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的生物工程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有着发展生物工程的优越条件。在古代,我国很早就有了以酒、醋、酱油等为代表的传统酿造业,许多名优产品流传至今。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建立了抗菌素、谷氨酸等十五种近代微生物发酵工业。七十年代,我国又开展了基因工程、细胞融合、酶和细胞固定化等新技术的研究。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相当规模的微生物发酵工业,其产品有数十种,产值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以上。主要品种有酒精、啤酒、饮料酒、各种调味品、食用添加剂、医用抗菌素、酶类、疫苗、微生物农药等。
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是我国生物技术战略中的重头戏。近期内,将有2—D干扰素、幼畜腹泻疫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核心抗原、青霉素酰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先后投放市场。其他新型蛋白类药物、疫苗,以及动植物品种的改良,也在研究开发中。
我国的细胞组织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也已建立了一定基础,其中有的还在世界的前列。如通过花药培养技术进行单倍体育种,已在一些农作物和蔬菜品种上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特别是禾本科如水稻等的原生质体成株在我国培养成功,名列世界前茅。另外,利用组织培养进行良种的快速繁殖或脱毒已有数十种林木、果树、花卉和某些适合于无性繁殖的农作物获得成功,有的已开始在生产中推广,牛胚胎移植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利用细胞培养生产某些特殊的次生代谢产物如人参、麝香、抗癌药物、香料、色素等,在我国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国的酶工程技术从起步到现在仅二十多年历史,但已有四十多个工厂可生产六十多种酶制剂。国外有的主要工业用酶品种我们都能生产,并已应用到三十多种产品的生产中。
但总的来说,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产品品种不全,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产品的产率和收率都较低等。今后我国将采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建立新产业,为实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为下世纪初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做好技术准备。 (摘自《经济日报》1987年1月7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汉语“美学”一词是从日本引进的
李心峰在《Aest-hetik与美学》一文中说:德国十八世纪中叶著名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首次提出“Aesthetik”(美学)一词。据现有材料看,汉语“美学”一词是从日本引进的。
日本当代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在《东方的美学》(1980年初版)一书中说:“美学”一词是在输入西方文化时创造出来的翻译术语。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西周曾尝试以“善美学”、“佳趣论”、“美妙学”等来翻译“Aesthetik”。另一位日本著名哲学家中江兆民在明治初年翻译了十九世纪末法国美学家Véron的主要美学著作,书名译作《维氏美学》。
日本1982年出版的《文艺用语基础知识》辞典却对今道友信的上述说法作了补充和修正:中江兆民翻译《维氏美学》的时间是在明治十六、十七年,并且指出:自明治十五年(1882年)开始,以森鸥外(日本著名作家)、高山樗牛等为主的教师们在东京大学以“审美学”的名称讲授美学,就已用过“美学”这个词。
我认为,汉字文化圈中的“美学”一词的诞生,虽然可能有一个较长的酝酿期,但运用这一术语来命名一部翻译著作,并明确特指研究美与艺术的特殊学科,使这一概念固定化并使之得以流传,仍应归功于中江兆民。(摘自《百科知识》第一期)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朱德曾要刘伯承上井冈山当参谋长
