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名城漫步

闽江帆影
章武
我和闽江一起在夕阳中漫步。满江帆影全都化成绛红色的蝴蝶。它们悠悠而来,从哪里来?它们翩翩而去,往何方去?
我问闽江,闽江不语。玫瑰红的江波一闪,一闪,把我的视线牵引到新大桥底下一角沙渚之上。
铁锚。一尊古拙笨重的铁锚斜斜地、沉沉地插在沙砾之中,仿佛不甘在岁月的淤积中沉沦,不甘在人类的遗忘中沉默,它满身斑斑的锈迹和凹凸不平的槽痕全在夕阳下燃烧,爆出一团灼灼逼人的火。
于是,我拣起一把钥匙,打开了福州这座滨海城市历史迷宫中最深处的一扇大门。
船。从独木舟、小舢板到云帆蔽日的艨艟巨舰,随着历史长河的滚滚洪波,浩浩荡荡扑面而来。我忽然明白:福州,这座以“福”字命名的古城,自开阜2000多年来,始终以船作笔,把对幸福的希冀和追求,写在大海蔚蓝色的土地上。
高高武夷山,有砍之不尽的森林;荡荡闽江水,有流之不尽的木排。从小便用一根腰绳拴在渔家小船甲板上长大的闽江儿女,自古有许许多多闯荡江海、驾舟造船的能工巧匠。
他们为吴王夫差造船。江畔的熊熊篝火,曾映红他们那象古铜器一般闪闪发光的裸身,映红古船架那庞大而又狞厉的龙骨。
他们为东吴孙权造船。船首朝东,朝着海峡彼岸的“夷州”——其时,人们尚未把那座神秘的岛屿称之为“台湾”。
中世纪。当许多欧洲人正在海滨的古堡中望洋兴叹时,火药和指南针已使他们如虎添翼。他们所建造的“福船”,桅高篷大,火器精良,“责千里于寸阴,聊先期而须臾”,堪称宋朝时各类中国木帆船中的佼佼者。此后,他们追随郑和太监下西洋,闽江帆影曾一度飘向印度洋,飘向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他们用彩虹般的绸缎、碧玉般的古瓷换回埃及的棉花、印度的甘蔗、越南的占城稻和东南亚诸国的烟草,他们使家乡这座曾是“瓯越险远之地”的城市一跃成为“潮回画楫三千只,春满红楼十万家”的“东南全盛之邦”。
然而,爱新觉罗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却撕碎了闽海健儿的海上宏图。1000个人烟稠密的岛屿成为荒草萋萋的无人区,本是“弘舸连舳,巨舰接舻”的东海海面竟只允许小小的双桅船游弋。福州沦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马尾港成为海盗们踩烂了的门槛。本应与麦哲伦和哥伦布并驾齐驱的航海家们竟被塞进闷罐式的洋轮底舱,成为出洋卖苦力的“猪仔”!
江涛呜咽,海涛啜泣。江海交汇处的五虎礁如同五只被铁链捆绑的猛虎在仰天长啸。终于,当1866年洋务派在马尾创办船政时,不甘再当“猪仔”的人们纷纷奋身而起。他们以拳拳赤子之心建造起中国海军的第一座摇篮,建造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船政学堂、第一艘铁甲船、第一架水上飞机……严复、詹天佑、邓世昌、刘步蟾、吕翰、陈英、萨镇冰等一代英豪都从这里崛起。马尾港,一时汇聚起闽海的全部精英!
令人痛心的是,这一切都来得太迟了。几千年病态的封建社会和旧文化重压,几千年对科学技术的忽视和对人才的压制扼杀,使英雄未能凯旋。中日甲午海战,邓世昌、刘步蟾饮恨沧海;中法甲申海战,吕翰、陈英以身殉国,796位死难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闽江。马尾造船厂在法军的炮击中燃成一片火海……
我和闽江一起在夕阳中反思:历史,不全是光荣,不全是耻辱,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写满先行者蔚蓝色的梦以及梦境无法实现的惨痛教训!
幸好,闽江大桥下那被遗弃的旧铁锚已成为历史的句号。闽江口汽笛长鸣,马尾造船厂早已复兴。马尾港、马尾经济开发区如同大鹏展翅。我登上闽江边崭新的高高飞扬的立体交叉桥,我看见满城林立的新楼如同无数帆樯正列队启航。桥头那对临江卓立的高架灯在令人目眩的旋转中发出紫红色的呼啸。不,它们更象两只强有力的拳头,正准备擂向新世纪的大门。


第8版(副刊)
专栏:

海潮
刘原
走过渔村
夕阳已随婆娑椰树沉入海面
波光粼粼的晚霞在水里漂浮
轰鸣入耳的
仍然是泛动泡沫的雪白浪花
是荡漾羽翼的蔚蓝呼唤
驰近的帆船转过礁石
消失在黄昏的港湾
海滩无比宁静
椰树如少女含笑伫立
在海风里飘舞着秀发
仿佛等待某一种启示
从悠远的海域
总涌来滚滚的吞噬沙粒的海潮
它涌到颀长的椰树脚下
却总是后退后退
然后又一丝不苟地涌来
走过渔村
走在这弥漫浓郁情绪的气氛里
这追求的执著与被追求的含蓄

