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论社会主义企业的联合与竞争
詹武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经济联合蓬勃兴起,市场竞争也日益展开。究竟企业间的联合和竞争是什么关系,如何加强对它的宏观指导,这已日益成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下面讲一点个人看法。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具有既联合又竞争的关系
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经济上互助联合的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力的性质所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企业都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基本利益一致,有共同的目标,应该并且可能互助联合。第二,社会主义经济是专业化、社会化的经济,各企业之间必须搞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从流通领域说,在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中,只有进行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的合理分工协作,才能作到商品流通顺畅,周转快,费用低,才能最大限度地变局部优势为整体优势。
社会主义经济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决定了企业之间存在一种竞争关系。因为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是和市场竞争不可分的。通过竞争,才能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日新月异,并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使单位商品的价值日益降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竞争是价值规律的执行者,离开竞争,价值规律无法实现。但是,社会主义企业间的竞争同资本主义社会里企业间的竞争是不同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企业间的竞争,是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基础上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斗争;社会主义企业间的竞争,则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计划和法令的管理下,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前提下,让企业在市场上直接接受广大消费者的评判和检验,实现优胜劣汰。
社会主义企业间的互助联合与相互竞争,各从不同方面发挥作用,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企业间实行经济联合,通过生产力各要素的互通有无,扬长避短;或实行生产力要素间的优化组合,合理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或通过联合变单体优势为群体优势;或通过生产环节间、流通环节间、行业间、部门间、地区间的沟通,化分割、封锁为互助联合等,扩大生产规模和流通范围,实现专业化协作,改造和提高技术,提高质量,开发新产品;或建立与扩大原料商品基地,稳定和扩大货源,开拓产品销售市场;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与生产成本,如此等等,最后使经济联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产生新的经济效益,从而使联合各方增加收益。这是促使企业联合的经济上的“吸引力”。
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则不同。各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彼此间进行优胜劣汰的竞争。从谁胜、谁汰这一点来说,竞争具有互不相让性或互相排斥性。竞争好比是对参加市场竞争的各企业经济上的“强制力”,它强迫各企业密切注意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变化,努力做到产品适销对路,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降低成本,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向前发展。
竞争促进、选择和检验联合,
联合保护和约束竞争
企业联合的动力,来自上述联合产生的经济吸引力。但企业间的竞争也对联合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使企业产生必须联合以增强竞争力的紧迫感。不仅是经营落后、困难大的企业,经营先进、处于优势的企业也往往产生这种联合紧迫感。如常州、无锡两市,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城乡企业都共同感受到竞争的严峻挑战,从而产生了变一厂一家的竞争为集团性竞争的迫切需要。零件厂需要依靠主机厂这棵大树立足,乡镇企业需要借助城市骨干厂的名优特产品和技术力量增强应变能力;主机骨干厂则需要通过一批零件厂和乡镇企业来扩大生产经营空间,调整产品结构,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扩大市场覆盖面。因此,可以说竞争是促进企业联合的“催化剂”。
当然,并不是任何企业联合都能产生好的经济效果。问题在于联合的对象和条件是否适当。而通过竞争和使用竞争性的择优办法选择联合对象,确定联合条件,则是一种可靠途径和有效办法。企业在竞争中搞联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对手,寻找伙伴,发现同谁联合有利,从而选择联合的最佳伙伴和最佳联合点。通过竞争选择联合对象和条件的办法,有以下好处:第一,可以避免盲目联合;第二,可以较好地实现各方自愿互利的联合;第三,可以防止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此外,已经联合的经济联合体是否有生命力,也只有通过竞争的检验,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企业实现联合后,仍然会存在三种形式的竞争:一是联合体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二是联合体与联合体间的竞争,三是联合体内各成员企业间的竞争。一般来说,联合体比单个企业处于优势。而联合体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联合体内部处理联合与竞争的关系是否适当。
