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斯拉夫联邦议会决定修改宪法
目的为了提高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效率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30日电 (记者徐坤明)南斯拉夫联邦议会联邦院今天开会,决定接受联邦主席团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并责成联邦议会宪法问题委员会于7月31日前起草宪法修正案草案。
据南通社报道,联邦院要求宪法问题委员会在起草宪法修正案时以联邦主席团的建议为依据,同时吸取联邦议会、各共和国与自治省议会在讨论中提出的意见。
联邦主席团在建议中指出,修改宪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自治生产关系的发展,提高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效率,保障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平等和联邦制国家的团结和独立。
南斯拉夫的现行宪法是1974年制定的。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但有些具体条款不够完善,需要加以修改。
经过长期酝酿,联邦主席团于今年1月21日提出了修改宪法的建议。2月11日,联邦议会联邦院开会决定将此建议分发给各共和国与自治省议会讨论。截至3月20日,6个共和国和2个自治省的议会都已表态,一致支持联邦主席团的建议。
这次修改宪法的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现行宪法共有406条,其中约有10条需要修改。但是,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将不会改变。
南斯拉夫修改宪法的程序相当复杂。据南斯拉夫官方估计,如果进展顺利,这次修改宪法的工作可望在1988年年底以前完成。


第6版(国际)
专栏:

百余名阿富汗政府军向抵抗部队投诚
巴基斯坦空军击落入侵的阿富汗飞机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29日电 据阿富汗新闻社29日报道,最近大约有200名喀布尔政府军向阿富汗抵抗部队投诚。
据报道,3月13日至16日,在靠近阿苏边境的萨曼甘省喀布尔军队三个据点的大约120 名士兵向阿富汗抵抗部队投诚,他们当中包括一名军官。上月底,在离阿苏边境15公里的巴德吉斯省穆尔加布市进行的一次战斗中,70多名喀布尔军士兵在向抵抗部队投诚后,还协助抵抗部队攻占穆尔加布市。
这家新闻社还报道说,目前大约有3600名苏联—喀布尔军队在阿富汗帕克蒂亚省忙于修建地下燃料库,准备在空军的支援下,向阿富汗抵抗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30日电 巴基斯坦国防部30日发表公报说,巴基斯坦空军30日击落一架侵入巴基斯坦领空的阿富汗军用飞机。
公报说,这架阿富汗飞机是在侵入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帕拉奇纳地区领空10英里时被击落的。被击落的飞机残骸坠落在帕拉奇纳北部山区。


第6版(国际)
专栏:

戈尔巴乔夫和撒切尔夫人举行会谈
在裁军、欧洲中导、地区冲突问题上存在原则分歧
新华社莫斯科3月30日电 (记者唐修哲)正在这里访问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今天在克里姆林宫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举行会谈,双方就军备控制、欧洲中程导弹、地区冲突以及人权和双边关系等问题“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塔斯社的报道表明,双方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存在原则分歧,同时表示愿意扩大两国政治对话和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
据报道,在会谈中,戈尔巴乔夫对英国在裁军问题上的立场提出严厉批评。他表示“坚决不同意”撒切尔夫人“关于安全可以建立在实力政策基础上的意见”,说她是“保持核武器的拥护者和扩充英国核潜力的拥护者”。关于苏美消除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问题,戈尔巴乔夫说,苏联本来期待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但“现在看到的是,有人是如何在试图阻挠”这一谈判。他问道:“支持在哪儿呢?”他认为,在采取削减核武器的初步步骤中,英国首相“没有起到能够起的作用”。
戈尔巴乔夫重申苏联把战略武器和太空武器联系起来的立场,强调这是“战略联系”,苏联“任何时候都不会解开这一揽子”。
撒切尔夫人强调,消除欧洲核武器就会使苏联在常规武器方面占优势,对此戈尔巴乔夫也表示“坚决不同意”,但说苏联愿意就削减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常规武器和武装力量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谈判”。
戈尔巴乔夫和撒切尔夫人还“就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尖锐的谈话”。对地区冲突发生的原因意见不同,但都同意通过政治手段求得解决。
两国领导人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针锋相对。戈尔巴乔夫强调,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投机和蓄意歪曲苏联面目的东西”。
戈尔巴乔夫还向撒切尔夫人“详细介绍了”苏联正在进行的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和前景。撒切尔夫人表示她对苏联正在发生的事情具有“极大的兴趣”,并希望苏联的改革“取得成果”。
塔斯社说,“会谈的语调是友好的,尽管不是没有辩论,但是,这种辩论的目的是为了相互有更好的了解。”双方都表示“愿意扩大和加深政治对话,发展两国间更为密切的关系”,推动经济、科学和文化交流。
今天的会谈持续了四小时,比原定时间长两小时。


