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大潮中的思索
——王酩谈通俗音乐
陈原
王酩是人们熟悉的一位作曲家,从他的笔下流淌出的许多歌曲,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知音》、《春天的钟》等,已传入千家万户。最近,他作为德累斯顿第十六届国际流行歌曲大奖赛评委会委员赴民主德国评判比赛。回国后,又赴郑州出席全国通俗音乐研讨会。在会上,他就目前通俗音乐的状况,向记者发了一通感慨之辞。
记者:在参加德累斯顿第十六届国际流行音乐大奖赛之后,您有些什么感触?
王:我认为这次比赛的水平比较高,当然,这是从某个角度而言的。因为通俗音乐的流派、风格复杂,各行其是,很难说有一个统一的标尺。我所讲的水平,是指参赛的演员都有高层次的追求感。他们中间的多数人都受过美声唱法的训练,而且用真声演唱,音区的幅度很大,基本上靠音乐自身的美来感染听众,表现力比较强,让人听起来感到份量重,不轻浮。在他们演唱的歌曲里,有不少是本民族的歌曲,民族的韵味浓,又不拘泥,现代节奏和时代色彩十分鲜明。
记者:在他们的表演和创作中,娱乐性是不是比较明显?
王:是的,可以说以娱乐性为主。通俗音乐不讲娱乐性恐怕就难以在群众中流传。有些人一谈娱乐性,就认为是低档次,是非艺术化;其实,娱乐性也有艺术性,也可以得到高层次的美的享受,两者并不矛盾。
记者:有人认为,通俗音乐在我国已成为覆盖面积最大的艺术品种,形成了一股大潮,影响了一代人。您能否结合国外的情况,对我国通俗音乐的现状谈些意见?
王:我国通俗音乐现在正处于开创阶段,但开创阶段的前后也有不同。几年前的歌星和创作人员多靠摹仿吃饭,从磁带里效法海外流行音乐而成名。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创作人员开始注重民族文化意识的表露,注意运用民族语言和加强民族风格。有的人还把地方民间风格的曲调引入创作中,更加尊重听众的文化心理和接受能力。演员则注意嗓子的科学培养,注意发声方法,表现手段也日益丰富,技巧不断提高。还能运用合唱的手法,甚至利用大乐队伴奏。不过,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并未完全从摹仿的气氛中走出来。通俗音乐仍然缺乏民族的风格,极少自家的独特光彩。我不反对摹仿,对于许多我们前所未有的艺术品种和手法,初期难免要摹仿,但摹仿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如果只知摹仿,那就会凝固在幼稚期,流于肤浅。眼下通俗音乐作品小家子气的太多,文化气质差,格调偏低,高档作品很少。通俗音乐本身是一个艺术品种,和其它艺术相比,无所谓高低之分,但在其自身的范围内,却有优劣、深浅的差别。深,不一定就是大题材,就是高度哲理化;咏自然风物、日常生活,都可以写得很深。这个“深”,指的是真情实感,是深切地体现情绪,是深层地表述社会和人的心态。表演也是如此,现在有些表演过于舞厅化,“自由市场”的味道浓得让人受不了,矫揉造作,无情感可言。演员应该追求高层次的艺术观念和文化意识,不能满足于听众一时的狂热。我们一方面要思索如何紧紧抓住听众,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引导听众,只有愈来愈高的艺术情趣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一味迎合的最后命运是被淘汰。当然,也不能高不可及,自作高深也会失去听众。
记者:这些病态的症结在哪里呢?
王:在于通俗音乐界文化素质低,修养差。正由于这个原因,才使创作和表演人员无所适从,难辨高低。提高整个通俗音乐界的文化素质恐怕已成为一个极其紧迫的问题。另外,还在于文化管理部门一直没有任何对策。我讲的对策,决不是要任意干涉通俗音乐的创作和演出;而是要对其队伍建设、演出管理、磁带和唱片的出版,制定出相应的积极的措施,以帮助通俗音乐的发展。
记者:您对未来的通俗音乐建设有哪些建议?
王:我以为,通俗音乐水平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协调才能完成,仅靠创作人员和演员还不行,领导、音乐编辑、出版商、听众都有责任。这些人如不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鉴赏力,创作和演出的浅薄状态,就无法根本改变。譬如有些音乐编辑和出版商,头脑里没有什么艺术价值观,手里的产品多为粗制滥造,严重影响了听众的审美情趣。此外,未来的通俗音乐还要发展更多的流派和风格,每种流派和风格要包括词、曲、唱。我们可以建立各种各样的小型创作集体,允许词作家、曲作家、演员自由抉择,各自聚集在自己喜爱的风格旗帜下,形成自己的流派和创作组织,进行创作、演出,并相互竞争。此时的创作人员不妨成为自由职业者,这样更易于流派的形成,减少非艺术的干扰,也打破了“铁饭碗”。(附图片)
苗地画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通向观众心灵的捷径
童道明
看过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命运的拨弄》之后,很自然地联想到已经在银幕和屏幕上播映过的《两个人的车站》和《办公室的故事》。这三部苏联喜剧都出自布拉金斯基和梁赞诺夫之手。
不必一定要把这三部喜剧称作三部曲,但它们的戏剧情势里确有共同的发展轨迹:在男女主人公幸福地结合之前,都要走过一段从怨恨到爱的感情历程。
这也许是俄国的一种喜剧传统。追本溯源的话,至少可以点出契诃夫的《蠢货》。布拉金斯基和梁赞诺夫也有契诃夫的那般手段,把闹剧和心理剧这两个似乎不可结合的品类结合到了一起。结果呢?闹剧因素增添了喜剧场面的热度,心理剧因素开掘了喜剧内容的深度。
想想看,薇拉是如何闹得普拉东误了火车的!(《两个人的车站》)公司女经理是怎样闹得会计师递辞职书的!(《办公室的故事》)任尼亚经几位酒友一闹,糊里糊涂飞到了列宁格勒,糊里糊涂地走进了娜佳的房间。这就算是“命运的拨弄”,但也可作“有缘千里来相会”解。
缘份是闹出来的。不闹不相识,闹了才有接触,接触了才有理解,理解了才有感情火花的迸发。真是闹中见静,闹中生情。于是,观众慢慢地从欣赏喜剧场面转入欣赏喜剧人物的心态变化。那变化过程是极为细腻的心理过程,而这极为细腻的心理过程又往往是略带夸张的喜剧手法加以展现的。这样,夸张的喜剧手法象是一面放大镜,放大了人物的心灵的细微颤动。因此,观众从这出戏里不仅能发现,男女主人公是怎样慢慢地相爱起来的,而且还能发现,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在相爱的过程中是如何变得更加透明了。
戏剧科学喜欢分门别类。喜剧的条目下开列着场面喜剧、性格喜剧、抒情喜剧、讽刺喜剧、悲喜剧等等分类。《命运的拨弄》归不进其中的任何一种喜剧类别中去,但从中又可找到上述任何一种喜剧类别的因素。文兴宇导演和韩童生、冯宪珍等演员都能把握《命运的拨弄》的风格特色,演得不落陈套、别具风采,把“有情人皆成眷属”的古老主题翻出了新意。
剧作者之一布拉金斯基曾说:“我一辈子只写喜剧,因为我确信,幽默是通向观众心灵的捷径。”幽默是区别于滑稽的。那些高尚的、雅俗共赏的喜剧的作者,一定都能找准这条通向观众心灵的捷径。