《党史研究》第一期刊登资料介绍,1928年4月底,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部队,由朱德、陈毅率领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身任军长的朱德,为要求得出类拔萃的军事助手,想到了遐迩闻名的川将刘伯承,萌生了邀他上井冈山的念头。5月下旬,中共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为传达省委指示来到宁冈茅坪。有一天,朱德问杜:“你认识刘伯承同志吗?”杜修经摇头说:“这名字倒是听过。”朱德说道:“他也是四川的。这人很会带兵打仗,要是能够到井冈山来就好了。你回去后有机会,一定帮着去找一找,传个讯,说我请他来当参谋长。”杜修经颔首答应下采。少顷,朱德又微笑着补了一句:“这就拜托你了。”
杜修经没有忘记朱德的托付,回到湖南,曾多方打听刘伯承的下落,均不得音讯。是年12月上旬,已任湘南特委书记的杜修经,从香港辗转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一次,他向早就相熟的李立三问起刘伯承,说朱德要他去井冈山。李立三略作思虑,对杜修经说:“要伯承同志去井冈山?他是走不脱的。那边有朱德同志在,他也很会带兵打仗呀。”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老舍与溥仪
陈天风撰文说,1958年春,我还在民族出版社工作时,一天去丰盛胡同乃兹府老舍先生家,约请老舍先生为《民族团结》杂志写点什么。谈毕工作,又闲聊了一会儿。谈着谈着,他话锋一转,很诚恳而坦率地告诉我,前些日子载涛和罗常培来他家,约他一同去见毛主席,联合要求保释溥仪,被他谢绝了。老舍先生说:“毛主席没杀溥仪已够宽大了,溥仪过去干了那么多的坏事!我这个人民代表要代表人民说话,不能光代表满族人,向着满族人。就以旗人来说,溥仪干的那些丑事,也丢尽我们的‘人’了。我不能去,我没这个脸去!”他说得自然而坚决,感情十分真挚,我连连点首称是。因为我知道载涛是溥仪的叔父,满族上层人物;罗常培是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也是老舍先生小时的同学和好友。老舍先生和胡絜青结婚就是罗常培做的媒。当时载涛、罗常培和老舍先生都是全国人大代表,三人的关系极其亲密,而老舍先生不以私谊为重,竟拒绝联合保释溥仪的提议,显然是在内心的天平上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抉择。
事隔数年,又得悉了具有戏剧性的另一件事。一天,有位朋友上老舍先生家,问他最近写什么,他回答:“什么也没写,正在替我们的‘皇帝’当‘奴才’。”原来,他接受组织的委托,正在为溥仪修改润色一部书稿《我的前半生》。几乎每页均有所批改,凡错、别、漏字及有问题的句子,大部分作了改正或打上标记。
老舍先生还说,溥仪这个人的变化,是我原先想不到的。把“皇帝”也改造过来了,只有我们新中国才做得到。
(摘自《民族团结》第一期)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1978年以来个体工商户基本情况单位:万户 万人 亿元项目 全国城乡 其中城镇 其中农村 与上年相比 营业额
个体户 个体户 个体户 +-%时间 户数 人数 户数 人数 户数 人数 户比 人比1978 141979 311980 80.61981 182.9 227.4 86.8 105.6 96.1 121.8 +44.1 10.91982 263.6 319.8 113.2 135.8 150.4 184 +44.1 40.6 1001983 590.1 746.5 170.6 208.6 419.5 537.8 +123.9 133.4 2101984 930.4 1303.1 222.2 291.1 708.2 1012 +57.4 74.3 456.31985 1171 1766 279.87 383.94 891.5 1382.2 +25.9 35.5 750.61986上半年1134 1719 273.4 379.0 861 1340
(《工商行政管理》1986年第24期 徐剑鸣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形形色色的新形式电影
王绍培撰文说:近二十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常规电影受到了冲击。于是,全景、立体、环幕、穹幕(球幕)、大屏幕、多幕、水幕,甚至所谓香味电影、环境电影等等名目繁多的“新形式”电影应运而生,电影开始走向大型化、立体化、多样化。
大屏幕和特大屏幕电影 普通电影院观看的传统电影,采用35毫米宽每4个片孔一个画面的制式,放映银幕一般为7×9米左右。近年来国外发展的70毫米制式影片的放映银幕可达10×20米左右。配上立体声音响,其视听效果明显优于普通35毫米电影。我国第一家70毫米5片孔(下称70mm5p、即普通70毫米)影院已于近日在哈尔滨投入使用。
环幕电影 这种电影是在一个内径为20米圆柱形放映场地中,在九块相连银幕上放映360度范围内的连贯景物。观众观看环幕电影时,通常站在场地中间,随着镜头转换,可随意调整视野,犹如身临画面景物之中,立体声方位感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环境电影要求由特定的九台摄影机拍射,每台摄影机拍摄40分度画面,除镜头及反光镜光学系统要求性能一致外,同步连锁技术条件很高,放映设备同样要求自动化,且大部分摄制镜头要进行航拍。因此设备、摄制耗资巨大,目前世界上仅在美国、日本、苏联等少数国家建有6—7家影院。我国自己摄制的环幕电影今年将在北京上映。