联合体内为什么还要保护竞争呢?第一,这样可以消除联合体内部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甚至出现“抽肥补瘦”等扼杀企业活力的作法;第二,这样可以促使联合体内各成员企业进一步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增强各成员企业的活力,并推动整个联合体提高对外竞争力。山东潍坊无线电联营公司认为,企业参加联合体,不是进入“保险柜”,而是要在内部开展目标更明确的竞争。所以,加工配件全部由公司向联合体内各企业招标承制。结果,50多个配件平均加工费大约降低了10%,并促使参加联合体的企业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素质。反之,也有些联合体不这样办,有的成员厂一旦同名牌产品厂家联营后,就不再认真抓产品质量,不讲求信誉,粗制滥造,结果,不仅使自家的生意萧条,还严重损害了名牌产品和主体厂的信誉。
但是,联合体内部各企业间的竞争,和未联合前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又有所不同,它要受联合体内各成员共同行动准则的约束。联合体有着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和共同行动准则。联合体内各企业的合理竞争,是完全符合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要防止出现破坏共同利益和共同行动准则的有害竞争,例如各成员企业间互相转嫁竞争损失的作法。同时,联合体紧密的程度,也制约着竞争的程度。大体是:松散型联合体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剧烈,半紧密型联合体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次之,紧密型联合体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最次。但联合再松散,竞争程度再高,也不能违反联合的共同行动准则;联合再紧密,竞争程度再小,也不应取消竞争。
促进企业间联合与竞争的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使企业间的联合与竞争健康发展,还需要做不少工作。
首先,要切实保障企业有联合和竞争的自主权。近几年虽有进步,但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有些地方和主管部门利用审批权,阻挠企业联合;或者拆散企业“自由恋爱”,重新搞包办婚姻;或者利用干部任免权和产品、物资分配权干预联合。另一方面,地方封锁和条条分割时有发生。归纳起来,对企业的联合和竞争有七怕四限。七怕:一怕联合后本地区财政减收;二怕联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三是有些城市怕联合的企业飞掉;四是有些农村怕联合的企业被挖走;五是有的地区怕在竞争中失败;六怕外地商品冲进来,本地产品竞争不过;七怕有些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四限:一限制外地商品在本地区本部门销售;二限制资金技术外流;三限制本地区出产的原料外调;四不许优势产品向外扩散。
其次,要使企业联合与竞争有安全感。现在立法、司法及宣传工作都跟不上,如联合法、保护竞争法、企业法等有关法令都还没有制定,在投资计算、资产保护、利益分配、财产管理、纠纷仲裁、公证、审批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使联合体无法可依。许多企业也缺乏法律知识,签订联合协议不具体、不周密,一方违约引起纠纷时,特别是跨省市的联合体,往往得不到公正裁决,甚至申诉无门,这些都使许多企业感到联合缺少法律保障。
再次,要为企业及其联合体逐步创造出平等竞争的条件。目前,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经济运行机制、两种经营管理办法、两种价格体制,同时,商品经济较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间差别较大。因此,各个企业及联合体的外部竞争条件是不平等的。例如生产企业由于使用的原材料有计划内与计划外之别,其产品又有计划调拨或自销的不同,结果就在产品成本与出售价格上造成很大的差异。
为了使企业有一个自主联合、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主要应具备下列条件:(1)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企业真正具有经营自主权;(2)最大限度地缩小指令性计划,使指导性计划成为计划的主体;(3)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的放开和比价的基本合理;(4)没有条块分割的真正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形成;(5)有计划有领导的商品、技术、资金、劳务等市场体系的形成;(6)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7)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间差距的缩小。这些条件不是短期内能完全形成的。在此之前,国家应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税制,合理税负,放开价格管理体制和市场,逐步改善企业的外部条件。
最后,要加强宏观指导管理,防止企业在竞争与联合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
一、防止盲目建设。目前许多经济部门对指导企业发展方向的全国或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行业规划、产业结构等缺少深入研究,加之没有正常的信息反馈系统,企业往往通过个人关系和偶然机会获得信息,达成联合协议,盲目性大。
二、防止破坏资源。目前对渔业、森林以及一些矿产资源的破坏还没有完全制止住。对这些部门企业间的竞争,必须加强管理,促使他们严格遵守渔业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令。
三、防止外贸活动中的盲目竞争。对从事外贸有关的企业,既要改革过去独家经营、统得过死的体制,调动各方面增加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又要对各企业间的竞争加以必要的引导和管理,提倡出口联营。
四、防止走向垄断。目前已在某些联合中显露出垄断的苗头。历史经验证明,有益的竞争使国营经济和国民经济生气勃勃,垄断则造成僵化与官僚主义。因此,除国家指定由有关部门和单位专门经营的特定产品外,都不得搞独家经营。要鼓励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成立多家联合体,特别是全国性的高度紧密的企业集团,更不能只此一家。
