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对现代西方文化某些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篇读书笔记
赵复三
一个时期以来,学术界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有不少讨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借鉴外国的得失经验,无疑是必要的。由于自己的疏懒,读到剖析西方文化的文章不多,常感若有所失。任何人类社会总要探究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求得社会及其成员的协调发展,由此而产生文化。广义的文化范围太大,物质文明、政治典制、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道德风尚,社会生活方式都包括其中。通常讨论文化,多半只指狭义的精神文化部分,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方面,仅这方面,内容也很广泛。而且,文化既在历史之中,就不是静止凝固的,而是不断发展着的;在发展中又不免有各种潮流。这就使中国人研究西方文化更感困难,由此而去认真研究,乃是十分必要的长期工作。至于因为希望中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尽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而对西方文化产生一种不知其所以然的羡慕,则似可不必。一百多年来,西方有识学者,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或非马克思主义者,对西方文化的病态不断剖析,可惜介绍到中国的太少了我们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观察、认识终究有其限度,在研究西方社会文化时,除自己的感性认识外,还有不可或缺的一面,就是借助西方社会科学家对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研究,两者往往是相互补充的。
一个时代的文化离不开它的思想,或者如现在人们常称的价值观念,它借以表现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维护这一切的政治体制。其中,政治体制往往是最集中、且显而易见的部分,其次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最抽象的是价值观念。这些是当前国内知识界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因此,不妨从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看一下一些并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思想理论、意识形态的分析和评价。
“民主理论能出口吗?”
这是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人文学科顾问、历史学、文化学教授雅克·巴松1986年9月17日应邀在卡尼基伦理与国际事务协会每年一度的摩根索纪念讲座上演讲的题目。
巴松教授在演讲开始时说,美国对外政策中经常表现出:希望其它国家采取美国式的民主制度。“但是,……我们要别人照抄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想输出的民主理论到底是什么?有各种不同的民主制,哪一种宪法算是最好的呢?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近40年来,由于马克思列宁的共产主义理论的瞩目成就,我们的理论需要就更为迫切。……和我们竞争的理论显然更有吸引力、说服力。我们把这一切归咎于对方有雄辩的代理人,而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
介绍西方民主的书刊难道还少吗?在巴松看来,问题是:
“不同的人们提出不同的回答,这使我们一开始就处于软弱地位。有的提出《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别人会提卢梭、埃德蒙·柏克或汤玛斯·潘恩。还有托克维尔的两卷巨著《美国的民主》,沃尔特·贝奇霍论英国宪法的奇妙小书,更不用提南方各州文献、约翰·亚当姆斯、汤玛斯·杰弗逊、亚伯拉罕·林肯的雄辩巨著。笼统说来,这些著述可被认为构成民主的理论。但是,它们并不能构成一个体系,彼此也不一致。南方各州的代言人惧怕民主,约翰·亚当姆斯与汤玛斯·潘恩矛盾,与杰弗逊也只是部分地一致。柏克与卢梭的论著矛盾更明显。托克维尔指出美国的特殊条件,以表明美国的制度不能移植。贝奇霍对大不列颠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只有先把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变成英国人,才能实施英国宪法。”
“这一切已经很难组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事情还不止此。如果去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各自用不同的词汇谈不同的事情,诸如:民主、共和国、自由政府、代议制政府、君主立宪制。此外还有:自然权利、公民权利、法律前平等、机会均等;还有:普选权利、多数统治、分权、两党制等;还不能忘记与现代民主程序相关的半打题目如初选制、公民表决、比例代议制,等等。……再加上各理论家对那些关键性的字眼各有不同的解释,而在整个西方,又从未有过任何集中的权威能够作出众所公认的诠释。”
