,好片多才造成评选难,这是好中选优之难。
隔壁会议室里,九个“红领巾”在高谈阔论,一个个胸前竟也都佩戴着“评委”的名牌。年龄:9—16岁;单位:大庆、大港、胜利三油田的中小学生。他们从人物性格,也从演技上品评着角色和演员;他们向编剧和导演提出“富有时代感”、“寓教于乐”的要求;他们稍嫌卖弄地运用着“轻车熟路”、“非他莫属”之类的词汇。他们固然稚气未脱,但也必然故作成熟,以显示不愧为三个油田近十万名小观众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佼佼者。
今年春节前后,童影厂的同志把16部儿童影片送到三个油田,直至采油最前线。看过影片,一位大庆的孩子来信说:“我们住在边远地区,从没有看过儿童电影,就象干旱的沙漠特别需要水。是你们带来了滋润沙漠的甘泉,我们感到很解渴……”应当说,评选活动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孩子们写影评,投票选举,每个油田都统计出了精确的选票数字。有趣的是,三个油田不约而同,获最高票数的前四名都是《娃娃餐厅》、《小歌星》、《飞飞从影记》和《姣姣小姐》,美术片的首席则都属《黑猫警长》,可见“油娃”所见略同。
这样一种群众投票和专家讨论的结合、儿童评委和成人评委的结合,似乎能够减少一些片面性。它对儿童影片以外的种种评奖是不是也具有启发意义呢?
登上高楼才看得远
大楼盖起来了,队伍建立起来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了,但仍有难处。被丁峤称为“永远有一颗童心、被时间遗忘的老太太”于蓝,一谈起难处,脸上的皱纹便又加深了。
“经济建设是应当重视经济效益、提倡商业竞争的,但对文化事业特别是儿童电影事业,不是应当看得更远点吗?一张成人电影票三五角钱,而儿童票只能卖一角或五分。儿童电影如果得不到补贴,绝对要被吃掉。可我们人人都有孩子呀!”
于蓝把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过的呼吁又念叨了一遍:一,政府减免童影厂的营业税、所得税到今年为止,希望能继续减免。现在这座大楼和设备的折旧费每年就要几十万元,谁能想到搬进新楼还会有新苦恼呢?二,希望能调动起发行放映系统的积极性。岂止是北京东单的儿童影院基本不放儿童片,全国24家儿童影院都名存实亡了。三,发挥非商业性渠道的作用,把影片送到学校、少年宫中去。据说北京城区的中小学一半以上有16毫米放映机,但城市里又不发行16毫米拷贝,这办法不能改变一下吗?
我想起来童影之前,有人问:“又评什么奖,这几年有什么儿童影片?”答案竟是:不是没有影片,而是难以看到。
现在,第二届“童牛奖”评选结果已经公布。那天站在童影厂楼上,我忽然发现这座新楼的选址颇具象征意义:西、北两面为元大都城墙的遗迹所围,西面土城上还耸立着乾隆题字的“蓟门烟树”碑,那是历史,是昨天。东面是北影厂,南面是电影学院,它们代表着电影事业的今天。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这座白色的大楼,在昨天与今天的簇拥中,不正是未来的象征吗?我真希望与儿童电影有关的人士来这里登高一望。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水乡人情美
——荆州花鼓《水乡情》观后
郭汉城 谭志湘
脍炙人口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洪湖水,浪打浪”牵动了多少人的情怀,一时成了群众中的流行曲。今天,来自湖北天门县的荆州花鼓戏《水乡情》象一股清风,带着莲荷的香气,吹进春日融融的北京城,一展80年代水乡风情,使观众再次领略欣赏到“洪湖水,浪打浪”的神采风韵。
新时期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也吹醒了沉沉的水乡。养鸭专业户易石?富起来了,而他的近邻张荷叶却因为天灾人祸,贫病交加,百结愁肠。由于贫富悬殊,再加上易石?、张荷叶一对“犟牛筋”脾气,搅得一池春水时而微波细浪,时而惊涛陡起。《水乡情》正是于风云变幻中展现出水乡的人情美。
贫困犹如恶魔缠住了心高性傲的张荷叶,女儿莲花为给久病住院的父亲增加营养,瞒着母亲和弟弟莲子去卖血;年幼懂事的莲子为给姐姐补身子,偷拿了易石?家两只鸡蛋,由此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通过波起波平,展现了水乡的民情民风。这一情节不但催人泪下,而且使矛盾陡起直转,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除深厚感人的姐弟之情、父女之情而外,更重要和更为动人心弦的是易石?一家的邻里之情。原来要捉“小偷”的石?叔,送来六只鸭蛋要给莲花补养,其女易桂仙手一甩,要送300元钱,其婿马大华棋高一筹,他要招聘莲花为技师,以300元为聘金。易石?、易桂花、马大华三人的不同精神境界,通过各自的行为表现出来,表现得又是那么熨贴自然,不露刀斧痕迹。再有,荷花婶虽不满意石?叔的财大气粗、趾高气扬、冷嘲热讽,但在关键时刻却帮助易石?一家人拦鸭,使养鸭专业户避免了一笔巨额经济损失;易石?不计前嫌,也不计较荷花婶的冷淡,不声不响地进城,替荷叶家结清医药费,帮助张荷叶度过了难关……《水乡情》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细节和人物的行动,展现了水乡人情美,水乡也因之变得更富饶,更美好了。
生活美、水乡美,水乡一代新农民心灵更美。作为喜剧的《水乡情》,它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性格出发,努力发现生活中富于喜剧色彩的因素和人物性格中的喜剧成份,塑造出具有喜剧色彩的人物来,并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发掘开拓,展现出新农民的襟怀气度。我们看到,在老一代农民易石?、张荷叶的身上,既有小农经济打上的狭隘自私的烙印,也看到了新时代精神对他们的冲击;在新一代年青农民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时代赋予他们的开拓进取精神,也看到需要克服的愚昧落后,和他们的拚搏奋斗。易石?那似是而非的满口新名词,那一段“易石?我发了财”的自说自唱,易桂仙身居“一把手”领导地位,而又因为文化水平太低、缺少知识而造成的尴尬处境,“棚长”马大华作为企业家,打着摆子,披着棉被请“诸葛”,以及和易桂仙产生矛盾时,他那非易桂仙不爱,又非请莲花为技师不可的执拗劲,都给人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剧中设置的喜剧性的人物关系,生发出人物生动、有趣的行动,使我们看到了新的家庭关系的萌生。这种新型家庭关系必将取代封建的宗法家长制。剧中从人情、乡情的变化,展现了一幅80年代的水乡风情画。
感谢《水乡情》,当我们笑着走出剧场后,它还留下了一些值得回味思考的东西。
(附图片)
马大华(中、郭子亚饰)、易桂仙(右、温小蓓饰)、刘莲花(彭云娥饰)满怀豪情憧憬水乡美景。 肖引章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