五、防止技术封锁。过去,在“大锅饭”体制下,技术转让不考虑经济代价,矛盾不突出。现在企业自负盈亏,技术优劣成了竞争的重要条件之一,就出现了企业间技术封锁现象。对此主要应采取经济手段,依据国家专利法,实行技术有偿转让或租让专利权,并逐步建立健全技术市场,以保护企业间的技术联合和竞争。
为了适应新形势,保障企业联合与竞争的健康发展,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必须迅速转变职能,主要依靠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有效的宏观调节和管理,做好规划、协调、服务、监督工作。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与战略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研讨会”综述
前不久,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成都市召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研讨会”,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所面临的根本矛盾和主要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战略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所处的阶段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所处阶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处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迅速转变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由于转移过程的最稀缺资源在于资金,因而要保证非农产业的扩张和农业本身的技术改造有充分的投资,基本的条件又是工农业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这种提高的速度还要显著地超过消费增长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剩余产品积累。而要保证社会经济效益的逐年提高,就必须改革造成我国经济效益低下的旧的经济体制和旧的发展模式。同时,要使转移过程顺利进行,还必须注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方向,注意新产业发展的速度、结构以及空间的合理布局。
第二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时期。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对于我国在工业化总进程中处于何种阶段,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部分同志认为,我国的工业化应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工业化阶段和工业现代化阶段,我们目前尚处于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我国国民经济从以农业为主导的基础上转移到以工业为主导的基础上。其主要途径是筹集必要的资金积累投入和扩大工业部门,大规模吸收农业劳动力。其特点是技术结构多层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发展迅速,以外延发展为主。工业现代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我国国民经济从较落后的技术水平基础上转移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基础上。它的途径是筹集资金积累进行工业技术改造。它的主要特点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以内涵型发展为主。
另一部分同志主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把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其中工业经济再细分为工业经济初兴时期、工业经济中兴时期和工业经济成熟时期,目前我国处于工业经济中兴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进一步工业化,又包括开发和培育现在已有发展基础的新兴产业。
第三种观点认为,应主要从经济发展的动力体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角度来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对策。这些同志认为,所谓动力体系是指由动力主体、动力支点和动力目标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他们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表明动力目标开始转向经济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及集体、个体企业的蓬勃发展等,表明动力主体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微观单位权利的扩大,利益开始成为推动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新的支点。这一切都表明,一个新的动力体系正在形成。
关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关于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与会的同志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现阶段保持较高的积累率和采取适当抑制消费的政策,是必要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面临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积累以进行基本建设和对原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消费的示范影响,新旧模式转换过程中“消费饥渴症”的加剧等,也会使群众的消费倾向大大提高。过高的积累率之所以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是因为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旧体制中固有的“投资饥渴症”相联系的,造成投资规模膨胀,投资效益下降。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又必须坚持对投资规模的控制,以造成完善投资机制的有利条件。