我开始打量村落的盏盏灯火
打量夜色笼罩的渊博的海
打量月亮 以及月光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深红在人间”
——悼方之中
方纪
方之中是我延安时期的老友,40多年亲密相处,彼此相知,他数月前曾来看望我,促膝长谈。最近书写给我的诗,还未及交给我,便溘然长逝了。
“花残枝依然,春来花又鲜,踏破芳草地,深红在人间。”
这首诗包含着那么多对战友的挚情和深切理解。“踏破芳草地,深红在人间”,这是我们共勉之词,也是之中平生所作所为和晚年仍未衰的壮志。
之中一边从武,一边习文。他打仗打出了名气,从一个战士成为一个将军;作文章也作出了名堂,从发一篇篇小豆腐块文章而成为一个在30年代就有一定成就的文化人。他1925年参加革命,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员,参加过北伐战争、湘鄂西秋收革命暴动,创建了湘鄂西苏区的第一支人民武装。大革命失败后,他以文化工作者的合法身分转入上海,秘密为党工作,由阳翰笙同志介绍参加“左联”,田汉同志介绍参加“南国社”。当时,鲁迅办的刊物被国民党查封,由之中主编又办起了一个新的刊物,鲁迅为它起名《夜莺》。鲁迅、周文、张天翼等都曾多次为此刊撰稿。之中还主编过《生存》月刊,并在《晨报》、《大众日报》等进步报纸上发表多篇文章,用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之中写的两本书《诗人画家》和《速写集》,为宣传革命起过很好的作用。
我与之中相识是在延安,他当时是通俗版的编辑,我在萧三同志主编的《大众文学》工作。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们来往很多,很快就成为知己。不久,他转到军事学院,但我们的来往仍未间断,时常在一起谈论文学,他也常把写好的东西拿给我看,互相切磋。他是湖南人,以能挑担子而闻名,在大生产运动中当上了模范。大家都称赞他能文能武!
之中作战很英勇,解放战争时期他就已经任参谋长、师长等职,参加过平津战役,并参与指挥过察南、保北、平张、太原等战役。他很爱自己的部队。在朝鲜战争中,第二十兵团的士兵,刚刚放下锄头便马上奔赴朝鲜战场,因给养不足,用皮带、野草、死马肉充饥;冬天爬雪山,冻伤致残,有的甚至失去双腿。每当谈起这些,之中总是很冲动。他自己的双腿也因冻伤和长年行军打仗而致静脉曲张,发作起来很痛苦。
之中对待革命事业,可谓赤胆忠心。他的妻子很年轻时就被敌人杀害了,遗有一女,当时只有两岁半,他毅然把女儿留在家乡,直到解放后才接到身边。但就是这样一个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十年动乱期间,也未能逃脱林彪、“四人帮”的魔爪。因为他30年代在上海文艺界工作过,便遭到江青等人的残酷迫害,长期被关押、受审。但高压并未使之中屈服,他从来没有用不实之词出卖过朋友与同志,我们的友谊也经受住了考验。
之中很爱自己的诗句。他写过许多诗,寄托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将军解甲未歇鞍,
沙场转向书桌前,
以笔代枪挑四化,
红心不老胜当年。”
这是之中留下的最后一首诗。 (赵雪慧 整理)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谈谈知堂的《〈亦报〉随笔》
钟叔河
《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收文756篇,悉为周作人1949—1952年间发表在上海《亦报》上的短文(含《大报》上的44篇)。陈子善先生把这些零散文字搜集起来编为一集,费了许多精力。
知堂的这些文章都写得非常短。756篇中,竟有700篇每篇不超过600字。短当然不是看文章的唯一标准,但要用短短五六百个字把事情或道理写清楚,把自己要讲的话都讲出来,而又不象“阵中勤务令”或“技术条例”那样焦干梆硬,既要言不烦,又疏密有致,给人留下思索和回味的余地,那就不大容易。
这些都是发表在解放初期报纸上的文章,当时已经在说我们的报纸“沾了长风”,已经在重提“短些再短些”的口号了。一转眼三四十年,如今有的报纸篇幅超过当年《亦报》好多倍,可是版面上容纳的标题却越来越少。有限的地盘被几个(甚至是一个)作者霸占着,这样的情况比起40多年前究竟有哪些改变,真不好说。莫非今之作者没有几千上万字不足以表现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么?恐亦未必如此。那么,看看别人所写的短文,刹刹自己沾染的长风,大概不会没有一点益处的吧。
这些文章虽短,题目的范围却很宽。从《梅兰菊竹》到《龙凤龟麟》,从《艳史丛刊》到《聊斋稿本》,从《杭州的市房》到《北京的春雨》,从《夜读的境界》到《文章的包袱》,在广义的文化和文化史这个大范围内,随手拈来都是题目,也都是文章。作者不是先领下一个题目,再来就题作文,揣摩迎合;而是胸中先有一节文章,于是借题发挥,把自己想讲的话讲出来,同时也多少给读者以一些知识或感兴。如《蓑衣虫》一篇,短短数行中,自然史、语源学、乡土研究与文学欣赏的知识都有所接触,而作者寂寞的心情也历历如见。
又如《拿手戏》一篇,开头说,“有些外国文里叫著作者为‘写字的人’……我们常写文章而实在没有什么自信的人用这个名称来叫,倒是很确当的。”这里也涉及到了语文知识,因为Writer这个字本来也可以指“书手”“写者”,并不一定就是“作家”。接下去略加衍说,结尾则云:
“现在连街头艺人都翻了身,写字的人如为人民服务,也是很好的事。无奈写字难以成为一艺,他没有师父传授,并无基本技艺,只是每日随时说说唱唱,费力多而成功少,并不一定是吃一行怨一行,的确乃是实情。某甲先生有一句名言云,著作等身不如拿手戏三五只,这话说得真好。戏唱得越好听的人也越喜欢,写文章不能翻陈出新,摆起摊来殊无把握,写不出时亦无皮蛋泡汤加白糖之类可以帮忙,此其所以不如之至也。”
这类文字,不谈大道理,只是随手记下一点见识或者感受,娓娓道来,情理自见。它们继承了中国历代笔记文的传统,同时又吸取了欧洲18世纪随笔文(essay)的特色,从中隐约可见《广阳杂记》、《五杂俎》和“英国名士遂夫特”(用曾纪泽《使西日记》语)的痕迹,和启蒙时期报章杂说的某种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自维新以迄五四,“写字的人”之中,多有善于此道者;即新文化运动之巨匠,亦每每借新闻纸以为自己的园地。鲁迅之于《申报·自由谈》,沈从文之于《大公报·文艺副刊》,尤为著名。现在的散文名家,恐怕不太愿意为报纸作小文了罢。周作人已矣,其人固不得原谅,其文却似乎可传,因为它们所包含的知识和见解是文化史上的客观存在,而在文章欣赏上亦自有其美学的价值。陈婆脸虽麻,所烧的豆腐固未尝不好吃也。我所希望者,在放言高论的大块文章间,尚能为此类随笔留少少余地,它们虽决不能如名角的拿手戏那样中看或动听,但“读了不会发生什么兴趣”的人总还不至于彻底清一色罢。