第6版(国际)
专栏:

让和平之光照亮世界
——世界儿童和平使团访问北京散记
本报记者 李文云 陈树荣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与希望。
以帕特·蒙坦顿女士为团长的世界儿童和平使团,应全国妇联的邀请访问了北京。他们的到来给中国少年儿童带来了和平、友谊的美好信息。
筑起保卫和平的人民长城
在北京五中,高二学生涂鹏用英文致辞,代表全校同学欢迎远道而来的和平使者,他说:“ 中国的儿童也是热爱和平的,我们愿和你们一道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同学们和客人一起演节目、赛球、做游戏,并互相交换了小纪念品。
在古老的万里长城,当和平使团的孩子们和中国小朋友一起登上烽火台、欢呼雀跃的时候,使人不禁联想到乌兰夫副主席和苏联儿童的那段对话是多么意味深长:过去,一道长城就足以防御敌人的侵略,而今天,长城已不能保障安全了,我们怎样才能免除战争的灾难呢?那就要动员全世界人民起来反对战争、维护和平,防止世界大战的发生,筑起一道保卫和平的人民长城。
幸 存 者 的 心 声
在儿童和平使团内,有一位十分活跃的日本母亲,她是位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她名叫近藤孝子。四十二年前,当那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的时候,她出生才八个月,她的家离爆炸处仅一公里。虽然她幸免于难,但核辐射严重影响了她的发育,她至今身材矮小。在熙熙攘攘的故宫御花园内,当谈到这次和平旅行时,她激动地说,再不能让原子弹爆炸了,再不要打仗了!孩子们要成长、要有光明的未来,那些制造武器的钱可以使孩子们得温饱受教育,可以办许多事,我们都要为和平的未来奋斗。她参加了蒙坦顿女士的和平事业,就是为了和孩子们一起为维护世界和平出力。
蒙坦顿女士一席谈
五十八岁的世界儿童和平使团团长帕特·蒙坦顿女士,虽经长途跋涉,依然精力充沛,她象慈母一样关心每一个孩子。
在官园活动中心,蒙坦顿女士望着正在一起作画的中外儿童,眼含着热泪告诉记者,一九八二年,她十二岁的儿子对她说,他十分担心会打核战争,担心一旦打起世界大战,儿童就失去了前途。这番话引起她的深思。她决定要为孩子们、为和平作点事。不久,她创立了
“儿童作为和平缔造者基金会”。从一九八二年起,她已七次带领儿童和平使团,访问了二十三个国家。这是她第二次来中国。
蜡烛与水晶球
无论是在挪威、苏联还是在印度、中国,当和平使团的孩子们与领导人见面时,都要点燃一支象征和平的蜡烛和赠送一个水晶球。
在人民大会堂内,十一岁的美国小姑娘斯塔·罗代表孩子们向中国两位领导人赠送了深含寓意的水晶球。小小水晶球是易碎的,今天的地球也是脆弱的,一旦战争爆发,地球就会被摧毁。他们恳切希望世界各国的领导人能和他们一起维护世界的和平。来自美国的阮夫云在点燃蜡烛时说,这烛光表达了我们对和平的真诚愿望:希望人们永远在友谊与了解、和平与光明的环境中生活。
烛光虽小,却是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光,希望之光、和平之光是不会熄灭的,祝愿世界儿童和平使团燃起的和平之光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附图片)
世界儿童和平使团唱着《我们要生活在和平之中》的团歌走出北京首都机场。
本报记者 陈树荣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北约华约成员国代表举行预备性会议
新华社维也纳3月30日电 北约和华约23个成员国代表30日在法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就全欧裁减常规军备问题举行了第6次非正式预备性会谈。据透露,会谈持续四小时,但参加会谈的各国代表对会谈的具体内容和结果均守口如瓶。
第5次预备性会谈是3月25日在西班牙驻奥地利大使馆举行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纳纳呼吁加强国内团结
津商业部长说津巴布韦和平受到威胁
本报哈拉雷3月31日电 记者李文政报道:津巴布韦总统卡南·巴纳纳昨天在津巴布韦西南重镇布拉瓦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要求加强国内团结,呼吁人民为促进团结而努力。
巴纳纳总统说,津巴布韦民盟和人盟的领导人都要求团结,全国也都要求团结,这种团结的愿望是很明显的。他说,现在需要的是“找到一种可接受的方式”。他要求人民关心国家的团结,并告诫那些反对团结的人们,他们将遭到孤立。
同一天,津巴布韦商业和贸易部长在商业年会上发表讲话说,津巴布韦的“和平稳定和繁荣正遭到外部力量的威胁”。他说,津巴布韦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更需要全国各地区的团结”。