全息电影 全息电影是用激光技术开发的一种真正的立体电影。几年前,苏联就展示了可在空间形成一分钟左右、一米见方活动立体影象的全息电影。美国迪斯尼世界计算机馆已可使演员与全息人象同台表演。但以上两种“电影”,从技术范畴来看,毕竟超出了传统电影工艺规范。
水幕电影 这种电影出现于日本筑波博览会,它也被称为“瀑布电影”。这项技术使水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形成放映用的水帘“银幕”。画面展现一个可爱的小松鼠落入急流,营救的动物学家与水流搏斗。当人物落水时,扬声器效果声与水帘产生的真实水声融为一体,极大地烘托了特定气氛,令人耳目一新。
香味电影 在放映时,配合画面,放出相应的气味如花香、烟火气息等。
环境电影 随影片的情节改变观众厅温度、湿度、气流或投放人工合成气味,甚至使观众座椅产生强烈震动。
(摘自《中国青年报》1月3日、10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飞机发明权属于谁
陈封在1月21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说:美国赖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并在1903年12月首次试飞成功。
然而,现在这个史实受到了挑战。研究航空史的美国前空军驾驶员威廉·欧道伊尔和他的助手们说,在赖特兄弟的双翼飞机腾空前两年,一位名叫古斯塔夫·怀特海德的德裔美国人已将他发明的蝶形原始飞机试飞成功。他那架单引擎飞机使用的驱动燃料也是乙炔(俗称电石气)。
《国际先驱论坛报》今年年初报道,设在华盛顿的史密生博物馆(美国最权威的博物馆)坚持认为赖特兄弟是飞机的首先发明者。他们试飞的那架飞机就一直陈列在该博物馆内。
欧道伊尔等依据怀特海德的原设计图纸复制一具同样的引擎和一架蝶形飞机,准备公开表演,并邀请史密生博物馆派人参观和鉴定。但是史密生博物馆拒绝邀请。
欧道伊尔和他的助手曾到怀特海德的德国故乡以及美国各地调查和搜集了装满十匣的文字记录。其中大部分是在怀特海德旧居的顶楼上发现的。这些资料证明怀特海德曾长期研究飞行原理。1901年8月14日在他家附近的空地上,他驾驶独自制造的蝶形飞机升离地面一米飞行了八百米。当时康涅狄格州的《桥港星期日先驱报》还详细报道了他试飞成功的经过并刊登了飞机草图。这份纸色已变黄的报纸也是有力的物证之一。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孙悟空原型又一说
史双元在《文学遗产》去年第六期撰文说,有关孙悟空原型的讨论至今尚无定论,鲁迅认为孙悟空这一形象取自唐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淮河水怪克祁,胡适认为出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还有人认为孙悟空是个“混血猴”。应该看到,《西游记》故事的发展历史是漫长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故事和人物受多方面作用和影响,包含的思想、文化因素也是十分复杂的,同时,艺术形象的创造大多为“杂取种种”而形成“这一个”,不可过分胶执,应当看到它可能受到的多极影响。据此,《宋高僧传》中有一段记载也可作为孙悟空原型讨论的一条资料提出来,以期引起注意,看到孙悟空原型的又一个源头。
原文见《宋高僧传》卷三《唐上都章敬寺悟空传》。其中,有关悟空随行出使西域,从三藏落发受戒,途遇怪异,取佛经回京师等主要情节皆已具备。因此,这一悟空可视作《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原型资料之一。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笑的价值
有一句话可以用来评价笑:健康来自笑。
胃疼的人绝对不会笑。要想笑得好,必须身体好。体弱多病往往多愁善感;这是一种惩罚。反之,笑能祛病延年。笑能使人免除痛苦。有时候,笑可以治愈胃疼病……
在法国中世纪的一个名叫《维兰·米尔》的韵文故事里,医生们对卡在王子喉咙里的鱼刺束手无策,而农民只是一股劲儿地扮鬼脸,逗得王子止不住地大笑,终于吐出了鱼刺。
据说在十八世纪,有一位红衣主教患了可怕的脓肿病,濒临死亡,仆人们已经绝望了。恰在这时,主教养的猴子滑稽地戴上了他的红衣主教的红色方帽,穿上了主教的衣服。猴子的模样儿是那般可笑,红衣主教一下子冲破了脓肿的威胁,哈哈大笑起来,这样一来,居然挽救了主教的性命。很久以来,人们习惯于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尽可能地使之愉快、欢乐。
1935年,瓦歇医生在巴黎进行了一场奇特而滑稽的实验:他把病人召集起来,给他们播放富有感染力的笑的录音,并称之为“趣味疗法”。
(摘自《笑的历史》,果永毅等译,三联书店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