第8版(副刊)
专栏:

同是龙卷风
李延国
前不久,笔者到山东长清县采访,恰遇一场特大龙卷风袭击。马山、双泉两乡二十五个村庄受灾,毁坏民房数千座,人员伤亡以数百计。灾情一发生,县长和人大主任立即带着机关干部和解放军战士,连夜冒雨赶往灾区抢险。凌晨三点,抢险结束,县长又在现场召开了县几大班子负责人会议,组成了救灾小组;到天亮时,各部门负责人已按照分工展开了救灾工作。接着,省、市领导同志也赶到灾区现场。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救灾,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受灾群众全部搬进了新房,衣食用品送上了门,而县政府、县委一班人却都掉了几斤肉。
事有巧合,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内,龙卷风也袭击了黑龙江省呼兰县许卜乡,毁坏近百间民房和几千亩农作物,钢筋水泥电线杆被拦腰折为三截,一搂粗的大树连根拔起,卷出二十多米。乡长连夜赶往县里报灾。县长、书记得知灾情后,仍率一班人出访毗邻的阿城,在被当地群众称为“大酒窝子”的粮食局餐厅“便饭”后才归。归来后仍置灾情于不顾,晚九时又在本县“服务楼”大宴宾客,摆了二十四桌(这才是真正的龙卷风!)。一位记者闯进宴会厅质问,一位副县长醉态可掬地上前来拍着记者的肩膀:“今天喝酒,然后睡觉,明天再说。”而县委书记则说:“这次受灾又不象大兴安岭火灾……强刺激后的小刺激也就不觉得疼了!”
群众之痛恨官僚主义,关键在于它对人的冷漠:见灾不救,见危不救,见死不救。官僚主义者所关心的是他们的官位和他们的人情网——县委书记振振有词地对记者说:“我们预先通知了阿城,人家领导都在那里等着,不去不好!”
他们心里的天平上,人情网比人民的利益重得多!
同是龙卷风,同是公仆,一边留下群众的信赖和赞扬,一边留下群众的怨恨和骂声。
龙卷风把水泥电杆刮断,把一搂粗的大树连根拔起;官僚主义却使民心动摇,使无灾变有灾,轻灾变重灾。
官僚主义才是灾中之灾!
据说,龙卷风是两股气流相撞而形成的旋涡。自然界两股逆向的气流势不两立,而在两场龙卷风中两个县的领导班子表现出来的领导作风也是截然相反的。一个是作官,一个是做事;一个是吃宴,一个是吃苦。同是龙卷风,同是共产党人,……请深思,请为鉴!


第8版(副刊)
专栏:

洁〔木刻〕田成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