巴松的结论是:“我确信,民主没有一套理论,而只有一般原理。……这个一般性原理是:为自由的人类,最好的制度是人民统治,其中包含了政治与社会的平等。”然后他又论证机会均等的含义就是暖昧的。
在作了长篇论证之后,巴松回到“外国能从美国政治体制及复杂的政治程序中模仿吸取什么”这个问题,得出结论说:“第一,民主没有可供出口的理论,而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第二,民主的历史发展过程采取了多种形式和多种措施以求达到那个难以捉摸的目标:‘人的自由’。第三,当今存在的民主形式还在变动之中,平等与自由之间的冲突达到空前的程度。自由要求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平等则要求政府管得越多越好。难怪自由世界的政治机制遭到巨大的压力,它的公民处于紧张状态之中。”①
雅克·巴松在这里还没有涉及对今日西方民主制度本身的看法。美国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则指出:在美国历史上,自由民主曾经起过它的积极作用,但也引起过许多失望,有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有的冤屈得不到保障,有的罪犯未受到惩罚。也不能指望这种制度能进行较快、较大的改革。美国的政治程序“有时成为拖延行动的藉口和非正义的假面具,而近年来尤其如此。……人们日益感到,在今天经济、军事、知识的大公司掌权的新世界里,自由民主无力发挥作用。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日益确信两党政治只是一出闹剧,日益对民主机制抱怀疑态度,对民主程序不感兴趣”②。在西欧,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小组的两位专家伊安·米尔斯和约翰·欧尔文更以广泛详尽的数字资料,论述英国人能享受到的自由取决于众多的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政府以保障自由的名义设立的机构却在各方面侵犯人民的自由权力③。
现在有人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还不清楚社会主义是什么,指责社会主义社会的固定模式现在还拿不出来。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从一开始就说明,它是一般原理,列宁更指出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先验的模式,而是千百万人民在行动中创造的。这本来是世界历史、世界政治史的常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都从来不是根据某个人头脑中的先验模式,而是一个社会历史进程。新制度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也属于政治常识。有人以中国出现“文化大革命”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如果读一下世界近代史,就会看到,法国从1789年革命起,经历了五个共和国、两个帝国、十二部宪法,没有一个有知识的人因为法国经历各种历史插曲而否定法国自大革命到今天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当西方思想界对西方民主制度日益怀疑它的真实性、可行性时,却有人以为引进西方的国家制度应当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想,而西方有头脑的学者好象预先就提出了不同意见。即便不去争论西方民主制度好坏,首先,美国政治体制是美国历史条件的产物,甚至经过200多年,也只有“原理”,没有一套理论,也不可能“输出”。幻想在中国推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人,以为能从西方得到理论支持,如果他们采取认真的态度,结果只能失望。这种幻想只能表明缺少一点历史知识,也缺少政治理论知识,生活在世界现实之中,又并未理解西方政治的现实。在闭国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容易有这样的知识缺陷,似乎不足为怪,弥补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所需要的是求知的精神、客观研究的态度和科学分析的方法,避免从浮光掠影中形成偏见,这看来是有待努力的地方。
资本主义社会和它孕育下的生活方式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怎样生活?这取决于人们在生活中最关心的是什么。以美国为例,不少社会学家在研究美国一般人的生活目标时认为,人们所追求的往往是个人的成功,它的含义则是:收入高、地位高、消费享受高。这种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的目标没有联系,而是从个人出发、以个人为中心的。