第8版(副刊)
专栏:

绣女的心灵
江前
人说绣乡的景色美如画。是呵,那小山坳前升腾起缕缕淡蓝色的炊烟,十多座黑瓦粉墙的小屋隐在密密的绿树丛中,一湾清水从村前汩汩流过,几枝翠竹点缀着充满阳光的小院落,连那花格窗户也显得格外的朴实素雅……
我走进一户农家小院,只见老桂树下坐着位十六七岁的姑娘,手执彩线,运针自如,在张开的绣绷上细心地绣着花。啊!那是一朵洁白的莲花,盛开在翡翠般的荷叶间,满湖碧澄的绿水中,嬉游着一条条活泼的金鱼……多么精巧细致的绣工,多么清丽优雅的画面!
“这叫户户(荷荷)有余(鱼)。”姑娘笑着向我解释。
哦,多好的构思啊!我情不自禁地瞧了瞧她的手。呵,这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十指纤纤”,也不象有些城里姑娘的手指那么细嫩、修长。这是一双普普通通的粗壮的手。然而,她心灵中的智慧之泉,正是顺着这指尖在不断地流淌着、倾泻着,流上了绣绷,淌进了画面。
“绣得真好!”我说。
“哪里哪里,手指不巧,绣得不好。”姑娘说着,腮边飞起一抹红晕,“我奶奶绣的才好呢!”她指了指旁边的那个绣绷,拉开盖在上面的白纱布。啊!一幅《腊梅迎春图》立即展现在我的眼前:花树上新枝横斜,缀满红红绿绿的梅朵,有的吐蕊怒开,象翩翩彩蝶纷飞,有的含苞欲放,仿佛正要睁开惺忪的睡眼;明媚的阳光透过梅枝,把花海映得分外璀璨。我望着望着,似乎感到花蕊间正漾出一缕淡淡的幽香……
姑娘手指梅花告诉我:“你看,这五瓣梅,奶奶花了三天才绣出来的呐!五瓣梅托着五个福啊!”
“哪五个福呀?”
“国泰、民安、快乐、幸福、长寿。”
啊!多好的象征,多好的比喻。这是绣女心中的憧憬,也是眼前的现实。
我久久地凝视着,想起了那插秧的手,盖房的手,炼钢的手,织布的手,捕鱼的手,握笔的手……
这许许多多灵巧的手,都通连着一颗颗纯洁美好的心灵。
啊!美的绣乡,美的绣品,是美的心灵的写照!


