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说“费厄泼赖”
黄裳
对这次全运会辽鲁足球队一场不正常的比赛说过一点意见后,不久就又看到辽宁的报纸上发表的许多报道与评论,一致对竞委会给予两队的处分表示不能接受,举出了种种理由,其中最突出的是认为这场比赛是无可非议的,打防守反击不能算是消极。说足球比赛如同作战,不能单靠实力,还要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还引用了孙子兵法“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的话,说明“利用规程淘汰一个强劲对手”的作法是理所当然的。……
把赛场比作战场,本来就有些牵强,因为在赛场上出现的对手,并非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敌人。而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里对手恰恰变成了朋友,彼此运用的是相同的策略,利用的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比赛规程,他们携手斗争的方向转变了,对方必然落在密切注视着全运会的广大观众头上。人们被愚弄了,不能不引起愤慨、抗议,这才是这场“喜剧”的真正可悲之处。
60年前鲁迅先生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文章《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可见在那时候就有人提出这种主张了。可惜的是林语堂先生有意或无意地模糊了斗争的阵线,主张对敌对阶级也要讲究绅士风度,主张不打“落水狗”。这当然是错误的。至于“费厄泼赖”(Fair Play)本身,则是一种体育比赛应该普遍尊重的光明正大、排除一切不正当手段的精神,鲁迅先生也说“当然是要的”,只要不胡乱运用于社会生活和党派斗争中就是。这里关键是看清“对手”。在体育场上,有的只是竞争的伙伴,同一条体育战线上的同志,有什么理由不执行公正比赛的精神呢?要讲“费厄泼赖”也是有条件的,必须你也讲我也讲,大家才能有共同的语言。看来体育界极有必要注重道德素质的培育,只有在这坚实的基础上,体育水平和赛风的提高才能是踏踏实实的。
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一种沉重的礼物,那就是地方观念和由此而衍生出来的行帮意识。试看大城市里就曾有过各种会馆,同乡会也数不清。它们的产生也大抵有着社会的历史的原因,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不过那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偏狭、保守、护短、排他……为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增添了许多障碍。这许多都是应该逐步摆脱、排除的。对此,“费厄泼赖”应该也是一副良药,而且也不只是在体育界才是如此。