第6版(国际)
专栏:

全世界都注视着
迟立
美苏对裁减核武器有多少诚意?这是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最近在一篇题为《武器控制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文章中,谈到在美苏中导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时双方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争论不休,并问道,美苏当真想达成协议,还是双方都在搞欺骗,以便让对方承担失败的责任?这篇文章表明,在美国,对美苏中导谈判心存疑虑者是大有人在的。
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从中导谈判开始以来,美苏都不断在双方冰岛会晤中已经达成的基本协议上加码。苏联主张,美苏谈判裁减在欧洲的中程导弹应与限制短程导弹和常规武器的谈判分开进行,美国认为这是“倒退”,强调应同时考虑限制短程导弹和常规武器。美国就核查提出了一个“细致入微”的核查计划,苏联就要求履行“全面可靠”的检验手段。美国要求保留将“潘兴Ⅱ”式导弹改装为“潘兴Ⅳ”短导的权利,苏联就表示要求有将“SS—20”导弹改装为洲际导弹的权利。
给人的印象是,它们不是一步步向达成协议的目标前进,而是在互相斗法,节外生枝,压住对方,给谈判增加新的阻力。
缺乏诚意和互不信任,历来是造成美苏裁军谈判难有进展的顽症。
现在,美苏中导谈判象是又要回到多年裁军谈判的老路上去。双方都想在中导谈判中竭力维护各自的战略利益,谋求对另一方的实力优势,而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求置之度外。
前不久结束的联合国北京裁军会议,一致敦促美苏不应只停留在裁军的协议或建议上,而应拿出诚意并切实地迈出裁减军备的步子。
这两个对裁减核军备负有特别责任的国家能把这些话听进去吗?全世界都注视着。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加拉瓜抗议美洪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新华社马那瓜3月30日电 尼加拉瓜外交部29日发表照会,抗议美国和洪都拉斯在尼洪边界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照会说,美国和洪都拉斯军队在中美洲地区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是对尼加拉瓜的“干涉主义行径”。
抗议照会还指责美国中央情报局为尼加拉瓜反政府分子提供爆炸物,破坏尼加拉瓜经济目标。照会说,活动在哥斯达黎加的尼加拉瓜反政府分子29日在尼哥边界地区炸毁了尼加拉瓜两座输电塔。至今,尼反政府分子已破坏了9座输电塔和其他一些经济设施。照会要求美国政府停止对尼加拉瓜反政府组织的支持。
新华社马那瓜3月30日电特古西加尔巴消息:美国和洪都拉斯军队今天开始在洪都拉斯与尼加拉瓜边界地区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这次代号为“比森特·托斯塔—87”的军事演习将在洪都拉斯与尼加拉瓜接壤的格拉西亚斯阿迪奥斯省、奥兰乔省、埃尔帕赖索省和乔卢特卡省举行。参加演习的有4100名美国士兵以及洪都拉斯的步兵和炮兵。作为这次演习的一部分,两国军队还将从4月1日至5月10日举行代号为“佩加索一87”的联合军事演习。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30日致函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请他注意黎巴嫩难民营的严峻局势。
△苏联最近表示,愿意有条件地恢复同以色列的关系。
△萨尔瓦多近300名政治犯的家属30日在首都圣萨尔瓦多举行示威,要求政府实行大赦。
△第六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教育部长和经济计划部长会议30日在波哥大开幕,3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该地区的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希腊总理说爱琴海紧张局势已缓和
新华社雅典3月30日电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30日说,希腊和土耳其就爱琴海石油勘探权引起的紧张局势已经缓和。
他在希腊出口促进组织的授奖仪式上对记者说,希土之间的“危机已不复存在”。他表示,希腊政府正努力缓和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第6版(国际)
专栏:

利比亚空军再次轰炸瓦迪杜姆
新华社恩贾梅纳3月30日电 据乍得电台广播,利比亚空军今天上午再次轰炸了已于22日被乍得全国武装部队完全控制的瓦迪杜姆地区。
电台广播说,自从瓦迪杜姆这个重要的空军和后勤基地陷落以来,利比亚对这个地区不断进行轰炸,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掩护利比亚军队的逃跑。
据悉,在收复瓦迪杜姆5天后,乍得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部宣告解放了利比亚在乍得领土上的第二个军事基地法亚—拉若。乍得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部今天在这里发表公报说,在法亚—拉若,为利比亚军队服务的274名乍得人向乍得政府军投诚,16名利比亚人被俘。乍得政府军还缴获了18辆坦克、一些军车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和弹药。公报还说,几个月来,控制兹瓦尔市的乍得政府军还对该市周围地区进行了扫荡。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众议员要求里根支持中美洲和平计划
新华社华盛顿3月30日电 美国111名众议员30日致信里根总统,要求里根支持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提出的和平倡仪。
信中说,“我们认为,中美洲各国都强烈支持通过重大外交努力来实现所有中美洲国家的和平与安全。”信件要求里根给予中美洲国家的和平努力以更积极的支持。
阿里亚斯最近提出的倡仪包括该地区停火90天。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印新德里十万穆斯林举行游行
据外电报道,印度近十万穆斯林三月三十日在新德里举行游行和集会,抗议法院将一处宗教圣地判归印度教徒。报道说这次游行是由印度反对党——人民党组织的,在游行过程中,警察同穆斯林教徒没有发生冲突。
目前印度的伊斯兰教和印度教都坚持说这一地方是自己的宗教圣地。
美军增强驻冲绳特种部队兵力
据日本时事社三月三十一日报道,驻冲绳美军今天宣布,美军已将驻冲绳的陆军特种部队的兵力增加约一百人。美军特种部队是一九八四年三月配备到冲绳本岛中部的。当时公布的兵员数为二百五十到三百人。
报道说,美军最近新设了“太平洋陆军”,并把司令部设在夏威夷。看来,这次增强特种部队兵力是美军重视太平洋战略的一环。
苏联和民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苏联驻民主德国的部队和民主德国武装部队在民主德国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已于三月三十日结束。
塔斯社报道说,在二十三日开始的演习中,演练了各兵种的指挥和配合行动。这次演习的领导人认为,演习表明野战部队的训练水平提高了,演习的目的已经达到。
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观察员首次踏上民主德国领土观看了演习。
黑海沉船事故中两船长被判刑
在去年八月黑海沉船事件中负有罪责的苏联两名船长三月三十日被苏联最高法院分别判处徒刑。
塔斯社三十日报道,鉴于“彼得·瓦谢夫”号货船前船长特卡钦科和“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客轮前船长马尔科夫所犯的罪行和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苏联最高法院刑事审判庭决定剥夺他们各十五年自由,每人罚款四万卢布,以补偿他们给国家造成的损失。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法国通讯