二、关于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化是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对如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选择最优的转化途径,却有不同的认识。
多数同志认为,经济现代化的道路,无论走哪个极端,都不符合我国国情。工业过分向大城市集中,不仅要受到资金的限制,而且也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震荡,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相反,过分地强调乡镇工业,而忽视城市经济的集约效应和新兴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导向作用,对整个经济的现代化也是不利的。较为稳妥的方针似应是,注意掌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方向,分层次、有重点地安排好城市化与乡村工业化的进程,使它们形成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带动的有机链条。
三、关于地区发展和整体发展
不少(包括东部和中部)同志对“梯度开发,由东向西逐步推移”的理论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首先,从理论上讲,这个体系是不完备的。确定地区开发政策的依据,应是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我国现在无论是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也都有自己的发达的点——城市,和不发达的地区——乡村。其次,从经济实践来看,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特别是三线建设的实施,在我国的内地和西部地区,国家投下了巨大资金,集中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有些地方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电子、航天、核工业等先导产业在国内占有很大的比重,处于主导地位。对这支庞大的产业大军如不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实在是最大的浪费。这些同志认为,应当采用“增长点”或“发展极”的理论和政策,通过各个“增长点”的发展,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关于分层管理问题
许多同志都赞成对宏观经济实行分层管理,但对分层管理模式的设想及其后果的认识却各不相同。有的同志认为,分层管理虽然不同于分权,但它也包括分权的内容,行政性分权固然不好,但在目前市场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能否把行政性分权作为过渡,以后再逐步实行经济性分权。
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在分层管理中要坚决反对地方、部门的行政性分权。在这方面我们有国外的教训,也有国内分散主义的教训。在近几年的改革中,由于改革的措施不配套,行政性分权又有所加强,对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极为不利。他们认为,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看,一方面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还要集中掌握一定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分配进行调控,主要是建设重点;另一方面,在价格、税收等方面应积极推进改革,逐步减少指令性价格,加快实施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税制,在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条件下,给地方以一定的财税机动权。此外,还应在企业管理制度、政企分开、建立统一的市场方面多下功夫。
(胡 季 岳 冰 张军扩)


第5版(理论)
专栏:书评

《圣西门学说释义》介绍
郭一民
19世纪20年代问世的曾被恩格斯称为“闪耀出天才的光芒”的著作《圣西门学说释义》,已经由王永江、黄鸿森和李昭时译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825年5月19日,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在贫病交迫中离开了人世。遗憾的是,这一位生前饱经沧桑的思想家还来不及将自己的一些具有真知灼见、但有时又前后互相矛盾的观点,归纳和整理成为系统的学说。这一项未竟的事业便由他的弟子罗德里格、安凡丹和巴札尔共同来完成。1825年6月,他们先是创办了圣西门主义者的杂志《生产者》,向法国广大的读者传播圣西门的思想,继而又从同年12月开始,专门租用了巴黎塔朗大街上的一所房屋,每隔两周举行一次圣西门学说的报告会,一共举行17次,每次听众都非常踊跃。后来,罗德里格、安凡丹和巴札尔对这几次报告会上的讲稿集体加以讨论和修正,由巴札尔执笔写成书,于1828年出版了单行本,书名就叫做《圣西门学说释义》。
《圣西门学说释义》的作者们不是单纯地复述圣西门学说,而是根据当时法国工业化的进程迅速发展的新情况,对圣西门的学说作了补充和发挥。这本著作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因此,受到了读者的重视,与巴纳罗蒂的《为平等而密谋》同被视为当时社会科学方面的两大巨著。《释义》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它阐述了圣西门的学说,而在于它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一些圣西门所没有提到或者发挥了在圣西门那里只是萌芽状态的思想,对后来的社会主义理论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圣西门学说释义》共有17讲和一篇序言。内容大体分为五个部分:圣西门学说的必要性;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历史观);关于所有制、分配和银行理论;教育和法律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宗教问题。
近年来,西方一些未来学学者十分推崇圣西门及其学说,称圣西门为未来学的鼻祖,“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象征”,“未来实业制度的天才预言家”等等。《释义》的翻译出版,对于研究圣西门学说与未来学的关系,也将是有意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