追求个人利益既是人生目标,又是生活的动力,这已成为资本主义的社会标记,而且被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家认为是天然合理的,是现实的,又是最好的。从理论著述到学校教育到新闻报道都贯串这种思想:个人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成功。富兰克林(1706—1790)出身贫苦,靠自我教育最后成为美国总统,被认为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富兰克林处于18世纪。那时,人们认为,在社会里,只要每一个人极力追求个人利益,公众利益也就自然在其中了。这种乐观主义反映了18世纪西欧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一种社会憧憬。在美国立国半个世纪后,即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哲学家托克维尔抱着对新大陆同情的眼光在美国旅居,想考察美国的民主社会是否能保持自由的政治体制,或是可能滑向另一种专政。在所著《美国的民主》(两卷,分别于1835、1840年出版)中,他赞赏美国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进取精神,同时又担心这种以个人利益为动力相互竞争的社会,发展下去,人们处在弱肉强食的社会竞争之中,至终会失去自由。他以当时刚刚出现的“个人主义”这个词描写美国,认为个人主义虽然比自我中心主义温和,讲一点节制,但是每一个公民都从周围的社会人群中孤立出来,缩到家庭朋友的小圈子里,结果社会的发展和问题只有很少人关心。个人主义思想起初只是侵蚀社会伦理道德,而至终必然发展到使人自私自利。从表面看,个人主义者既不亏欠别人,也不从别人那里指望什么,一切靠自己,这是可敬的;但是他们形成一种习惯的思想,认为自己的命运全系于个人奋斗,个人是孤立的,发展到最后,势必既脱离父辈,又不顾子女,也不顾别人,与自我中心主义并无不同。这样的个人将永远陷于内心孤独之中④。而一种社会制度使公民都成为孤立的个人,就特别适合于专政统治。托克维尔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竞争造成个人孤立,往往使个人感到对社会、对自身命运无能为力,而这于民主的理想恰恰是相背的。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人口的社会流动较小,基督教会的活动及其“爱邻舍”思想还有不小的社会影响,但是在美国东北部开始兴起的纺织工业,雇佣大批贫苦移民和女工,已使托克维尔忧虑工厂主、经理将主宰工人的命运,使下层群众享受不到民主的权利。
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美国工业社会发展的结果,使托克维尔的忧虑逐渐成为现实。不久以前,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学荣誉讲座教授罗伯特·尼斯贝特忧心忡忡地说:“西方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当前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有点类似当初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思想界的转变。在美国,并没有爆发过一场社会革命把原来的社会秩序有计划地予以摧毁,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社会秩序的瓦解正在进行着,这是十分明显的事实。不论其原因是什么——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美国的家庭、邻里、社区、教会、社会各阶级特别是中产阶级,都因受侵蚀而动摇,这是美国人精神世界中的现实。……在19世纪,谈起个人主义信念使人想到的是开发西部边疆,穷荒探险或苦心经营小农场、小商店的开拓精神。今天再重述个人主义的信条,却只是使人想到形形色色在社会中被异化的人们,从孤独忧虑的老人到盗窃犯、恐怖分子的一幅幅景象。美国思想界终于象孔德、托克维尔、杜克海姆那样看到,个人主义使社会组织瓦解、个体化,社会不再是人们由共同志趣、共同利益汇集凝聚成的社团,而已演化到一种地步,至多只是一个沙砾堆,若从坏的方面说,则是孤单凶狠、靠掠夺为生的人活动的热带丛林”⑤。
有的人认为,自本世纪以来,个人主义在美国已趋于没落。尼斯贝特教授指出:这并非事实,它只是更加五色斑驳,比美国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明显地在人们生活中表现出来⑥。
对于美国一般人思想与生活方式的研究,近年来在美国受到学术界重视的一部著作,是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贝拉和三位社会学教授、一位哲学教授一起,从1979年到1984年,在美国东北部、南部、西部的大城市、小城镇选择200多中产阶级成员,深入谈话、观察,在这基础上写成的《精神习俗:美国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与理想追求》一书⑦。这本书的主旨是从文化上研究个人主义在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中的表现及其社会影响。通常认为美国社会是以它的中产阶级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成为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方式;社会下层阶级所追求达到的、所极力仿效的也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尽管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传统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但美国中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大体还是可以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生活方式来进行研究。本节以下部分便是以贝拉等人实际调查并进行的分析为基础的⑧。