一位立志献身的女博士
——访法国法学国家博士获得者黄丹涵
魏玉琴
黄丹涵是建国后我国留法社会科学学生中第一个国家博士学位的获得者。她中等身材,圆脸,一头卷曲的短发,两目炯炯有神,带着笑意。这个满口北京话的广东人,显得干练、谦虚。谈起她国内的韩德培教授和法国导师时滔滔不绝,而谈起她自己,只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
立志——学为国家
3月14日是黄丹涵一生难忘的日子。在她就读的斯特拉斯堡法律与政治科学院(简称斯特拉斯堡第三大学法学院)的一间教室中,当校长、答辩主任雅盖、前校长比绍夫等五位身着法国红色法官服的教授在评审答辩委员会席就座时,面对评审团,背对20多名听众,她为一股庄严神圣的气氛所感染。五年之功,在此一举,她显得镇定自信。论文答辩长达三小时,评审团最后一致以“优秀”的最高评语通过了她的答辩。她用三年多时间,取得了一般人需要用五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得到的国家博士文凭。
黄丹涵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文革”前的高中毕业生。她插过队、上过干校、当过教员,之后又上了大学。1982年她被录取为武汉大学法律系国际法专业研究生后,赴法攻读学位。
她的论文题是《关于西方国际投资法的研究——法国法与美国法之比较》。法学的天地是极其广阔的,可研究的题目也有许多。但她想,“我不是光为了拿学位来的,所学的应对国家有用”。她选择了这个对西方两大主要法系在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发展、特点及趋势进行宏观与微观探讨的难题。因为她想这或许对我国了解西方国际投资法、促进建立世界国际经济新秩序有用。她的导师指出,这个“题目本身的工作十分艰巨”,但确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国家博士文凭在法国是一个谋求良好职业的凭证,但是她没朝这方面想过。荷兰有关部门愿意为她提供奖学金继续从事研究,她也不考虑。她说:“我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的享受者,没有武汉大学的推荐,国家的选派,我不可能有出国学习的机会。我应和任何一名学生一样,毕业了就立即回国从事工作。”她的法国导师比绍夫、雅盖在她论文答辩后一再说:“你应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国政府的钱在你身上没有白花!”在论文答辩前就已订好回国机票的她满怀深情地说:“我虽年近40,但现在开始为祖国作点工作还来得及。”
苦读——书海遨游
只要看看她那4寸厚、重4公斤的论文,就不难想象她研读了多少法、美、中文书籍。留法3年多,她在书海中遨游。她的困难在苦读中克服,她也从奋进中体验到最大的欢乐。导师称她为
“不寻常的女性”。
她是第一个到该地学习的中国人。她遇到的困难,不仅在于西方法学流派、法律概念、思维方式、写作风格与我国不同,还在于她法语仅学4个月,听不懂,看得慢,自学的法律知识不系统。她决心“背水一战”,“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头半年,她是靠一遍遍放听课堂录音来消化五门基础课的,她用自己的符号记笔记,去听各年级的法律课。她口语尚不熟练的,但口试时竟把法律条文背得滚瓜烂熟,考官甚至疑心桌下有书;她带病参加笔试,5小时的笔试中她连吐3次。就这样,她用一年时间就拿到了“深入学习文凭”,取得了注册攻读法国国家博士学位的资格。
为了一门心思做学问,她选择了“男性免进”的宿舍住下,过了一年多的修道院式的生活。眼看花了,站在窗前望着天井想问题;人读倦了,抬头看看亲人书赠的“学好本领返家园”的诗句,顿感力量倍增。她利用两年的暑假到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暑期法律培训班去听世界知名法学教授的讲座,听课之余,手拿面包钻进海牙和平宫图书馆,博士论文的部分章节就是在那里写成的。
黄丹涵节省出生活费,购买了一部能进行文字处理、印制的计算机,她的丈夫也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她在计算机上操作,她的论文提前四个月完成。导师称赞她“在攻读法学的同时,又获得了一门计算机的知识。”
启程回国前,黄丹涵谈了对未来的想法:“取得学位只是打下了从事法学工作的基础,一切还刚刚开始。”她有许多打算:把国际法学新动态介绍给我国,也把我国法学界的新情况介绍到国外去。应法国《国际私法评论》杂志社之请,她翻译了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章节;她已初步掌握的英、法两种语言还需巩固,有余力的话,还想学点第三外语……
说到这里,她转过头去,深情地望着坐在身边的丈夫,说:“当然,我们还要安个家,过美满的家庭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