第8版(副刊)
专栏:书简

邹荻帆致黄东成
含英咀华
  ——读《香港多棱镜》东成同志:
你好!
谢谢你让我有机会读到你的诗集《香港多棱镜》。我半天时间就读完了全部,因为我是那么如饥似渴,要从你的诗作里了解香港的当前情况。原因有二,一是我在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和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都在香港逗留过,我怀恋那个地方。二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已正式签字,今天、特别是未来,香港都会有巨大的变化,当然,暂时我还得多关心目前港胞的反应。
你的诗集,正是这样把我带进了南方的香岛。应该补充说一句:即便过去没有去过香港的很多人,也都是关心着那颗南方的明珠的,那儿的人都是我们的手足,那土地也如同我们的手掌,十指连心。
这分为三辑的诗集,一辑辑让我含英咀华。在《我爱香港》中,我看到海上点起十万盏彩灯,组成“我爱香港”,庆祝谈判圆满的结果,而这四个字,也正是十亿同胞的呼声。它组成的不只是“我爱香港”四个字,而是“我的中国心”彩色密集的光点。你唱道:
我走在香港的街头
一步步,一步步,
丈量着——
伟大祖国神圣的版图。
(《我走在香港的街头》)我感到,那欢乐激动的一步步,不只是你在走过那街头,其中也有我们。这是庄严的步子踩着神圣的进行曲,高举山峰般的头颅,挺起澎湃海洋的胸脯,歌声是: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在《异地乡情》中,你抒情地写了你们兄弟相聚于香港之情。阔别34年后的重聚,你不能不动情而歌。而你写的手足情深,也代表了无数同胞的心声:我们都是手足情深。《你再要一套家乡的照片》,写了你胞兄怀恋家乡之情,很希望看到自己少年时家乡情景的照片,你所提到的那些故土的风物,如古老的小街、三代的旧屋、掏过雀蛋的榆树、夏天的河滨、煽着风箱的老铁匠铺……都饶有诗意。而你又笔锋一转,写了旧貌变新颜,提高了诗的意趣。《望月》一诗,写了海外游子望月思绪,仿佛一首思乡小令。这笔墨惹起的乡思,也深深蕴含爱国之心。
我还得感谢你给了我们一张张香港人物的剪影。诗与其它文学艺术一样,应该有历史的声音面貌,当然,诗更多地是写那心灵深处激发的火花,而不在表面地形声绘色、评头论足。你写了九龙的残女看到张海迪的故事而激动,写了贫困的卖牛肉串的诗人,写了艺术商品化的歌女,写了手不离笔、身不离座的老报人,写了在港开业中医的厄运以及一个温文尔雅然而心狠手毒的现代资本家……这些都让我们对那社会的人生百态有更深的了解。
值得称许的是,你还看到“先进中的匮乏”:
电脑复杂,
人脑简单。更有“世界第一流的电子看相术”:
啊,人的命运,
竟深信不疑,交给
由人自己所发明的电子技
术,
三秒钟全自动的演算。于是你发现:
信念失落了,
人的精神
才极端的匮乏。你从这普通生活中,发现了一个真理,富有哲学意味:有了先进的技术,并不等于就有了先进的思想,精神的匮乏会使人成为技术的奴隶。二者必须并驾齐驱,互相促进。
听说你还将有机会再去香港,祝愿你更深刻地观察,写出更多的佳作。
邹荻帆 1986年11月5日
(注:诗集《香港多棱镜》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谈师范院校的审美教育
虞频频
审美教育对于师范院校具有特殊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为人师表,师范院校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发展,关系到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更关系到下一代人的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如果到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调查一番,结果难免使人摇头。师范院校生源不足,招生之始就无法考虑审美修养和有关方面的才能;而且大都定向招生,不少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目前有些边远山区文化设施落后,再加上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只知道在功课上加码,不重视青少年活泼高尚的情感的熏陶、生动的个性的培养,师范院校学生普遍审美素质先天不足。不少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词,不善于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不同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甚至不会使用普通话,只能用方言交谈。据对一个师范学院的抽样调查,大约有半数左右学生在中学里没有上过音乐课和图画课,也没有有关的兴趣小组和活动,他们不识乐谱,不会画简单的水粉画,写不好中国字,更不要说演戏、弹琴、组织一场象样的文艺晚会了。校园业余生活单调,一些不健康的活动则乘隙而入,有人以喝酒、打麻将等等作为自己的爱好。这种状况若不花大力气改变,他们出去后真难说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来,有可能贻误我们国家、民族下一代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这决不会是危言耸听。
我设想,各类师范院校有必要把美学列为公共必修课,放在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同等的地位上,在师范院校学生中普及审美教育的知识。还应有计划地在师范院校开设一系列系统的艺术教育课程,如文学名著欣赏、名画欣赏、乐理常识、名曲欣赏、影视鉴赏等等,细水长流、潜移默化,陶养情感,提高师范院校学生的审美素质。把具有一艺之长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让他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业余时间自觉地进行歌、舞、剧、书等各类艺术训练,这要求恐怕也不算过分。
我国古代有着审美教育的传统,棋、琴、书、画四艺曾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为有健全的下一代,让我们从将要担负教书育人责任的人抓起,先培养一大批优秀健全的老师吧。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高校审美教育内容浅见
李范
究竟什么是美育?它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我国学术界曾有些争议,有人认为美育主要是美学理论的教育;有人认为美育主要是审美实践活动的教育;有人认为美育主要是立美教育,目的在于建构人的审美心理,引发人的审美创造力。
我认为高校审美教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传播与普及;二是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的练习;三是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活动。没有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基础,难以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有了理论才能更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以理论指导审美实践活动。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的练习则侧重于感官的训练和强化,锻炼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和鉴赏力。而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参加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构成审美教育的完整体系,有助于学生构造一种完美的审美心理结构,建立一种新感性,将自己引向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比之其它教育,审美教育更应当让学生避免被动的地位,不仅作一个美和艺术的欣赏者,而且主动地参与审美实践,成为美和艺术的创造者。只有这样,学生所学的理论才能掌握得扎实有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爆发出潜藏的创造才能。
我的这些想法,并非苦思冥想所得,倒是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审美创造活动让我悟到了什么。在我任教的北京师范大学,其审美教育除进行理论教学和艺术欣赏外,还注重了课外审美实践活动的开展,利用更为广阔的时空,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各种才能得以施展,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课外审美活动只要有心,通过努力就能搞得形式多样、丰富多采。北京师范大学里这几年就有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文艺社团,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活动。主动的审美意识使学生爆发出来的审美创造的积极性往往出人意料。在这几年话剧界感到受冷落之时,校园里却掀起过“话剧热”,至去年参加莎士比亚戏剧节演出达到了高潮。
大学生们通过审美创造实践,发现了自身潜在的创造力和尚未实现的价值。扮演小丑费斯特的生物系一位女大学生说:“一个女大学生在《第十二夜》中演小丑,全世界恐怕我是第一个。如果不排戏,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才能。审美实践可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当然,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的范围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艺术美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也包括社会美、自然美和科学美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这里不再赘言。
编者按:前不久在南通召开的全国高校美学教育与审美教育研讨会,集中讨论了大学生审美教育问题,这里选登两篇文章,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第8版(副刊)
专栏:反馈短波