第8版(副刊)
专栏: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主雕
这座巨雕在天河体育中心3大场馆的中心位置上。8条钢柱托举着3块长约7米的钢结构三角形;分别用红、蓝、黑三色烤漆的巨型钢三角倒立着,围绕着一个直径达2.1米的不锈钢巨球,由外向内旋转叠合;不锈钢球光滑如镜,将整个天河体育城都映现在弧形的镜面上。整座雕塑高出水面12米,经得起12级台风、6级地震的冲击。
有人试释其含义:3块板是扬起的风帆象征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前进,是3大球奖牌的争夺;不锈钢球象征全球性的体育竞赛,我国体育要冲向世界……但雕塑作者罗丽芳说:“那是一个变化无穷的世界!”
于莘明 文并摄影


第8版(副刊)
专栏:

梦陈景润(外一首)张澄寰
荣夺“猜想”之魁的老乡啊
昨晚,我做了一个奇异的梦
您象一匹精瘦的毛驴
在黑夜的山径上苦苦攀登
背着沉重的负荷
脚踏崎岖、荆棘和泥泞
您踩下的每一个足印
都留一窝鲜红的血痕
呵,在那晶亮的黎明
您跃上了座高峙九天的云峰
一手摘下太阳
一手抓满星辰
在朝霞为您飘舞之时
您却疲乏地躺倒在辉煌的金顶
不,这并非是虚空的梦
乃是挂在我记忆中的画影
但我深信,总有一天会把您扶起
如雕像,永远矗立在我的心灵
忆月牙
泉我说,你并不象一弯月牙儿
你是大漠的一只眼睛
在古老、浩瀚而寂寥的天地里
你目光莹莹,仰视古今
莫非是看腻了
那被历史凝固了的深黄色图景
莫非是看烦了
无休无止呼啸着的漫漫风尘
你才那么澄澈,那么平静
每当我失眠之夜遥想你
困扰的心,倏忽间变得安宁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德阳文庙
林贵祥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统治者都提倡崇儒尊孔,凡县城所在地大都建有孔庙(即文庙),但如德阳文庙这样宏大的规模,这样精细的工艺确为罕见。就全国而论,现存的文庙首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然后是牡丹王国的河南洛阳,第三则是天府之国的四川德阳。
据《德阳县志》称:孔庙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一二○六年)始建县城东,时久朽毁。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改建城南,明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年)始建大成殿、戟门、泮池、石桥等。明末焚毁。清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又重建,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年)再增建维修,至道光二十八年(一八四八年)扩建而成。
德阳文庙面积三十余亩,布局大方,疏密有致,结构谨严,宏伟壮观,颇有气派。红墙琉瓦引发思古之幽情,丹墀瑶阶更见富丽堂皇。身临其境,抚今追昔,令人不能不慨叹我国劳动人民的不凡智慧,不能不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而骄傲。
今天的德阳文庙是德阳市委市府抢救和保护文物的成果。一九八三年建市以来,市里先后拨款约一百一十万元进行大规模整修,除使原建筑焕然一新外,又扩建了仿清歇山式“致远楼”,以及“染云轩”、“静然亭”和“沁心亭”。引水为池,垒石为山,植绿成茵,养花为坛,和文庙相呼相应,浑然一体。


返回顶部