贝拉教授等指出,半个多世纪来,代表美国形象的是一批充满进取心,顽强竞争,一心积聚财富,认为只要有钱就有社会地位、就有一切的公司经理阶层。大公司与政府一起,成为最大的雇主。对中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分作两部分:一部分是职业,是为了赚钱,为赚更多的钱而想方设法向上爬;另一部分是个人生活,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靠钱买来的;能把工作看作献身理想的是极少数。儿童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出人头地,显赫一时,为此就要与众不同。青年踏入社会时清楚地知道,在人们眼里,他的价值就在于能取得什么职业、地位,年薪多少,为此要把友谊家庭等都放在其次,不惜一切拚命工作。到步入中年,取得中产阶级地位之后,再往上升,高级职位越来越少,能在竞争中到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青年时代的梦想开始破灭,个人靠职位升迁取得更多金钱、更高地位的前景日益黯淡。这种黯淡的现实前景始终与上升的欲望与梦想联结在一起,压迫着人们,造成精神的紧张与危机。谁经受不起这种精神的紧张,就是生活中的弱者,就只有被社会淘汰;为此要看心理治疗医生,要强打精神。等到由于年龄和健康而脱离工作,个人生活的下坡路就注定了。现实为人们划定的一生道路就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工作中得不到满足,甚至感到受压抑,自然要转到工作以外的私人生活。它以度过业余时间和消费生活作为主要内容,消磨闲暇的方式与消费方式,参加哪个俱乐部,到什么地方度假,在什么商店买东西,服装家具式样能否跟上时新的款式,子女进什么学校等等,都决定于有多少钱,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阶级的反映,因而个人生活的方式依附于工作;另一方面,私人生活又成为在工作中感到紧张压力的人的一种避风港,人们希望它与工作隔得越远越好,与工作又成为对立的另一端。在私人生活中,人象是与社会大海的风浪搏斗精疲力竭之后,爬上一个小岛,喘息一阵,而后又要下海去搏斗。为了逃避孤独,总要寻求一些朋友,但在个人意识都极强的人中间,即便在少数朋友中间,每个人还是渴望以自己为中心;得不到满足,就再次陷入孤独感。结果,孤独的个人被赋与“合理”的色彩,又进一步被描绘为一种人生价值。
从美国最大众化的娱乐——电影中看,吸引大量观众经久不衰的西部牛仔片、私家侦探片和“超人”片也反映同一种精神状态。西部牛仔都是骑术特别高超、枪法又特别准确的能手,有正义感、爱打抱不平的独行大侠,与社会却总是格格不入,往往拯救一个小镇居民之后,又孤独地骑马在夕阳中驰向远方。侦探故事以侦探或记者作为故事中的英雄,往往暴露政府警官、权势家族、上流社会人士参与罪恶活动。英雄的主角为了主持正义,只能孤独地战斗,不论社会或家庭的日常生活,他都无法享受,还要拒绝金钱、女色的引诱,成为维护正义的孤独的勇士。“超人”片或外星来人的影片也通常以一个孤独的巨人与整个社会作战作为故事的主要情节。所有这些影片都反映一种思想,认为孤独的个人站在社会之外,才能维持一种理想的形象或价值。但是,个人又无力改变社会,因此,追求道德理想,维护个人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又往往与失望交织在一起,最后导向看穿一切、是非都无所谓的道德犬儒主义。或至多蜷缩在个人精神小天地中独善其身。这样,本来与社会对立的个人又最后在资本主义社会压力下适应了这个社会。正如托克维尔早已指出的,个人主义与顺应社会环境本是矛盾的两面,而这矛盾的双方却又奇特地统一了。
从表面看,人们工作很紧张、讲求效率,象一部运转中的机器;个人生活则是按照一、二、三、四的模式(一个家庭、两辆汽车、三个卧室的住宅、四架电视机和各种家用电器)建立起来的。但是,在这种以个人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中,始终伴随着个人的孤独感。除非人们以紧张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享受来逃避精神上的苦闷,否则,不可能不停下来问一下: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整个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任何事物的意义都只存在于它与其它事物的关系之中。如果人活着不属于一个寄托着理想的集体事业,只是为自己,自我就是意义,这个“意义”实际是无意义,结果,“无意义”成为生活的意义。这种生活的空虚感、厌烦感是任何物质都填充不了的。不仅如此,这种个人主义还极大地限制了人的思想视野、感情生活内容,使人丧失对世界的关心、对人群的关心、对知识的自觉追求、对文化的兴趣,结果人在精神上蜕化了,不仅令别人感到索然无味,自己对自己也感到索然无味,只能以五光十色的物质来装扮掩饰。这种状况就是现在西方学者通称的“物质富裕中的贫困”或“物质进步中的贫困”。