反馈短波
▲冰心女士:我们在解放前念中学时就读过您的文章,现在自己都已是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了。今天,又读到您写的《我请求》(见十一月十四日本版),老师们互相传阅着。我读着读着,忍不住流下了热泪……一个对教师工作缺乏深刻认识,对教师内心世界缺乏充分理解的人,是写不出这些话来的。
河北兴隆县一中教师
陈宽阳
▲读了冰心奶奶《我请求》一文后,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我是师范专科学校一名未满十九岁的学生,明年,就要成为千千万万个教师中的一员。我不是不知道当教师待遇不高,但我没有动摇,至少现在没有,因为知道有人理解我和那些与我一样热爱教师工作的人。
福州师专八七级英语科学生
王演上
▲贵报十二月十四日八版《白马湖寻梦》一文中将经亨颐先生的姓错作“径”,请予订正。全国政协离休干部
王述曾
▲本报十一月二日八版刊登《神术》一文后,许多读者来信询问有关激光治疗鼻炎的详情。编者从卫生部了解到,激光医疗在京、沪等地医院均有开展,各地患者可就近求医。
编 者


第8版(副刊)
专栏:

古镇风情
林万春
古镇的风情是夕阳导演出来的,傍晚的瞬间,城边蛙噪四起,抑扬顿挫,合奏成饶有风味的小夜曲,人戏谑为“镇歌”。古镇的风情是系在粪担尖上,在晨曦中一颤一颤闪动,吱吱呀呀唱出来的。笔直的“和平街”上,农民哥甩膀子走得不亢不卑,扁担钩上的瓜菜伴着扭秧歌似的步履也晃出绿汪汪的惬意,从几何图形屏立的新建筑群间悠悠踅入旧巷后,仍有余韵。
我知道:武夷山南麓的这个“弹丸小邑”固属僻壤,却拥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称,连“泰宁”这个县名也是哲宗皇帝钦赐的,以为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可同享孔子家乡阙里府号的殊荣。朱熹失意时到这里隐居,李纲被贬时流连此地山水,斯地成了闽西北的“桃花源”。至今城小而美,安谧但不冷寂,明、清住宅过半数,一边是古雅的小巷旧宅,一边是现代高层建筑,不无谐趣。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镇上有沸沸扬扬的墟集,我们上墟场采风。白烟缕缕,小锅翻炸黄酥酥的油饼,清香弥漫。上等的花菇诱人顾盼,还有在铳管上晃来晃去的雉鸡、野兔,吆喝声、讨价声此起彼伏,喊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我们终于发现“新大陆”,一裹脚老妇端坐小摊后,摊前木架上挂着无数古装布俑,造型简单却古朴有味。开价二角五,只有半瓶汽水的花费。老太太手抚布俑,象抚着熟睡的孙子,说:“端午节戴上这个,可以避邪的……”我们夸她手巧。“我婆婆缝的,鼻眼呀,胡须呀,也是老人家画的,她的手闲不住。”天啊,老太太两鬓霜白、年逾花甲,看去衣饰整洁,象是享清福的辈分,竟然还有个更大岁数的婆婆?我们惊诧地对视,啧啧赞叹。
金溪沿城南蹑手蹑脚流过,翠柳摇曳,有双曲拱桥衔接两岸闹市,桥下铺层层而下的弧形石阶供濯衣。溪滨公园耸“金湖第一景”的花亭,石榴笑咧咧盛开,还有扁柏、杜鹃、栀子花掩着回廊。午后,必有闲暇老人聚此,象具有一种默契,三五成伙端坐着,静静看溪水西去,听漂衣女子的笑语喧哗……与此相反,拂晓城北的北溪却英气勃勃,一批莘莘学子沿岸的晨读声,压过了婉转的鸟语。双溪南北鼎立,“老人角”留恋着童真,“少年角”却向往摆脱童稚。这就是生活。他们生活在橄榄色里,绿树遮掩的新楼常常使人联想到金湖里浓绿的树、苔染的石、滴翠的竹,小镇仿佛用一截截清流镶成,把我们从都市带来的烦躁涤荡得干干净净。
金溪因溪有金而名,夏秋季节,淘金的景况沿溪可见。他们袒露着古铜色的肌肤,在淹过大腿的水流平缓处筛取金砂,先将小小“金溜船”沉入水底,扒进砂砾石,起身旋、摇、晃、荡,舞之蹈之,最后“金溜船”只剩下星星点点的金砂,在朗日下发出炫目的光。过去来淘金的,多属江西瑞金老俵,如今轮到本地人。是的,泰宁致富有门,数万太湖银鱼引入浩瀚的湖区,源源不断的青花瓷远征北国江南,还有蛇园……古镇焕发出了新光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