当然,任何社会里都不是所有的人们都按一种模式生活。无论美国或任何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许多关心世界和平、反对种族歧视、维护民主权利、热爱社会公益的组织,许多有理想、有正义感的人们参加这些活动,为此付出代价,甚至作出牺牲。还有许多人参加各种文化艺术体育和兴趣组织,上夜大学,发展自己的知识才能和兴趣。在美国,这种自愿组成的社团不计其数。托克维尔指出,这是美国民主社会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罗伯特·贝拉教授等当然知道,不是所有的美国人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都象前面介绍的那样生活,他们的著作,或其他社会学家的这方面著作,更不是故意丑化美国生活方式。他们是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分析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主义发展的过程,形成什么样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活方式。这种严肃的科学研究是我们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未完,明日五版继续刊登)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帮助人们动脑筋的书
——评《哲学小百科》
景天魁
在历史上,有些哲学家曾希望哲学象数学一样严密,象诗和音乐一样美妙,用文学形式写作哲学论文的也不乏其人,但是,哲学因其论题和概念的高度抽象性,时至今日,仍令不少人感到高深莫测,或者枯燥乏味。哲学是研究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本与人人有关。为什么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为人们喜闻乐见呢?除了内容方面常有不新鲜之嫌外,恐怕哲学的形式问题,也应该引起哲学家们的注意。最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小百科》,在内容和形式(这里所说的形式还不是数学形式和文学形式,而是指体例)两方面做了可贵的努力。该书努力把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在以下几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哲学作为“爱智学”的某些本质要求。
在哲学争鸣评述和疑难阐释中介绍哲学知识。有些哲学书,常常给人一种“布道”的感觉:似乎作者早有定见,写出来,不是为了同别人讨论,征求意见,只是为了叫别人接受自己的结论的。当然,公布自己的见解并希望众人赞同,这无可非议。但是,哲学既然是“爱智学”,那就是要人们动脑筋的。大家都动脑筋,难免形成不同见解,于是哲学就经常处于争论之中。争论和驳难,是发展哲学思维的适当形式。历史上,往往在争论纷起的时代,哲学最繁荣。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流传下来的就有十来种看法,虽然谁也没有说服谁,但从整体上推动了哲学的大发展。《哲学小百科》以“疑难问题探讨”和“学术争鸣简介”为主要形式,介绍哲学的主要问题、争论的要点、研究的状况和各家的观点,不仅可以使读者学到哲学知识,还可以了解哲学的“素质”,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哲学生动的现状中,从“活水”中汲取营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全书上下卷,共有疑难问题探讨200条,学术争鸣简介近30条。相当全面地反映了哲学各个领域的问题和状况。读了这两部分,自然会对哲学是什么,它研究什么问题,以及怎么研究等获得清晰、具体的看法,说不定还会启发不少读者的智慧火花,不由得踏上哲学研究的路径。
该书对学术争鸣的介绍比较客观、全面,对疑难问题的探讨也相当深入、简明。编写者都是占有丰富资料并有研究基础的专业研究工作者。对许多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如美的本质问题、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问题、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人的价值问题等等,都做了较好的阐述。有些问题难度很大,该书的见解尽管也是一家之言,但仍可给读者以启迪。
在当前哲学研究落后于科学发展和实践要求的情况下,该书在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哲学研究的新成就,回答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方面所做的努力尤为可贵。在全书解释的250多个基本范畴、概念以及问题探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新概念和新问题、新学说,例如大统一理论、稳恒态宇宙模型、多值逻辑等概念和理论,当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点、“机器人”能否思维、关于自然科学概念向哲学范畴转化问题等。对于哲学上原有基本概念和传统问题,也解释得颇具新意,基本上反映了哲学研究的新进展。不足的是,有些应该收入的概念如无序和有序等,未及收入;有些概念不是哲学的基本概念,只能说是与哲学研究有关的概念,未作明确区分。
《哲学小百科》的编写者们乐于尽可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特设了象“学习方法举要”、“学习书目提要”这样的篇目,有针对性地讲解学习和研究哲学的基本方法和体会,学者们的这些经验之谈,不仅对广大青年读者来说是宝贵的,就是对知识界同仁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启发也会是有裨益的。相信《哲学小百科》一定会成为爱好智慧的青年和广大读者的益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